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敷胸散外用治疗小儿肺炎60例皮肤护理

李晓阳

关键词:肺炎/中医药疗法, 敷胸散/治疗应用, 皮肤护理, 外治法, 儿童
摘要:目的 观察敷胸散外用治疗小儿肺炎皮肤反应,总结皮肤护理要点.方法 60例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敷胸散外敷于肺部罗音明显处,每日1次.观察贴敷部位皮肤反应.结果 皮肤潮红无痒感6例,皮肤潮红伴瘙痒2例,轻度皮疹1例;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敷胸散外敷治疗小儿肺炎安全、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但治疗时应注意皮肤护理.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婴儿CMV肝炎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黄疸期予清肝利胆汤口服,黄疸消退,转氨酶升高期予益肝降酶汤口服;同时予更昔洛韦静脉滴注,前2周剂量为5 mg/kg.12h 1次;3~8周每周静脉滴注5d,剂量为5mg/kg,每日1次;对照组静脉滴注更昔洛韦(剂量及方法同治疗组)及口服肝泰乐50 mg,每日3次.分别于治疗后2、4、8周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57/60),优于对照组77.5%(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 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加服中药治疗婴儿CMV肝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常规疗法,为治疗本病的理想方案.

    作者:胡艳;陈黎;舒静;幺远;闫慧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金诃安儿宁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普通型)213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金诃安儿宁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13例手足口病患儿按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118例和对照组95例.观察组口服安儿宁颗粒,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颗粒,疗程5 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体温恢复时间,皮疹、疱疹消退时间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8%(113/118),优于对照组57.9%0(5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金诃安儿宁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程短、显效快,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于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山葡健脾颗粒治疗儿童哮喘并反复呼吸道感染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山葡健脾颗粒治疗哮喘患儿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支气管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90例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年龄常规给予普米克令舒泵吸.喘息者联合万托林泵吸.病毒感染给予抗病毒治疗.细菌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山葡健脾颗粒口服,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患儿治疗后咳嗽、喘息、纳呆改善时间的变化、呼吸道感染次数、哮喘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0%(45/50),高于对照组67.5%(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咳嗽、喘息、纳呆改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呼吸道感染次数和哮喘发作次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给予山葡健脾颗粒治疗,可有效减少和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从而降低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减轻哮喘严重程度,安全可靠.

    作者:王红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小儿久病从补脾升清论治

    从小儿脾常不足、病久脾气更易耗伤的生理病理特点,探讨小儿久病脾气更易大伤乃至清气下陷,其治宜以补脾升清为大法的理论.小儿平素即脾常不足,易患脾病,久病则虚者更虚,虚极气陷,提出“小儿久病从补脾升清论治”,并用升陷降痰汤治疗久嗽痰多的有效病案为例进行佐证.

    作者:杨维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生儿败血症64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总结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将64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分为早产组与足月组各32例,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对其发病时间、感染途径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的发病时间无明显区别,发病高峰期均在出生7 d后;两组患儿的感染途径有明显区别,足月儿的感染途径主要是皮肤和脐部感染,早产儿的感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实验室检查早产组有30例(93.75%)患儿表现为CRP增高,足月组29例(90.63%)表现为CRP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组18例(56.25%)新生儿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增高,足月组9例新生儿(28.12%)中性粒细胞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观察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并通过相关实验室检查尽早确诊,加强护理可以有效阻止新生儿败血症病情进展.

    作者:丁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X线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应用甲强龙73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X线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应用甲强龙的疗效.方法 分析沈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88例X线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均给予静脉滴注红霉素治疗,根据是否早期应用甲强龙(每次1~2 mg/kg,每日2次,疗程3~7 d)分为激素组和非激素组,对比两组的退热时间、X线肺部实变影及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激素组退热时间(4.3±1.9)d、X线肺部实变影及胸腔积液吸收时间(11.2±2.6)d和住院时间(12.2±2.8)d均明显短于非激素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X线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使用小剂量甲强龙可以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改善疾病预后.

    作者:王凯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综合治疗儿童近视性弱视3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屈光不正近视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34例(68眼)近视性弱视儿童采用戴镜、遮盖、弱视治疗仪等联合体育锻炼等治疗方法.对近视性弱视儿童视力进行矫正.每半年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验光检查结果.结果 轻度近视性弱视(17眼).总有效率100%,中度近视性弱视(45眼)为93.5%,重度近视性弱视(6眼)为66.7%.本组34例(68眼)总有效率为92.7%,定期复查到目前无一例反弹.结论 采用选择传统戴镜、遮盖、弱视治疗仪等方法联合体育锻炼治疗儿童近视性弱视疗效显著.

