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健康背景下的中医养生科普软件开发

郝征;吴学会;祁建春;马晓峰

关键词:中医养生, 大健康, 科普软件
摘要:在健康新战略背景下,围绕“大健康”理念,运用现代网络科技,普及中医养生知识,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文章结合养生科普软件现状,分析了中医养生科普软件开发性能应具备基本特点,强调以“治未病”为原则,突出中医特色,以“自测、自寻、自养”为路径,提倡自我健康养生管理,以中医养生预防和早期诊治方法为主体,方便用户实施,以科学、可靠、通俗、便捷为特点,凸显以服务用户为核心,把握“健康中国”理念,分析了时代意义与社会价值.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口服给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泌尿科住院患者口服给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整个口服给药流程,找出导致患者不能正确服药到口的主要原因,制订相应的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比较分析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口服给药差错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口服给药差错明显降低(P<0.01).结论:应用品管圈方法管理口服给药可以提高患者正确服药率,明显减少口服药漏服或错服的情况明显减少,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许建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8S”在医院后勤物业管理中的实践与体会

    “8S”管理是推行精益工作的基础,是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有效方法.在医院后勤物业管理中引入8S管理理念,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学习、节约”八大要素的合理设计,注重环节和流程管理,能够有效整合医院后勤物业管理的资源,使后勤物业工作做到快捷、精细、高效、极致,降低运行成本,实现医院后勤物业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周丰;陈华北;童素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急诊室临床护患纠纷原因与防控防范

    目的:探讨急诊室临床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更好的服务患者.方法:结合临床经验和文献查阅,总结分析目前急诊室护患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以降低临床护患纠纷.结果:纠纷的原因主要与医院管理欠规范、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及服务意识不强、护士法律意识薄弱、患者要求过高等有关.结论:护患纠纷可通过预见性风险防控防范措施可行,能有效应对急诊护患冲突,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阙献琴;李超男;吕丽萍;谢美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在骨科病房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小组责任制护理用于骨科病房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 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骨科的12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服务质量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质量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的疾病相关专业知识掌握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 (P<0.05).结论:骨科病房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毛小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管理对策

    目的:探究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防范管理措施,针对性提出预防对策,达到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同时为临床控制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杭州市儿童医院2015~2016年新生儿2236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新生儿各项资料并分析医院感染率和感染部位,同时分析探究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监测的2236例新生儿中,医院感染发生48例,感染率为2.15%;感染部位多以呼吸道为主,共25人,占全部感染的52.08%,少数在胃肠道、脐部、眼部、皮肤等.感染危险因素分析,除新生儿胎龄、体重等自身因素外,还与侵入性操作、住院天数、呼吸机使用等因素有关,差异显著(P<0.05).结论:侵入性操作和新生儿自身因素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临床控制和预防应依据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制定针对性对策,从而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降低感染率.

    作者:陈超;金雪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在胆胰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对胆胰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胆胰外科收治的1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入院编号进行排序后,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胆胰外科护理内容设计专门的分级护理巡视单,实行分级护理.持续3周后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措施完成情况、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SAS、SDS等心理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能够提高胆胰外科各项护理措施的完善率、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

    作者:徐春燕;黄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6S”管理法在某三级医院急诊科中的应用

    “6S”管理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在义乌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工作区域、抢救室、留观室、清创室、抢救车等采用“6S”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旨在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有效、有序、方便的就诊环境.不仅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和降低成本,而且还可提高医疗水平和护理人员素质,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作者:朱燕妮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JCI标准在中医临床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JCI标准在中医类实习生中的应用.方法:JCI标准是国际医疗服务标准,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安全为关注焦点.本研究设计了相关培训标准,对中医实习生进行JCI培训.结果:经过培训,中医实习生在患者安全目标、医疗护理途径及连续性、患者及家属权益、患者评估、洗手率、患者及家属教育率、执行高风险操作合格率等方面均达标.结论:对中医实习生进行JCI培训,可以提高临床教育水平和医学生的专业素质.

    作者:赵昌林;王珍;黎展鸿;李丽君;陈孝银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管理的问题与措施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管理的问题与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168人母婴同室产妇及新生儿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172人母婴同室产妇及新生儿为观察组,分析对照组床旁护理存在的问题,观察组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并加以实施,比较两组产妇护理管理前后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以及护理后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评分、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新生儿意外伤害、新生儿识别错误、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提高(P<0.05);观察组新生儿意外伤害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问题,制定防范对策,可保证新生儿安全,提高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和家属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珊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药房管理应用PDCA管理法对退药的影响

