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李冬梅;王峰;郑家伟
自1998年以来,我们开始用自制的三种不同的小型皮肤拉钩,在眼周、面颊、耳后等部位整形美容手术中使用。1 材料 大号别针2只,直径0.1cm不锈钢丝20cm,不锈钢尺1把,电烙铁1把,焊锡若干。2 制作方法 2.1 单钩制作 取大别针1只,用技工钳松开弹力圈,拉直,在末端1.0cm处弯成“U”形钩,钩端必须保持0.5cm。
作者:任飞;张保祥;付沛养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8年3月至1999年12月共进行踝部水平断足再植8例,运用护理程序,结合患者生理、心理动态变化特点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有力地促进患者术后全面康复。1 临床资料 本组男7例,女1例。年龄14~45岁。其中绞轧伤5例,挤压伤2例,切割伤1例。离断平面,踝上10cm离断1例,踝平面离断5例,足跟离断1例,踝下5cm离断1例。2 护理计划 2.1 焦虑 对意外创伤一时难以承受,担心得不到满意治疗和护理,担忧断足能否成活,怕无法适应病后生活。2.1.1 护理目标 患者尽快熟悉病后生活,对疾病有所了解和认识,能以良好的心境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俞曼芳;楼葛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 测定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等瘢痕组织中PKC活性变化,探讨PKC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PKC活化后催化底物多肽磷酸化,然后计数底物中掺入32P的放射活性的原理,测定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成熟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PKC活性。结果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PKC的活性显著高于成熟瘢痕和正常皮肤(P<0.001,分别高出正常皮肤318.30%和519.07%),瘢痕疙瘩高于增生性瘢痕(P<0.001,高出48.60%)而成熟瘢痕和正常皮肤间没有差异(P>0.05)。结论 瘢痕组织中PKC活性升高且与增生程度相关,提示PKC可能参与了细胞增殖和合成物质的信号转导。
作者:张选奋;鲁开化;李荟元;季少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由于多学科的交叉发展,现代美容模式已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整体性的发展势头。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生物工程技术向医学整形及美容化妆品制造领域的渗透和广泛应用,给整形科学、美容学、化妆品学都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1 基因工程技术在美容学中的应用 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整形及美容护肤方面,可以发挥神奇的效果。利用DNA重组技术,可以将一些在美容和整形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如各种细胞生长因子),在真核及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使得适量补充某些外源性蛋白质成为可能,真正解决了其它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些蛋白质可以加速皮肤损伤过程中胶原合成的增加,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受体敏感性,加速破损细胞的上皮组织愈合,减少继发感染及愈合延迟的发生。对于各种整形手术,如文眉、文唇、文眼线及各种修复术等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李校堃;姚成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5年以来,本人有较多时间从事整形美容门诊工作,先后诊治有关隆乳手术问题的患者500余例次。包括咨询、检查、选择治疗方案、假体选定,参加手术以及术后复查和并发症处理等。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为更好地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此术式,就以下问题谈几点肤浅的意见。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观察外源性透明质酸(HA)对兔耳创面愈合前后胶原代谢的影响,探讨透明质酸抑制瘢痕增生的机理。方法 18只日本大耳白兔,建立兔耳创伤愈合模型后,随机分成2%HA治疗组(A组),1%HA治疗组(B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术后第3、7、10、14、18天取标本匀浆后测定羟脯氨酸(HPr)含量,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B两组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1),A、B两组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A能够抑制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其作用有剂量依赖性。
