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网膜巨大淋巴血管瘤二例

陈恩明;管同舜

关键词:大网膜囊肿, 囊性肿物, 淋巴血管瘤, 淋巴管增生, 诊断, 血管增生, 小梁, 网状结构, 囊壁, 淋巴滤泡, 扩张, 分隔, 盆腔内, 腹腔内, 分区域, 低密度, 大血管, 紫色, 液体, 体检
摘要:例1 男,3岁.腹部增大2周.体检:全腹明显膨隆,柔软.B超:腹腔内巨大含液性包块,内见多条分隔光带及散在细小光点,拟诊大网膜囊肿.CT平扫(图1):腹盆腔内巨大均匀低密度囊性肿物,CT值约20HU,大小19.5cm×21.0cm×8.5cm,内见数条较粗小梁分隔,囊壁薄、光滑.肿物推挤肠管成团上移及推向脊柱前方.CT诊断:大网膜囊肿.手术所见:大网膜巨大囊性肿物,青紫色,囊壁薄、光滑,见大网膜发出粗大血管进入肿物内.囊内为暗红色液体,不凝固,并有多条粗的小梁交织成网状结构.病理所见:镜下肿物以血管增生、扩张为主,部分区域见淋巴管增生扩张,管壁间有淋巴滤泡形成.诊断:大网膜淋巴血管瘤.
临床放射学杂志相关文献
  • 螺旋CT动态扫描胰腺实质强化时相优化的探讨

    目的利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探讨胰腺实质佳强化时相. 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排除胰腺病变而行上腹部CT检查者40例.选择胰腺实质显示完整一层作动态增强扫描,扫描周期为4s(其中扫描时间1s,间隔3s),团注对比剂后,延迟时间15s,持续扫描至71s,共作15层动态扫描. 结果 40例正常胰腺实质高峰时相的分布为:36例(90%)在39~51s之间,1例(2.5%)小于39s,3例(7.5%)大于51s.腹主动脉38例(95%)在33~47s之间达到高峰,2例(5%)小于33s. 结论经螺旋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当采用2ml/kg体重对比剂剂量,注射速度为3ml/s时,正常胰腺实质佳强化时相为39~51s,即胰腺实质期.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佳强化时相为33~47s.

    作者:张方方;周翔平;陈宪;刘荣波;杨恒选;徐建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腹膜后原发肿瘤的CT表现

    目的探讨腹膜后原发肿瘤的特征性CT表现. 材料与方法对25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原发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CT显示腹膜后原发肿瘤的敏感性为100%,定位诊断正确率为84.0%,良、恶性定性诊断率为68.0%.肿瘤径线较大,腹膜后器官和相邻的血管受压移位,肿瘤与邻近腹腔内器官间的脂肪间隙中断或消失,以及与邻近盆壁和/或腹后壁间界限不清均为肿瘤定位、定性特征性CT表现. 结论 CT对腹膜后原发肿瘤定位、定性诊断有一些重要的征象.

    作者:吴景忠;程天明;连建敏;葛英辉;雷志丹;张继良;汪鹏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伴空肠起始段扭转一例

    患儿男,8天.足月顺产,出生后一般情况正常,因发热、呕吐1天就诊.呕吐胃内容物并含有胆汁,为非喷射性呕吐,食欲不振,无惊厥、腹泻.查体:发育良好,营养中等,心、肺未发现异常,腹部胀满,脐区及上腹部可见蠕动波,有压痛,肠鸣音亢进.X线检查: 透视见胃内大量充气,胃腔扩张,变换体位后见十二指肠亦扩张积气,内有液面,小肠及结肠内无明显积气,亦无液面.经插管注入稀钡剂,见胃及十二指肠显著扩张,钡剂于十二指肠水平段末端受阻,梗阻端呈尖嘴状.经多次变换体位,约半小时后,始见空肠内有极少量钡剂通过,呈斑点状(附图).X线诊断:十二指肠水平段梗阻.

    作者:冯旭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大网膜巨大淋巴血管瘤二例

    例1 男,3岁.腹部增大2周.体检:全腹明显膨隆,柔软.B超:腹腔内巨大含液性包块,内见多条分隔光带及散在细小光点,拟诊大网膜囊肿.CT平扫(图1):腹盆腔内巨大均匀低密度囊性肿物,CT值约20HU,大小19.5cm×21.0cm×8.5cm,内见数条较粗小梁分隔,囊壁薄、光滑.肿物推挤肠管成团上移及推向脊柱前方.CT诊断:大网膜囊肿.手术所见:大网膜巨大囊性肿物,青紫色,囊壁薄、光滑,见大网膜发出粗大血管进入肿物内.囊内为暗红色液体,不凝固,并有多条粗的小梁交织成网状结构.病理所见:镜下肿物以血管增生、扩张为主,部分区域见淋巴管增生扩张,管壁间有淋巴滤泡形成.诊断:大网膜淋巴血管瘤.

