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在宫外孕治疗中效果观察

祝栋;杨帆

关键词:宫外孕, 腹腔镜, 开腹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治疗宫外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74例有生育要求的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的长短、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近期指标,IgG以及IL-6等免疫学指标,随访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都顺利完成了相应手术,无并发症发生。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9.25±9.17)ml,肛门排气时间(59.81±6.42)天,住院时间(4.5±3.8)天,同开腹组相比相对较少,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较开腹组稍长,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术后3天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G (13.93±1.98)g/L,IL-6(215.32±145.21)mg/d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腔镜组患者术后共发生流产事件共计4人次,发生率为10.81%,术后成功妊娠18例,妊娠率48.6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治疗宫外孕较传统开腹手术有明显的优势,其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乳化与囊外摘除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硬核白内障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乳化术和囊外摘除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硬核白内障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其临床治疗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选取年龄相关性硬核白内障患者49例,随机两组:囊外组(24例,38眼)采用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超声组(25例,36眼)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进行治疗。对比分析其术后视力、散光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ECD)、六角形细胞比例(HCP)、平均细胞面积(MGCA)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的裸眼视力不受手术方式的影响(P 组别>0.05),而受到时间的影响(P 时间<0.05),组别和时间因素无交互作用(P 交互>0.05)。患者的角膜散光度即受到手术方式的影响(P 组别<0.05),也受到检测时间的影响(P 时间<0.05),组别和时间因素无交互作用(P 交互>0.05)。患者的HCP不受手术方式的影响(P 组别>0.05),CECD与MGCA受手术方式的影响(P 组别<0.05);CECD、HCP及 MGCA均受到时间的影响(P 时间<0.05);组别和时间因素无交互作用(P 交互>0.05)。两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31.6%vs 25.0%,P>0.05),但囊外组角膜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超声组(2.63%vs 16.7%,P<0.05)。结论对于年龄相关性硬核白内障而言,囊外摘除术能够更好的保护患者角膜组织,比超声乳化术适用性更高。

    作者:蒋伟鹏;金益;卢珊珊;蒋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研究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以探究其临床疗效和优势。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患者共72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对照组, n=35)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验组,n=37)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疼痛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肠鸣音、排气、排便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疼痛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肠鸣音、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41%。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41%vs 22.86%,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临床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徐啸;叶成刚;陈立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微创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78例。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分为双镜组和单镜组,双镜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单镜组行纤维胆道镜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6、12个月的胆囊壁厚度平均值、胆囊收缩功能及FACT-G生活质量评估;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医师通过门诊方式对所有患者行12~24个月随访,平均(15.39±3.85)个月。根据结果显示,双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单镜组,而双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却明显少于单镜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组术后1、6、12个月的胆囊壁厚度平均值显著低于单镜组,双镜组术后1、6、12个月的胆囊收缩功能明显优于单镜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前FACT-G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组术后1、6、12个月的FACT-G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单镜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治疗胆囊结石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有效保存胆囊完整、逐渐恢复胆囊功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等优点,适合临床医师在严格遵循其适应症和禁忌症的条件下广泛应用。

    作者:杨一唯;鲁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罗哌卡因联合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全程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分析罗哌卡因联合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全程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接收的95例头位足月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所选产妇分为观察组(n=48例)和对照组(n=47例),其中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处理,不采取硬膜外措施;观察组产妇给予罗哌卡因联合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分级、各产程分娩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疼痛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对比差异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麻醉在产妇分娩中能够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见效较快,药效维持的时间长,能够明显缩短产程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芳;章良;王均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Ⅰ~Ⅱ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Ⅰ~Ⅱ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本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82例Ⅰ~Ⅱ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其中41例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为对照组;另41例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为观察组。统计与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围手术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术后切口长度、术后胸管引流量>100 ml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术前两组患者各实验室指标(GLU、WBC及PA)比较,P>0.05;术后两组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均较术前显著增加或下降,然观察组变化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相比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来说,应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显著且安全,值得推荐。

