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大叶性肺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宋庆梅;张晓

关键词:肺炎, 大叶性,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 儿童
摘要:目的:观察儿童大叶性肺炎期间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20例肺炎患儿中,大叶性肺炎61例,非大叶性肺炎59例。测定患儿血清中的 TNF-α、IL-10及IL-6含量。结果大叶性肺炎组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及发热症状的人数明显多于非大叶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叶性肺炎组的TNF-α、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大叶性肺炎组,IL-6水平低于非大叶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儿童患大叶性肺炎期间,TNF-α及IL-10过度分泌,IL-6分泌不足。TNF-α、IL-10及IL-6均可作为大叶性肺炎病况参考指标。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儿童多动症的中医病机及辨证治疗

    多动症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以情绪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难以自控的动作表现过多为特征。中医学理论认为患儿多为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阴阳失调。常见于早产儿、有热性惊厥史、营养不良,也可见于家长过于溺爱等诱因,患儿以男孩居多。尽管成人后不会出现严重后遗症,但因影响学习成绩,而使家长们深感忧虑。中医学认为本病的主要病位在心、肝、脾、肾,其病机关键为风、痰、火、热。从中医辨证角度将本病分为脾虚肝旺、心肝火旺、肝阳上亢、痰火扰神四型。中医治疗方法配合心理辅导是可以治愈的。

    作者:庄玲伶;陆彪;宋昱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韩新民教授运用安神定志灵治疗儿童多动症、抽动症临床应用

    安神定志灵是韩新民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制的专方验方之一。该方由醋柴胡、广郁金、黄芩、连翘、决明子、天竺黄、钩藤、石菖蒲、炙远志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清心平肝、豁痰开窍、安神定志之功效。韩教授根据辨证论治的特点,灵活化裁安神定志灵治疗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疗效颇佳。

    作者:郭玉清;韩新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悬吊技术对提高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肌力的疗效评定

    目的:观察悬吊技术对提高偏瘫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下肢肌力的疗效。方法40例痉挛性偏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康复训练并配合悬吊运动训练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M88项评分。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积分差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结论经过3个月的康复治疗,患儿下肢肌力均有提高,康复训练并配合悬吊运动训练患儿肌力及运动能力均高于常规康复功能训练。

    作者:冯喆;胡晓丽;王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龙牡桂枝汤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模型大鼠行为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龙牡桂枝汤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模型动物---幼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自发活动和非选择性注意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幼年雄性SHR大鼠48只,随机分为龙牡桂枝汤高、中剂量组、盐酸哌甲酯组和生理盐水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通过开场实验和Làt迷宫实验分别检测给药前后大鼠自发活动和非选择性注意力的变化。结果在开场实验中,各药物组穿越格子数和直立次数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盐酸哌甲酯组大鼠穿越格子数和直立次数少于中药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药高剂量组与盐酸哌甲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àt迷宫实验中,各药物组斜搭次数多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高剂量组的斜搭次数多于中剂量组及盐酸哌甲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牡桂枝汤可改善AD HD模型大鼠的自发活动和非选择性注意力,并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何平;唐彦;杨若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关于前言的书写要求

    前言主要说明“因为什么而要研究什么”的问题,一般应简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明确说明研究的目的,包括主要和次要目的。可少量引用切题的重要参考文献并加以分析,作为自己设想的依据。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数据或结论。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轻易使用“国内外首创”“文献未见报道”“前人未研究过”之类的提法。一般不超过250字。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对《母婴护理》教学的启示

    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试行)》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改革,启示《母婴护理》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护理职业能力,提高护理职业素质,帮助学生获得“双证”,实现就业,从而推动护理教育的发展。

    作者:熊瑛;张丽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本刊对论文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2.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珚x ± 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 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行为矫治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首选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单纯服药不能有效解决时应考虑行为矫治等非药物治疗。行为矫治需要患儿有良好的领悟性,方法要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见效性及个体化。行为矫治需分阶段进行,长期坚持,由明确靶行为、行为矫正、行为强化、行为固定等步骤循序渐进。

    作者:韩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对普通型手足口病的治疗采用口服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肌注重组人干扰素治疗。结果牛黄清心散联合肌注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有效率高,疗程短。结论小儿轻症手足口病可以应用口服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肌注重组人干扰素治疗,有效率高,简单易行,缩短疗程,方便有效。

    作者:陈艳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生后42 d的小于胎龄儿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现代医学保健,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干预。1周岁时对其身高、体质量测量和智能发育测评。结果干预组患儿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对于小于胎龄儿这一类存在生长发育障碍的高危儿童,尽早进行干预,能更好地提高其生存质量,防止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的发生。

