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联合颅脑增强扫描对颅内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

李惠茹

关键词:三维增强, 磁共振血管造影, 颅脑, 增强扫描, 颅内占位性病变, 占位病变,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增强检查, 诊断信息, 扫描时间, 经济负担, 病例资料, 对比剂, 药量, 患者, 报告
摘要:在颅内占位性病变行常规MRI增强检查时,如先行3DCE-MRA(three dimensional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可获得更多关于病变与血管的诊断信息,然后行常规增强扫描,不仅扫描时间和对比剂药量均可行,还可减少MRI检查次数和患者经济负担。现对本院53例颅脑增强扫描的病例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对小儿糖尿病营养干预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小儿糖尿病营养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68例小儿糖尿病患儿分营养饮食组与非营养饮食组,比较头围、体重、身高的差异性,并比较两组患儿血糖控制的优良率。结果营养饮食组糖尿病患儿的头围、身高、体重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小儿糖尿病患儿给予营养饮食组的血糖控制优良率明显高于非营养饮食组糖尿病患儿。结论小儿糖尿病与营养不良密切相关,临床上应进行营养饮食,以改善患儿症状。

    作者:柴艳婷;邹海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佩尔地平与硝酸甘油输液泵输注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对照分析

    目的:比较佩尔地平与硝酸甘油用输液泵输注治疗高血压急症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随机分为佩尔地平组和硝酸甘油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微量泵静脉输注降压药。佩尔地平组:20mg佩尔地平稀释于生理盐水至50ml,起始剂量4ml/h。硝酸甘油组:50mg硝酸甘油稀释于生理盐水至50ml,起始剂量3ml/h。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5、10、30、60min后的血压、心率,据此调整药液泵入速度。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起效时间,用药60min后降压有效率及心率变化。结果佩尔地平较硝酸甘油起效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60 min后,佩尔地平组全部患者血压降至目标值,硝酸甘油组48例患者血压降至目标值,降压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心率均有增加,但佩尔地平组心率在30min时开始逐渐恢复,用药后60min后心率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硝酸甘油组用药后60 min心率尚未恢复至用药前水平,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佩尔地平输液泵输注治疗高血压急症起效迅速、降压平稳、疗效确切,且对心率的影响较小,为急诊科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理想药物。

    作者:杨华蓉;刘生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二种引导法置鼻-空肠肠管作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比较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行早期肠内营养目前已成为共识[1],经鼻-空肠肠管肠内营养因能够减少肠内胰腺分泌液,减少肠细菌移位,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并早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2]。置管方法目前有盲置法、胃镜及X线引导法等,置管方法不同营养支持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也不一样。盲置法因导管置入位置不确切目前已基本不采用。胃镜和X线引导置入方法各有利弊。本文比较两种不同置管方法对其早期肠内营养疗效的影响。

    作者:宋勇罡;王崇高;邾根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恶性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化疗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恶性胶质瘤显微外科手术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1例恶性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微外科手术后放疗(对照组)和放疗联合化疗(观察组)两组,对照组(n=21)在显微外科手术后给予常规放疗,即总剂量DT60Gy/6周;观察组(n=20)在显微外科手术后放疗联合化疗(化疗药他莫昔芬),化疗在放疗结束后1个月开始,每日口服他莫昔芬60mg、连续服用6个月。随访5年。结果近期疗效对照组23.81%,观察组75.0%;复发时间对照组12.5个月,观察组17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57.14%与75%、23.81%与60%、19.05%与50%、14.29%与30%、9.52%与20%,其中2年和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他莫昔芬化疗患者仅出现轻微头晕,未发现共济失调、深静脉栓塞和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显微外科术后放疗联合他莫昔芬化疗较传统放疗能提高恶性胶质瘤患者近期有效率、延长肿瘤复发时间,延长生存期,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为临床治疗恶性胶质瘤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有可能成为一线治疗方法。

    作者:陈晓;田晓娇;涂汉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蔗糖铁注射液对缺铁性贫血孕产妇治疗效果观察

