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梅;王建红
目的初步探讨胃癌组织中ras基因突变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的关系.方法 43例胃癌组织新鲜标本及相应血清标本纳入研究.用PCR-RFLP法测定ras基因12密码子的突变;用血清学方法检测Hp的感染状况.结果 43例胃癌中有28例存在ras基因12密码子的突变,突变率为65.12%;43例胃癌中,Hp阳性30例,阳性率为69.77%,其中CagA阳性24例,阳性率为80%;30例Hp阳性的胃癌中,有19例发生ras基因12密码子的突变,发生率为63.33%,13例Hp阴性的胃癌中,有9例发生ras基因12密码的突变,发生率为69.23%,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ras基因12密码子的突变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胃癌中ras基因12密码子的突变与Hp及CagA阳性的Hp感染无明显相关性,Hp感染可能不是其改变的唯一或必须因素.
作者:赵端仪;钱崇宽;陈明楷;谭金华;刘家盛;岳奇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临床肝癌手术切除率约在10%~30%之间.任何单一疗法对不可切除肝癌疗效欠佳.为探讨不可切除肝癌的综合治疗效果,现将1994年~1998年间对160例不可切除肝癌随机分为肝动脉插管化疗(HAI)组与HAI+RT组进行了对比治疗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朱国清;罗定泰;韩玉夏;杨自万;尹涛;鲁建林;包乐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加量照射对鼻咽癌局部控制率的影响.方法 16例鼻咽癌初治患者,常规外照射64~72Gy后,给予SRT鼻咽部加量照射12~25Gy/3~5次.结果随访6~24月,1例失访,1例14月后死于鼻咽大出血,局部控制率为14/15例.患者口干、口腔粘膜反应等放射反应较单纯外照射无明显增加.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用于鼻咽癌常规放疗后局部加量照射,能显著提高局部控制率,放疗并发症并无增加,是提高鼻咽癌疗效的较好方法.
作者:肖红;庞学利;谭崇富;王希;曾勇;钟元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比较不同的反义c-myc基因导入对HL-60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分别载有c-myc等1、2和3外显子反义片段的三种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aM1、aM2和aM3导入体外培养的HL-60,观察对靶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 (1)三种载体抑制了c-Myc的表达,抑制作用aM2>aM1>aM3;(2)aM2使HL-60 Go/G1细胞增多,S期减少,DNA和总蛋白合成减少;aM1影响轻微;aM3作用相反;(3)aM2使HL-60 PCNA表达减少43.8%,而aM1和aM3增强表达;(4)aM2明显抑制细胞的生长、增殖活性和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aM1作用相反;aM3抑制生长、增殖活性,但促进其集落形成能力.结论 aM2持续表达抑制了HL-60的生长、增殖.
作者:曾嵘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转人TNFα基因对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细胞(786-0细胞)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TNFα基因与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连接转染包装细胞,再感染RCC细胞,MTT法测其中TNFα的生物学活性,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癌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转人TNFα基因RCC细胞除bcl-2的表达没有影响外,EGFR、p185erbB-2和c-met的表达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结论该结果为转人TNFα基因治疗肾细胞癌提供了离体细胞实验基础.
作者:张晓琴;陈坚;曹广文;万谟彬;戚中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薏苡仁酯(coixenolide,CXL)对实验性鼻咽癌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裸鼠肿瘤移植法观察CXL的药效,MTT法和骨髓粒单系祖细胞(CFU-GM)培养法检测该药物对免疫和造血功能的影响.结果 CXL以量效方式抑制移植瘤生长,累积ID50为10-3.710mol/kg,相对效力(relative potency,RP)是5-氟尿嘧啶的20.23%.CXL对骨髓造血细胞无毒性.相反,能促进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的恢复.结论 CXL能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其机理与直接作用及提高免疫力密切相关.
作者:李毓;胡笑克;吴棣华;熊带水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评价PF方案化放治疗N3期鼻咽癌的效果.方法 66例T1~3N3M0鼻咽癌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先行PF方案化疗后放疗;一组单纯放疗.两组均采用钴-60常规分割照射,放疗方法及剂量相同.结果化放组5年生存率45.5%,单放组21.2%(P<0.05);化放组远处转移发生时间平均放疗后17.4个月,单放组7.9个月;化放组远处转移率21.2%,单放组36.4%(P>0.05).结论 PF方案化放治疗N3期鼻咽癌能够延缓远处转移发生时间,减少远处转移,提高远期生存率.
作者:黄国栋;杨权烈;郑志坚;邹浩元;赖和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评价NP联合方案治疗经应用MVP联合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37例晚期NSCLC接受MVP方案治疗失败后改用NP联合方案治疗作为治疗组,另以同期接受NP方案初治的晚期NSCLC35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3例,总有效率为37.8%;对照组CR 1例,PR 17例,总有效率为5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主要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其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治疗组为78.4%,对照组为65.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Ⅲ以上的白细胞下降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P联合方案是治疗应用MVP方案失效的晚期NSCLC有效方案.
