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自由体位分娩中的应用价值

张一梅;张乐燕;肖洪鑫;江忠仙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管理, 自由体位分娩, 产程,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自由体位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医院2014年7月~2016年3月接诊的自由体位分娩产妇90人进行研究,按照诊序奇偶号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产程、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VAS评分和产妇对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上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对护理满意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自由体位分娩,可缩短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缓解产妇疼痛,提高护理满意率.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翻转课堂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对公共资源的利用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选取“细胞膜”内容采取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结果表明,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并且受到学生的喜爱.

    作者:孙祝美;王晓玲;胡旭东;闫晓风;叶(目亭)杰;李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标准化视频宣教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应用标准化视频宣教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接诊的24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标准化视频宣教模式,观察两种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总评分为(92.36±3.5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67±4.63)分(P<0.05).观察组了解健康知识所用时间为(10.05±3.72) min,显著低于对照组(46.34±10.56)min(P<0.05).观察组对宣教服务总满意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标准化视频宣教,可提高孕产妇对健康知识掌握率,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海燕;王玲素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急诊科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的效果

    目的:探析急诊科实施急诊分诊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急诊科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3年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科分诊,观察组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干预,比较不同分诊措施干预后的效果.结果:针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分诊干预后,观察组护理分诊质量评分和护理服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分诊工作中,采用分诊安全管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可以提高患者对急诊分诊工作的认可.

    作者:陈芝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脑卒中患者的家庭护理与康复管理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开展家庭护理干预与康复指导的措施和价值.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68例,均为衢州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34例)与加强家庭护理干预和康复指导(观察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脑卒中患者干预前Barthel指数评分、NIHS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升高,NIHSS评分均有降低,但观察组升高和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脑卒中患者干预前抑郁情绪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程度不等降低,观察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行完善的家庭护理干预,并加重康复指导,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消除患者不适心理,对获取良好预后,增强远期生活质量意义显著.

    作者:寿棘;杨健;余丽红;王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心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心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包括住院时间、季节、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等,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存在基础疾病、发生侵入性操作、使用抗生素种类较多(3种及以上)、住院时间较长、春秋季就诊等属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其他科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准确掌握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采用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侯咪红;邵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内科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措施与成效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用于内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9月医院80例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状态、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内科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晓鸣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中药学专业生物化学《糖代谢》教学设计案例

    生物化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糖代谢》是生物化学课程中物质代谢的第一个章节,也为后期学习其他物质代谢如《脂类代谢》《蛋白质分解代谢》等章节奠定基础.文章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互动环节和教学反思等七个环节对《糖代谢》章节进行了教学设计,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武慧敏;郑晓珂;赵乐;马利刚;安娜;史胜利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品质圈管理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用药管理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分析并比较品质圈管理PICC置管与CVC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常山县人民医院于2015年6月起开始为肿瘤化疗患者提供专项用药管理,对肿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并确定以“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置管安全”为主题的品质圈管理活动,选取期间50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干预组,采用PICC置管方法.与此同时,选取品质圈管理活动开展前50例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CVC置管方式,对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者一次置管成功率(92.0%)高于对照组(70.0%),风险事件发生率(0.0%)低于对照组(18.0%),两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置管操作时间低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品质圈管理活动,配合完善的PICC置管流程,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就诊质量,减少风险事件,从而进一步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的预后效果.

    作者:江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护士分层分组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分组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骨科自2015年3月起对护士实施分层分组管理,采用满意度量表和工作评价表对实施前后各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分层分组管理后,专业技术考试、危重患者护理措施、基础护理及消毒隔离合格率分别达到100.00%、97.47%、95.45%和100.00%,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操作技术、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及基础护理的满意度均得到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及岗位薪酬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医生对护士的评价和护理人员工作胜任度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护士分层分组管理用于骨科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

    作者:徐慧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微信平台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妇产科护理实习生带教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对照组护生提供传统“一对一”导师制带教模式,观察组护生在传统导师制带教模式基础上加用微信平台.记录两组实习护生于研究后妇产科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掌握情况及对临床教学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生均顺利完成妇产科临床实习,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妇产科实习教学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生带教过程中加用微信平台,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有利于为各级医疗机构妇产科提供高质量的护理人员,对保障妇产科患者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孝立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运用移动平均法和趋势方程预测医院2017年出院人数

