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异位甲状旁腺囊肿1例

梁廷华

关键词:小儿, 异位, 占位性病变, 发育正常, 表面光滑, 无痛性, 颈前部, 甲状腺, 超检查, 肿块, 移动, 无压, 吞咽, 体检, 舌骨, 局部, 患儿, 红肿, 边界
摘要:患儿:女,6岁.发现颈前无痛性肿物5个月,于1996年5月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发育正常,颈前部偏左侧,舌骨下缘有一肿块,约4cm×3cm大小,局部无红肿,表面光滑,无压痛,边界清,有囊性感,随吞咽上下移动.B超检查:甲状腺以外有一囊性占位性病变.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激素局部注射治疗卡-梅综合征

    本院近年共收治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Kasabach-Merritt综合征)患儿8例,均采用激素局部注射疗法,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徐珊;陈美章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小儿恶性肿瘤的细胞凋亡及其基因调控

    以往认为小儿恶性肿瘤失控性生长主要与肿瘤细胞无限制的分裂增殖有关,很少注意细胞死亡的作用,而且认为肿瘤细胞死亡主要为坏死.近年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受多种癌基因调控,在小儿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消退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这方面研究的进展.

    作者:钱抱平;高解春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儿童输尿管乳头状瘤1例

    患儿:男,11岁.以右腰部肿物生长4个月入院.患儿家长4个月前偶然发现患儿右腰部有一儿头大小肿物,近来肿物增大并伴右腰部胀痛,追问病史患儿曾出现肉眼血尿2次.

    作者:马乐;任继宽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小儿晚期恶性脑肿瘤的治疗

    目的:探讨45例小儿可治性晚期脑肿瘤(髓母细胞瘤,星型细胞瘤,室管膜细胞瘤)的治疗方案及30例小儿难治性晚期恶性脑肿瘤(生殖细胞瘤,脑干肿瘤)的治疗转归.方法:可治性肿瘤中30例采用自身骨髓移植方案,15例采用强化疗方案;难治性肿瘤中13例采用自身骨髓移植方案,17例采用强化疗方案.结果:可治性肿瘤中30例采用自身骨髓移植方案,5年生存率达43.33%;15例采用强化疗方案仅能提高中位生存期,不能提高5年生存率.难治性肿瘤中13例采用自身骨髓移植方案,17例采用强化疗方案,均于20个月内死亡.结论:小儿晚期恶性脑肿瘤可治性组,采用自身骨髓移植方案优于强化疗方案,更优于其他化疗方案.对小儿难治性晚期恶性脑肿瘤采用自身骨髓移植方案及强化疗方案均能延长中位生存期.

    作者:沈玉成;陈若平;应大明;王耀平;汤静燕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治疗小儿阑尾脓肿

    目的:为了避免小儿阑尾脓肿手术及伤口换药的痛苦.方法:本组32例,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抽脓治疗阑尾脓肿20例,经直肠脓肿穿刺抽脓1例,开腹引流2例,与同期行抗生素保守治疗的9例阑尾脓肿相比较.结果:经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治疗的21例阑尾脓肿,比用抗生素保守治疗的9例阑尾脓肿,腹痛消失时间减少5.2天,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减少7.1天,退烧时间减少4.9天,住院时间减少3.3天.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抽脓治疗阑尾脓肿有见效快、简便、安全和创伤小的优点.

    作者:项超美;孙琳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小儿胰腺损伤

    目的:报道7例小儿胰腺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方法:1981年来治疗7例胰腺损伤,4例单纯损伤中3例保守治疗,1例手术外引流;2例分别伴有脾破裂及胃穿孔,行脾切除及胃穿孔修补;1例胰腺颈体部横断伴十二指肠断裂行胰腺远、近端与空肠端端、端侧Roux-en-Y吻合、胃空肠吻合.结果:随访3个月至14年,疗效满意.行保守治疗中有1例发生假性胰腺囊肿,6个月时自行消失;2例胰瘘在引流及应用TPN后33天及49夭痊愈.结论:对腹部外伤,腹痛伴持续血清淀粉酶升高的患儿需行腹部B超及CT检查,根据胰腺损伤的范围和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以明;肖现民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包皮帽瓣法修复冠状沟型尿道下裂

    自1988年6月至1994年7月,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的包皮帽瓣法对7例冠状沟型尿道下裂患儿施行尿道成形,年龄小5岁,大12岁,均为初治病例.其中,4例伴有不同程度的阴茎下弯畸形和尿道外口狭窄.皮瓣设计大4 cm×2 cm,小2.0 cm×1.5 cm.术后尿道外口均位于龟头顶端,阴茎形态自然,达到了预期的疗效.

    作者:李新庆;李式瀛;李森恺;李养群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胎儿期心包积液1例

    患儿:男,3个月,1994年11月17日入院.其母妊娠8个月进行产前B超检查,发现胎儿心包积液.足月产,生后3天复查心脏,B超仍提示心包积液,因新生儿期无症状,未予处理.满月后,因呼吸急促、喘憋、口周发绀收住小儿内科.

    作者:江布先;朱光连;张虹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原发性大网膜扭转误诊为阑尾炎2例

    例1 男,5岁,因右下腹疼痛伴低热22小时入院.体检:T 37.2℃,精神好,咽无充血,腹平,右下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1×109/L,中性0.70,淋巴0.20.

