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科病房备用高危药品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管理对策

李建芬

关键词:高危药品, 安全隐患,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医院风险管理水平.方法:在临床护理中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临床操作,制定考评制度,加强业务学习,加强法律与道德意识.结果与结论:通过思想的重视,行为的改善,使得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医院风险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随着医学的发展,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广泛使用代替了以往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与器械,手术室的医疗废物也就越来越多,如何分类并处理好这些废弃物,成为了手术室医疗垃圾管理工作中的一大课题,这也是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总结我国现阶段手术室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以便今后更好地将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文章就手术室的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现状进行简要阐述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作者:杜凌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风湿免疫科风险管理初探

    目的:探讨风湿免疫科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12月丽水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100例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已住院接受治疗1个月.入组后给予护理风险管理,主要针对患者、疾病、药物、护理人员及环境等危险因素进行风险管理.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病房管理、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并对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病房管理、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评分比实施前均较高(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高达92%,显著高于实施前的76%(P<0.05);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为零,比实施前(4%)明显减少(P<0.05).结论:风湿免疫科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炉芬;姚任雯;汤素华;江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加强儿童输液室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目的:加强儿童输液室管理,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医务人员和保沽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改,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结果:2013年儿童输液室,干预前后6个月输液室环境空气监测不合格情况明显降低(P<0.01),保洁人员工作质量干预执行前后六个月监测结果有明显的改进(P<0.01).结论:加强对科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可以保障医疗安全,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徐雪和;朱美云;周子花;俞旭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HIS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信息系统(HIS)是体现医院现代化管理及医疗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能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大医院管理的力度和深度,文章就HIS系统的来源、结构、优势、应用现状及研究前景做一综合阐述.

    作者:周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新时期数字医院背景下的影像科工作模式思考

    目的:探讨新时期医院背景下影像科的工作模式,促进影像科的发展.方法:浙江省荣军医院影像科在实施PACS系统下改变以往传统工作模式,建立新的工作模式.对前后两种模式的运用效果进行对比,主要包括影像诊断技能、影像质量、诊断报告时间等方面.结果:与传统工作模式相比,在实施PACS系统下的新的工作模式后,诊断技能、影像质量及诊断报告时间都有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像科应用PACS系统下的新工作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影像科的整体化发展,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李新苗;吴明英;陈继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门诊过敏试验病人时段性管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寻门诊注射科皮肤过敏试验病人时段性统一管理的效果.方法:将皮肤过敏试验病人安置在特定的区域,称为观察区.将未设立观察区的皮肤过敏试验16400病例与设立观察区后的皮肤过敏试验8680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设立观察区前后过时重试发生率、护士找寻患者率和医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设立观察区后明显好于未设立观察区(P<0.001).结论:对门诊皮肤过敏试验病人进行时段性统一管理设立观察区,可明显降低超时重做皮试的概率,降低病人的发生概率,预防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朱敏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义乌地区突发群体性伤害事件分析与急诊管理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急诊医疗的发展,对地区突发群体性伤害的应急措施不断完善,应急处理水平明显提高.文章对义乌地区突发群体性伤害事件和急诊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应针对突发群体性事件,制定更加完善的应急措施.

    作者:何京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病历复印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病案是医院重要的档案资料,也是重要的法律依据,社会对病案的利用率随之越来越高.在病历复印中存在病历复印申请人对复印相关制度不了解、病案室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等待复印的时间过长等问题.为贯彻落实好“三好一满意”活动,持续改进服务质量,医院领导应高度重视病案室的建设,改善病历复印软硬件设施,提高病历复印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完善相关制度,简化流程,加强宣教,减少申请人的等待时间,真正做到让病历复印申请人满意.

    作者:范卉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药学专业仪器分析课程“色谱法概论”说课

    作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教学反思等方面,对中药学专业仪器分析课“色谱法概论”一章的说课进行了探索.在透彻理解教材内容、充分考虑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程序,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吴明侠;张东霞;许闽;崔永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能级管理模式在小儿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

    目的:研究能级管理模式在小儿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针对浙江省常山县人民医院小儿输液室的人力资源实施能级管理模式,根据职称、学历、工龄及能力等将护士分为5个等级,比较实施能级管理模式前后患儿家长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工作质量.结果:实施能级管理后,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工作质量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能级管理不仅能显著提高患儿家长和护士的满意度,还能极大地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汪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应用作业流程重组的效果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实施作业流程重组的意义.方法:对工作流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改善,主要进行班次重组、质控流程重组、工作流程重组等.分析比较工作流程重组前后医疗仪器清洁、灭菌包损坏、每周平均用于医疗仪器清洗的时间与各科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评价.结果:现有工作流程重组后医疗仪器清洁不干净与灭菌包损坏发生率比重组前明显降低(P<0.05);每周平均用于医疗仪器清洗时间比重组前显著减少(P<0.05);各科医务人员与供应室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评价比重组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室进行作业流程重组,有利于提升供应室医疗仪器的清洁率,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各科医务人员对供应室工作的评价.

