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王成湖;郭最华;肖素华

关键词:丙泊酚, 瑞芬太尼, 光棒引导, 气管插管, 子痫前期, 血流动力学, 剖宫产术
摘要:目的:研究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本院接诊的78例子痫前期并需要行剖宫产术的产妇的资料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治疗。对照组为采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进行治疗。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在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插管后(T2)、气管插管后3分钟(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CVP、MAP数值和各时间点的去甲肾上腺素(NE)及血管紧张素Ⅱ(ATⅡ)浓度变化水平,结束手术时的血压、心率,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用药后,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差异明显,观察组产妇的肌肉松弛度(92.3%)明显优于对照组(71.8%),观察组产妇的疼痛效果(92.3%)明显优于对照组(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DBP、SBP、CVP、MAP、NE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脐动脉的血气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能够显著改善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子痫前期行剖宫产术产妇的血管痉挛状态,能够明显维护产妇的心输出量,而且对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干扰较小,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异维A酸治疗中度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异维A酸治疗中度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本院门诊接诊的中度痤疮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异维A酸软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中成药丹参酮治疗,两组疗程均为两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程度,临床疗效,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抑郁好转情况高于对照组抑郁好转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基本痊愈率为50%,而对照组痊愈率仅为36.67%,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83.33%,而对照组仅为63.33%,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黑头粉刺、丘疹、白头粉刺、脓疱等的减少程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中度痤疮,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抑郁程度、减少皮损及提高治愈率,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海东;许叶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车祸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车祸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车祸引发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根据实施一体化护理模式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28)与观察组(n=32)。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院前急救时间与院内救治时间均明显缩短,而转送中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在救治总有效率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车祸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既能够缩短院前急救时间与院内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总有效率,同时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琴;宋建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CT的重建算法在诊断肋软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20排40层螺旋CT平扫体部光滑算法重建和体部锐利算法重建在肋软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例肋软骨骨折患者CT图像,采用体部光滑算法重建(kerner=B31f,window:mediastinum)和体部锐利算法重建(kerner=B70f,window:osteo),由2位影像医师采用“双盲法”在PACS网上软拷贝上阅片,并分别记录两种算法图像的肋软骨骨折部位和数目。结果20排40层螺旋 CT体部光滑算法重建和体部锐利算法重建共发现21处骨折,其中未钙化肋软骨骨折8处,钙化肋软骨骨折13处,14例为单发骨折,3例为多发骨折。结论20排40层螺旋CT体部光滑算法重建对未钙化肋软骨骨折显示优于体部锐利算法重建,体部锐利算法重建对钙化肋软骨骨折显示优于体部光滑算法重建。20排40层螺旋CT体部光滑算法重建联合体部锐利算法重建能有效诊断肋软骨骨折。

