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科学课程主动见习融通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彭小青;罗爱静;张浩;沈守荣;彭伟莲;余枭;邓芳;蒋铁斌

关键词:内科学, 主动见习融通教学, 教学改革
摘要:内科学课程作为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基本和核心,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医学生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介绍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构建实施的内科学课程主动见习融通教学新模式,并从具体组织形式、考核方式、实施重点、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强调“以实践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宗旨,以期能深化医学教学体系改革,促进自主、动态、共享的教学新氛围的形成.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山医学院评教制度的问题调查与对策分析

    通过对中山大学医科学生评教制度的梳理,结合师生对评教制度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分析存在问题,从而思考评教制度的设计理念和实施模式,提出改进对策,以充分发挥学生评教制度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作者:陶心琢;高国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UTS与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导师制(UT;)与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锦州医科大学201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班学生共64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导师制结合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组在实习成绩、临床思维能力、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学满意度、医患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导师制与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作者:孙丽敏;张涛;贺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急诊科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参与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一组予以传统教学,设为对照组,共30人;另一组予以角色扮演教学法,设为实验组,共30人.实习4周后对两组护生的出勤情况、考核情况以及护生带教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出勤天数、考核分数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生带教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实习护生开展角色扮演教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护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有积极意义.

    作者:江琴叶;范弘嘉;周海燕;汪云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改良案例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目的:探讨改良案例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2013级护理学专业312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案例教学法,通过考试成绩、问卷调查评价二者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教学反馈良好.结论:改良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余艳萍;李玉玲;于文永;徐晶;郑洁;李丽红;皇甫辉;王斌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生人文关怀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在校本科护生的人文关怀素质和创新能力现状.方法:抽取某大学护理学院三年级本科护生13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关怀意识量表、关怀能力量表和个人创新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的关怀意识得分为(67.04±7.75),关怀能力得分为(181.28±13.81),个人创新能力得分为(52.15±7.81).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中耐心维度标准化得分高,勇气维度标准化得分低;个人创新能力各维度得分相近.结论:在校本科护生的人文关怀素质处于偏低水平,创新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医学院校要注重相关培养,以提高本科护生人文关怀素质和创新能力.

    作者:杜少英;高伟娜;周艺;杜小静;王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临床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建立的探索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阶段,建立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真实反馈医学生临床能力,提高医学生培养水平,为医学教育发展提供借鉴依据.该研究在对国内外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经验,确定临床综合能力的内涵及评价条目.采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条目进行筛选,进一步确立条目内涵、分级及权重.并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及效度进行分析,终确定指标体系.

    作者:吴丹云;蔡桂英;张妍;张晓宇;李珍妮;王慧萍;邵海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PBL教学法对提高胃肠外科护理带教效果的分析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ming,PBL)在胃肠外科实习学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课题纳入2016年到2017年胃肠外科实习学生56名.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56名实习学生均分为两组.胃肠外科特点和带教大纲选择合适的带教老师,将PBL教学法应用到实验组28名实习学生带教中,对照组28名实习学生单纯应用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实习学生成绩以及带教结果评价.结果:实验组胃肠外科实习学生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外科实习学生运用PBL教学法可显著提高学习质量.

    作者:徐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双语C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目的:探讨双语C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学生分别采用双语CBL教学和传统双语教学授课,通过问卷调查和理论测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学生对双语CBL教学的满意度和测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双语教学.结论:该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作者:李军;辛勤;齐汝霞;王国芳;崔立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形成性评价考核体系在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抽取我校2015级全日制中医临床专业242名本科学生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120人为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122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的考核方法.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及期末考试成绩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综合成绩优于对照班(P<0.05),且前者及格率高于后者(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于80%的学生接受并认可形成性评价考核体系.结论: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价提高了病理学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者:胡敏;韩要武;钱琛;张颖;周媛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中医本科毕业生质量追踪调研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此文基于对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三个医学类专业2010-2012届本科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的反馈信息,对云南中医学院医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总结,对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为构建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与在校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互动机制提供了实证依据,进一步推进了中医本科教学改革.