    作者:金小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及风险管理措施.方法:将收入嵊泗县人民医院内科的心血管重症患者1625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802例,观察组823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风险管理,汇总并统计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恢复非常有利,同时加强风险管理十分必要.

    作者:李碧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面向国际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通过分析目前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以及国外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其培养观念和模式特点,结合中医学自身发展的历史及特色,诠释对外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内容,探索符合国际形势需要的对外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传承中医文化,提高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地位及影响.

    作者:左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孕期口腔疾病防治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研究分析孕期进行健康教育对口腔疾病防治的影响和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50名2013年于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门诊科自愿配合就诊治疗并做过问卷调查的孕妇.检查并记录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中牙菌斑指数,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评价口腔卫生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前后的中牙菌斑指数分别为434.30和287.50,人均牙菌斑指数分别为5.62和3.23,前后差异明显(t=9.59,P<0.01),这表明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促进保持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健康教育前后孕妇的刷牙习惯也显著变好.结论:在孕期进行口腔健康宣教可以预防口腔疾病,效果显著,应当加强对于城市弱势群体及农村孕妇的口腔健康教育.

    作者:陈国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行政督导对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行政督导对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率.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和2013年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7例和113例,均为Ⅰ类切口,2012年实施行政督导,比较干预前后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不合理率、不合理内容和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不合理率干预前为96.85%,干预后为36.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无用药指征、药物选择不适宜、剂量错误、频次错误、溶剂选择不当、给药途径不当、用药时机不当、用药疗程不当、联合用药不当和更换药物无依据的比重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和干预后住院时间、总治疗费用、总药物费用、抗菌药物费用、抗菌药物占总治疗费用比例和抗菌药物占总药物费用比例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政督导能明显提高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率,降低治疗费用.

    作者:冯丽娜;朱金锦;王华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分娩室护理过失的因素分析与防范管理措施

    目的:探讨分娩室护理过失的因素及防范管理措施.方法:2012年2月~2013年4月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分娩110例产妇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3年2月~2014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110例产妇为实验组,针对分娩室护理过失采取针对防范管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等产妇不良结局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不良结局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实验组新生儿不良结局较对照组新生儿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对分娩室护理过失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防范管理措施,可明显改善产妇及新生儿的不良结局,对防范医疗事故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邵丽娜;张亚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检验分析前血标本的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和保护程度也日益增加,主动或被动参与医院体检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在此背景下,在血液检查中对血标本的质量管理工作显得非常关键,目前部分医院单纯重视血液检验,对检验前的标本管理缺乏重视,导致标本在送检前即可能受到质量干扰.为保障检验分析前的血标本质量,文章对可能存在的质量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意见.

    作者:郑素洁;吴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5S”管理在降低药房药品周转率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5S”管理方法的应用,降低医院药房的周转率,在保证临床正常用药的前提下,合理降低库存,减少占用资金,便于医院财务管理.方法:采用“5S”管理法,通过其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个步骤,研究并持续改进药品的库存管理,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结果:药房在库药品周转率同期比较大降幅高达36.42%,说明实施“5S”现场管理后药房的在库药品周转率显著低于实施前的在库药品周转率.结论:通过采用“5S”管理可有效地降低药房的药品周转率,并可广泛用于药品管理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提高药品调剂质量.

    作者:庄菁;邹慧龙;方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内科病房备用高危药品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管理对策

    目的: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医院风险管理水平.方法:在临床护理中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临床操作,制定考评制度,加强业务学习,加强法律与道德意识.结果与结论:通过思想的重视,行为的改善,使得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医院风险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李建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创新服务模式以提升中医院管理水平

    创新是医院管理和改革的灵魂与动力,只有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推进医院快速可持续发展.文章简要介绍了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的创新管理,提升服务理念,打造优质的医疗服务水平.

    作者:刘宏;侯芳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