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振宇;周定标;徐龙庆
我院自1996年至2000年共收治迟发性放射性脑坏死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辛利平;宗淼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随着影像学发展和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使颞叶癫痫外科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尽管外科方法治疗颞叶癫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确定癫痫病因和癫痫病灶定位对制定手术方案及判断预后至关重要[1,2].
作者:林志国;王丹;沈红;王晓峰;阎志钧;浦松;杨富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现代立体定向手术无论是在精确度,还是应用范围都有极大的提高,随着科技进步,仍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崔高宇;冯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我科对70例壳核部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超早期手术治疗,随访半年,效果良好.
作者:蔡曙洲;彭付学;何贵山;夏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24例,男22例,女2例,年龄20~46岁.GCS评分3~5分13例,5~8分11例.硬膜下血肿16例,脑内血肿8例.血肿均位于幕上.血肿量30~40 ml 17例,大于40 ml 7例.
作者:李亚捷;雷永德;代成国;宋晓斌;庄永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颅脑损伤术后继发颅内血肿虽然少见,但病情复杂,诊治困难,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已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现将我院1998年至2000年底收治的25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维平;董家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于1998年9月至2001年3月,我院以德国产ZEPPLIN神经内窥镜完成神经外科手术41例,现报告其初步结果,重点分析并发症.
作者:陈建良;吴耀晨;向进;陈旭东;陈洪;陈锦伦;张清平;吕文;郭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手术的应用.方法应用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有颅内庄增高症状的蛛网膜囊肿5例,脑积水20例,囊性颅咽管瘤4例,脑穿通畸形1例,脑室内囊肿1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术后影像学检查改善者30例,无明显变化1例.31例中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热1例,颅内感染1例,一过性外展神经麻痹1例,癫痫1例.结论神经内窥镜手术适用于颅内囊性占位病灶及脑积水的治疗,其损伤小,术后康复较快,可缩短住院时间,为神经外科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钟东;支兴刚;唐文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囊性脑膜瘤形成的机理、诊断及手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囊性脑膜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讨论术前诊断、病因以及外科治疗.结果MRI和CT常发现近硬膜的囊性病变伴或不伴囊壁强化,术中切除瘤结节及其附着的硬膜,在不损伤脑功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切除囊壁.结论准确的术前诊断和术中病理诊断是制定外科手术策略和获得良好预后的基础.
作者:孙青芳;卞留贯;赵卫国;沈建康;丁美修;张天锡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颅脑创伤的严重程度与血液循环内皮细胞(CEC)含量的关系.方法在家兔上制成不同严重程度颅脑创伤模型,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法测定家兔颈内静脉血中的CEC,应用BH-2型光学显微镜、JEM-1000SX型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动物致伤后颈内静脉血中的CEC显著升高,在同一时相点对照组、轻伤组、重伤组两两间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伤情愈重,病理损伤愈明显.结论创伤可致CEC升高,受伤早期CEC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伤情的轻重.
作者:陈火明;叶梅;张保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在神经外科临床上十分常见,临床表现轻重缓急不一,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可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命或生存质量.本文对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CT和手术证实的623例急性颅内血肿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杨修;阙双林;陈天成;卢靖;郑锦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制作动静脉畸形(AVM)病理血管模型,研究硝酸银(AgNO3)对病理血管壁抗压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75只大鼠的股静脉,在生理条件下制成病理血管模型.一组股静脉予AgNO3处理,另一组股静脉作对照,在不同时间点测病理血管的临界破裂压.取AgNO3处理前、后病理血管壁送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AgNO3处理后2 min,病理血管的临界破裂压为0.3min达到处理前水平,以后临界破裂压骤升,第15分钟达到高峰,光镜下各层结构基本完整、连续,电镜观察到此刻病理血管壁的致密性和有序性增加.至1 h临界破裂压仍为处理前的2.5~3.5倍.结论AVM病理血管模型是病理意义上的AVM模型.AgNO3处理病理血管第5分钟至1小时,病理血管的抗压能力提高了2.5倍以上,从而为术中安全处理AVM提供了新的保护方法.
作者:陈陆馗;何理盛;龙新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Liliequist膜的解剖学特点.方法对Liliequist膜进行显微镜下的解剖和观察.结果①Liliequist膜由中脑叶、间脑叶和中间叶组成;②间脑叶分隔视交叉池、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池、后交通动脉池或颈内动脉池与脚间池和动眼神经池,中间叶分隔脚间池和动眼神经池;③间脑叶和中间叶有游离缘,中脑叶无;④Liliequist膜与下丘脑关系密切.结论Liliequist膜是鞍区及颅底手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熟悉其解剖学特点有助于改善术中显露,减少手术侵袭.
作者:吕健;朱贤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头皮外伤清创或头皮肿瘤切除后遗留大面积头皮缺损修复比较困难.我院从1994年7月至1999年10月,采用三叶皮瓣转移并帽状腱膜间断切开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共15例,效果满意.
作者:薛建荣;张作洪;陈世洁;刘建雄;余辉;吴明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髓母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恶性程度高的神经上皮性肿瘤之一.好发于儿童,约占儿童颅内肿瘤的20%,多位于第四脑室顶上的小脑蚓部,生长极为迅速,手术不易全切除.
作者:舒凯;雷霆;胡文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经锁孔入路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6例中死亡13例,存活53例.术后3个月根据ADL分级法结果如下,Ⅰ级8例;Ⅱ级14例;Ⅲ级20例;Ⅳ级9例;V级2例.结论手术效果令人满意.我们认为本术式有以下优点:①手术入路解剖结构简单,易于为术者掌握;②手术创伤小;③止血彻底.
作者:李国峰;阳小生;吴小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嗅神经母细胞瘤(olfactory neuroblastoma,ONB)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外胚层起源的恶性肿瘤,曾命名为嗅神经上皮瘤、嗅神经细胞瘤、成感觉神经母细胞瘤.
作者:杨柳松;周良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近几年,我院采用紫外线照射充氧液体输注疗法(UltraViolet drug solution irradiation and oxygenation,UDI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赵时雨;肖红枝;江普查;袁先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脑肿瘤术后非手术区出现硬脑膜外血肿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1994年1月至1997年10月我院各类脑肿瘤术后并发非手术区硬脑膜外血肿12例.现就其病因及预防分析如下.
作者:邓斌;张承徐;王军;孙波;叶应湖;陈坚;王国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液压脑损伤后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变化规律及bcl-2基因在创伤性脑损伤后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观察大鼠中型液压脑损伤伤前及伤后6 h、12 h、1 d、3 d、7 d bcl-2蛋白表达情况,应用TUNEL和电镜观察伤后细胞死亡的形态.结果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位于伤侧大脑半球皮质、皮层下白质、海马CA1、CA3及齿状回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以海马CA3区为显著.在高倍镜下,表达Bcl-2蛋白的神经细胞胞核形态正常,很少见到凋亡或坏死的形态特征.伤后早期(6h),打击侧海马CA3区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Bcl-2早期改变出现在伤后6 h,比细胞凋亡提前表现;伤后1~3h,Bcl-2的表达下降相对缓慢.结论bcl-2蛋自在抑制脑创伤后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bcl-2可能是一种可诱导的神经保护因子.
作者:骆纯;朱诚;卢亦成;江基尧;张光霁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