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行为管理在胸腔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孙云云

关键词:行为科学, 护理风险, 胸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行为科学管理方法在胸腔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胸腔外科2013~2014年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为实施行为管理前,2014年为实施行为管理后,比较实施行为管理前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行为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在病历书写、技能操作和医患沟通方面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较实施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行为管理用于胸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协调医患关系,降低医疗风险,进而降低患者投诉,提高患者满意度.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统计数据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通过加强医院的统计工作,从而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从统计工作在医院的分类、分析、利用等方面,来说明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中心作用,以此证明统计信息是是医院信息来源的主体,是医院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注重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加强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并充分利用,可以更好地为医院管理服务.

    作者:徐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行为管理在胸腔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行为科学管理方法在胸腔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胸腔外科2013~2014年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为实施行为管理前,2014年为实施行为管理后,比较实施行为管理前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行为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在病历书写、技能操作和医患沟通方面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较实施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行为管理用于胸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协调医患关系,降低医疗风险,进而降低患者投诉,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孙云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品管圈在药房药学服务质量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品管圈应用于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将品管圈应用于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管理中,分析药品调剂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适宜的解决措施并落实.结果:经过在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门诊药房调剂调配差错率下降55.34%,同时门诊药房不合理处方数与活动前相比减少了22.42%.结论:通过将品管圈应用于药房药学服务品质化管理中,不仅有利于降低调剂调配差错率,而且还有利于减少不合理处方数量,同时可以有效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管理水平.

    作者:谢颖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与建议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更好地提高眼科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自2013年5月起引入持续质量改进.通过建立质量改进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定改进项目,完善质量改进流程,全面落实持续质量改进.对比分析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眼科护理质量、操作技术考核达标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眼科护理质量与操作技术考核达标率较之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之前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操作技术考核达标率,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何盈盈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品管圈在提高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满意度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形式,随机对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60名临床科室护士及出院患者和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要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进行3次,并在调查中确定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不满意的要点.结果:品管圈的实施使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的满意度提升了42.1%.结论:品管圈的实施有助于发现和解决住院药房的问题,提高药房的服务质量和药师的工作能力.

    作者:吴飞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中医药文化育人的功能分析与实现途径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根基和灵魂,彰显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深刻道理,具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育人功能.要克服中医药文化育人工作中存在的边缘化、无序化、单一化等现实问题,中医药院校必须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育人资源的开发利用,采取有效措施彰显中医药文化的育人价值.

    作者:朱倩;黄文秀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5S现场管理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5S现场管理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12月舟山医院诊治的20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实验组实施5S现场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常规生化项目、免疫项目、血常规以及尿常规项目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实施5S现场管理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检验科检查评分,降低差错发生率.

    作者:应英;周陈浩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安全管理

    精神病患者是一群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由于自身所患精神疾病而不能辨别清楚周围状况,经常会出现伤害他人或伤害自己等危险行为.而对于每一个患者,需要的是一个安全场所.质量与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基石,是医院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为了提高精神病区的护理质量,有必要实施安全管理,避免护理过程中会出现的差错,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寻找可能出现的隐患,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进展.

    作者:阮怡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

    吞咽功能障碍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增高有关,如何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训练与管理成为重要的管理话题.在临床实践中,将患者的饮食训练与日常精细化心理护理管理相结合,成效显著.文章对其中要点进行了简要总结,以求更好地开展护理服务管理工作.

    作者:王陈军;张小秋;罗张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抑郁症患者全病程管理模式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全病程管理模式在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抑郁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全病程管理组和传统管理组,每组各40例.全病程管理组采取全病程管理模式,传统管理组采取传统管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于来住院治疗时、治疗2周和随访6月3个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全病程管理组患者依从性优于传统管理组(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全病程管理组优于传统管理组(P<0.05).结论:全病程管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实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对患者症状的改善更加明显.