    作者:邰先桃;刘海静;廖映烨;张运;张骞;何琪;凌娴;杨叶娇;段必双;陈林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医教协同改革政策过程研究

    医学教育改革深层次问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度需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使命构成了医教协同改革的问题源流;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医学院校的组织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参与、政府部门的支持构成了医教协同改革的政策源流;执政党理念、国民情绪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构成了医教协同改革的政治源流.三大源流共同作用,在政策企业家的推动下开启了政策之窗,实现了医教协同改革的议程设置和政策出台.

    作者:孙松;朱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的高度重视,针对当前我国医学院校的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基于提升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基本目标,探索并实践了“启、练、赛”三位一体的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云;杜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Sandwich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心得

    目的:探讨三明治教学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两个轨道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行传统教学,实验组实施传统教学结合Sandwich教学法.比较学生的考试成绩,并对实验组学生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教改章节成绩和总成绩,和在以考察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观题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70.0%的学生认为Sandwich教学法效果好,可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结论:Sandwich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中效果良好,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郑晓东;齐靖;王秀丽;张艳枝;范凯;王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标准化出入科教育在ICU护理带教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标准化出入科教育在ICU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实习的54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7人.对照组选用传统带教方案,实验组选用标准化出入科教育带教方案.比较两组在带教过程中实践考核和标准化出科考核中的成绩.结果:实验组在带实习过程中的实践考核和标准化出科考试中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出入科教育使护生快速了解ICU的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与带教老师形成良性互动,及时查找问题,提高护理能力,对提高护生护理危重患者的综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符爱霞;管艳兰;何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以“多元化”教学项目的开发拓宽学生创业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鉴于美容造型艺术课程“根据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的项目设计,只能基本满足市场需求,但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尚缺针对性,本文通过探讨在教学中实施多元化项目开发与拓宽学生创业途径之间的必然联系,提出年龄结构、造型风格、服务对象、服务形式多元化项目教学改革,并通过教学实践与反思,对提高美容相关类专业学双创实践能力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章益;周亚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美国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的观察与体会

    口腔实习是从理论学习过渡到临床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由学生转变为医生的关键阶段,在整个口腔医学教育中有重要作用.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加,国内学者也有更多的机会近距离观察发达国家的口腔医学培养模式.文章通过对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牙学院临床实习的观察与思考,以期在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上对国内口腔医学教育有所启发.

    作者:王敬旭;高平;Bin Yang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多元教学和客观评估模式在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针对规范化培训医师来源的多元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眼科在对培训医师的临床思维方面和操作水平的培养中,采用本科生临床导师制、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为基础学习模式)、CBL(Case-Based Learning,病例为基础学习模式)、模拟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模式,结合SP(Standard Patients,标准化病人)、OSCE(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等客观统一化教学评估模式,构建了多角度、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在这种模式下,规范化培训医师在临床实践、操作技能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

    作者:陈燕;吴强;邱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参与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目的:了解本科生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的参与情况,为提高大创项目中本科生的参与程度与提升本科生科研水平提供建议.方法:以武汉大学医学部的全体本科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网上问卷进行调查,并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与Fisher精确检验.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79份,有效回收率69.92%.本科生参与程度对申报结果与项目结题有明显影响.结论:提高参与度可以提高申报国家级项目的机会,述可以提高结题率.本科生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参与度较高,普遍参与项目实施的各个进程,但参与的时长与多元化程度还有待提升.

    作者:许胡笛;王睿;杨柳;边专;张玉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基于临床技能竞赛的角度

    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以赛促教,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临床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改善教学条件,构建优质临床教学平台资源,全面优化五年制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更加扎实培养五年制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唐正午;王文军;文兰;杨冯睿;王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内分泌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与标准化病人在内分泌临床本科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本科实习学生中随机抽选60人,随机分为PBL组和PBL+SP组.培训中两组学员均进行PBL教学,PBL+SP组引入SP.比较两组入科笔试,出科笔试成绩,现场提问和问卷调查.结果:经过基础理论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分析,现场提问,问卷调查PBL+SP组优于PBL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BL教学结合SP在内分泌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刘妮娜;钟兴;杜益君;潘天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