    作者:陈恩明;管同舜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介入治疗先天性肾动静脉瘘一例

    患者女,32岁.突发持续性全程肉眼血尿伴右腰部疼痛22小时.1年前曾有类似发作,行B超、逆行尿路造影及CT检查均无阳性发现.当时予止血、抗炎及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既往无外伤及手术史.体检:Bp 105/70mmHg,贫血貌,右肾区可闻及血管杂音,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HGB 89g/L;尿常规:RBC(+++).膀胱镜检查:导出血性液体约400ml,内有大量凝血块,右输尿管口清晰喷血性液体.B超示:膀胱内可见多数血块.根据临床体征及辅助检查,考虑肾动静脉瘘.

    作者:王吉;贺能树;孙建中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先天性肾动脉狭窄并肾发育不良介入治疗一例

    患者女,15岁.主要症状为高血压.入院时血压为160~170/100mmHg,心率106次/分,心电图示窦性心率过速.血尿素氮、肌酐及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肾素、抗“O”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右肾动脉狭窄,右肾发育不良.MRI显示右肾动脉起始段严重狭窄,远端有狭窄后扩张,右肾缩小(图1).同位素肾图:右肾放射性分布不均匀,右肾明显缩小,右肾图呈低水平延长线形,提示右肾基本无功能.诊断为先天性肾动脉狭窄并肾发育不良.

    作者:尚鸣异;王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CT表现及分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CT表现及分期价值. 材料与方法 72例患者初次手术前行CT检查,28例作盆腔扫描,44例作全腹扫描.对卵巢恶性肿瘤的CT表现进行分析,对全腹扫描组进行肿瘤分期并与手术病理对照. 结果卵巢恶性肿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术前CT诊断正确率达96%,肿瘤分期准确率为89%,Ⅲ期准确率达91%.腹腔内种植病灶检出率73%,大网膜病灶阳性检出率77%,壁层腹膜病灶阳性检出率87%. 结论 CT检查对卵巢恶性肿瘤初次手术前诊断准确率较高,肿瘤分期的准确率适中,对Ⅲ期患者分期准确率较高,但对盆、腹腔播散病灶的检出有一定局限性.

    作者:楼芬兰;潘芝梅;向可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磁共振水成像的局限性及解决方案

    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肯定了磁共振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hydrography,MRH)的临床应用价值,然而,尚未见全面系统性地报道其局限性的文献.MRH局限性大多与其成像技术有关,诊断上也有些不足,有些可以克服,本文对此作一扼要综述.

    作者:陈骏;余永强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立体定位穿刺留置导丝引导手术活检隐匿性乳腺病灶

    目的评价立体定位穿刺留置导丝引导手术活检术对临床触诊阴性而乳腺X线摄影发现的隐匿性乳腺病变定位活检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临床扪诊阴性,而乳腺X线片显示成簇的细小钙化、模糊小结节及局部结构紊乱等可疑的恶性病灶,通过计算机立体定位下穿刺,留置导丝于可疑的病灶区,然后手术取活体组织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 31例患者,乳腺X线检查发现病灶34个,定位穿刺留置导丝32根,导丝引导下手术活检32例次均一次性成功定位与切除,定性诊断正确率为100%.病理检查结果:恶性病变9例次11个病灶,良性病变23例次.恶性病变中浸润性导管癌4例次5个病灶,导管内癌3例次,乳腺单纯癌2例次3个病灶. 结论立体定位穿刺留置导丝引导手术活检术对乳腺隐匿性病变定位活检准确,既解决了外科医生术中对乳腺微小的病变定位的困难,又解决了盲目手术切除或针穿活检假阴性的问题.此技术创伤小,简单易行,是目前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法和技术保证.

