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虚血瘀水停在慢性心衰实质研究探讨

解海宁;张艳;胡晓虹;董波;宋婷婷;王艳霞

关键词:慢性心衰, 气虚, 血瘀, 水停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已有许多医家对其进行理论探讨,并形成了很多学说.本文旨在从传统中医角度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从气虚、血瘀、水停三方面对慢性心衰的实质,病因以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分析.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气虚血瘀水停在慢性心衰实质研究探讨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已有许多医家对其进行理论探讨,并形成了很多学说.本文旨在从传统中医角度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从气虚、血瘀、水停三方面对慢性心衰的实质,病因以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解海宁;张艳;胡晓虹;董波;宋婷婷;王艳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沈敏鹤运用升降理论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

    总结整理沈敏鹤主任中医师运用升降理论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从气机升降,天人相应;气机调畅,治之所求;后天之本,居中如枢;肺与大肠,表里互通;心肾失交,应调达等方面进行阐述,其这一思想为中医治疗肿瘤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阮善明;沈敏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针刺治疗儿童自闭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自闭症的临床疗效,为自闭症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将67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和对照组34例,通过治疗前后儿童自闭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针刺组CARS得分及ABC总分治疗后同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可以显著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运动能力、感觉能力、语言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针刺治疗自闭症有效.

    作者:刘刚;袁立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胡枝子醇提工艺的研究

    以总黄酮量为指标,对胡枝子醇提浓度进行选择试验;考查了水、40%乙醇、55%乙醇、70%乙醇、85%乙醇提取液中总黄酮的提取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并绘制了曲线图;结果表明胡枝子醇提以55%~60%乙醇提取为佳.以总黄酮量、浸膏得率为指标,对胡枝子醇提工艺参数进行选择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考查了加醇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提取液中总黄酮提取量、浸膏得率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并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胡枝子醇提以55%~60%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1次加7倍量,回流2.0h,第2次加5倍量水,回流1.5 h提取为佳.

    作者:易延逵;邓虹蛛;张荣幸;杨永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男子不育的两大病因及诊疗

    从当前较易发现的不射精和精液异常两大病因探索了其相关的内涵和相应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法,并提出了本院相应科研课题中有关8型证治中疗效分析,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大内科疾病的整体医学模式(参见《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性疾病的整体医学模式》)奠定了相应理论和实践基础.

    作者:王明辉;王风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形神统一与分子生物学

    神是人体的整体特性,也是人的灵明之神.形是整体所化,在有形的物质中体现了整体的功能特性.在分子的作用中体现了人体的整体作用,整体依然是生命大分子运动的主宰.

    作者:周忠科;刘家强;王米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疏肝和胃丸对应激大鼠胃黏膜组织血清EGF和TGFα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丸对应激大鼠胃黏膜组织及血清ECF和TGEα含量影响.探讨该方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冷水-束缚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在预先给予疏肝和胃丸混悬液给动物灌胃7d后,观察胃黏膜组织及血清EGF和TGFα含量的变化.结果:疏肝和胃丸能显著提高大鼠胃黏膜及血清EGF、TGFα含量.结论:疏肝和胃丸对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激发体内合成和释放内源性EGF、TGFα,促进胃黏膜的新生修复有关.

    作者:林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金香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金香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60 min的方法,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奥心血康组、金香丹大剂量组、金香丹小剂量组.测定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水平,并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CK和LDH显著增高.金香丹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清CK和LDH水平.光镜下,正常组大鼠心肌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模型组心肌细胞形态结构损伤重,金香丹大、小剂量组及地奥心血康组心肌细胞损伤较模型组轻.结论:金香丹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朝阳;黄少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壮医针挑并艾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壮医针挑并艾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00例的疗效.方法:取龙路、火路网络在体表的反应穴或皮下反应点,每次选2~3个穴位,持针尖快速刺入皮肤0.1~0.2 cm,绞断表皮少许纤维,尽量不出血,每3天1次,配合艾灸,10次为1疗程.结果:显效102例,有效7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壮医针挑并艾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仍显著.