    作者:温克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小儿不典型肺炎78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总结不典型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78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联合应用阿奇霉素/红霉素、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单味中药喜炎平等抗病毒药物治疗.结果 78例患儿经联合治疗均有效,大多数热退在1周内,但咳嗽等症状大多数在1~2周消失,且多数患儿出院时肺部片状阴影未完全吸收.结论 不典型肺炎的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故疑似患儿应早做胸片检查,以免漏诊,确诊后应给予综合治疗.

    作者:杨显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6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总结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减少临床漏诊误诊.方法 分析56例IM患儿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发病年龄小于7岁者44例(78.6%);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共50例(89.3%);具有典型临床表现36例(64.3%);其中发热占92.9%.咽峡炎占96.4%.淋巴结肿大占100%,肝脏肿大占42.9%.脾脏肿大占50%;并发症46例(82.1%);以肝脏损害常见,其次是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外周血变异淋巴细胞(AL)≥10% 52例(92.9%);玻片凝集法测定嗜异性抗体阳性45例(80.4%);48例做了EB-VCA-IgM检测,阳性37例(77.1%).结论 临床上疑似IM诊断时,应尽量多次检查外周血常规AL,做好嗜异凝集试验和EB-VCA-IgM检测.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减少临床误诊与漏诊.

    作者:吕亚清;夏波;宋文奇;高祥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疾病的可喜前景

    新生儿黄疸既是新生儿早期的一种生理现象,也是出生后多种病理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在中国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有增加趋势.据全国新生儿专业学组近期进行的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在2005-01/12中国88所城市医院住院新生儿中,新生儿黄疸疾病占48.2%,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占0.9%.

    作者:魏克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儿童病毒性脑炎87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总结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分析脑脊液及头颅CT检查结果.方法 分析87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及头颅CT检查.结果 临床表现:发热78例(89.7%).呕吐67例(77.0%),头痛63例(72.4%).嗜睡和精神差17例(19.5%),抽搐5例(5.7%),意识恍惚1例(1.1%).87例患儿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正常17例(19.5%);9例(10.3%)腰椎穿刺有损伤,脑脊液外观呈现微混,淡红色,其余外观均呈无色透明状.蛋白质呈轻度增高者33例(37.9%),有核细胞增多者64例(73.6%),均以淋巴细胞为主;糖、氯化物均正常;脑脊液涂片及培养均未见细菌.2/86例头颅CT检查显示脑实质低密度影.结论 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轻重不一.脑脊液检查有助于诊断.腰椎穿刺检查前,常规检查头颅CT,尽早行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有条件的尽量同时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提高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袁长亮;黄玉柱;周征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64例肺外并发症分析

    目的 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肺外并发症,以提高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分析168例MPP患儿中64例有肺外并发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患儿主要有消化系统、皮肤黏膜、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浆膜腔、泌屎系统等受累.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机体多系统损害,部分患儿可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并发症,少数以肺外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易误诊、漏诊,应引起重视.

    作者:范瑞英;曹艳华;袁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起源于美国,且越来越受到护理学界的重视,在国外已运行多年.与传统护理模式不同,它突出强调了家庭在整个疾病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核心概念简单概括为尊重、支持、灵活性、选择、合作、信息、授权及力量.FCC主要应用于慢性病的护理,如支气管哮喘、肾病综合征、脑性瘫痪等,也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等.实施FCC可起到更好的治疗护理效果.

    作者:蔺萃;许凤霞;张永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耳穴贴压加行为疗法治疗儿童功能性遗尿症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加行为疗法治疗儿童功能性遗尿症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功能性遗尿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耳穴贴压加行为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行为治疗).耳穴贴压法取内分泌、缘中、额、肝、脾、肾、膀胱、神门、兴奋点.每日按压耳穴3~4次,睡前按压10~15 min.每5日更换1次,两耳交替贴压,6次为1个疗程.系统观察2个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51.35%(19/37),高于对照组28.95%(1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贴压加行为疗法治疗儿童功能性遗尿症简便有效,易于坚持.