    作者:张廷冲;董蒨;江布先;国世忠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婴幼儿乳糜胸的治疗

    我院1990~1995年共收治婴幼儿自发性乳糜胸4例,均采用胸腔引流、控制饮食及间断胸腔内灌注粘连剂等方法,4例全部治愈,现将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张灿斌;赵元锰;王建立;徐中一;王晓东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小儿髌骨骨折

    目的:探讨小儿髌骨骨折的损伤特点并总结其诊断治疗经验.方法:本文报道14例小儿髌骨骨折,其中男12例,女2例,年龄9~14岁,平均11.4岁.横形骨折4例,袖套骨折8例,粉碎骨折2例.伤后主要临床表现为膝部剧烈疼痛、明显肿胀及活动受限,均行开放复位治疗.结果:随访5个月~8年,骨折均获愈合,膝关节无疼痛不适感觉,其中13例膝关节活动恢复正常,1例膝关节屈曲受限.结论:小儿髌骨骨折多见于髌骨下极,而袖套骨折又是小儿髌骨骨折的一个显著特征,其损伤范围常累及骨化中心周围的软骨壳.对小儿髌骨骨折尤其是袖套骨折应首先考虑手术治疗,术中应注意保持软骨壳的完整.手术治疗一般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戴力扬;张文明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重复膀胱并膀胱外翻1例

    患儿:女,6岁.因下腹部红色肿物并漏尿6年入院.患儿足月顺产,生后即被发现右下腹部有一红色肿物,肿物右上方有小孔漏尿,随年龄增长,漏尿现象无好转,但患儿有正常排尿过程,每天4~5次,每次量约100 ml,尿流成线,无尿频、尿急,无腹痛,无发热等症状.

    作者:张廷冲;杨传民;朱光连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儿童外伤评分的评估

    目的:评估儿童外伤评分(pediatric trauma score,PTS)判断外伤严重度及病死率的可信度.方法:对76例外伤儿童作PTS测定.结果;PTS>8的58例患儿无死亡,PTS≤8的18例患儿中有4例死亡.年龄≤3岁(体重≤14 kg)者的平均PTS(8.0±2.7)与年龄>3岁(体重>14kg)者的平均PTS(9.7±2.8)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行剖腹探查术有脏器受损的14例患儿中13例PTS>8.结论:PTS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外伤严重度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陈戟;张弛;王俊;施诚仁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治观点

    肌性斜颈在婴儿很常见,治疗观点基本一致,所以也就习以为常的临诊处理.但文献上有时持不同的观点,在此提出可供讨论和思考.

    作者:金百祥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脑内包虫病1例

    患儿:男,10岁.因头痛,呕吐3天,抽搐1天于1995年7月3日以上呼吸道感染收入院.既往史中有长期狗接触史.经保守治疗效果差,仍抽搐频繁.头颅CT检查示左额顶叶动、静脉畸形(AVM),于1995年7月8日转我科治疗.体检:神清合作,精神差,头颅外观无畸形,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光反应灵敏;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各种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贾元光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3271例儿童骨折的统计分析

    1989年8月至1993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3271例儿童新鲜骨折,年龄1~12岁,发病均在72小时以内,有明确的外伤史.同期,各种陈旧骨折、病理骨折、复诊骨折和产伤骨折均未被统计在内.重点讨论儿童骨折发病的相关因素:年龄、性别、季节和部位分类.

    作者:陈博昌;蔡奇勋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肠营养素对短肠综合征残留肠管代偿性变化的促进作用

    小肠广泛切除后,由于胰胆分泌物、内分泌激素和食糜的作用,残留肠管粘膜上皮细胞增殖,出现结构性变化.近年来研究发现:改变食糜的组成成分或加入某些特殊物质可以促进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nydrome,SBS)残留肠管的代偿性变化,缩短SKS患儿完全代偿所需的时间而达到治疗SBS的目的.这些特殊物质对正常肠粘膜上皮细胞有明显的营养作用,可改善肠粘膜上皮细胞的代谢,促进细胞的增殖,故统称为肠营养素.本文对近年来肠营养素的研究情况及其在SB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伍烽;金先庆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小儿纵隔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自1987年11月至1995年11月,我们对小儿纵隔肿瘤38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现就其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报告如下.

    作者:杨德康;陈汉章;吴哲凡;杨运有;林道平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方法

    先天性肌性斜颈确诊后应尽早开始治疗.有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两种.1岁以内的婴儿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可分为直接按摩和牵拉矫正.新生儿阶段可直接按摩推拿胸锁乳突肌肿块,用拇指对肿块施以适当压力进行,每次30~50下,每天4~6次,切忌动作粗暴.

    作者:柯金清 刊期: 1997年第04期

  • 小儿血管瘤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血管瘤与雌激素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小儿血管瘤标本的雌激素受体进行检测.另取10例正常皮肤作为对照.结果:30例血管瘤标本中雌激素受体皆为阴性.结论:小儿血管瘤可能无雌激素受体.雌激素对血管瘤的作用可能是通过间接途径起作用的.

    作者:李林;聂小妹;张大文 刊期: 1997年第04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