    作者:杨慧强;王永仁;虞晓丽;吴俊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6年《浙江创伤外科》杂志征订启事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是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管、温州医科大学主办、浙江省台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慈溪市人民医院协办的以创伤医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国内外知名检索期刊数据库,已被波兰哥白尼数据库文摘收录。本刊连续被评为浙江省期刊优秀奖、集体先进奖及评为优秀期刊质量奖。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农村老年人体检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评价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农村老年人健康检查和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高频线层探头对老年体检人群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二维超声观察颈动脉血管内径、血管壁和血管内异常回声情况,采用彩色多谱勒血流及频谱成像进行可疑血管腔内超声回声区确定,并进行血流速率的测量和记录,分析老年人群中颈动脉血管病变情况及与老年慢性病之间的关系。结果慢性病组颈动脉内径增宽、内-中膜厚度(IMT)增厚、斑块形成明显增多,与非慢性病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超声能客观反映颈部血管病变情况,还可间接分析冠状动脉硬化进展情况,对老年人健康风险评估及临床早期干预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叶少军;王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急性期谵妄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乳酸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谵妄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乳酸(Lactate)水平高低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老年人髋部骨折采取脊髓麻醉并手术治疗共138例,采集术前脑脊液样本并测定其NSE、Lactate的水平。并通过对患者家属或照顾者的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问卷(IQCODE-SF)[1]评估骨折前的认知功能水平。术后急性期谵妄诊断标准是谵妄评定方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2],并以此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结果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急性期发生谵妄的发生率为40.6%。谵妄组病人脑脊液的NSE、Lactate的水平要明显高于非谵妄组(P<0.05)。结论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急性期谵妄和脑脊液的 NSE呈负相关,与 Lactate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陈芒芒;高宏梁;黄力鹏;金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腹腔镜辅助空气灌肠复位小儿肠套叠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辅助下应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及体会。方法本研究中的180例肠套叠患儿均于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相关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中的180例肠套叠患儿在腹腔镜辅助下空气灌肠复位均获得成功,其中一次性复位成功174例,成功率为96.67%,二次复位成功6例。本研究全部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腹腔镜辅助下应用空气灌肠复位婴幼儿肠套叠成功率较高,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优势,是诊疗小儿肠套叠的科学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志南;胡东来;陈俊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18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救治方法。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3年4月18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级(死亡)4例,Ⅱ级(植物生存)4例,Ⅲ级(重残)3例,Ⅳ级(中残)3例,Ⅴ级(良好)4例。结论如何尽早寻找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如何去除病因,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作者:傅佳峰;杨国芳;廖锋;黄汉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液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缺血性中风患者溶栓胶囊治疗效果的评价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溶栓胶囊治疗对血液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接诊的12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全血中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全血中超敏蛋白的水平,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C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I)。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在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率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血液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分析比较中,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超敏蛋白水平的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比较分析中,观察组血液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与本组治疗前后的比较分析中,治疗前 CSS评分、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治疗后CSS评分、B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来看,观察组不良情况的发生率较低,总发生率仅为6.67%,而对照组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总发生率为36.67%,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胶囊可以有效降低缺血性中风患者体内超敏蛋白的水平,可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生活能力评分得到改善。

    作者:王健;邵晓莉;洪文忠;赖卫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心脏手术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心脏手术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方法抽取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期间来本院治疗的小儿心脏病患儿64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麻醉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另一组为对照组,静脉泵注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儿静脉置管后(T1)、切皮后(T2)、体外循环前(T3)、体外循环后(T4)、拔管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糖、皮质醇及醛固酮水平。结果实验组T1、 T2、T3、T4、T5的MAP、HR、血糖、皮质醇及醛固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有意义。结论在小儿心脏麻醉中使用右美托咪定,使循环更加稳定,可抑制应激反应,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叶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与传统食管癌根治术的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术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0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行术式分为两组,观察组(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食管胃颈部吻合术)68例,对照组(常规开放手术)40例,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胸部手术时间(109.8±47.1)分钟、胸部术中出血量(114.3±51.8)ml、术后住院时间(19.4±7.3)天、术后第1天引流量(183.9±101.2)ml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9%(4/68)明显更小(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17.2±8.3)更多,而两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术能取得理想的疗效,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翁贤武;梁诚之;林培锋;张建海;缪寿式;吴海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康艾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

    目的:研究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搜集并分析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接受本院治疗的1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将其进行整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康艾辅助化疗治疗86例,对照组为不用康艾辅助化疗84例。对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疗程(21天为一个疗程),在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的近期的疗效及其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完全缓解人数(11.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完全缓解人数,观察组的的新进展人数(37.21%)比对照组的新进展人数(52.38%)低,且观察组的临床获益率(62.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62%),且P<0.05,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治疗改善人数(60.47%)明显的高于对照组(45.24%),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治疗改善有效率(93.02%)明显的高于对照组(64.29%),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毒副反应发生人数较对照组的低,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肺癌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能够较好的减轻化疗中减轻毒性作用。

    作者:孙乐天;卢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双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双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以提高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确诊为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192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双钢板组96例,术中采用双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锁定钢板组96例,手术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分别于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指标,包括手术用时、术中的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地负重的时间、术后膝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时间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进行了1年随访,锁定钢板组的住院时间及负重时间短于双钢板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双钢板组的骨折延迟愈合、关节强直、针道感染等并发症多于锁定钢板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膝关节不稳、切口感染、固定松动断裂、皮肤坏死、骨坏死等并发症,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进行Rasmussen分级,双钢板组优于锁定钢板组,但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治疗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均取得良好的疗效,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较优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生物力学稳定性更好。

