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宋亚琪
目的 评估抗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高血清癌胚抗原(CEA)的疗效.方法 将49例不吸烟青年男性CEA升高的体检者(经胃镜、14C呼气试验均为Hp阳性)分为治疗组(26例)及对照组(23例),治疗组行含铋剂四联抗Hp治疗7d,对照组门诊随访,每2周复查CEA.结果 8周内,对照组9例(39.13%) CEA降至正常,治疗组21例(80.77%)降至正常.增高者均继续随访8周,5例失访,44例中血清CEA假阳性率(97.73%).结论 中青年男性合并血清CEA假阳性高,抗Hp治疗可使其大部分下降至正常.
作者:李访贤;周方满;林冠斌;虞松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劳力性热射病(ExHS)合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16例ExHS合并RM患者,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标准Ⅱ (APACHE Ⅱ评分)>20分,经股静脉留置单针双腔管,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于CBP前及CBP后第3天分别测定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Scr)、肌酸激酶(CK)及肌红蛋白值,并监测治疗前后进行APACHE Ⅱ评分.结果 CBP治疗后,患者CK及肌红蛋白下降明显(均P<0.01),肝肾功能明显改善(均P< 0.01),APACHE Ⅱ评分亦下降明显(P<0.01).结论 CBP应用于ExHS合并RM患者,具有促进CK及肌红蛋白的排出,保护肝肾功能,改善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立新;朱海勇;王肖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快速康复外科(FTS)是一种新的外科理念,应用一系列基于循证医学的有效措施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以达到缩短术后住院日和减少住院费用的目的[1].而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使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得到健康恢复.本研究拟探讨FTS理念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苏敏;谢浩芬;费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AS)中的监测效果.方法 选取80例2型糖尿病并发AS患者分为观察组(TG≥1.7 mmol/L、TC≥5.17 mmol/L、HDL-C<1.03 mmol/L高危因素患者归为观察组A组,剩余患者为观察B组),收集同期收治8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hsCRP、空腹血糖(FPG)、体质量指数(IBM)、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观察组hsCRP、TC、TG、LDL-C及2hPG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A组hsCRP水平高于观察组B组(P<0.05).结论 hsCRP可作为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并AS有重要意义.
作者:褚涯东;胡荣盛;王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将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药物使用时间和症状控制时间,治疗2、7d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统计30 d内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96.00%vs 78.00%,P<0.05).观察组药物干预时间和症状控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治疗2、7d后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30d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14.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基础上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可缩短药物干预时间和症状控制时间,改善心肌缺血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玉峰;江隆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社区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43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6例,比较两组患者对高血压基本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高血压控制情况、防治前后的血压、血脂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疾病基本知识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血脂各项检测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在对治疗的满意度、服药依从率和生活行为变化率方面明显提高,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216例高血压患者经社区管理,高血压控制率为91.67%;对照组高血压控制率为5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顾小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腹壁切口疝合成补片修补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接受腹壁切口疝合成补片修补术的患者135例,对其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结果 本组135例患者在腹壁切口疝合成补片修补术术后有56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41.48%.术后切口感染与发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及基础疾病有关(均P<0.05),而与性别、原手术切口关系不大(均P>0.05).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切口疝大小与术后感染率有关(均P< 0.05).结论 患者的年龄、BMI、基础疾病、切口疝大小与术后感染发生率有关,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严格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控制手术时间,并采取相关预防对策,降低腹壁切口疝合成补片修补术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章小兵;江四平;毛水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断指再植术后容易发生血管危象,将直接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而患者术后的不良心态及治疗依从性是造成血管危象发生的重要因素[1].本研究拟探讨认知干预对断指再植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断指再植术患者112例(137指),剔除有合并伤患者.其中男95例,女17例;年龄16~55岁,中位年龄34岁.