    目的:对药房管理实施PDCA管理法,探究其对退药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的药房管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选择2015年台州市博爱医院药房登记退药记录的数据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药房登记退药记录的数据,作为此次的观察组.针对退药原因,应用PDCA管理法,制定相关的对策及制度,比较实施PDCA管理法前后的退药情况和药房内药品管理工作的情况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登记退药记录明显减少,有效改善了与退药成因相关的主要因素,药房退药率由9.24%降到0.97%,并且形成了退药流程的标准化和制度化.结论:药房管理中应用PDCA管理法效果较为明显,有效降低了退药率,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方贺斌;李勇;吴昌枝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2012~2016年某基层三级综合性医院论文发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某基层三级综合性医院2012~2016年间科技论文的发表情况.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检索该院2012~2016年发表的医学论文作为统计源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该院5年间共发表医学论文802篇,根据年度分类:2012年143篇,2013年192篇,2014年182篇,2015年180篇,2016年105篇.根据学科分类:居前3位的学科从高到低依次为护理学299篇,外科学232篇,内科学167篇.根据期刊级别分类:一级期刊154篇,二级期刊625篇,其他期刊31篇,被SCI收录13篇.根据第一作者分类:位居首位的年龄31~40岁,学历本科,中级职称人员.结论:该院论文发表数量呈波浪式增长,以护理、外科和内科为主;期刊发表以二级期刊为主;31~40岁本科学历的中级职称人员发表医学论文数大,医院核心作者群初步形成;学科人均论文贡献率偏低;医院应组织开展专业论文书写的培训,提高论文撰稿水平.另外,要创新医院科研管理平台,提高平台科研服务能力,提升医院科研水平.

    作者:赵叶芳;林建潮;薛蓉芳;李素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优化护理软技能的培训路径研究

    护理软技能是一系列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复杂行为的综合体,既是护士对患者身心关怀的一种态度、能力,又是护士促进自身及整个护理行业发展的一种境界、能力.医院应认识到软技能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创造条件提升护理软技能;护士自身要注意加强服务意识、专业礼仪、沟通技巧等3个方面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关爱患者、处事细心、抗挫能力强、交流沟通能力强的现代护理人.

    作者:陈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神经外科护理中开展风险管理教育的效果

    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开展风险管理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神经外科的护士56名,随机将护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护士接受的护理教育是常规护理教育,而观察组护士在常规护理教育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教育.统计分析两组护士护理后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并调查患者对两组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护理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士护理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开展风险管理教育,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改善了医患关系.

    作者:董超;陈洁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5165例国家免费孕前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国家免费孕前健康检查中超声检查的疾病检出情况,探讨超声检查在孕前检查中的实际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国家免费孕前健康检查资料,对超声检查的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422例孕前检查中,共有5165例接受超声检查,其中3061例男性进行肝胆脾检查,阳性率为45.90%,脂肪肝、胆囊息肉样病变检出率较高.2104例女性进行子宫附件检查,阳性率为6.46%,子宫肌瘤、附件内膜异位囊肿检出率较高.结论:超声检查具有简便、快速、无创伤等优点,能够早期发现疾病,弥补孕前一般查体的不足,特别是妇科超声检查,对优生优育指导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裘小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超声科如何优化诊疗服务流程

    目的为了优化超声科诊疗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方便、安全、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医疗安全、合理配置人力和物力资源达到优化.方法:从软硬件方面的改进,医疗用房的结构布局调整,工作人员方面和制度的改进、床边超声检查服务等.结果:通过对诊疗服务流程的优化,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减轻了超声医师的工作强度、保证诊疗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建立科学、可行、有效的诊疗服务流程对超声科的管理体系非常重要.

    作者:王文元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妇科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妇科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100例急诊妇科危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优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的抢救效率、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效率、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妇科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既能提高抢救效率,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程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的感染管理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探讨供应室感染管理在防止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对供应室清洁消毒隔离等感染护理管理措施进行系统学习,然后在供应室使用多种清洁消毒隔离管理措施,记录院内感染情况,分析影响供应室清洁消毒隔离等感染管理措施实施的因素.结果:通过对供应室医护人员进行无菌操作技能培训、进行相关宣教、实施预防感染的管理制度及措施,供应室的安全性得到提高,院内感染率得到降低.结论:强化消毒供应室管理的感染管理,能够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蒋逸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眼科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价值

    目的:探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在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16年7~12月在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情绪变化、护理满意度、护理风险事件和护理纠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SAS评分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前后S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就医环境、护理服务、护理技能、健康教育满意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和护理纠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用于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和护理纠纷发生率.

    作者:陈怡;胡海双;陈华蓉;王爱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品管圈活动在血液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在血液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方法:针对湖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血液科的护理工作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归为对照组,针对其情况进行分析,并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应用品管圈活动,并归为观察组;此后针对其护理缺陷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可见,观察组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明显较低,其中观察组为5.0%,对照组为22.5%,组间统计比较观察组患者缺陷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血液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发现,其能够减少护理工作实施中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帮助血液科工作得以顺利运行,对于医院良好护理形象的树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项瑛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基于“治未病”思想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探讨

    中医“治未病”思想是中医药贡献给人类的健康观,与现代健康管理理念有许多相通之处.文章结合国外健康管理模式的经验,利用中医药的优势资源,探索性地提出了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开展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三大模块循环往复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并对其内容和流程构建提出了思路和具体的建议.

    作者:张杰;孙晓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