    作者:葛玲玉;钱秉坤;许顺良;章熙道;张胜;林冰影;彭志毅;黄钟英;刘小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CT征象与ABH(O)血型抗原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CT征象与ABH(O)血型抗原(BGA)表达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对7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NSCLC患者术前进行CT扫描,并用SP法对肿瘤标本BGA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1)肿瘤BGA表达阴性率随着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增高(P<0.01),且在有淋巴结转移或肺外浸润组中明显升高(P<0.005). (2)CT征象中,肿块大径>3cm组其肿瘤BGA表达阴性率比≤3cm组高(P<0.005);有纵隔淋巴结增大组其肿瘤BGA表达阴性率高于无纵隔淋巴结增大组(P<0.005);胸膜受累胸膜外脂肪线消失组其BGA表达阴性率高于胸膜外脂肪线存在组(P<0.005);具有含气支气管征或空泡征的肺腺癌BGA表达阴性率低于无此征象的肿瘤(P<0.05),肿瘤BGA表达阴性组的强化曲线与阳性组间有差别,前者CT值在达到了强化峰值后有下降更快的趋势(P≤0.05). 结论 CT显示肺癌瘤体>3cm,含气支气管征、空泡征、胸膜受累胸膜外脂肪线消失、肿瘤强化曲线及有纵隔淋巴结增大与肿瘤BGA表达有关.

    作者:赵欣;曾纪珍;夏宇;陈友良;朱智明;周晓琳;周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腹膜后副节瘤一例

    患者女,60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间歇性隐痛,偶向背部放射,伴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查体:患者全身情况差,消瘦.左上腹可扪及约5cm×10cm大小包块.包块上界达左侧第4肋间隙,下界平脐,不活动,质较硬,表面不够光滑,有轻触痛.无移动浊音,肠鸣音正常.肾区无叩痛.T:37℃,P:88次/分,R:18次/分,Bp:22/16kPa.心尖区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实验室检查:WBC:13.6×109/L,RBC:2.84×1012/L,BUN:5.2mmol/L.

    作者:刘小维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及其损伤的MRI诊断

    目的研究正常和损伤的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MRI表现. 材料与方法对61例正常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冠状位上测量内侧副韧带的宽度,评价21例内侧副韧带损伤的MRI表现. 结果正常膝关节冠状位MRI上,内侧副韧带股骨段平均宽度3mm,胫骨段平均宽度2mm.内侧副韧带损伤的MRI表现为连续性中断,局部或弥漫性肿胀,信号增高. 结论 MRI是一种准确诊断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方法.

    作者:李晋川;马强华;王云冰;王秀兰;李志国;周怀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左下肢多发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一例

    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是介于血管瘤和骨血管肉瘤之间的一个中间类型,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非常少见.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65岁.2年前不慎摔倒损伤左膝关节,局部处理后无特殊不适.2001年1月感左膝关节疼痛,逐渐加重入院诊治.查体:左膝关节间隙外侧压痛,左胫骨结节下2cm胫骨嵴内侧2cm处深压痛,疼痛明显,皮温不高.左膝关节活动度正常,屈展0°~135°,膝关节各特殊试验均阴性,双下肢感觉、血运良好.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作者:武子朝;魏龙晓;黄铨儒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气管插管致气管狭窄二例

    例1 女,36岁.1999年3月19日因车祸跌入河中溺水合并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3月21日撤机,拔去插管.4月10日出院.1个月后出现呼吸困难,吸气费力,稍活动即感胸闷、咽部不适,偶有轻咳,并有少量白色粘痰.经用抗菌素、地塞米松静滴和倍乐米松喷雾吸入,均无效.CT检查:示声门下2cm处开始至锁骨水平部位,约2cm长移行性狭窄,内径0.7cm.CT诊断:颈段中下部气管局限性狭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声门下2~3cm处气管疤痕挛缩致明显狭窄,内径约0.5~0.6cm,纤支镜不能伸入下端气管.MRI示环状软骨下2cm处开始气管局限性狭窄,长约2.5cm

    作者:许有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双侧卵巢Burkitt淋巴瘤一例

    患者女,13岁.干咳、气促20天,腹胀18天入院,无发热.体检:面色苍白,消瘦,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右下肺叩浊,腹膨隆,腹壁静脉显露.B超:右胸腔、腹腔、盆腔积液,盆腔多发肿块,考虑为结核性.CT平扫示: 腹腔积液,盆腔内充满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不清,膀胱、子宫、直肠受压变形,密度不均,CT值42、18HU,未见脂肪及钙化.增强后显示肿块由多个大小不等软组织结节融合而成,强化不均,CT值67、84、20HU,子宫位于肿块中央(附图).CT诊断:盆腔内恶性占位病变.