    作者:翁庚民;张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儿童单纯性肥胖研究现状

    国内外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率在快速增长,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儿童肥胖已成为保健的首要问题.近年来中国儿童少年肥胖检出率明显增高,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儿童少年的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并增高成人慢性病的患病风险.本文就近年来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情况做一综述,指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因素,防治重点,望引起关注.

    作者:夏楠;杨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甘草锌颗粒治疗小儿秋季腹泻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甘草锌颗粒对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扩容,补液,口服蒙脱石散和益生菌,换用无乳糖奶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甘草锌颗粒口服,3d为1个疗程.记录两组患儿每日大便次数,体温和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10/30);观察组止泻时间为(71.9±11.2)h.对照组为(101.3±5.8)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无一例发生明显副反应.结论 甘草锌颗粒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显著.

    作者:王林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42例胆道闭锁肝门空肠吻合术后中医证候调查分析

    目的 总结小儿胆道闭锁(BA)肝门空肠吻合(Kasai)术后中医证候规律,为中医药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编制BA术后中医证候调查表,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全面收集42例患儿中医四诊及相关资料,对常见症状、体征、证侯进行频数分析,用相关系数矩阵显示证侯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种因素对证候的影响,归纳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结果 (1)发病时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黄、目黄,其中大多为出生后3~7 d发现皮肤黄染.(2)手术日龄小41 d,大者92 d,多于出生后61~90 d行手术治疗.(3)BA术后主要中医证候依次为为肝功能异常、黄疸、便溏、疲倦乏力、腹胀膨隆、纳差等;主要舌象为舌质淡,苔白厚腻,或有灰黑苔;指纹表现多为淡、红、滞、达气关.(4)气血阴阳虚证中以气虚+阳虚者多,且两者可与其他虚证相兼存在,阴虚证、血虚证无单独存在;五脏虚证中脾虚者39例,其中单纯脾虚者26例,脾+肾虚者8例,脾+肺虚者2例,脾+肺+肾虚者4例;脾虚多以单纯气虚或气虚+阳虚表现为主;肾虚多以气虚+阳虚为主;肺虚多以单纯气虚表现为主.实证以气滞者多,均与其他证候相兼出现,其中气滞+血瘀+寒湿者32例,气滞+血瘀+湿热者6例.(5)各证候相关因素分析提示:手术次数及胆管炎为血虚证的影响因素;性别、手术日龄为阳虚证的影响因素;胆管炎为血瘀证的影响因素.结论 BA术后中医辨证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虚证以脾气虚、脾肾阳虚多见,标实证以气滞、寒湿、血瘀为主;各种证候相互相关、相互影响,常相兼出现;其病位主要在脾、肾、肺与肝胆;主要病性要素为湿、气虚、阳虚、气滞、血瘀;常见证型为脾虚湿困、气滞血瘀.建议对于BA术后的中医治疗,当以攻补兼施为治则,健脾益气、温阳化湿、行气祛瘀为主要治法.

    作者:许华;赖东兰;刘均澄;胡小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小儿大叶性肺炎106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总结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06例小儿大叶性肺炎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儿大叶性肺炎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特点.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68例;病原学上感染率高是肺炎支原体68例(64.2%),其次分别为:肺炎链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血液链球菌、粪肠球菌、嗜血流感杆菌.X线全部可见到节段或大叶分布的大片状密度增高影.106例治疗2~4周达到临床治愈,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7~14 d.结论 自2006年以来大叶性肺炎明显增多.对于发热和(或)咳嗽1周以上者,不论有无肺部体征应常规做X线胸片检查及痰培养.应进行病原学监测,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贾占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戊二酸尿症Ⅰ型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戊二酸尿症Ⅰ型是一种少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先天性代谢疾病[1].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迟滞,在感染尤其是腹泻后出现发育倒退、惊厥发作等,并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如肌张力低下、进行性肌张力障碍等表现[2].

    作者:郑宏;冯士梅;张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3种不同中药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炎琥宁、痰热清及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根据人院次序分为炎琥宁组、痰热清组、清开灵组各40例,在抗感染、止咳化痰、降温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炎琥宁组加用炎琥宁注射液,痰热清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清开灵组加用清开灵注射液,7 d后观察3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 炎琥宁、痰热清、清开灵3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7.5%(39/40)、95.0%(38/40)、80.0%(32/40),炎琥宁、痰热清两组显著高于清开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炎琥宁、痰热清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琥宁、痰热清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总病程均明显短于清开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琥宁、痰热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炎琥宁、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优于清开灵注射液.

    作者:赵素香;张永生;徐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