    50%以上孕妇合并贫血,以缺铁性贫血常见[1]。产后贫血不仅影响孕妇健康,而且对胎儿及婴儿生长发育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因此孕产期补血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常用药物有乳酸亚铁胶囊、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琥珀酸亚铁片、右旋糖酐铁针、蔗糖铁针剂等,而蔗糖铁针剂静脉给药,可替换体内网状系统中无法利用的铁,短期内补充足量铁元素,大部分病例可避免输血。本文就蔗糖铁对贫血孕产妇补血效果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储慧霞;徐仙风;李子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跟骨骨折围手术期内服桃红四物汤及五苓散对切口愈合作用的观察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创伤,以青壮年居多,严重创伤治疗后易遗留伤残。由于跟骨外侧皮肤张力高,软组织薄、血液供应不稳定、术后软组织水肿等原因,术后切口不愈合率5%~27%[1],并常伴有骨质内固定物外露,治疗比较棘手。本科对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跟骨骨折采用负压引流联合中药桃红四物汤及五苓散内服,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银星;朱振康;盛娟娟;闵重函;赵革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阿维A胶囊联合罗红霉素缓释胶囊治疗囊肿性痤疮疗效观察

    痤疮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毛囊皮脂腺疾病,其中包括皮脂分泌过多,毛囊口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繁殖,过度的免疫反应。囊肿性痤疮由于其微生物的感染而加重了病情,治疗更为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10年6月至2012年4月,本科应用阿维A胶囊联合罗红霉素缓释胶囊治疗囊肿性痤疮,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红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复杂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目前已广泛开展,但腹腔镜手术对于复杂性阑尾炎(包括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化脓性阑尾炎及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合并腹膜炎及病程超过3d)的治疗仍存在争议[1],合并腹膜炎的阑尾炎腹腔镜手术腹腔脓肿发病率高[2]。本院2009年6月至2013年1月手术治疗阑尾炎356例,其中复杂性阑尾炎117例,采用腹腔镜(LA)治疗58例,常规手术(OA)治疗59例。现对两种术式作一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郭小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清NSE和SOD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DEACMP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及胞磷胆碱钠注射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2次/d,治疗14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天,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NSE浓度,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患者血清SOD浓度及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4天做简易智能精神量表(MMSE)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3%,对照组65.3%;观察组患者血清NSE浓度明显下降,低于对照组(P<0.05),SOD浓度升高,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MSE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可以有效降低DEACMP患者血清NSE浓度,提高SOD活性,对DEACMP有较好疗效。

    作者:苏牟潇;陈忠伦;姚力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状态调查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进行性呼吸系统疾病,病死率高,且近期呈增加趋势,过去30年中COPD病死率增加近1倍[1]。COPD是一种身心并存疾病,包括无意识体质量减轻、骨骼肌障碍、增加心血管病风险、骨质疏松症和抑郁症等[2]。其中抑郁症的高发已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解COPD患者的心理状况,作者对120例COPD患者作了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江莲;陈建波;王兰;赵洪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人工计数血小板在观察ITP疗效中的重要性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常见的由于免疫因素致血小板破坏过多、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而引起的一种出血性疾病[1],计数血小板对该病治疗效果监测非常重要,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患者疾病病情的正确判断和治疗措施的调整。目前血小板检查普遍采用机测法,简便迅速,但在ITP治疗中,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结果与人工计数存在一定差异,使得对治疗效果的判断出现偏差。本文对11例ITP患者二种血小板计数结果作一比较,旨在提示ITP治疗中人工计数血小板的重要性。

    作者:郭玉琳;张家强;张庆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探讨

    医院感染可延误患者康复时间,给本人、家庭、医院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1]。精神病院患者大多长期住院,且由于精神科病房多为封闭式管理,其特殊性为医院感染的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通过对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以期为精神病医院院感的防治提供一个思路。

    作者:林翠绿;程航;孙继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炎性细胞因子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因子在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伤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ET-1)与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6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紫癜性肾炎33例,无肾炎31例),采用ELISA法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急性期和缓解期的血清TNF-α、IL-6、IL-2及血浆vWF、ET-1水平,并与正常儿童对照。结果两组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血清TNF-α、IL-6、IL-2及血浆vW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缓解期均明显下降。紫癜性肾炎组患儿急性期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缓解期虽有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F=4.973,P<0.05),血清IL-6、IL-2及血浆vWF缓解期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肾炎组患儿缓解期血清TNF-α、IL-6、IL-2及血浆vW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浆ET-1水平在急性期、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功能评分与vWF、TNF-α呈正相关(rho=0.73,rho=0.92,P均<0.01)。结论血清TNF-α、IL-6、IL-2及血浆vWF参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过程,TNF-α、vWF有望作为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伤程度的指标。