作者:李希军;柳大烈;张阳;安天义;王吉慧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 将先进的激光技术应用于眼袋整复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 将230例不同类型的眼袋患者分为三组,A组:结膜径路眼袋整复术;用激光刀在结膜面切开,取出脂肪组织。B组:皮肤径路眼袋整复术;常规皮肤径路,用激光刀将脂肪取出,剪除多余的皮肤后缝合切口。C组:结膜径路眼袋整复术加下睑皮肤除皱术;第一步按A组的方法取出脂肪,第二步用激光行下睑皮肤除皱术。结果 采用激光联合疗法治疗不同类型的眼袋,术后经临床观察及随访,满意率97.29%。结论 将激光技术应用于眼袋整复术,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苑凯华;刘春利;李勤;赵艺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 女,31岁。隆乳术后3年要求取出假体,于1999年3月在局麻下经腋下原切口取出盐水假体,术后伤口Ⅰ期愈合。2个月后因食用“摇头丸”在的士高运动较激烈,第2天感左侧胸部不适 ,明显大于右侧。第3天在当地医院经B超检查发现“左侧胸大肌后有积液”,抽出血样物后诊断为左侧胸大肌后出血。在左侧乳房下做切口排出约300ml血,应用止血药,绷带包扎,置引流条。术后第4天伤口闭合,局部肿胀减轻,但仍抽出150ml血样物,再用弹力带加压包扎,肌注立止血,每日一 次,术后第14天抽出50ml暗红色液体,第16天转来本院门诊。B超检查见左侧乳房后有5cm×5cm×2.8cm积液,用9号针从外侧刺入抽出60ml暗红色液体,B超检查未见积液,加压包扎。第21天检查又有积液,抽出同样颜色液体70ml,再加压包扎。第35天B超复查仍有液体。于局麻下取左侧乳晕边缘切口,逐层分离至腔隙包膜,切开包膜,见包膜内有大量渗出液及积血机化物。剪除包膜后观察10分钟,见无出血,逐层缝合切口,加压包扎,伤口Ⅰ期愈合。1个月后复查未见积血。
作者:江松辉;张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 预防和治疗隆乳术后纤维包膜挛缩。方法 对531例隆乳术患者,作者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①适当扩大剥离的腔穴,一般较之假体直径大约3~4cm。②术后按摩及接受手术者自身有节奏的运动。③对已发生挛缩的纤维包膜进行手术松解。④术后应用负压引流。结果 早年142例中35例发生纤维包膜挛缩,按Baker法分类为Ⅲ°,其中18例再次手术,松解包膜,6例取除假体。531例手术包膜纤维化发生率为6.5%,较以往明显降低。结论 术后坚持按摩及适当的运动,可以预防隆乳术后包膜挛缩。
作者:张志升;张磊;沙荣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0年1月至1998年12月的8年间, 共处理固态硅胶隆鼻术后各类并发症及非手术所致失败患者44例(其中包括院外术后并发症来我院就诊16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4例,男4例,女40例。L型、柳叶型各22例。由非手术引起假体取出的患者13例,包括心理障碍12例,排异1例。因各种手术并发症失败的有31例,其中隧道内积血(液)8例,假体不正16例,局部感染(含切口感染)4例,假体外露3例。两种以上并发症并存5例。
作者:马继任;郭丹凤;邱晓东;何茂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注射法硅胶(液态)隆鼻术的各种不良反应并探索其治疗方法。方法 在局麻下将病变鼻部位的液态硅胶彻底刮除后,用双氧水或含抗生素生理盐水作局部冲洗,随后根据情况部分患者即刻行人工骨鼻外形再塑术,术后配合口服或静滴抗生素治疗。结果 1994年至2000年共完成59例手术,随访3个月至5年,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液态硅胶不适合用于注射法隆鼻,彻底清创是治疗各种不良反应唯一有效手段。
作者:宋建星;邢新;刘军;陈江萍;郭恩覃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下眼袋的形成,是面部老化的表现。传统的眼袋整形,常易产生下睑外翻及凹陷等并发症。1997年始,笔者采用眼轮匝肌悬吊同时行眶隔固定矫治下眼袋38例,手术效果满意,无1例并发症发生。1 临床资料本组38例,女34例,男4例。年龄28~65岁之间。其中9例为采用传统方法后效果不佳或不久复发,下睑轻度外翻,采用此法无1例出现下睑外翻及凹陷畸形等并发症。随访2年半,38例病人,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余萍;李朝阳;郭智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有关预防用药占抗菌药物总量的比例,目前尚缺少精确的统计资料,国外某些作者报告为30%~40%。近年来,在整形外科领域,清洁伤口手术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越来越普及,究竟疗效如何,没有定论,为此我们调查分析了我院整形外科自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2年4?282例清洁伤口手术,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小云;罗盛康;李建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 收集1995至1998年门诊患者81例。年龄在25~35岁之间。其中前牙扭转55例79颗,前伸26例32颗,错位21例25颗。2 材料 选用德国维他公司烤瓷材料及比色板。3 方法 3.1 对前牙扭转、错位牙体预备采用高速涡轮牙钻机,用不同型号的金钢砂针,根据咬牙合关系,在不影响固位形、抗力形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磨牙体组织,为了恢复患者的正常外形,对于扭转,错位牙要考虑烤瓷冠的唇侧边缘应完全由瓷覆盖,并深达龈下,并在基本唇侧相应的部分磨出肩台,通过烤瓷冠来完全恢复他的颜面部外形。
