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博士生论文产出规律及其与导师h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戴慧芬;徐凌霄;徐承富;马涵;虞朝辉;王亦夫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学术评价, 影响因素
摘要:如何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热点关注的课题.SCI论文是博士生科研产出的主要形式,分析博士生SCI论文产出情况及其与导师h指数相关性,可揭示博士生科研产出规律,并为制定相关培养政策和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低年资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对患者健康教育认知及技巧的调查

    目的:了解低年资全科医生和专科住院医生对患者健康教育的认识及掌握的技巧.方法:采用全科医生或专科住院医生自评,带教老师评价,所管病人对其医生的评价进行调查.比较两组医生在意愿,技巧,及患者接受情况方面的不同.结果:低年资全科医生在健康教育的主动意愿,沟通技巧及患者接受情况方面低于专科住院医生.结论:应加强全科医生的毕业后教育,并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技巧的培训.

    作者:苏琳;张庆文;李卫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医学生主动性人格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择业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择业效能感量表和职业成熟度量表对670名医科院校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以及择业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医学生主动性人格与职业成熟度、择业效能感均呈显著正相关;(2)择业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和职业成熟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白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博士生论文产出规律及其与导师h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如何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热点关注的课题.SCI论文是博士生科研产出的主要形式,分析博士生SCI论文产出情况及其与导师h指数相关性,可揭示博士生科研产出规律,并为制定相关培养政策和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戴慧芬;徐凌霄;徐承富;马涵;虞朝辉;王亦夫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的探索性研究

    近年来许多医药院校设立了市场营销专业,如何加快医学院校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如何拓宽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这就要求医学院校根据自身的优势及市场需求,明确培养目标,细分专业方向以适应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作者:陈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来华医学留学生汉语言文化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医学留学生已成为继汉语言专业后第二大来华留学群体,这一群体来华的目的是用英语学习医学知识和技能,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明显缺乏.针对这一特点,创新开放式合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医学留学生汉语言文化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国家“软实力”,这既是留学生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职业成熟度测定在高职药学专业顶岗实习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以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学生为样本,运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测试1-3年级241名学生职业成熟度,探索顶岗实习教学评价中科学可行的监控指标.职业成熟度测定可作为顶岗实习教学评价的一个新的指标.

    作者:刘芳;罗跃娥;刘冬莹;刘斌;周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于“转化医学”时代背景探索大学教学医院科研管理创新模式

    文章通过对转化医学基础概念与内涵发展的回顾,结合目前大学附属医院科研管理现状,探讨基于“转化医学”时代背景下大学教学医院科研管理的创新模式,旨在建立科学的“转化医学”科研管理模式,突破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的体制瓶颈,使转化医学从一种概念演变为推动医院科研和临床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引擎,使患者更快地受益于基础研究的成果,实现医院科研生产力水平提升和转化医学核心价值.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日外科医生培养的比较差异

    日本与中国同属亚洲国家,但医学教育方法和体制却有很大差别.文章着重于外科教育方面对中日两国的本科医学教育、研究生教育、毕业后教育等三阶段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医患沟通人文教育以及执业医师资格认证的异同,对比两国的医学教育效果,希望立足于中国医学教育的国情,针对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和医疗体制落后的现状,找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医学教育之路.

    作者:张胜;黄华兴;王水;沈历宗;徐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情景模拟教学在产科专科医师培训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在产科专科医师培训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确定情景模拟教学的内容、目标,准备相关的物品和人员,设计标准化流程,通过特定的指标和参加者的讨论评价该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结果:该方法在产科专科医师培训特别是危重症抢救训练当中具有优越性.结论:情景模拟教学在产科专科医师培训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海天;肖力;王子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实用急救技术培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探讨

    目的:探索实用急救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培训的有效模式,评价培训效果.方法:180名社区医生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人.两组均予相同培训教学模式,强化组于初训后1年、2年以在职继续教育的形式参加再培训,对照组于初训后由学员自行复习.两组均予初训前、初训后即刻、1年后和2年后考核.结果:两组培训后3次考核成绩均优于考核前(P<0.05),强化组1年和2年后的考核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医生的急救技术亟待提高,实用急救技术继续教育是提高社区医生急救水平的有效途径.