    作者:张琳琼;陈善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与脓毒症病情及预后关系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过度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已日益成为重症医学的主要难题。脓毒症的治疗目前主要以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及支持疗法为主。甲状腺激素是机体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对于维持机体脏器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对甲状腺功能与脓毒症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1,2]。本文通过对58例脓毒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观察,旨在探讨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与脓毒症病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作者:徐俊龙;张剑;朱红俊;张宁;何许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

    目的:比较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42例,行PFNA治疗23例(骨折按Evans分型Ⅱ型7例、Ⅲ型9例、Ⅳ型7例),行LPEP治疗19例(Evans分型Ⅰ型3例、Ⅱ型8例、Ⅲ型3例、Ⅳ型5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X线复查。结果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PFNA组优良率95.6%,LPEP组优良率9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PFP系统与PFNA系统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从力学角度分析,由于髓内钉系统力臂短,固定更为稳固。

    作者:张善征;钱军;方美园;罗志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儿童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21例治疗分析

    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对儿童是一种严重创伤,易出现失血性休克、严重感染及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当可影响患儿肢体功能甚至危及生命。2009年2月至2012年8月,本科应用中厚皮片和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儿童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2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邹小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HIV感染患者的手术期护理配合及职业防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lV)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完全清除此病毒,形成慢性感染,包括无症状感染期和有症状感染期,到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无症状感染期的HlV感染者,外科疾病的发病率与普通人群无区别,需要手术者每年在增加;而对HlV感染者,不管是普通人群,还是医务工作者都有所恐惧。有关HlV感染者手术的护理配合及职业防护报道少见。HIV感染者手术期间的防护是重点,本院制定了一整套自我防护和职业暴露后的处置制度,实施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孙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健康营养指导干预对预防和减少小儿屏气发作的作用

    屏气发作(breath holding spells,BHS)为多发于6~18个月的婴幼儿时期的一种异常性格行为,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暂停,多在5岁前逐渐消失。BHS常在哭闹、恐惧、剧痛叫喊等情绪急剧变化时诱发,有时以缺铁性贫血为首发症状[1]。喂养不当,尤其是在偏远山区,由于缺少健康营养指导,BHS更为常见。作者使用健康营养指导的方法对BHS患儿进行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柯晓燕;魏荣;马晓玉;林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的基因产物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172例胃癌和3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距癌灶5cm以上)中HIF-1α和GLUT1蛋白的表达。结果 HIF-1α在172例胃癌和30例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8%(96/172)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6,P<0.01)。胃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χ2=25.53,P<0.01)、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χ2=24.99,P<0.01)、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χ2=11.20,P<0.01)、与肿瘤坏死呈正相关(χ2=30.35,P<0.01)。GLUT1蛋白在172例胃癌和30例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6%(106/172)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6,P<0.01)。胃癌组织中,GLUT1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χ2=25.43,P<0.01)、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χ2=13.13,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χ2=11.31,P<0.05)、与肿瘤坏死呈正相关(χ2=23.29,P<0.01)。HIF-1α和GLUT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和术后5年生存率均无相关性。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IF-1α与GLUT1表达程度呈正相关(r=0.636,P<0.01)。结论 HIF-1a、Glutl的阳性表达可以作为胃癌侵袭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且这些指标的表达对于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钱永清;施红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应用时机的临床对照研究

    营养不良可导致危重症患者病死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严重影响预后[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只要肠道有功能,就应该主要通过肠内途径来进行营养支持,因为其他途径的营养支持可导致并发症的增加[2,3],但对肠内营养(EN)时机的选择尚有不同意见[3]。为此,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本院ICU78例机械通气危重病需EN支持的患者,分早期EN组和晚期EN组,应用对比方法,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樊宇荣;李小青;杨绮虹;徐志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