作者:兰丽琴;汤礼贵;王海梅;陈贤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NTM肺病的认识.方法 对收治的32例NTM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同期收治的4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NTM肺病好发于中老年患者,既往多伴有慢性肺部基础疾病.在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方面有许多相似性,但患者咳嗽咳痰、咯血等较肺结核组常见.NTM对一线抗痨药物多原始耐药.结论 NTM肺病与肺结核有很多相似性,导致早期诊断较为困难,部分患者可根据影像学表现和典型病史作为诊断NTM肺病的提示,但目前临床上确诊NTM仍以细菌培养为主.
作者:王冕;董波;修自力;陈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管壁回声跟踪技术(ET)评价吸烟对男性颈总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 3208例男性吸烟者纳入研究对象,按吸烟有无合并高危因素分为吸烟不伴高危因素组(1 319例)、吸烟伴一种高危因素组即吸烟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中任意一种(1 346例)、吸烟伴任意两种高危因素组(486例)、吸烟伴三种高危因素(57例),另设正常对照组(1 608例).根据年龄~20岁、~30岁、~40岁、~50岁、~60岁、61岁~分为6组.分别应用ET技术对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量化分析来评估动脉硬化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参数系数(Ep)、僵硬度(β),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膨大指数(AI).并用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吸烟伴危险因素与年龄的交互作用.结果 入选对象的颈动脉左右比较,β、Ep、AC、AI和PWV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右侧颈动脉弹性参数值均较左侧数值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及高危因素数目的增多,各弹性参数值(β、Ep、AI和PWVβ)逐渐增高而AC值减低,且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影响各弹性参数值的因素中,年龄增长的作用较吸烟等危险因素大.结论 吸烟及增龄是影响颈动脉弹性的重要因素,而且吸烟伴随着高危因素的增多对动脉弹性的影响也就越大,ET能早期发现吸烟者颈动脉内皮功能的改变,是一种便捷、无创的检查方法.
作者:徐涛;苏楠;张盛敏;许幼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在断指再植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收集断指再植术后患者60例,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两组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A组PCIA方案:舒芬太尼+昂丹司琼+利多卡因;B组PCIA方案:舒芬太尼+酮咯酸氨丁三醇+昂丹司琼+利多卡因,两组方案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100ml.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动、静态下术后3、6、12、24及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静态下各时间的VAS评分均<3分,镇痛效果优良,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态下B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较A组显著降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67%,A组为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断指再植术镇痛效果良好.
作者:陆叶兰;徐洲;陈海亚;李小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衰老的发生,老年人各种生理功能逐渐下降,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加之身体机能的衰弱,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临床上需从躯体情况、功能状态、心理健康和社会环境等多层面对老年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进而做出恰当的干预.老年综合评估(CGA)是对老年人医学、心理和功能等多项目、多维度进行鉴定的诊断过程,已经成为老年医学实践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据此提出维持或改善功能状态的处理方法,大限度地提高或维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余晶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河车平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的疗效.方法 用随机数字奇偶分组法将80例COPD急性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用抗生素、低流量(1.0~1.5 L/ml)氧疗、解痉平喘、化痰止咳及补液支持等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河车平喘汤(紫河车6 g,五味子10 g,麦冬15 g,麻黄9 g,杏仁10g,苏子15g,冬花15g,半夏10g,桑白皮12g,黄芩12g,白果10g,甘草6g加减),疗程均为12d.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1s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级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5% vs 72.5%,P<0.05);两组治疗后的FVC、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高(均P< 0.05),CAT评分、mMRC分级均较治疗前低(均P<0.05);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河车平喘汤治疗COPD急性期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作者:沈平心;杨延峰;王洁;李刚;陈海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频发心室期前收缩对心功能、心肌电生理和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方法 8只杂种犬植入双腔起搏器,两根电极均植入心室,4只为对照组,4只为心室期前收缩组.心室期前收缩组通过调节房室传导时间造成心室期前收缩两联律模型.起搏前和起搏4周后心脏彩超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抽血测试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电生理检查测量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和程控刺激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结果 心室期前收缩组在4周的起搏后LVEF和LVESD均较起搏前低(均P<0.05),LVEDD较起搏前高(P<0.05);对照组在整个观察期间未见LVEF、LVEDD、LVESD有明显的变化.心室期前收缩组在4周的起搏后VERP较起搏前有延长的趋势,对照组在观察期间VERP未见明显变化.两组在4周前后均不能程控刺激诱发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结论 长时间高负荷的心室期前收缩能造成左心扩大、LVEF下降,还可能引起血浆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升高和VERP的延长.