    作者:任天成;毛荣;王一镗;高想;张郁青;刘晨;陶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CBL和PBL双轨式教学在血管外科轮转住院医师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BL和PBL双轨式教学在血管外科轮转住院医师培养中的效果.方法:将轮转血管外科的住院医师随机分为实验组(CBL+ PBL教学组)和对照组(传统教学组).对两组住院医师的考试成绩及教育环境测量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教学效果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CBL和PBL双轨式教学模式应用到血管外科教学中是可行的,可以提高血管外科临床教学水平.

    作者:张天华;迟德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老年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早期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56例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根据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组26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比较各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比组术后并发症(16.7%)、局部复发(10.0%)及远处转移(13.3%)相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等指标均明显少于对比组(P<0.05).结论:早期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疗效,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恢复更为迅速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周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改良PBL教学法在脂类化合物教学中的应用

    遵循PBL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在设置问题、讨论形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加以改良,用于医用化学脂类化合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近两年的问卷调查、近四年考试成绩及后续课程教师反馈意见.结果显示,改良PBL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了相关题目得分率及总成绩,改善了后续课程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

    作者:林晓辉;王玉民;董建;姜洪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X线引导下介入治疗72例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X线引导下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X线引导下介入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及肌瘤体积、月经、激素水平、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每隔3个月复查1次,发现患者术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月经周期、月经量、月经时间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LH、E2、FSH水平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5d内出现短暂闭经、呕吐、血尿各2例,经对症治疗1周后,上述症状均消失,未出现盆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X线引导下介入治疗子宫肌瘤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等优点.

    作者:董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个性化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老年性糖尿病患者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188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作为对照组于观察组,各94例.在常规降糖治疗上,对照组配合集体心理护理,观察组配合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情况、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焦虑(SAS)评分、各项血糖生化指标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较具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临床护理效果较集中心理护理更有优势.

    作者:汪锦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即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系统化的护理干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85.00%,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随访,观察组患者生活行为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率93.34%,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率6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提高治疗优良率.

    作者:潘淑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于培训有效性的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的问题探讨与对策研究——以温州医科大学举办的住院师资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为例

    温州医科大学自2013年开始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努力为浙江培养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队伍.在培训过程中,温州医科大学发现现有的培训方式存在着一定问题.为达到预定的培训目标,基于培训有效性理论,针对现存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认真探讨,努力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

    作者:徐天士;郑雅;张琪峰;朱杨威;方才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以学习档案为主线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在康复评定学中的构建和应用

    在康复评定教学中构建以学习档案为主要载体的形成性评价体系,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和形式,对教学过程进行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估,反馈教学信息,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控,能促进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和自我评价不断地总结、反思、进步和提高.研究发现构建以学习档案为主线的形成性评价体系,能实现学生以形成性评价促进自主学习,教师根据评价反馈适时调整授课方案,从而达到佳教学效果,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师生双赢.

    作者:方针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影响军校护生知人能力因素的定量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军队院校护生知人能力的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武警后勤学院护理专业三个学员队,共计212名学员进行测试.采用的主要测试工具是王进礼教授等人编制的知人能力测验.结果:智力、年龄、情绪、家庭所在地等因素与知人能力有相关性.结论: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提高学员的知人能力.

    作者:胡国瑾;冯晓莉;郝占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诊危重患者应用风险管理策略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应用风险管理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48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7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74例患者采用风险管理策略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急诊停留时间、抢救成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有效降低护理差错和护理缺陷的发生率,缩短急诊停留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任海瓯;胡琴节;林海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