    作者:黄华奇;闻剑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续骨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肘关节术后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续骨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肘关节术后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住院患肘关节僵硬行关节松解术的患者104例,中医辨证分型为肾虚血瘀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人,其中对照组给予非甾体抗炎药物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续骨活血汤治疗,共服药3个月,随访48个月,采用 Mayo评分以及关节活动度评定,采用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术后肘关节活动度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据Mya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优良为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χ2=13.303,P=0.000);治疗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8.359,P=0.000;t=12.288,P=0.000;t=5.198,P=0.000);经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和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9.200,P=0.000;t=9.804,P=0.000;t=7.787,P=0.000;t=4.920,P=0.000)。结论续骨活血汤促进肾虚血瘀型肘关节僵硬的术后恢复,并改善肘关节功能。

    作者:周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免疫抑制剂局部注射治疗与口服药物治疗对弥漫性甲状腺炎合并甲亢患者临疗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究免疫抑制剂注射治疗与口服药物治疗对76例弥漫性甲状腺炎合并甲亢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安全性。方法将入笔者医院就诊的76例患有弥漫性甲状腺炎合并甲亢的女性病人平分成4组,并分别给予地塞米松(Dex)、环磷酰胺(CTX)、Dex+CTX以及口服常规抗甲亢药物治疗。通过对4组病人甲状腺体积、甲状腺功能指标以及自身抗体指标等方面进行比较,观察并分析不同治疗手段对甲状腺炎合并甲亢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使用Dex的A组和采用Dex+CTX联合注射的 C组经治疗后甲状腺体积变化明显超过 B、D两组且其中C组病人体积缩小明显;Dex+CTX联合注射的C组病人甲状腺功能指标总体改善为突出;采用口服药物治疗的 D组病人在TRAb和TMAb指标改善上明显落后于使用免疫抑制剂的A、B、C 3组且采用联合注射治疗的C组病人抗体指标改善情况优。结论甲状腺内注射免疫抑制剂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口服药物治疗,且地塞米松与环磷酰胺联合应用时效果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迎春;孟利伟;胡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宫腹腔镜下剖宫产切口瘢痕切除修补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憩室应用宫腹腔镜下剖宫产切口疤痕切除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自2008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本院接受诊治的剖宫产切口憩室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宫腹腔镜下剖宫产切口疤痕切除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阴式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观察项目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剖宫产切口憩室愈合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腹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憩室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痛均取得了明显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切口憩室应用宫腹腔镜下剖宫产切口疤痕切除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明显,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雪;徐琴燕;赵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诊治分析·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AO-C3型Pilon骨折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AO-C3型 Pilon 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2例 AO-C3型 Pilon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组(观察组)和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对照组),对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率、踝关节功能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踝关节功能评分及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满意,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少,骨折愈合时间短,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可作为治疗AO-C3型Pilon骨折的理想术式。

    作者:王臻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改良股骨隧道技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后,改良股骨隧道技术对关节镜下重建 ACL的手术意义。方法收集本院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30例,采用改良股骨隧道技术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随访24~36个月,临床疗效评价按照IKDC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30.7个月。患者的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IKDC和LYsholm评分情况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股骨隧道技术是理想的股骨隧道定位方法,患者的关节稳定性与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潘寒松;洪正华;程朝辉;王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出血的早期预防策略严重创伤患者重症监护室应激性溃疡

    目的:针对严重创伤患者重症监护室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早期预防策略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治疗加用早期预防策略。针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复苏达标率、以及不同早期复苏时间下患者的胃液潜血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48小时内复苏达标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48小时内的复苏达标率为85.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48小时胃液潜血发生率为80.00%,对照组的发生率为76.92%,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24小时胃液潜血发生率为40.00%,对照组的发生率为75.00%,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12小时胃液潜血发生率为7.89%,对照组的发生率为3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48小时胃液潜血和24小时胃液潜血发生率与12小时胃液潜血发生率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总胃液潜血发生率为22.41%,对照组患者的总发生率为42.3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严重创伤患者,实施早期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给予早期预防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

    作者:叶瑞;李幼鹏;莫晓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液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缺血性中风患者溶栓胶囊治疗效果的评价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溶栓胶囊治疗对血液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接诊的12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全血中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全血中超敏蛋白的水平,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C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I)。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在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率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血液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分析比较中,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超敏蛋白水平的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比较分析中,观察组血液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与本组治疗前后的比较分析中,治疗前 CSS评分、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治疗后CSS评分、B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来看,观察组不良情况的发生率较低,总发生率仅为6.67%,而对照组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总发生率为36.67%,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胶囊可以有效降低缺血性中风患者体内超敏蛋白的水平,可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生活能力评分得到改善。