    目的:预测医院2017年出院人数,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7~2016年10年的出院人数,用小二乘法建立线性趋势方程,结合季节指数,计算出2017年出院人数的预测值.结果:2月份出院人数全年少,预测值为1311人次;12月份出院人数全年多,预测值为1849人次.结论:运用小二乘法和移动平均季节指数法得出的预测值能反映出医院出院人数的变化规律,医院管理层可考虑在1月、2月两个月进行装修.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某省各个层级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现状与分析

    目的: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分析福建省2016年各个层级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现状.方法:结合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制定专项管理现状调查表;随机抽取并收集各层级一定比例医疗机构的中药饮片组织机构、部门设置及人员配备、中药煎药规范服务、质量、调剂、处方点评等六方面管理现状资料;运用统计软件分析福建省不同层级机构管理现状及差异性,评价三者的差异性.结果:福建省三个层级机构中两两层级统计学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由于不同层级之间的机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中药饮片管理规范性存在差异性问题,因此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层级管理水平的差异性结果,为中药饮片科学管理及制定更加合理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从而真正提高福建省中药饮片管理水平.

    作者:吕吉安;陈明俊;徐福东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临床带教中医本科生和研究生经验

    文章探讨了临床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带教方法,提出带教应从医院文化抓起,以问题、病例和资源为基础教学,以典型患者为基础教学,以中医经典为基础教学.指出带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实习效果和职业生涯,带教技巧是提高临床教学的根本.

    作者:刘俊保;孙严洁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专科药房的质量管理与发展模式探讨

    专科药房是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快速、便捷地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服务,而且还有助于实现安全用药、高效用药的目标.文章介绍了专科药房质量与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提高专科药房质量管理的“质效”角度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分别从认真做好专科药房“日常管理”工作、完善专科药房的管理制度、注重专科药房工作人员的培训这三个方面进行细化论述.完善质量管理的同时对专科药房发展规范与创新应该遵循“专科”模式、创新专科药房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指出了提升专科药房质量与创新发展模式的有效策略,以期待对规范、发展、创新专科药房管理有所参考.

    作者:庞瑛瑛;吴三桂;戚军娜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风险管理对新生儿病区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新生儿病区护理缺陷、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1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行风险管理的观察组,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缺陷、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家长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留置套管针、液体外渗、红臀等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溢奶误吸、意外伤、捂被窒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明显提升(P<0.05).结论:风险管理能够明显降低新生儿病区护理缺陷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提升患儿家长满意率.

    作者:严秋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黑龙江省三级甲等中医院品牌文化研究的调研报告

    中医院品牌文化对中医院的发展非常重要,作者作为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文化学科带头人,带领课题组人员从中医品牌文化对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学术发展、中医医院发展3个方面,就黑龙江省10家三级甲等中医院进行调研,就品牌文化建设对中医院综合发展产生影响进行探讨研究.

    作者:冯凯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自由体位分娩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自由体位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医院2014年7月~2016年3月接诊的自由体位分娩产妇90人进行研究,按照诊序奇偶号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产程、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VAS评分和产妇对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上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对护理满意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自由体位分娩,可缩短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缓解产妇疼痛,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张一梅;张乐燕;肖洪鑫;江忠仙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PDCA循环管理法对改善医院ICU护理缺陷的效果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改善医院ICU护理缺陷的价值.方法:2013年选择在医院ICU进行诊治的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选择在ICU进行诊治的患者3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经验式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PDCA循环的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与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物品完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能减少医院ICU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ICU的物品完好率,改善护患关系,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质量.

    作者:徐燕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在产房护理风险管理中提高助产士业务水平的措施和意义

    目的:探讨助产士业务水平在产房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的200例自然分娩产妇及2016年的200例自然分娩产妇,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15年7~12月对助产士进行集中专业培训,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活跃期时间、产房护理缺陷发生率、新生儿难产率,以及产妇对助产士服务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分娩活跃期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房护理缺陷发生率、新生儿难产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对助产士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助产士业务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产房护理风险发生率,提升产房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任亦武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层级护理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对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的开展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方法:选取2015年1~8月医院急诊科的患者108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8月医院急诊科的患者12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层级护理管理进行护理,调查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层级护理管理以后,急诊科患者满意人数明显增多,不满意的人数显著降低,而且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层级护理在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俞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