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台州地区2072例患者输血前4项感染性指标检测情况分析

孙书美;李飞

关键词:输血前, ELISA, 感染性指标
摘要:目的:了解台州地区拟输血患者经输血传播疾病的感染状况,减少输血医疗纠纷,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方法:用ELISA法检测2 072例准备输血患者的HBsAg(定性),抗HCV抗体,TPPA抗体和HIV抗体4项感染性指标.结果:2 072例患者中,HBsAg阳性率8.16%,抗HCV阳性率0.63%,TPPA阳性率1.16%,抗HIV阳性率0.14%.结论:通过输血前感染指标检测,明确患者的感染情况,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避免输血引起的医患纠纷.
临床血液学(输血与检验版)杂志相关文献
  • “时间承诺”模式在优化献血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时间承诺”模式对献血者献血过程的满意度、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血站2个不同献血车站点(按服务半径设置),采用随机方法分设为A组和B组,2组均采取传统献血流程和优质服务,A组引入“时间承诺”管理模式,实施限时服务,比较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A组符合献血时间承诺达93.9%,献血者承诺再次献血率、实际再献血率、差错的发生率、满意度、检测合格率、献血反应程度均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献血“时间承诺”模式,有效减少了献血者时间成本,在提高献血服务满意度的同时,也影响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忠诚度,对确保献血者再次献血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黄晓华;何勇;王东满;周丽霞;沈小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与展望

    2011年底卫生部出台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中“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内容显示,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不仅仅是囿于输血科自身科室的质量管理,而是应该建立全院性的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2012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输血科及血库的主要职责是:建立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临床合理用血”.还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而负责这一具体工作的责任人往往是输血科负责人或相关人员.

    作者:王国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后粒系细胞形态的变化分析

    目的:正确认识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后各阶段粒细胞的变化及形态特点,避免细胞形态学的错误判断.方法:分别采取30例应用G-CSF后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静脉血及骨髓制成血液涂片和骨髓涂片,常规进行瑞吉染色,以光学显微镜观察患者外周血涂片和骨髓涂片中粒系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特点.结果:经G-CSF刺激后的患者血涂片中的粒细胞普遍存在核左移现象;骨髓中各阶段粒细胞的数量和形态都有较为明显的变化: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质的含量较丰富而嗜碱性,细胞质中颗粒增多、颗粒粗大且嗜酸性.结论:应用G-CSF后,外周血和骨髓中的粒系细胞会发生一系列数量和形态上的变化,属用药反应,不同于病态造血.

    作者:甄萍;高志红;姚新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实行“四个结合”建立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

    无偿献血制度的实施为血液提供了安全保障.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看病患者人数增多,直接导致临床用血量增加.特别在献血淡季,血液紧张情况已不是一时一地的个例现象.笔者现将我市无偿献血工作中,实行“四个结合”,建立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确保临床用血需求的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敏;王水应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贮存式自体输血开展对优化妇科手术用血结构的影响

    目的:总结本院2011-2013年贮存式自体输血开展前后,妇科手术用血异体少白细胞红细胞和自身贮血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本院妇科手术台次,异体少白细胞红细胞及贮存式自体血液的使用人数、量及比例分别进行统计.结果:近3年妇科手术台次逐年上升,异体少白细胞红细胞用量从463.5 U下降至320.5 U,自体输血量上升至161U.异体输血比例由手术人次的33.61%下降至19.80%,自体输血比例由0上升至22.61%.人均异体少白细胞红细胞使用量由0.783 U下降至0.450U,人均自体全血用量由0上升至0.226 U.结论:贮存式自体输血开展,使妇科手术用血结构得到优化,其对临床节约用血的影响,得到了规模性,量化体现.