    作者:朱红梅;苏东兵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注射用灯盏细辛酚治疗脑梗死脑络瘀阻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中药新药注射用灯盏细辛酚治疗脑梗死脑络瘀阻证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根据病情给予控制感染、脱水及降压降糖等对症处理,在基础治疗上给予静脉滴注注射用灯盏细辛酚,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观察疗效.结果:治疗14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有16例显效,8例进步,1例无变化,无1例恶化或死亡,总有效率为96%.结论:注射用灯盏细辛酚治疗脑梗死脑络瘀阻证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有必要今后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杨秋汇;韩舰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黄芪失笑散对鸡胚绒毛尿囊膜促血管生成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chrioall antoic membrane,CAM)模型以探讨黄芪失笑散的促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理,为进一步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SD大鼠16只随机分成模型组、消心痛组、黄芪失笑散大剂量组,消心痛和黄芪失笑散大剂量组分别进行灌胃10天,末次灌胃后1.5h取血制成含药物的血清,黄芪失笑散小剂量组药物血清以黄芪失笑散大剂量和模型组等剂量配置而成.然后分别以贝复济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模型组分别为阳性和阴性对照组作用CAM,通过进行一级及二级血管计数来评价黄芪失笑散的促血管生成活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黄芪失笑散大剂量在CAM一级及二级血管数目上均与贝复济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失笑散具有显著促血管生成作用.

    作者:祝光礼;范翠娟;陈铁龙;钱宝庆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苦瓜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苦瓜提取物(Mornordica charantia extract,MCE)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糖耐量和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旨在建立一个分析和评价苦瓜提取物降血糖活性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通过灌胃给药比较不同样品作用效果.结果和讨论:苦瓜提取物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其降血糖效果与其放免分析数值的高低相一致.实验所使用的苦瓜提取物对实验小鼠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均不显著.苦瓜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糖代谢、促进肝糖原合成引起的而非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引起的.

    作者:周建武;徐黄兆;高观祯;项雷文;饶平凡;柯李晶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桂枝甘草汤治疗月经期心动过缓

    临证治疗中发现一些女性患者的心率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常在经期下降至低于正常水平,伴见面色(白光)白、头晕眠差、气短胸闷、乏力畏寒、血压偏低等,经用经方桂枝甘草汤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任利;张红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叶天士对奇经辨证论治研究的成就

    叶桂在继承《内经》和《难经》有关奇经的理论上,融汇脏腑、十二经脉和奇经理论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总结了前所未有的比较全面的理法方药相结合的奇经辨证论治学说,不仅填补了奇经辨治的空白,更为内伤杂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作者:陈林榕;吴焕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牵引按摩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为了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牵引按摩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对1999-2006年来本院就诊的96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病人进行治疗和随访,就病人的一般状态、疼痛、联带症状等因素进行分析,对治疗结果进行详细的报道.

    作者:朱强;姜颖韶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人之衰老肾为其本——试论肾虚衰老说

    衰老是人类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肾中精气的盛衰与衰老发生的早迟息息相关,且贯穿于整个衰老的过程,肾虚与衰老的关系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所论述.不仅从古代文献中进行引证,也从肾虚致衰的现代医学理论基础加以证明,认为人体衰老的根本是肾中精气发生了变化,只有补肾固精,扶其根本才能大限度地延长人类的平均寿命,以至渐臻天年.

    作者:邓洋洋;郑洪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运用《陈氏正骨手法在近关节骨折的操作规范》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体会

    目的:总结《陈氏正骨手法在近关节骨折的操作规范》(以下简称《操作规范》)在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手法整复的要点及体会.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6月采用手法整复的125例肱骨髁上骨折进行总结,分析手法设计、手法要点、术后夹板固定及治疗过程等.结果:随访125例,随访时间短10月,长14月,平均随访时间13月.运用《操作规范》对肱骨髁上骨折早期患者一次整复成功率高达97.6%,根据Dodgt's疗效评价标准效果优良率98%.结论:熟练而规范的手法操作技巧是整复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祖荣;陈逊文;顾英华;陈滔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葛根注射液对麻醉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葛根注射液对麻醉犬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犬冠脉前降支主干中下1/3交界处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股静脉给药,观察葛根注射液对犬心率、心肌耗氧量、心外膜电图、心肌梗塞范围、心肌酶谱的影响.结果:葛根注射液可减慢缺血所致心率加快,明显减轻犬急性心肌缺血程度(Σ-ST)和缺血范围(N-ST),降低心肌耗氧量,缩小心肌梗塞面积,降低LDH、CK、CKMB、AST释放.结论:葛根注射液对冠脉结扎致犬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蔡小军;许惠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益气活血中药防治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防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成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和西药常规加益气活血中药治疗组(加中药组)30例.疗程3个月,观测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绞痛发生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加中药组和对照组比较,在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心肌缺血程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心绞痛发生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疗效明显,使用安全、可靠.

    作者:柳士博;李京淑;张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扶正化瘀法治疗慢性肝炎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法治疗慢性肝炎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用扶正化瘀法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48例(治疗组),并设对照组43例,疗程4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及Ⅳ型胶原)检测.结果: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P<0.05),并且优于对照组.结论:扶正化瘀法治疗慢性肝炎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有显著影响.

    作者:项祖闯;徐晓峰;蔡慎初;郎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