作者:陈冬梅;王建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对绝经后304例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选择绝经后阴道流血年龄≥50岁者285例,50岁以下19例,经诊断性刮宫,宫颈活组织检查送病检进行病理分析.结果良性病变占84.9%(258例),恶性病变占11.5%(35例),重度不典型增生3.6%(11)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中,以宫颈病变引起出血多占53%(161例),宫体病变占44.7%(136),卵巢病变2.3%(7例).结论绝经后阴道流血的类型与发病年龄和出血距绝经的年龄有关,而与出血量无明显关系,而出血量的多少,在良、恶性病变中,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对年龄大、绝经年限长的阴道流血患者,不管出血量的多少,均应高度重视,尽早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冯文珍;李卫星;付其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和粘附分子E-cadherin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m23-H1和E-cadherin基因产物在42例鼻咽癌中的表达.结果 42例鼻咽癌活检标本中,nm23-H1蛋白表达阳性率54.7%,E-cadherin表达阳性率57.1%,nm23-H1蛋白在有颈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表达阳性率为40.7%,在无颈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表达阳性率为80.0%,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E-cadherin在颈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中表达阳性率为44.4%,颈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中表达阳性率为80.8%,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种基因产物表达在鼻咽癌中呈正相关(P<0.01).结论 nm23-H1和E-cadherin基因与鼻咽癌的转移密切相关,对临床判断鼻咽癌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任庆荣;刘铭球;吴昌鸣;朱又华;冯纪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致下尿路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对26例有后尿道梗阻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其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17例,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割术(TUEVP)9例,同时联合内分泌治疗.结果 26例患者主、客观症状,大尿流率,残余尿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对晚期前列腺癌致下尿路梗阻者,TURP和TUEVP是安全可靠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在有效减少尿路梗阻所致并发症的同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祝宇;吴瑜璇;周文龙;刘定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为探讨异环磷酰胺(IFO)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自1996年12月~2000年7月,我们以IFO为主联合化疗治疗103例晚期肺癌,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娟;谢正强;李勇;权瑞泉;李宏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留置胃、尿管是部分肿瘤病人手术前的必要准备,但病人因紧张情绪加置管引起的恶心、呕吐、疼痛,往往拒绝合作,给操作增加了难度.为了能减轻以上反应,在置管前配合“麻醉前用药”,根据不同药物作用时间,间隔5~20min左右置管.经观察能有效地预防以上反应,使之能顺利置管,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周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消炎痛(IM)对膀胱癌患者LAK细胞增殖和抗膀胱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方法用细胞计数法观察LAK细胞增殖,以膀胱癌组织标本分离的肿瘤细胞和培养膀胱癌细胞系BIU-87和EJ作为靶细胞,用MTT法测定LA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培养48至96小时IM明显增强白细胞介素Ⅱ(IL-2)诱导的LAK细胞增殖,IM处理LAK细胞可增强其对膀胱肿瘤细胞的杀伤.结论这些研究提示IM对IL-2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呈增强调节.
作者:王志平;陈一戎;秦大山;刘国栋;郑荣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比较氟脲脱氧核苷(FUDR)或氟脲嘧啶(5-FU)联合顺铂(DDP)配合外照射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毒副反应.方法46例Ⅱ期以上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灶的鼻咽癌患者被随机分为FUDR组和5-FU组.放疗前分别给予FUDR1000mg/日,DDP20mg/日或5-FU1000mg/日,DDP20mg/日,静脉滴注,连续5天.休息3天后开始放疗,两组放疗剂量和方法相同.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96%(FUDR组)和91%(5-FU组),无显著差异.重度口咽炎的发生率FUDR组为30%,5-FU组为65%(P<0.05).结论FUDR加DDP与5-FU加DDP用于鼻咽癌诱导化疗相比较具有毒副作用小,患者易耐受的优点.
作者:余伟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HPV16、18的感染及多个癌基因的激活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9例慢性宫颈炎、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70例浸润性宫颈鳞癌进行E6、PCNA、p53、p21ras和c-myc蛋白检测.结果 CINⅢ和浸润性宫颈鳞癌组E6、PCNA、p53、p21ras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CINⅠ和CINⅡ,而其c-myc阳性率则明显低于其它几组.结论 HPV16、18的感染及PCNA、p53、p21ras、c-myc的异常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黄利鸣;石新兰;黎家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疲乏是癌症患者常见的主观症状之一.它可以由癌症本身引起,也可以是癌症治疗的结果.癌因性疲乏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了解癌因性疲乏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非常重要.本文就其定义、发生、病因、发病机制及评估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任晖;王建明;马双莲;宋东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率很高,原因是手术前存在未检出的微小灶或手术过程中肿瘤细胞释放入血.因此,早期发现外周血的肝癌细胞对预测其转移、复发有重要意义.已有报道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甲胎蛋白(AFP)mRNA和白蛋白(ALB)mRNA可作为外周血肝癌细胞的标志物,但联合检测这两项指标的研究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对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AFP-mRNA和ALB-mRNA同时进行检测,以探讨它们在预测肝癌血行播散方面的意义.
作者:曹骥;覃柳亮;苏建家;李瑗;杨南武;班克臣;欧超;莫钦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999年7月我科收治1例右上肺癌患者,住院后行介入治疗并发横断性脊髓炎,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敖利华;徐家喜;龙志雄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组织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45例NPC组织中的uPA及VEGF表达.结果 NPC有淋巴结转移组uPA及VEGF的阳性率较无淋巴结转移组高,复发或远处转移组与无复发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uPA与VEGF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 uPA与VEGF与鼻咽癌的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可能起促进作用.
作者:李杰恩;徐志文;陈显新;黄光武;蓝新海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