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波;黄晓烽;杨增上;邵彩儿;施建英
永久性气管造口术用于需要长期佩带气管套管的病人,方法简单,免于长期带管,无损发音,护理方便,且不易发生并发症,必要时还可用手术方法将造口瓣片复回原位.作者于1993~1998年间,对3例患者行永久性气管造口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玉龙 刊期: 2000年第11期
为了解被犬、猫、鼠等动物抓咬伤者在接种狂犬病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本文对926例注射狂犬病疫苗者进行了抗狂犬病毒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军明;朱国良;毛敏坚;平国华 刊期: 2000年第11期
1994年12月~1998年5月,我院共有36例盆腔包裹性积液、子宫浆膜下肌瘤经B超检查误诊为卵巢肿瘤.现对该36例的声像表现及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沈晓燕;解左平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术后镇痛已在临床普遍应用,为了比较全麻病人术后静脉持续镇痛与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我们进行了对比观察.
作者:付丽君;戚建勋;金一澜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穿透性大植片角膜移植治疗角膜大病灶的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9mm直径的角膜移植片行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病11例(11只眼),并与6~7mm直径角膜移植组15例(15眼)进行对照.结果两组角膜透明率均为100%;裸眼视力≥0.5者大植片组有8眼(占72.7%),小植片组有5眼(占33.3%),大植片组视力恢复优于小植片组(P<0.05).术后12个月角膜散光的发生率大植片组较小植片组低(P<0.05).大角膜植片并不增加排斥反应的治疗难度.结论治疗角膜病变范围较大的角膜病患者,采用>9mm直径的角膜植片行角膜移植的手术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周宏健;林赛萍;何光辉;吴国海 刊期: 2000年第11期
肺心病的基本病变是肺泡缺氧及肺动脉高压(PAH),而血粘度高和循环阻力增高可加重PAH.作者采用蝮蛇抗栓酶佐治肺心病,并与常规治疗组对照,以观察其在降低血粘度,进而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的效果.
作者:金梅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本文对1990年1月~2000年1月间手术治疗的132例门静脉高压症病例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防治问题.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32例中男100例、女32例;年龄20~55岁,平均45岁.肝炎性肝硬化106例,血吸虫性肝硬化20 例,其他6例.肝功能按Child分级:A级70例,B级52例,C级10例.其中90例因急性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EVB)就诊.
作者:汪雪源;李明主;李定耀;王云良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1994~1999年共行小儿眼科手术14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148例中,男96例,女52例;年龄15个月~12岁.其中因先天性或外伤性白内障行囊外+人工晶体植入术49例,斜视行矫正术51例,上睑下垂行矫正术19例,外伤行异物取出术或清创缝合术22例,囊肿切除术5例,双眼高度近视行后巩膜加固术1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1例.采用氯胺酮分离麻醉+眼球局部麻醉25例,行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眼球局部麻醉123例.
作者:李红君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多存在沙眼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临床上常用罗红霉素等治疗.司巴沙星是新合成的长效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阴性菌及衣原体等都有强抗菌活性,体内半衰期长(15.8±0.5 h),组织渗透力强[1、2].现用司巴沙星治疗衣原体、支原体阳性的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并与罗红霉素(商品名罗力得)作对照.
作者:吴光亮;李仲宜 刊期: 2000年第11期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各地卫生防疫部门都开始采用计算机来管理检验数据和打印报告单[1、2].但一般都只是打印报告单,而且文字输入量较大.我们采用了Excel的逻辑函数功能实现了收样登记、实验记录、报告单打印一体化.经一年来实际应用,已达到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逢蛟;楼丽波;付小红;于梅;林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肿瘤,在欧美国家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4位[1],在我国近年已居第7~8位[2].胰腺癌早期缺乏特殊症状,又无特异性肿瘤标记,加之恶性程度高,累及范围广,往往确定诊断时已属晚期.为探讨胰腺癌早期诊断,现将我院1993年5月~2000年5月收治的29例胰腺癌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玉璜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尤其是肺炎.肺炎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1990年世界首脑会议文件及其他各个国家制定的相关文件,把到2000年ARI病死率降低1/3列为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国家任务和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在国际22届儿科会议上WHO认为,到2020年疾病类型将有变化,但主要死亡原因仍与1990年代相仿,ARI仍是儿童五大死亡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城市住院儿童中1/4~1/2是肺炎病儿,农村医院儿科住院病儿肺炎占1/2以上.肺炎是目前我国5岁以下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卢竞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儿科1996年6月~2000年8月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20例,成活率达85%.现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4小时14例,~7天4例,~28天2例.早产儿5例,足月儿15例,均附合1986年8月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拟订的诊断方案[1].其原发病为:窒息伴缺血缺氧性脑病(HIE) 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5例,胎粪吸入性肺炎(MAS)3例,核黄疸2例,败血症伴脑病2例,硬肿症伴肺出血2例.
作者:史志振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测定肝癌患者介入治疗(TAE)术前后血流指数的改变,为评估术后疗效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5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于介入治疗术前5~7天及术后7~10天、6个月和12个月测定病灶内彩色动脉型血流的大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结果 TAE后肿瘤内径缩小,PSV下降,RI增高,但生存期<1年组栓塞后6月PSV、RI改变并不显著,与生存期>1年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后,癌肿内血流动力学发生不同程度变化,是评估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东妹;曹涌;尹凤英;蔡凤玲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1987年2月~2000年7月经纤维胃镜检出并经病理确诊的青年人胃癌22例,现对其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青年人胃癌的特征及误诊原因.
作者:黎炎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和43例非心力衰竭对照组患者的血小板膜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衰组GMP140(33.9±2.1μg/L)、PAI-1(0.80±0.19AU/ml)明显高于对照组(18.1±49μg/L、0.71±0.9AU/ml),P值分别<0.001、<0.05;IVEF(51.2%±10.5%)明显低于对照组(71.3%±8.2%),P<0.01.心衰组不同心功能患者的血小板功能状态不同,心功能越差,LVEDd越大,LVEF越小.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小板高度活化,血液呈高凝状态.血小板活化程度可能与心衰的病程及愈后有关.
作者:陈志华 刊期: 2000年第11期
脑血管病患者的恢复期长,并发症多,致残率高,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我院1997年1月~1999年12月康复病房收治的36例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晨霞 刊期: 2000年第11期
临床研究证实,阿片类药和局麻药之间有协同镇痛作用[1].我们在颈丛阻滞局麻液中加小剂量吗啡或芬太尼,观察其术后镇痛效果.
作者:严国章;杜益飞;俞曹平 刊期: 2000年第11期
为了解国家公务员健康状况、发病趋势及诱发因素,于1999年8~10月,对奉化市国家公务员2 858人,男2 237人、女621人,作了健康检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洪继萍;张素惠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将曲马多硬膜外隙单次注射用于阑尾切除术后的镇痛,并与芬太尼组作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导如下.一、资料和方法本院2000年1~7月急性阑尾炎住院患者90例,年龄19~59岁,均无心肺肝肾病史.术前所有患者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100mg.硬膜外隙穿刺置管后将1.5%利多卡因+0.2%的卡因12~18ml,分次推入硬膜外隙,麻醉平面满意后,常规给枢丹4mg静注.将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Ⅰ组于术毕缝皮时将曲马多10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后,硬膜外隙单次注射.Ⅱ组于术毕缝皮时将芬太尼0.1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后,硬膜外隙单次注射.Ⅲ组于术后硬膜外隙单次注射生理盐水5ml.
作者:胡建雷;俞曹平 刊期: 200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