    作者:陈赛;王中显;郑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分析

    目的:对母婴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发生溶血的实验室数据进行分析,为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诊断提供早期数据.方法:共纳入97例HDN患者,清晨空腹抽取160例新生儿脐血及其母亲肘静脉血液,进行ABO、Rh血型鉴定及新生儿脐血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结果:160份临床疑为HDN的标本中,患儿全部为Rh阳性,1例母亲为Rh阴性,其中A型者60例,B型80例,O型18例.血型血清学检测证实的血型抗原不合引起的HDN例数为97例,总阳性率为60.6%,其中ABO-HDN 96例,Rh-HDN 1例.在被证实为ABO-HDN的96例患儿中,A型41例,占25.6%,B型55例,占34.4%.在18例O型血患儿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游离抗体试验检测筛查均为阴性.1例母亲为Rh阴性患儿ABO血型与其母亲同为A型,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结果阳性.结论:血型抗原不合引起的HDN中,ABO-HDN明显比Rh-HDN多见,其中又以母亲为O型的B型新生儿多见.抗体释放试验比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及游离抗体试验诊断HDN的准确率高.为临床上早期诊断HDN提供重要的依据,对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玉河;张樱子;高冀辉;张晨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综合医院ICU院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的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01-12月综合ICU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微生物分析系统及配套鉴定卡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实验方法和判定标准按照CLSI2012规定进行.结果:分离鲍曼不动杆菌87株,对常用抗菌药物均出现较高的耐药率,耐药率低的是米诺环素(13.8%),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40.2%).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综合ICU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感染率和耐药率不断上升,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对ICU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有效控制耐药菌株在ICU的定植和传播.

    作者:张权彬;张玲;鲁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CD28及T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肺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28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3例肺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28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并与健康对照组及肺良性肿瘤组作比较.结果:肺肿瘤组术前外周血中CD3 +、CD4+、CD4+/CD8+、CD8+ CD28+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肺良性肿瘤组,而CD8 +水平明显升高.肺肿瘤组CD8+表达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而有显著升高,CD3+、CD4 +、CD4+ /CD8+和CD8+ CD28+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而有显著降低.不同病理分型的肺肿瘤患者之间外周血CD28及T细胞亚群水平无明显差异.肺肿瘤患者术后CD3+、CD4 +、CD4+/CD8+和CD8+CD28+表达显著升高;CD8+的表达明显降低,但仍未恢复至健康水平.结论:肺肿瘤患者CD3+、CD4+、CD4+/CD8 +和CD8+ CD28+表达水平低下,从而影响B7 CD28共刺激通路,使T细胞不能有效的清除肿瘤,提示肺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施行手术切除肿瘤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程文国;张有顺;吴晓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现状

    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念珠菌的种类及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对2012-01-2012-12门诊及住院妊娠期妇女的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的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结果:2 630例标本中分离出528株念珠菌,分离率20.08%,其中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分别占65.91%、13.70%、7.95%.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制霉菌素敏感率很高,对咪唑类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妇女外阴阴道念珠菌患者以孕晚期为高发,白念珠菌仍是主要病原菌,非白念珠菌的比例有所上升.治疗应选用咪唑类、制霉菌素局部用药,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东华;王少敏;胡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心外科ICU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心外科重症监护室(CDICU)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3-05武汉市协和医院CDICU临床血培养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性.结果:669例血培养阳性113例,血培养阳性率16.9%,共分离出11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8株(占41.7%),革兰阳性球菌46株(占40.0%),真菌21株(占18.3%).革兰阴性杆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为主,对替考拉丁和利奈唑胺耐药率均为米诺环素也未出现耐药株,人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施氏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都是100%;真菌以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产超广谱p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的发生率为100%.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的发生率为95.2%.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发生率为100%,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RSCoN)为97.0%.屎肠球菌对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HLGR)的发生率为50.0%.结论:CDICU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谱中,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比例相近,其中革兰阴性菌稍占优势,均高于真菌的比例.多重耐药菌中MDRA、HLGR、MRSA、MRSCoN发生率较高.加强细菌耐药检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姜伟超;徐丽娟;黄舟莹;谢阿青;王晓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32例临床大量输血情况回顾分析

    目的:探讨大量用血患者中合理科学用血来节约血液资源.方法:利用发血记录本和军字一号网络信息中心及用血申请单和病例资料,查阅2011-01-2013-05大量输血(红细胞>8 U)患者32例,分析探讨合理用血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24例使用血浆,3例使用全血,成分输血观念欠缺.5例使用冷沉淀,2例使用血小板,32例无术前自体回输血的使用.结论:血浆使用于扩容比较多,红细胞和血浆的使用比例不合理,全血使用率还是占一定比例,成分输血观念以及自体回输有待加强.

