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民;张诚华;廖圣芳
1临床资料患者女,5岁.因头痛、左眼视力下降1个月,鼻腔流血10 d入院.查体:左眼视力0.6,右眼视力1.0,鼻腔内有血痂.CT见前颅底、蝶窦、筛窦略高密度占位性病变,左眶内侧壁、颅底骨质破坏.MRI见前颅底、蝶窦、筛窦略长T1、略长T2占位性病变,左眶内侧壁、颅底骨质破坏.
作者:单振宇;周定标;徐龙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随着影像学发展和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使颞叶癫痫外科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尽管外科方法治疗颞叶癫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确定癫痫病因和癫痫病灶定位对制定手术方案及判断预后至关重要[1,2].
作者:林志国;王丹;沈红;王晓峰;阎志钧;浦松;杨富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是指头部外伤三周以后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颅内血肿.我们复习了大宗经过各种手术治疗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病例,对其中每一种方法均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采用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外科研制的穿刺针治疗该病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李东升;李玉辉;雷国亮;张建雷;杨炯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静脉窦插管溶栓加导丝疏通治疗颅内静脉窦闭塞性颅内压增高的治疗效果.方法经上矢状窦插入导管鞘,滴注尿激酶溶栓的同时,在DSA下用导丝机械疏通上矢状窦、左右横窦.结果12例病人颅内压增高症状全部缓解,无1例死亡,无并发症发生.有7例视力逐渐恢复,1例术前失明术后未能复明.结论在DSA下进行静脉窦插管溶栓加导丝疏通,是治疗颅内静脉窦闭塞性颅内压增高的一个安全有效、创伤较小的方法.
作者:蔺志清;曹道俊;崔彦魁;崔建军;夏国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近几年,我院采用紫外线照射充氧液体输注疗法(UltraViolet drug solution irradiation and oxygenation,UDI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赵时雨;肖红枝;江普查;袁先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例1女,52岁,因头痛、呕吐、面肌抽搐4 h来院,MRI示右额叶一直径约2.0 cm、边界欠清晰的占位性病变,T1W略低信号,T2W混杂信号,明显结节状强化,周围大片指套样水肿.
作者:何明方;岳志健;周晓平;刘建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科自1995年至2000年5年间,分别采用骨瓣成形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及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三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48例,取得一些临床经验,现就三种手术方法的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分析.
作者:陈维福;程远;马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996年以来,我科对结核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的30例病人采用分期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们自1985年1月至2001年1月,共收治复发性脑膜瘤22例,占同期收治209例脑膜瘤的10.53%.现将其诊断和手术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林绿标;林时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32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亚低温治疗组患者于入院或急诊手术后即行亚低温治疗,持续3~5 d,并同时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患者则行常规治疗.均于入院后第1、3、5、7天分别检测血糖浓度,观察其动态变化并分析其与预后关系.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明显升高,亚低温组血糖水平较常规组同一时期显著下降,死亡率亦明显下降.结论亚低温可能通过缓解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血糖下降,减轻颅脑损伤患者糖代谢紊乱,并改善预后.
作者:郑虎林;拓磊;李军;高建忠;郝东宁;刘彦西;车震;冯小宁;郭艳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发病机制及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对40例CSDH患者血肿液和血清VEGF、bFGF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血肿液VEGF、bFGF的含量明显高于血清的含量(P<0.01),而且血肿液中VEGF、bFGF含量复发组患者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1).结论VEGF、bFGF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制及复发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何升学;陈建良;吴耀晨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颅脑损伤术后继发颅内血肿虽然少见,但病情复杂,诊治困难,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已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现将我院1998年至2000年底收治的25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维平;董家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Liliequist膜的解剖学特点.方法对Liliequist膜进行显微镜下的解剖和观察.结果①Liliequist膜由中脑叶、间脑叶和中间叶组成;②间脑叶分隔视交叉池、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池、后交通动脉池或颈内动脉池与脚间池和动眼神经池,中间叶分隔脚间池和动眼神经池;③间脑叶和中间叶有游离缘,中脑叶无;④Liliequist膜与下丘脑关系密切.结论Liliequist膜是鞍区及颅底手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熟悉其解剖学特点有助于改善术中显露,减少手术侵袭.
作者:吕健;朱贤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颅脑创伤的严重程度与血液循环内皮细胞(CEC)含量的关系.方法在家兔上制成不同严重程度颅脑创伤模型,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法测定家兔颈内静脉血中的CEC,应用BH-2型光学显微镜、JEM-1000SX型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动物致伤后颈内静脉血中的CEC显著升高,在同一时相点对照组、轻伤组、重伤组两两间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伤情愈重,病理损伤愈明显.结论创伤可致CEC升高,受伤早期CEC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伤情的轻重.
作者:陈火明;叶梅;张保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我科对70例壳核部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超早期手术治疗,随访半年,效果良好.
作者:蔡曙洲;彭付学;何贵山;夏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头皮外伤清创或头皮肿瘤切除后遗留大面积头皮缺损修复比较困难.我院从1994年7月至1999年10月,采用三叶皮瓣转移并帽状腱膜间断切开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共15例,效果满意.
作者:薛建荣;张作洪;陈世洁;刘建雄;余辉;吴明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手术的应用.方法应用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有颅内庄增高症状的蛛网膜囊肿5例,脑积水20例,囊性颅咽管瘤4例,脑穿通畸形1例,脑室内囊肿1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术后影像学检查改善者30例,无明显变化1例.31例中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热1例,颅内感染1例,一过性外展神经麻痹1例,癫痫1例.结论神经内窥镜手术适用于颅内囊性占位病灶及脑积水的治疗,其损伤小,术后康复较快,可缩短住院时间,为神经外科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钟东;支兴刚;唐文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囊性脑膜瘤形成的机理、诊断及手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囊性脑膜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讨论术前诊断、病因以及外科治疗.结果MRI和CT常发现近硬膜的囊性病变伴或不伴囊壁强化,术中切除瘤结节及其附着的硬膜,在不损伤脑功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切除囊壁.结论准确的术前诊断和术中病理诊断是制定外科手术策略和获得良好预后的基础.
作者:孙青芳;卞留贯;赵卫国;沈建康;丁美修;张天锡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脑肿瘤术后非手术区出现硬脑膜外血肿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1994年1月至1997年10月我院各类脑肿瘤术后并发非手术区硬脑膜外血肿12例.现就其病因及预防分析如下.
作者:邓斌;张承徐;王军;孙波;叶应湖;陈坚;王国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1年6月采用小切口颅骨钻孔抽吸负压引流术治疗急性硬脑膜外血肿32例.局麻下操作,手术简单易行省时,创伤小,病人恢复良好,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培勇;李松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