作者:郑继锋;张建勤;江力勤;王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和抗菌药物耐药性情况.方法 应用WHONET5.6软件分析2009-2013年ICU送检标本中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变迁情况.结果5年内检出肺炎克雷伯菌391株,分别为2009年48株,2010年39株,2011年41株,2012年65株,2013年198株.菌株主要分离自痰液(80.8%),其次为血液(7.9%)、脓液(2.8%).5年内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株总计138株(分离率35.3%),分别是9株、15株、19株、27株、68株.5年间肺炎克雷伯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上升.细菌对包括二、三、四代头孢在内的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普遍已达70%以上;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的耐药率已达50%以上;5年间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4%~74.6%,美罗培南2.6%~71.2%,2011-2013年对厄他培南47.1%~75.5%;2013年替加环素出现2株耐药株,耐药率为1.2%;2013年对磷霉素耐药率0.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上升,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了解耐药趋势,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作者:王郁丹;胡丽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T2DM患者分成单用胰岛素组和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经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体质量指数(BMI)以及胰岛β细胞的功能(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HbA1c、FPG、2hPG和HOMA-IR水平均明显降低,HOMA-β水平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联合治疗组较单纯胰岛素治疗更能有效改善T2DM患者的HOMA-β及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患者可更有效的控制血糖,减轻体质量,改善HOMA-β及减轻胰岛素抵抗.
作者:谢增辉;劳华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宁波市北仑区2009-2013年35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35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个案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建立数据库系统分析.结果 35例重症病例中,男24例,女11例;3岁以下儿童占94.29%,年龄中位数为1岁;散居儿童30例(85.71%),发病集中在5~7月份.临床上均有较明显的发热和出疹症状,多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发热平均持续4.6d,高温度≥39℃的28例(80%),出疹平均持续4.0 d;首次就诊无典型出疹临床表现的占45.71%.发病后平均0.5d就医,到县级及以上医院就诊平均需0.8d,确诊平均1.5d,初诊正确率为48.57%.病原学以肠道病毒71型(88.57%)为主.结论 应重点做好低年龄段儿童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业务培训,提高早发现早诊断能力,同时加强病原学监测,及时预警.
作者:肖伟;翁幼娜;李巧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运用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甲状腺微小结节(≤1.0cm)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00例患者共123枚甲状腺微小结节的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图像进行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建立回归模型,比较进入方程中的特征指标的优势比(OR值),评价弹性成像及各种特征指标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4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指标(P<0.05),按优势比(OR值的大小)排列为:微钙化>生长方向>内部成分>弹性成像.结论 微钙化、生长方向、内部成份、弹性分级能较好地鉴别甲状腺微小结节的良恶性,弹性分级作为新出现的技术,比微钙化、生长方向、内部成份外的其他特征指标更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胡爽征;黄声岳;胡洁;范晓东;龚梁;俞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在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慢性病高发、失能半失能老人越来越多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深层次挑战?实现“健康老龄化”需要全社会以及老年医学工作者付出怎样的行动?这都是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深思.
作者:陈新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在重症患者中,急性肾损伤(AKI)是常见疾病,尽管近年来重要脏器功能支持技术及早期液体复苏理念在不断提高,但AK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高居不下.肾脏多普勒超声对肾动脉阻力指数(RRI)提供较好的实时测定.由于AKI患者肾血流灌注减少可能远早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增高以及少尿等临床表现的出现,早期发现肾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将有助于预测AKI的发生.现就RRI对AKI患者肾功能评估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郑漾;呼邦传;孙仁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