    作者:胡妙菲;张伟强;饶月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输血科不合格标本的原因探析及改进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输血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期间西安市红会医院输血科接收临床输血样本9 211例,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并指定出改进方案.结果:统计分析2012年上半年和下半年拒收例数分别为107例和24例,同比下降63.34%.样本不合格因素包括:申请单信息有误、血型填写错误、医师未签字、血样信息有误、血量不足、样本溶血、血样无标识.各指标下半年较上半年下降率分别为:28.25%、8.16%、4.58%、14.50%、2.29%、2.29%、4.01%.结论:严格执行输血前样本审核制度,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作者:丁虹;姚锁良;刘桂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方法:根据血小板输注次数将70例116次输注血小板的HFRS患者分为3组,进行输注前及输注后24 h外周血小板计数,计算输注后血小板增加校正指数(CCI),进行血小板输注效果评价.结果:3组患者输注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1次组有效率高,其次为2次组,3次组有效率低,平均有效率为37.93%.结论:HFRS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较差,且输注有效率随输注次数的增加而下降.

    作者:权小玲;崔海洋;陈岗;胡建敏;蒋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金标法初筛试剂与诊断试剂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金标法初筛试剂与诊断试剂检测无偿献血者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率、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的结果.方法:金标法初筛试纸条检测68 326例,诊断试纸条检测55 637例,乙肝表面抗原初检阴性者与初检阳性者均用ELISA法做复检.结果:初筛试剂检测68 326例的HBsAg阳性率为5.96%、假阳性率5.8%、假阴性率2.84%,诊断试剂检测55 637例的阳性率为2.77%、假阳性率2.6%、假阴性率0.47%.结论:金标法初筛试剂检测无偿献血者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率、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均高于诊断试剂.

    作者:安涛;韩雪莹;张学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企事业单位人员脂肪肝与其他检测指标的关系

    目的:了解泰安市企事业单位人员脂肪肝患病率,分析脂肪肝与其他检测指标的关系.方法:对1 212例企事业单位人员体检资料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对脂肪肝的患病率进行统计分析;对体检指标进行脂肪肝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泰安市企事业单位人员脂肪肝患病率为40.92%,男性为46.21%,女性为33.4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BMI)、甘油三脂(TG)、收缩压、谷草转氨酶(AST)、尿酸(UA)等进入回归模型,其OR、95%可信区间均大于1.结论:泰安市企事业单位人员脂肪肝患病率较高;男性患病率大于女性;BMI、TG、收缩压、AST、UA等指标与脂肪肝的形成有关.

    作者:何爱玲;张加勇;李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两种制备冷沉淀方法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比较低温融化离心法与水浴虹吸法制备冷沉淀的优缺点,选择优质高效的冷沉淀制备方法.方法:随机选取原料新鲜冰冻血浆(FFP)60袋,将其分为2组.①用低温融化离心法;②用水浴虹吸法,记录完成时间.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冷沉淀中Ⅷ因子、纤维蛋白原含量,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比2种方法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采用不同制备方法制备冷沉淀,离心法Ⅷ因子含量为(179.00±61.46)IU,虹吸法为(164.11±54.20)IU,合格率均为100%,t=0.995 25、P>0.05,2种方法制备冷沉淀中的Ⅷ因子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离心法纤维蛋白原含量为(158.27±18.77)mg/袋,虹吸法为(203.08±31.25)mg/袋.合格率分别为80%和100%,t=6.732 7、P<0.05.检验结果显示,2种方法制备冷沉淀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有显著性差别.结论:本文试验数据显示,虹吸法与离心法相比有一定优势.