作者:侯明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治疗腋臭,方法较多。如局部涂擦药简便易行,可以减轻腋臭气味,但不能永久消除腋臭。局部药物注射简便快速,痛苦小,但其大的弊病是容易复发。激光或高频治疗,容易遗漏部位大汗腺不能彻底破坏。传统的外科手术是将腋毛区梭形切除。但愈后瘢痕明显,如腋毛区分布广可能切除不彻底。笔者于1996年10月至1998年12月,用肿胀麻醉吸刮术治疗56例,效果可靠,无后遗症。
作者:刘明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 由于手术治疗先天性乳头凹陷常有些严重并发症,故研究利用非手术负压吸引疗法,将凹陷乳头吸出,并维持到正常状态。方法 制作乳头凹陷隆起器,用负压吸引原理,将乳头吸引出并维持到正常状态。操作应仔细并循序渐进,防止乳头缺血坏死。一般30天左右,乳头不再回缩。继续佩带3个月,以巩固疗效。结果 346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随访期间内观察,除7例外,均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达98%。结论 由于乳头凹陷隆起器用于先天性乳头凹陷治疗临床近期效果较好。为目前较佳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但还须进一步观察。
作者:姜会庆;汤黎明;陈一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溃疡,创面不易愈合,均应采用手术修复。近6年来,我们用双侧双蒂推移皮瓣修复慢性溃疡18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8例中,男11例,女7例。年龄32~51岁,平均36.5岁。致伤原因:开放性胫腓骨骨折6例,小腿软组织严重损伤4例,小腿烧烫伤3例,前臂烧伤2例,化学腐蚀伤大、小腿各1例,前臂电灼伤1例。均为伤后皮肤缺损或皮肤坏死,创面反复感染所致。伤后时间3个月~2年。溃疡面大13.5cm×8cm,小5cm×5cm。均采用双侧双蒂皮瓣修复。除1例早期出现皮瓣点状坏死,经换药治愈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2~10个月,全部皮瓣外形满意,色泽、质地、感觉良好,无溃疡再发生。
作者:刘维平;田文;金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眶周外伤性畸形后期整复的理想方法。方法 自1989年以来,笔者依据眶周畸形程度的不同,采用瘢痕松解植皮、局部皮瓣转移、颞肌或筋膜瓣转移、内外眦整复、自体组织及组织代用品填充等多种方法综合整复。结果 治疗23例,容貌改善,效果满意。结论 眶周畸形的后期整复在修复软组织缺损的同时,应注重硬组织的填充和复位,兼顾内外眦的整复;如眼球已摘除应尽可能安装眼座、佩带义眼。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作者:韦强;陈石海;黎冻;刘庆丰;周翔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不同的术式对不同成因的睑袋的整复效果,为睑袋的整复积累临床经验。方法 对236例睑袋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结膜径路的眶脂去除术(41例)、单纯松弛皮肤去除术(25例)、单纯眼轮匝肌整复术(8例)、皮肤径路的眶脂去除下睑支持结构加固术(149例)以及保留眶脂的睑袋整复术(13例)进行整复。结果 2例患者因双侧下睑区不规则膨出,1例患者下睑切口位置高低不一,进行了再次整复术;3例患者早期下睑皮肤瘀斑明显,2例患者早期有轻度睑球分离,随着时间的延长,症状都消失;其余患者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睑袋形成的原因各异,患者的年龄、职业以及对手术的期望值差别较大,术前对患者的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选择合适的术式,术中注意处理每一个环节,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胡琼华;王炜;祁佐良;董佳生;林晓曦;张余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整复唇红、唇部凹陷、唇珠缺损、薄唇,探索唇部整复新方法。方法 23例不同程度唇部缺损、凹陷畸形,根据缺损大小,个性化地选用PAHG-C型注射植入口轮匝肌下,充分塑形。结果 其中22例效果满意,1例出现硬结,抽出后2个月再次植入,随访3个月至1年无不良反应,唇部外形良好,手感柔软,神经感觉正常。结论 PAHG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组织刺激小,质软,接近正常组织,操作简单,是整复唇部组织微小缺损、凹陷畸形良好的软组织填充剂。
作者:杨新;李冬梅;王峰;郑家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