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手术前后继发性癫痫的动态脑电图监测

但炜;朱继;唐文渊

关键词:颅内占位性病变, 继发性癫痫, 动态脑电图, 神经外科
摘要:目的了解颅脑手术前后继发性癫痫的动态脑电图表现特点及其与手术的关系.方法选择290例颅内占位性疾病患者,术前l~3 d及术后1周、1~3月分别观察其EEG表现.结果术前有癫痫发作(A组)128例,EEG示痫样放电者117例,痫波检出率为91.4%.术后97例无临床发作,有效率为75.8%;术前无癫痫发作(B组)162例,EEG可见痫样放电者24例.术后新发癫痫19例,均可见痫样放电.结论开颅手术是治疗继发性癫痫的有效手段,但也可能是导致继发性癫痫的原因之一.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诊治的进一步探讨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CA)诊治的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97例患者(近期组)的资料,并与过去报告的79例(早期组)进行比较.结果近期组单发CA 86例,多发11例,脑实质内71例,脑外26例.术前CT和MRI拟诊率近期组为28.6%(10/35)和79.5%(58/73),早期组为4.6%(3/65)和72.5%(29/40).脑内CA全切率和手术死亡率近期组为98.6%(70/71)和0,早期组为93.6%(44/47)和6.4%(3/47).近期组鞍旁CM经硬膜外或硬膜下人路全切率分别为83%(5/6)和11%(1/9),早期组无1例全切.长期随访优良率近期组为97.5%(78/80),早期组为91.5%(43/47).结论提高对CA在MRI表现的识别能力、应用神经导航辅助显微外科技术以及合理地应用手术人路是提高本病诊治水平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亮;周良辅;毛颖;杜固宏;吴劲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岩斜静脉汇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侵及岩斜静脉汇(PVC)病变的外科处理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20侧(10具)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进行PVC表面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观测.结果界定了PVC的三个平面.观测了蝶岩韧带、外展神经、颈内动脉后曲和后垂直段的分支.结论从PVC水平面或矢状面切开硬膜相对安全.对PVC病灶的外科处理有可能避免术中大出血,完全切除病灶,但外展神经很可能受损.

    作者:陈陆馗;何理盛;吴喜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雄激素受体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脑膜瘤的关系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雄激素受体(A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脑膜瘤的关系.方法收集术中脑膜瘤标本34例,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AR和EGFR在脑膜瘤的表达.结果34例脑膜瘤标本中,AR阳性为9例(26.5%),EGFR的阳性为28例(82.3%).AR在微囊型脑膜瘤中高表达.结论①AR和EGFR的表达及相互调控可能与脑膜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②AR的表达和微囊型脑膜瘤有高度相关性.

    作者:刘伟;赵洪洋;范波;朱贤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颅脑手术前后继发性癫痫的动态脑电图监测

    目的了解颅脑手术前后继发性癫痫的动态脑电图表现特点及其与手术的关系.方法选择290例颅内占位性疾病患者,术前l~3 d及术后1周、1~3月分别观察其EEG表现.结果术前有癫痫发作(A组)128例,EEG示痫样放电者117例,痫波检出率为91.4%.术后97例无临床发作,有效率为75.8%;术前无癫痫发作(B组)162例,EEG可见痫样放电者24例.术后新发癫痫19例,均可见痫样放电.结论开颅手术是治疗继发性癫痫的有效手段,但也可能是导致继发性癫痫的原因之一.

    作者:但炜;朱继;唐文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经单侧鼻孔-中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1999年8月至2000年8月我科经单侧鼻孔-中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16例,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男7例,女9例,年龄31~68岁(平均49.43岁),病程2月至5年(平均2年).

    作者:董伟毅;张雪明;丁培民;许雍耿;薛海虹;陈功;沈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CT引导立体定向微侵袭手术治疗颅内小病灶

    1临床资料颅内小病灶24例,年龄24~47岁.病变部位:因1例脑脓肿及1例脑囊虫病是多发病例,故共累及29个部位;额叶4例.中央区8例,颞叶9例,颞枕叶5例,小脑半球3例.

    作者:高广民;杨勇;刘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经鼻蝶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垂体腺瘤位于颅底,周围有视神经、下视丘、颈内动脉和海绵窦等重要结构,手术切除有一定的难度,且术后并发症较多,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我科自1988年4月至今经鼻蝶显微手术切除脑垂体腺瘤5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戴芳德;吕健;束枫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血压脑出血两种手术方法的比较

    对本院自1994年至2001年收治的11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以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更好的外科手术方法.

    作者:潘德岳;刘仲海;陈晋;李丹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脑膜瘤颅骨增生的发生机制

    目的探讨脑膜瘤病人颅骨增生发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促反应及分光光度法测定60例脑膜瘤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LPase)含量,结合术前CT比较其颅骨增生发生情况.结果ALPase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3例ALPase增高的脑膜瘤病人的颅骨增生也远比17例ALPase正常的脑膜瘤病人显著(P<0.05).结论脑膜瘤病人颅骨增生的发生机制与脑膜瘤组织中ALPase关系密切.