    作者:曾贞;马美美;田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田静教授治疗婴儿湿疮经验分析

    婴儿湿疮俗称“奶癣”,是发生在婴儿头面部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湿疹。导师田静教授认为,其病位在头面部,与脾、肺、心三脏有着密切关系,其致病主要是“外感风热之邪”和小儿“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疗上应予祛风除湿,养阴清热之法,善用中医外治法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作者:朱卉雯;田静;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肝素对肾病综合征患儿高凝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肝素对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患儿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90例肾病患儿随机分为微剂量组、小计量组和中剂量组各30例,分别应用不同剂量的肝素50 U/kg ,100 U/kg ,200 U/kg ,静脉滴注,每日1次。应用肝素前后监测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结果微剂量组和小剂量组纠正高凝状态,APTT ,PT ,D二聚体水平,BPC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此两组和中剂量组比较,凝血指标有较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剂量肝素纠正肾病患儿高凝状态,无需连续监测凝血功能,安全有效。

    作者:王莉;王林中;倪文昌;何火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药联用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氯雷他定及丙卡特罗联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单一用药组、二联用药组、三联用药组,每组40例。单一用药组给予氯雷他定口服,二联用药组给予氯雷他定及盐酸丙卡特罗口服,三联用药组给予口服孟鲁司特、氯雷他定及盐酸丙卡特罗口服,疗程14 d。用药后记录3组患儿咳嗽改善情况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三联用药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高于单一用药组57.5%(23/40)、二联用药组8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7);单一用药组与二联用药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17)。二联用药组、三联用药组在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方面优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氯雷他定及盐酸丙卡特罗联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章礼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儿童深二度烧伤早期手术治疗总结

    目的:总结儿童深二度烧伤早期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将83例5~11岁儿童四肢和躯干深二度烧伤患儿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早期手术治疗组45例,非早期手术治疗组38例。早期手术治疗组患儿均在伤后3d内,在全麻下将四肢和躯干深二度烧伤采用削痂、刮痂和削磨痂等手术方式一次性手术去除坏死组织,可以保留少量间生态组织。术后创面用脱细胞生物敷料覆盖。非早期手术治疗组,采取早期创面暴露或小面积创面包扎换药等传统保守的方法进行治疗。通过治疗观察并发症,愈合时间及瘢痕增生情况。结果早期手术治疗组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抗生素应用时间及瘢痕增生评分均少于非早期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深二度烧伤早期手术治疗明显缩短了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及抗生素的应用,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杨新发;蔡希凤;关兴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NMDA受体及其与癫痫所致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

    NMDA受体为谷氨酸离子型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的兴奋性传递作用。NMDA受体形成的离子通道同时受电压及配体的双重调控,当条件满足时受体通道开放,在进入通道的离子中Ca2+所引起的级联反应参与了诸如学习记忆,细胞兴奋性中毒等生理病理反应。NMDA受体通道与癫痫的关系非常密切,当癫痫发作后NMDA受体的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而这种变化又继续加剧了癫痫的发展。认知功能障碍是癫痫发作产生的损害之一,由于NMDA通过突触可塑性参与认知功能的建立,病理状态下可诱发兴奋性中毒导致细胞死亡,故 NMDA受体通道与癫痫后认知功能的损害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对NMDA受体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其与癫痫和癫痫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焦聚;马融;任献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川崎病再发2例报告

    川崎病是小儿时期一种较常见的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由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近年来全国各地报告的川崎病病例有增多趋势,其中少数为川崎病再发病例。目前国内外报道的川崎病再发病例发生率为2%~3%[13],川崎病再发2次或以上少见。川崎病再发病例有其临床特点,已引起儿科医生的关注。现将2006/2011本院收治的川崎病再发病2例报道如下。

    作者:杨柏凤;张乾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推拿疗法治疗小儿风热感冒53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疗法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风热感冒患儿以疏风解表为治疗原则,主要通过手法刺激天门、坎宫、三关、天河水、六腑、推脊、迎香、合谷等有关穴位。结果痊愈25例,好转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56%。结论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疗效好,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可在风热感冒患儿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边慧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药浸片经皮理疗结合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法经皮理疗结合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中药浸片外敷于神阙穴、中脘穴,利用经皮理疗仪外治,结合刺四缝穴治疗,疗程2周;对照组予双歧三联活菌散口服治疗,疗程2周。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41/45),对照组为57.7%(2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外治经皮理疗结合刺四缝疗治疗小儿厌食疗效明显。

    作者:徐仕冲;胡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固表祛风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固表祛风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固表祛风汤口服,对照组40例予孟鲁司特钠口服,疗程2周,2周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咳嗽缓解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表祛风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丽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腧穴拔罐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风寒咳嗽)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腧穴拔罐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风寒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外感咳嗽(风寒咳嗽)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橘红痰咳液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腧穴拔罐疗法治疗,疗程7d。结果观察组在咳嗽消失时间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中医技术腧穴拔罐疗法治疗外感咳嗽(风寒咳嗽)能快速缓解症状,缩短疗程,且此种方法有效,易于掌握,便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秀玲;郭亦男;冯晓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