    作者:汪庆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完善妇产科流程管理在减少医疗缺陷发生率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完善妇产科流程管理在减少医疗缺陷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研究时间为2013年1月~2015年1月之间,目标选取为奉化市溪口医院妇产科病区,自2014年1月开始实施妇产科流程管理模式改进,通过流程管理,统计以往工作缺陷、建立和完善新流程、做好流程评估与实施、做好流程监督与改进等方案,实现妇产科流程管理的完善工作,以期达到减少临床医疗缺陷发生率的目的,对比管理流程完善前后的医疗缺陷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医护人员行为改善情况.结果:在实施妇产科流程管理后,妇产科医疗缺陷发生率从实施前的5.8%降为了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从实施前的92.4%提高到了实施后的9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善妇产科流程管理后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护行为,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整体素养.结论:完善妇产科流程管理有利于整体医疗质量的改进,能够减少妇产科病区医疗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及服务质量.

    作者:沈芸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手术耗材的管理实践与体会

    目的:建立手术耗材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避免过期和浪费,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方法: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工作流程,成立专门的物资管理小组,并加强有关人员的管理培训.在采购和存放方面严格遵守相关制度,节约成本并保障质量.在使用方面,严格耗材的发放核查和费用核查,并在使用前签订使用知情同意书,保障使用安全、避免医患纠纷.结果:实现了手术耗材管理的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了手术质量和安全,有效控制了手术成本.结论:手术耗材的有效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提高手术质量及安全性.

    作者:周林飞;郑芳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大型医院门诊现代化管理与服务探索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社会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窗口.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大型医院应提高门诊现代化管理与服务水平,通过信息化建设和制度化建设、运用现代物流系统、完善门诊“一站式”服务、改善就诊环境等多措并举,提高门诊服务质量.

    作者:束雅春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实景演练在重症医学科应急预案培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实景演练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应急预案培训中的作用.方法:对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的应急预案培训采取实景演练方式、临床综合能力考核和问卷调查,以评价培训效果.结果:实景演练明显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应变能力和临床综合能力,降低了护理风险和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将实景演练用于重症医学科应急预案培训,可有效提高重症医学科应急预案的培训效果,有利于医护人员掌握应急预案知识,提高应变及操作能力,而且培训时间短,效率高.

    作者:莫佩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临床药学服务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

    对临床药学服务方法的进展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总结,为临床药学服务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了依据.临床药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所涉及到的服务方法种类繁多.在进行分析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全面总结,对相关内容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临床药学服务方法研究的逐渐深入,各种新的服务方法不断出现并在临床实践中表现出巨大的优势.从加强药学的监护、对处方进行准确分析、加强药学宣教以及进行用药咨询等多个方面加强管理,充分发挥药师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

    作者:吴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骨科开展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实践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管理开展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强化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哌替啶、镇痛泵、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应用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小时、12小时的疼痛评分分别为(1.53±0.54)分和(2.81±0.60)分,对照组分别为(1.60±0.52)分和(4.79±1.78)分(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 (P<0.05).结论: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从而提升临床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苏正;杨金佶;郑文娴;饶世鸣;林玲玲;项蒙;林媛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财务战略中的运用

    新医院财务制度以新医改政策为背景,对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预算管理是医院战略发展规划目标的重要环节,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对健全医院考核指标、有效控制医疗成本以及细化医院战略目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针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某院确立全面预算的目标原则、组织框架和内容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医院预算管理的建议.

    作者:吴奕;张彬彬;章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呼吸科加床和调床潜在的隐患与对策

    目的:对呼吸科加强及调床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总结,探究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方法:对嘉兴市第一医院加床和调床过程中所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总结,结合临床经验制定护理管理措施.自2013年3月起呼吸科开始实施新的护理管理对策,对比分析实施新的护理管理对策前后护理风险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之后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几率明显低于实施之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施之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护理之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科加床及调床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加强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肖国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管理

    目的:探讨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管理.方法:随机选取于2012年5月~2013年3月在杭州市肿瘤医院出现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的100例病患,收集其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其中50例病患按照正常的流程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对另外50例病患进行健康教育、规范管理、护理干预等方式来预防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以提高病患的康复度.结果:对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采用科学管理方法和有效护理措施预防后,观察组的病患不良反应都得到改善,康复率为100%.结论:对输液室的药物不良反应提前预防,并做好相应管理措施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邵红银;张瑜;朱淼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加强基层公共卫生科建设与发展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众多的乡镇及社区加强了对公共卫生科的建设.通过建设,有效促进了基层卫生公共服务体系的形成,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了社区及乡镇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文章就基层公共卫生科建设及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发展建议.

    作者:王碧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