    作者:杨亚英;宋光义;普苹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韦格肉芽肿误诊一例

    患者女,30岁.因间歇性咳嗽、咯血、鼻出血3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于3年前因咳嗽、咯血、低热、关节痛、鼻出血在外院摄胸片诊断为“肺结核”,给予抗痨治疗无效,症状加重并出现少尿、浮肿、恶心、呕吐转来我院.第1次入院时全身浮肿,少尿(200ml/天),T 38.2℃,关节无红肿,双肺无罗音.HR 104次/分,尿常规:Pr(+++),RBC (++)/HP,WBC 3~6/HP,颗粒管型1~2/HP,血生化:BUN 36.2mmol/L,Cr 1123μmol/L,Co2CP 12mmol/L.肝功能正常.胸部X线片示双中上肺野见多发斑片状、点状影,密度均匀,边界欠清晰(图1).意见:Ⅲ型肺结核.临床诊断: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行腹膜透析及激素、CTX冲击治疗,1周后尿量增多达3000~4000ml/天,复查胸片:肺部病变大部分吸收,残留结节状、条索状阴影(图2).第2次以肺炎入院实验室检查:尿常规:Pr(+),WBC 3~5/HP,RBC 4~6/HP,颗粒管型0~1/HP,Hb 56g/L,WBC 6.7×109/L,RBC 289×109/L,Urea 5.2mmol/L,SCr 167.7μmol/L,Co2CP 20.8mmol/L,肝功能正常,胸片示双上中肺斑片状、结节状阴影较第二片明显增多并小空洞形成(图3).

    作者:张春天;袁慧中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盆腔血管肉瘤一例

    患者女,32岁.发现盆腔肿物5个月入院.肛诊:距肛门约4cm可触及一肿物,突向肠腔,约6cm×7cm大小,下界清楚,上界不清,质硬,无压痛,活动尚可.实验室检查无特殊.B超:宫颈阴道部左后方6.5cm×6.2cm实质样欠均质回声.边界较规则,彩色血流显示可见动脉血流,提肛动作观察与阴道关系不密切.诊断:宫颈阴道部左后方实质样肿物.CT:子宫左后下方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影.CT值约23~28HU,密度不均匀,边界清晰,肿块与直肠、阴道界限清

    作者:钱德文;王立明;张洁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急诊和普通IVU对急性输尿管绞痛诊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急诊IVU(EIVU)和普通IVU(CIVU)对于急性输尿管结石绞痛患者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搜集用IVU检查的急性输尿管绞痛患者130例,男75例,女55例,年龄20~66岁,平均35.2岁.分成两组,第一组是用EIVU检查的连续65例,其中发现输尿管结石51例(78.4%);第二组是CIVU检查的连续65例,其中发现输尿管结石32例(49.2%).对于尿路造影像上未能直接显示的透X线结石,在IVU24小时后施行CT平扫. 结果 EIVU对于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78.4%)远高于CIVU对于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49.2%),两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 EIVU能较多地显示输尿管结石阻塞的尿路造影征象,提高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对于急性输尿管绞痛患者,应尽早用EIVU进行检查.

    作者:叶念祖;卢本刚;张斌;林仪端;韩秋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食管癌侵犯气管-支气管的CT特征及分析

    食管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病死率也很高,根治性的手术治疗十分重要.但如果肿瘤已外侵了气管、支气管,则被认为是食管癌不能行根治性切除术的重要指征之一.如果手术前能准确地诊断出气管、支气管已受侵,那么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开胸探查术,而改为放疗等治疗方法[1,2].术前行CT检查以判别食管癌患者是否有气管、支气管受侵在国外已有探讨及报道,但假阳性也很难避免[2~4],本文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及分析.

    作者:张焱;李荫太;高剑波;程敬亮;张战利;郭华;侯国欣;赵诚;杨晓鹏;杜水生;武世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慢性脊髓创伤的MRI表现

    目的探讨慢性脊髓损伤的MRI表现及其形成机制. 材料与方法分析28例慢性脊髓损伤者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7例,平均年龄39岁.伤后行MRI复查时间为1个月~12年.MRI取常规SE序列T1WI、T2WI矢状、横断面. 结果 28例中有16例发生在颈髓,上胸髓及脊髓圆锥各6例.其中脊髓囊变13例;慢性脊髓受压5例,均合并有其他类型的病理改变;脊髓软化4例;脊髓空洞2例;脊髓萎缩3例;脊髓栓系1例. 结论慢性脊髓损伤分别表现为脊髓囊变、空洞、萎缩、软化、栓系及慢性受压6种病变,脊髓囊变与脊髓瞬间压迫伤有关,其病变局限.脊髓空洞及脊髓萎缩均与脊髓持续受压有关,病变潜在进展.脊髓软化可能由伤后脊髓缺血引起,脊髓栓系是伤后蛛网膜粘连造成.

    作者:袁明远;陶晓锋;贾连顺;肖湘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