    作者:李慧;刘春燕;张锡敏;李浩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生物学特点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胚胎形成、骨骼生长和生殖功能过程中血管生成的重要调节因子,与肿瘤、眼内新生血管性等疾病有关[1].VEGF的生物学活性受2种酪氨酸激酶受体(tyrosine kinases)的调节:VEGFR-1和VEGF-2,这2种受体的信号学活性差异非常大.目前,多种VEGF抑制因子在进行恶性肿瘤临床实验,人们试图通过抑制VEGF降低血管生成、血管渗漏等.VEGF和VEGFR(VEGF receptors,VEGFRs)在血管再生和神经细胞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2].

    作者:杨瑞宁;张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洛阳地区献血员人类血小板抗原1~10频率分布调查

    目的:研究洛阳地区献血员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10基因多态性,为患者提供HPA相配合的血小板.方法:随机收集250例无偿献血员样本,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 SSP)技术检测HPA-1~10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HPA-1aa、-1ab所占百分比分别为98.80%和1.20%,HPA-2aa、-2ab所占百分比分别为90.80%和9.20%,HPA-4aa、-4ab所占百分比分别为98.00%和2.00%,HPA-5aa、-5ab所占百分比分别为96.40%和3.60%,HPA-aa、-ab、-bb三种基因型在HPA-3和HPA-6中的比例分别为29.20%、46.00%、24.80%和91.60%、6.80%、1.60%,在HPA-7、-8、9 、-10中仅检测到HPA aa纯合子.结论:洛阳地区HPA-1~HPA 10基因分布与文献报道相似,HPA-3特异性抗体是引起本地区HPA同种免疫性疾病的首要原因.

    作者:杨波;吕运来;朱丽莉;吕素梅;陈善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有效控制街头采血ALT报废率的探讨

    目的:探讨有效控制街头采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报废率.方法:对492名街头无偿献血者经干式生化分析仪初筛合格(ALT<40 U/L)而回站内经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复检不合格(ALT≥40 U/L)的血液情况进行分析,寻找规律;同时,随机抽取20名无偿献血者血样经于式生化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准确检测,对数据进行直线相关与直线回归的统计学分析.结果:492名干式生化分析仪初筛合格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复检不合格情况有规律性;干式生化分析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直线相关性良好r=0.994 0,直线回归方程为y=0.485 4+0.976 9x,当全自动生化分析仪x取值40时,个体干式生化分析仪y值的95%容许区间为:34.57~44.55 U/L.结论:干式生化分析仪初筛限值ALT≥33 U/L为不合格时,回站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复检ALT≥40 U/L的为零,可有效控制街头采血ALT报废率.

    作者:门守山;商发奎;任爱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Sonoclot分析仪指导心脏外科血液制品输注的病例分析

    目的:体外循环(CPB)下的心脏直视手术对凝血的影响比较复杂,导致心脏外科术后出血的原因较多.Sonoclot分析仪可以及时提供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的相关信息,为临床医师的处理提供可靠依据,指导血液制品的使用,有针对性的对凝血功能的异常表现进行干预,减少血液制品的浪费.方法:对心脏外科手术后ICU患者,胸腔引流量每小时达100 ml以上的进行Sonoclot检测,选取典型病例5例进行案例分析.疗效评估:对症治疗后30 min内采集标本进行Sonoclot和其他项目的检测,同时观察患者的胸腔引流量.结果:根据Sonoclot分析仪结果提示案例1为凝血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原低下,给予400ml血浆、6U冷沉淀的输注;案例2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功能低下,给予5U冷沉淀、1人份血小板输注;案例3,4为血小板功能低下,给予血小板输注.案例5为肝素残余作用,临床直接给予鱼精蛋白中和.案例1,2,3,5经血制品输注后均显示胸引减少;案例4经血制品输注胸引未见减少,考虑存在活动性出血,立即进手术室二次开胸止血.结论:Sonoclot分析仪可用于监测心脏外科手术后的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变化,评估出血原因,指导临床治疗,但同其他的检测项目一样,不能将Sonoclot分析仪的结果作为诊断的唯一.

    作者:赵耿生;陶翠华;张真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临床血液学(输血与检验版)杂志

临床血液学(输血与检验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院血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