    作者:王健;邵晓莉;洪文忠;赖卫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效果观察及对血清E2、FSH、LH的影响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效果观察及对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影响。方法本组26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治疗组,各133例。对照组给予谷维素联合维生素B6治疗;治疗组给予激素替代疗法。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疗效,治疗前后E2、FSH、LH变化及子宫内膜厚度和Kupperman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48%)显著高于对照组(78.20%),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 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SH、L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厚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Kupperman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为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效果明显,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改善患者激素水平,保护子宫内膜,且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沈雪华;蔡艳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宫腔粘连宫腔镜诊治1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时宫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月共140例于本院进行治疗的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宫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妊娠期宫腔手术操作次数越多,发生严重宫腔粘连的可能性越大(P<0.05),术后月经恢复情况:80例患者恢复正常月经,治愈率为57.1%,较术前明显增多,但仍有54例患者未恢复正常月经,总有效率为80.7%;术后87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62.1%,有效者为31例,总有效率为84.3%。135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结论宫腔镜手术可有效地分离粘连,提高患者术后妊娠率,改善宫腔粘连患者的月经情况,是宫腔粘连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燕;叶静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子宫次全切除术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比较

    目的:观察及比较不同子宫次全切除术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4月于本院进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3例,A组以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B组则以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2周及4周的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量表)及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HAD量表)进行评估,然后将两组不同时间的两个量表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WHOQOL-BREF量表及HAD量表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1周、2周及4周B组两个量表均好于A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对患者造成的手术性创伤相对更小,因此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相对更好。

    作者:吴筱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压氧联合阿托伐他汀保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阿托伐他汀保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选取本科于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考虑不能耐受麻醉手术或及手术后复发害怕再次手术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共4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CSS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C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大刚;屠传建;顾志伟;柳建生;郑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本院接诊的78例子痫前期并需要行剖宫产术的产妇的资料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治疗。对照组为采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进行治疗。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在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插管后(T2)、气管插管后3分钟(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CVP、MAP数值和各时间点的去甲肾上腺素(NE)及血管紧张素Ⅱ(ATⅡ)浓度变化水平,结束手术时的血压、心率,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用药后,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差异明显,观察组产妇的肌肉松弛度(92.3%)明显优于对照组(71.8%),观察组产妇的疼痛效果(92.3%)明显优于对照组(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DBP、SBP、CVP、MAP、NE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脐动脉的血气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能够显著改善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子痫前期行剖宫产术产妇的血管痉挛状态,能够明显维护产妇的心输出量,而且对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干扰较小,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成湖;郭最华;肖素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康艾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

    目的:研究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搜集并分析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接受本院治疗的1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将其进行整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康艾辅助化疗治疗86例,对照组为不用康艾辅助化疗84例。对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疗程(21天为一个疗程),在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的近期的疗效及其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完全缓解人数(11.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完全缓解人数,观察组的的新进展人数(37.21%)比对照组的新进展人数(52.38%)低,且观察组的临床获益率(62.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62%),且P<0.05,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治疗改善人数(60.47%)明显的高于对照组(45.24%),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治疗改善有效率(93.02%)明显的高于对照组(64.29%),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毒副反应发生人数较对照组的低,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肺癌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能够较好的减轻化疗中减轻毒性作用。

    作者:孙乐天;卢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下颌骨骨折患者的早期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45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与出院前24小时内SCL-90得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院后24小时内与出院前24小时内比较SCL-90得分均明显下降;出院前24小时内,实验组患者 SCL-90得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特别是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偏执4个因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下颌骨骨折患者的负面情绪,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张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比较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在早期子宫恶性肿瘤中的效果。方法对70例确诊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分别通过经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腹腔镜组无中转开放手术患者。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失血量319.3±5.2ml,清除淋巴结个数18.2±3.9个,首次肠胃排气时间28.1±4.7小时,术后疼痛评分2.4±2.1分,术后住院天数9.8±0.6天,术后3天外周IL-17.23±2.87 pg/ml,IL-65.68±2.06 pg/ml,TNF-α7.12±2.15pg/ml,PCT 26.8±13.7 mg/d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具有创伤小,围手术期安全性高,术后肠道恢复快,机体免疫反应轻,可以缩短住院时间的特点,具有临床实践推广价值。

    作者:周绿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