    作者:刘家胜;王国军;步星耀;张永福;陈艳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经蝶窦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开颅术后复发性垂体腺瘤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残留及复发性垂体腺瘤的再次经蝶窦手术.方法男性7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9.9岁.4例为开颅术后残留性垂体腺瘤.12例为开颅术后复发性垂体腺瘤,平均复发时间为3.9年.临床表现视功能障碍14例,头痛6例,垂体功能低下4例.肿瘤1~3 cm者6例,3 cm以上者10例.垂体无功能腺瘤12例,泌乳素腺瘤3例,生长激素腺瘤1例.均选择经口鼻蝶窦入路再次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6例,部分切除3例.随诊6月~5年,15例病人肿瘤未复发.结论经额开颅术后残留及复发性垂体腺瘤可选择经蝶窦人路再次手术.

    作者:杨义;任祖渊;苏长保;王任直;马文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军训中后倒功致重型颅脑损伤4例报告

    自1992年2月至1999年6月,我们收治侦察连战士训练后倒功课目过程中,因基本要领不当误伤致重型颅脑外伤4例,报告如下.

    作者:徐位顿;张纯海;王玉宝;邝宁;邹建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

    近年我们通过适当改进脑室-腹腔分流术操作治疗小儿脑积水,明显减少了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1995年3月至1999年12月,我科共收治43例年龄不足15岁的小儿脑积水患者,其中38例临床资料较全面且施行了脑室-腹腔分流术.

    作者:谭源福;黄祜鸿;梁裕盛;肖绍文;黄玮;秦坤明;杨雷霆;张超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侵袭性垂体腺瘤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

    侵袭性垂体瘤因其向鞍区周围的浸润生长,给临床手术治疗造成困难,术后复发率高,是目前神经外科领域治疗上的一个难题.本文就其目前在基础和临床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万锋;雷霆;薛德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颅骨胆脂瘤2例报告

    1临床资料例1女,67岁,枕部包块60余年.查体:枕下有一12cm×8 cm×4 cm包块,质软,无压痛,无波动,无阳性神经系统体征.颅骨平片:枕骨类圆形缺损.头颅CT示枕部等密度病变,枕骨近中线处缺损.入院拟诊:①枕部脑膜脑膨出;②枕骨胆脂瘤.

    作者:范磊;张剑宁;姚兴华;周菊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尼莫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临床上较为常见,是影响病人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0年6月联合使用尼莫地平和硫酸镁治疗tSAH,效果满意.

    作者:王中;周岱;鲍耀东;卞杰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分期双侧多靶点毁损治疗帕金森病

    目的探讨分期双侧多靶点毁损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应用MR解剖定位及电极刺激靶点调整定位,对26例帕金森病患者实施分期双侧多靶点毁损治疗,两次手术平均间隔时间9个月.一侧单靶点毁损21例,一侧双靶点毁损24例,手术前后采用UPDRS、Hoehn和Yahr计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本组随访期内均有显著疗效.其中行动迟缓改善87.0%(21/23),肢体僵硬改善90.9%(10/11),震颤消失86.7%(13/15),UPDRS改善80.8%(21/26),Hoehn和Yahr分级为0~I级.手术后6例发生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其中1例随访至今未完全恢复,2例有轻度障碍,其余在短期内均恢复.结论分期双侧多靶点毁损术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方法,靶点精确定位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史有才;王爱萍;杨江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鞍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临床神经外科提供鞍区显微解剖和解剖参数.方法用汉族成人尸头湿标本、漂白干颅骨各30例,在显微镜下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并测量.结果鞍区重要的解剖学结构有:①骨性标志有鞍结节、前后床突、视神经管、鞍底、蝶窦内视神经管隆起和颈内动脉隆起;②相关硬膜结构有鞍膈、海绵窦和海绵间窦;③相关蛛网膜结构有颈动脉池、视交叉池;④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有垂体和垂体柄、视神经和视交叉以及willis环及其分支.结论该显微解剖学研究提供了鞍区的重要解剖结构和解剖参数.对鞍区的临床手术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于春江;耿素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应用特制生物膜修补硬脑膜

    1990年6月至1999年12月,我们应用特制生物膜(猪腹膜)修补硬脑膜120例,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漆建;余定庸;唐文国;黄光富;冯凌;苟章洋;罗仁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经静脉窦穿刺放血救治创伤性脑肿胀的疗效观察

    弥漫性脑肿胀开颅减压手术效果差,死亡率高.基于该病病理生理的特性,1997年2月至2001年2月我们将采用经静脉窦穿刺放血救治弥漫性脑肿胀的1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鹏;杜长生;张蕴增;刘勇;朱永;殷秀生;米宏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伴一侧瞳孔散大的颅脑损伤

    1临床资料例1女,14岁,车祸后20 min入院.伤后即昏迷,呼吸道分泌物多,呼吸急促,左耳道出血.GCS评分7分,头皮无伤痕,右瞳孔略大于左侧,光反应迟钝,可见双眼球向右侧凝视,颈强二指,四肢肌张力高,左侧更明显且活动少.

    作者:余辉;陈世洁;刘建雄;吴明灿;张作洪;张志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主管: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