    作者:赵尹松;刘云海;黄伟;籍剑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改良股骨隧道技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后,改良股骨隧道技术对关节镜下重建 ACL的手术意义。方法收集本院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30例,采用改良股骨隧道技术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随访24~36个月,临床疗效评价按照IKDC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30.7个月。患者的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IKDC和LYsholm评分情况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股骨隧道技术是理想的股骨隧道定位方法,患者的关节稳定性与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潘寒松;洪正华;程朝辉;王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药物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与观察组(41例,给予萘哌地尔胶囊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平均排石时间及其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85.37%)高于对照组(67.57%),有显著差异(χ2=21.012,P<0.05);观察组患者排石时间(5.25±3.52)天低于对照组(7.58±3.04)天,有显著差异(t=16.541,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76%)低于对照组(24.32%),有显著差异(χ2=21.458,<0.05)结论萘哌地尔胶囊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可取得显著疗效,可提高结石清除率,缩短排石时间,降低肾绞痛、腰酸、感染及梗阻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嗣平;林友岳;蔡邦联;王玉珠;翁志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共计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听阈值、THI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听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听阈值均有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THI评分和C-反应蛋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HI评分和C-反应蛋白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范围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1.79%,明显高于对照组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35.9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μ=1.9730, P<0.05)。两组患者在入院治疗后不良反应(头痛、头晕、肝肾功能损害等)的发生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副作用相对较小,因此患者的预后较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徐隽彦;刘春丽;倪丽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内外侧联合入路多钢板固定微创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探讨内外侧联合入路多钢板固定微创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期间49例获得6个月以上时间随访的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多钢板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循序功能锻炼。术后定期复查并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关节活动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4.9±1.2)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屈膝达80°~120°,平均(94.2±8.7)°;伸膝为0°~20°,平均(4.2±2.1)°;所有患者术后双侧肢体长度差值小于1cm,下肢力线均恢复正常;术后出现骨折畸形愈合4例,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或坏死2例。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显示治疗有效率为87.8%。结论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多钢板固定微创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能够更好地获得视野,恢复下肢长度、力线和关节面的平整,能够有效地提高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长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嵊州市颅脑创伤患者2370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统计嵊州市3年来颅脑创伤的住院病历资料,以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治颅脑创伤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全市所有入住脑外科的创伤病例进行颅脑创伤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3年来嵊州市共有2370例颅脑创伤住院患者,年均发病率为116.21/10万·年;年病死率为9.22/10万·年(按2010年常住人口统计全市67.98万人);平均年龄41.12岁,交通意外占58.27%;平均住院日15.62天;平均住院费用15507.47元人民币。结论颅脑创伤是创伤中严重的损伤,交通事故是第一位原因,青中年男性是易发生伤害的人群。

    作者:章国海;张铖;过宓;杨松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药物流产后加用雌激素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药物流产后加用雌激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接收药物流产者200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100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后1000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雌激素。记录两组阴道出血时间、排除胚胎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阴道流血量,并且记录流产成功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出血时间、排除胚胎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阴道流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流产成功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流产成功率70.0%。观察组出现感染、子宫粘连、其他并发症的患者例数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对照组为8.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用药安全可靠。结论药物流产后加用雌激素能够缩短阴道出血时间、排除胚胎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减少阴道流血,可明显减少患者的痛苦,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伟燕;应光红;蒋丽华;严美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Carlson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方骨折

    目的:探讨Carlson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方骨折的手术入路、手术效果。方法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采用Carl-son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25例胫骨平台后方骨折进行分析。男16例,女9例;年龄25~67岁,平均42.7岁。11例后外侧骨折采用膝关节Carlson后外侧入路;14例后内侧骨折采用Carlson后内侧入路,关节面塌陷者采用人工骨或髂骨植骨。结果随访10个月至2年,平均1.5年。全部病例均获得影像学上的骨性愈合,骨折愈合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73~95分,平均85.9分。结论胫骨平台后方骨折采用Carlson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骨折端能得到充分暴露,直视下复位内固定,术后膝关节恢复功能满意。

    作者:余春华;杜俊锋;朱仰义;林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