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杰清;李善泉;熊文浩;郑彦;潘耀华;罗其中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是指头部外伤三周以后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颅内血肿.我们复习了大宗经过各种手术治疗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病例,对其中每一种方法均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采用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外科研制的穿刺针治疗该病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李东升;李玉辉;雷国亮;张建雷;杨炯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32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亚低温治疗组患者于入院或急诊手术后即行亚低温治疗,持续3~5 d,并同时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患者则行常规治疗.均于入院后第1、3、5、7天分别检测血糖浓度,观察其动态变化并分析其与预后关系.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明显升高,亚低温组血糖水平较常规组同一时期显著下降,死亡率亦明显下降.结论亚低温可能通过缓解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血糖下降,减轻颅脑损伤患者糖代谢紊乱,并改善预后.
作者:郑虎林;拓磊;李军;高建忠;郝东宁;刘彦西;车震;冯小宁;郭艳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脑肿瘤术后非手术区出现硬脑膜外血肿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1994年1月至1997年10月我院各类脑肿瘤术后并发非手术区硬脑膜外血肿12例.现就其病因及预防分析如下.
作者:邓斌;张承徐;王军;孙波;叶应湖;陈坚;王国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颅脑创伤的严重程度与血液循环内皮细胞(CEC)含量的关系.方法在家兔上制成不同严重程度颅脑创伤模型,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法测定家兔颈内静脉血中的CEC,应用BH-2型光学显微镜、JEM-1000SX型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动物致伤后颈内静脉血中的CEC显著升高,在同一时相点对照组、轻伤组、重伤组两两间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伤情愈重,病理损伤愈明显.结论创伤可致CEC升高,受伤早期CEC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伤情的轻重.
作者:陈火明;叶梅;张保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非酮症性高渗性高血糖昏迷(NHHC)多见于重型颅脑损伤后接受高渗脱水的病例,死亡率高达75%~100%.自1996年9月以来,我院共收治疗5例NHHC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那汉荣;冯东侠;周新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在神经外科临床上十分常见,临床表现轻重缓急不一,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可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命或生存质量.本文对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CT和手术证实的623例急性颅内血肿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杨修;阙双林;陈天成;卢靖;郑锦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例1女,52岁,因头痛、呕吐、面肌抽搐4 h来院,MRI示右额叶一直径约2.0 cm、边界欠清晰的占位性病变,T1W略低信号,T2W混杂信号,明显结节状强化,周围大片指套样水肿.
作者:何明方;岳志健;周晓平;刘建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手术的应用.方法应用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有颅内庄增高症状的蛛网膜囊肿5例,脑积水20例,囊性颅咽管瘤4例,脑穿通畸形1例,脑室内囊肿1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术后影像学检查改善者30例,无明显变化1例.31例中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热1例,颅内感染1例,一过性外展神经麻痹1例,癫痫1例.结论神经内窥镜手术适用于颅内囊性占位病灶及脑积水的治疗,其损伤小,术后康复较快,可缩短住院时间,为神经外科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钟东;支兴刚;唐文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颅底肿瘤6例,均经CT或/和MRI诊断.其中垂体腺瘤4例,男女各2例,年龄23~48岁,肿瘤平均直径3.25 cm;生长激素瘤3例,表现有复视、视野缺损、肢端肥大及轻度尿崩;泌乳素瘤1例,表现有性欲减退,闭经.
作者:陶志宇;卜振富;肖龙坡;王晓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钻孔冲洗引流术是目前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但仍有一些严重并发症影响其病程和预后.笔者近五年来对该方法作了一些改进,手术40例,无1例发生并发症,报告如下.
