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亭;王成东;王道奎;王永和;曹培成
随着影像学发展和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使颞叶癫痫外科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尽管外科方法治疗颞叶癫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确定癫痫病因和癫痫病灶定位对制定手术方案及判断预后至关重要[1,2].
作者:林志国;王丹;沈红;王晓峰;阎志钧;浦松;杨富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科自1995年至2000年5年间,分别采用骨瓣成形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及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三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48例,取得一些临床经验,现就三种手术方法的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分析.
作者:陈维福;程远;马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们自1985年1月至2001年1月,共收治复发性脑膜瘤22例,占同期收治209例脑膜瘤的10.53%.现将其诊断和手术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林绿标;林时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Liliequist膜的解剖学特点.方法对Liliequist膜进行显微镜下的解剖和观察.结果①Liliequist膜由中脑叶、间脑叶和中间叶组成;②间脑叶分隔视交叉池、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池、后交通动脉池或颈内动脉池与脚间池和动眼神经池,中间叶分隔脚间池和动眼神经池;③间脑叶和中间叶有游离缘,中脑叶无;④Liliequist膜与下丘脑关系密切.结论Liliequist膜是鞍区及颅底手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熟悉其解剖学特点有助于改善术中显露,减少手术侵袭.
作者:吕健;朱贤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于1998年9月至2001年3月,我院以德国产ZEPPLIN神经内窥镜完成神经外科手术41例,现报告其初步结果,重点分析并发症.
作者:陈建良;吴耀晨;向进;陈旭东;陈洪;陈锦伦;张清平;吕文;郭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及合并有肝、脾、胃肠破裂(MODS)的病人,在稳妥处理好颅脑损伤的基础上,患者并发症的防治成为又一重点.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atrion,TPN)的应用为该类病人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营养支持.本文就我们收治28例病人的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路楷;黄建华;常兴中;王国强;李旭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随着丙泊酚在麻醉诱导、麻醉维持以及在ICU镇静中的使用日益广泛,我们也将其试用于血管内治疗的神经安定麻醉,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维民;陈利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腰穿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可通过脑脊液引流来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我科自1997年1月至2001年6月采用腰池持续引流治疗各种颅内疾患89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胜;戴学元;裴永恩;王峻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经锁孔入路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6例中死亡13例,存活53例.术后3个月根据ADL分级法结果如下,Ⅰ级8例;Ⅱ级14例;Ⅲ级20例;Ⅳ级9例;V级2例.结论手术效果令人满意.我们认为本术式有以下优点:①手术入路解剖结构简单,易于为术者掌握;②手术创伤小;③止血彻底.
作者:李国峰;阳小生;吴小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例1女,52岁,因头痛、呕吐、面肌抽搐4 h来院,MRI示右额叶一直径约2.0 cm、边界欠清晰的占位性病变,T1W略低信号,T2W混杂信号,明显结节状强化,周围大片指套样水肿.
作者:何明方;岳志健;周晓平;刘建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32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亚低温治疗组患者于入院或急诊手术后即行亚低温治疗,持续3~5 d,并同时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患者则行常规治疗.均于入院后第1、3、5、7天分别检测血糖浓度,观察其动态变化并分析其与预后关系.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明显升高,亚低温组血糖水平较常规组同一时期显著下降,死亡率亦明显下降.结论亚低温可能通过缓解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血糖下降,减轻颅脑损伤患者糖代谢紊乱,并改善预后.
作者:郑虎林;拓磊;李军;高建忠;郝东宁;刘彦西;车震;冯小宁;郭艳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巨大听神经瘤是指肿瘤大径大于40 mm的肿瘤[1].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1年2月共收治巨大听神经瘤22例,均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作洪;陈世洁;刘建雄;吴明灿;余辉;李懋坤;张志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评估血管内栓塞治疗大脑后动脉(PCA)远侧段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经血管内治疗的12例PCA远侧段血管病变(其中动脉瘤4个,血管畸形9个)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个动脉瘤采用GDC栓塞载瘤动脉,2个动脉瘤采用50%NBCA栓塞,均无偏盲等症状出现;6个AVM栓塞后造影不显影;2个P4-AVM 80%栓塞;另1个P4-AVM 95%栓塞;仅1例出现1/4象限盲,1例原有偏盲加重.临床随访平均15个月,无再出血和再通.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PCA远侧段血管病变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万杰清;李善泉;熊文浩;郑彦;潘耀华;罗其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在神经外科临床上十分常见,临床表现轻重缓急不一,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可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命或生存质量.本文对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CT和手术证实的623例急性颅内血肿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杨修;阙双林;陈天成;卢靖;郑锦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998年1月至2001年4月采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74例,其中14例因病情原因中止亚低温治疗,其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陈汉民;张诚华;廖圣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钻孔冲洗引流术是目前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但仍有一些严重并发症影响其病程和预后.笔者近五年来对该方法作了一些改进,手术40例,无1例发生并发症,报告如下.
作者:环一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以反复发作性腰背部放射痛伴双下肢疼痛无力1月就诊.入院前2 d高热,尿潴留伴便秘.体检:T40.6℃,神清,贫血貌,双耳听力差.膀胱充盈,腰4、5棘突压痛(+),双下肢深浅感觉存在,双侧直腿抬高试验(++),以右下肢为重.左下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Ⅱ级.
作者:吕华荣;周滨音;李钧;余向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手术的应用.方法应用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有颅内庄增高症状的蛛网膜囊肿5例,脑积水20例,囊性颅咽管瘤4例,脑穿通畸形1例,脑室内囊肿1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术后影像学检查改善者30例,无明显变化1例.31例中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热1例,颅内感染1例,一过性外展神经麻痹1例,癫痫1例.结论神经内窥镜手术适用于颅内囊性占位病灶及脑积水的治疗,其损伤小,术后康复较快,可缩短住院时间,为神经外科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钟东;支兴刚;唐文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2000年1月17日凌晨1时突发颈背疼痛,向双上肢放射,3 h后逐渐出现双下肢瘫,感觉丧失,下午7时入住我科.查体:神志清楚,胸乳头平面以下所有感觉丧失,平面以下驰缓性瘫痪.
作者:张曙光;张方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996年以来,我科对结核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的30例病人采用分期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黎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