作者:环一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们自1985年1月至2001年1月,共收治复发性脑膜瘤22例,占同期收治209例脑膜瘤的10.53%.现将其诊断和手术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林绿标;林时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液压脑损伤后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变化规律及bcl-2基因在创伤性脑损伤后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观察大鼠中型液压脑损伤伤前及伤后6 h、12 h、1 d、3 d、7 d bcl-2蛋白表达情况,应用TUNEL和电镜观察伤后细胞死亡的形态.结果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位于伤侧大脑半球皮质、皮层下白质、海马CA1、CA3及齿状回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以海马CA3区为显著.在高倍镜下,表达Bcl-2蛋白的神经细胞胞核形态正常,很少见到凋亡或坏死的形态特征.伤后早期(6h),打击侧海马CA3区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Bcl-2早期改变出现在伤后6 h,比细胞凋亡提前表现;伤后1~3h,Bcl-2的表达下降相对缓慢.结论bcl-2蛋自在抑制脑创伤后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bcl-2可能是一种可诱导的神经保护因子.
作者:骆纯;朱诚;卢亦成;江基尧;张光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5岁.因头痛、左眼视力下降1个月,鼻腔流血10 d入院.查体:左眼视力0.6,右眼视力1.0,鼻腔内有血痂.CT见前颅底、蝶窦、筛窦略高密度占位性病变,左眶内侧壁、颅底骨质破坏.MRI见前颅底、蝶窦、筛窦略长T1、略长T2占位性病变,左眶内侧壁、颅底骨质破坏.
作者:单振宇;周定标;徐龙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1年6月采用小切口颅骨钻孔抽吸负压引流术治疗急性硬脑膜外血肿32例.局麻下操作,手术简单易行省时,创伤小,病人恢复良好,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培勇;李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静脉窦插管溶栓加导丝疏通治疗颅内静脉窦闭塞性颅内压增高的治疗效果.方法经上矢状窦插入导管鞘,滴注尿激酶溶栓的同时,在DSA下用导丝机械疏通上矢状窦、左右横窦.结果12例病人颅内压增高症状全部缓解,无1例死亡,无并发症发生.有7例视力逐渐恢复,1例术前失明术后未能复明.结论在DSA下进行静脉窦插管溶栓加导丝疏通,是治疗颅内静脉窦闭塞性颅内压增高的一个安全有效、创伤较小的方法.
作者:蔺志清;曹道俊;崔彦魁;崔建军;夏国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囊性脑膜瘤形成的机理、诊断及手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囊性脑膜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讨论术前诊断、病因以及外科治疗.结果MRI和CT常发现近硬膜的囊性病变伴或不伴囊壁强化,术中切除瘤结节及其附着的硬膜,在不损伤脑功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切除囊壁.结论准确的术前诊断和术中病理诊断是制定外科手术策略和获得良好预后的基础.
作者:孙青芳;卞留贯;赵卫国;沈建康;丁美修;张天锡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巨大听神经瘤是指肿瘤大径大于40 mm的肿瘤[1].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1年2月共收治巨大听神经瘤22例,均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作洪;陈世洁;刘建雄;吴明灿;余辉;李懋坤;张志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期手术和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神经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9年我科28例颈内-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的手术效果.结果动眼神经麻痹后3 d内手术(0~3 d)的9例病人中有8例,4~6 d手术的6例病人中有4例,7~13 d手术的4例病人有2例,14~30 d手术的3例病人中1例,其动眼神经功能完全恢复.30 d后手术效果差,6例中仅1例完全恢复.结论为避免神经功能废损,建议动脉瘤致动眼神经麻痹好在3日内手术.
作者:叶伟;陈政良;李永利;王社军;康军;杨立庄;刘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2000年1月17日凌晨1时突发颈背疼痛,向双上肢放射,3 h后逐渐出现双下肢瘫,感觉丧失,下午7时入住我科.查体:神志清楚,胸乳头平面以下所有感觉丧失,平面以下驰缓性瘫痪.
作者:张曙光;张方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于1998年9月至2001年3月,我院以德国产ZEPPLIN神经内窥镜完成神经外科手术41例,现报告其初步结果,重点分析并发症.
作者:陈建良;吴耀晨;向进;陈旭东;陈洪;陈锦伦;张清平;吕文;郭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