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教育融合发展的思考

刘胜良

关键词:医学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文章在对医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针对医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间的教学内容侧重点和在学生今后发展中的作用不同,系统地分析了二者间的差异与内在联系,并着重探索了医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提出了医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即医学院校应转变医学教育观念,从狭隘封闭型的医学教育理念走向宽广开放型的医学教育理念;改革医学教学模式,由共生教育走向共融教育;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师生主体间互动等发展路径。
医学与社会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临床路径的珠海市某医院单病种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珠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实施临床路径治疗的6个单病种住院费用情况,探讨费用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珠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6个单病种住院患者的临床路径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秩和检验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药品费、检查费、检验费、手术费是单病种住院费用的主要构成部分,住院天数是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医院要有效控制各项医疗费用比例,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作者:崔俊宇;梅文华;陈美婷;叶仲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湖北省两所医院规范化培训医师对带教师资能力和素质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湖北省某医学院校两所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不同学历学员对带教师资能力和素质的需求。方法:设计调查问卷表,调查湖北省某医学院校两所附属医院92名参加住院医师培训的学员对带教师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并运用SPSS17.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学历的住院医师对带教教师的大部分能力和素质要求基本一致,但也有一定区别。其中本科生学历的住院医师对带教教师在高精尖技术方面的了解掌握程度以及与患者、同事、被带教者之间的交流能力的要求明显高于研究生学历的住院医师,而研究生学历的住院医师对师资的政治面貌要求较高。结论:应持续不断地加强带教师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满足规范化培训中不同学历背景的住院医师对带教师资的需求,促进住院医师培训的有效开展。

    作者:朱辉;陈鑫;田彩霞;李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第三条道路理论对我国医疗救助的启示

    我国现行的医疗救助制度存在着政府、社会、个人等主体职责不明确,各主体之间如何衔接配合规定不明确等问题。第三条道路理论强调应实行国家、企业与个人共同参与的积极福利政策,实现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的责任与义务共担。本文在阐述第三条道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强调个人责任等措施,完善我国医疗救助体系,促进国家、社会和个人高度参与,共担风险,以实现困难群众“病有所医”的目标。

    作者:刘亚孔;张霄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江苏省某部队战士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目的:探讨江苏省某部队战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索相应的对策建议。方法:对江苏省某部队250名战士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战士职业倦怠在性别、服役时间、学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女性战士的职业倦怠感高于男性战士;服役时间越长、学历越高,成就感低落越明显。工作性质、生活环境对战士职业倦怠的影响不明显。结论:部队管理者应从战士性别、军龄、学历等方面,制定有效的措施,降低士兵的职业倦怠感,维护军队稳定。

    作者:梁霄;王挺;杜文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于患方视角的北京市村落医患信任现状调查

    目的:从患者视角了解医患信任现状,探讨改善村落医患信任的措施。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H区抽取12个行政村,运用参与式与非参与式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地观察。结果:北京市H区村民对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医生和城市大医院医生的信任评价得分分别为4.042±1.042、3.438±1.192、4.042±0.624,村民对乡镇卫生院医生的信任程度明显低于其对城市大医院医生和乡村医生的信任程度。结论:总体上,村落医患信任度较高,但仍有一些导致医患不信任的因素存在。结合村卫生室的具体情况,各方应为改善村级医患信任作出共同努力。

    作者:邓晓晓;席修明;王晓燕;杨佳;马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芜湖市农村居民健康体检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健康体检的现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为创新性农村居民健康体检模式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样本,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572位农村居民中,进行过体检的有124人,体检率为21.7%,标化体检率为22.2%;不同性别的体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居民健康体检情况主要与其健康知识水平、年收入水平、文化程度等有关(P<0.05)。结论:目前农村居民健康体检状况较差,受多种因素影响,体检率还有待提高;建议国家将健康体检项目纳入新农合保障范畴,降低农民体检费用;并定期对农村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知识宣传教育,鼓励农村居民积极主动参加体检。

    作者:凌雅;马少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医学与社会》2014年总目次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沟通对河南省某医院构建良性护患关系影响的研究

    目的:了解沟通对护患关系的影响,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参考。方法: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对河南省某三甲医院16名护士进行访谈,现场录音,对录音内容进行整理,运用类属分析法归纳主题,提炼关键词。结果:沟通对良性护患关系的影响提炼为5个主题:合适的称呼、自我暴露、选择时机、获得信任、健康指导。结论:沟通是良性护患关系建立的基础,而沟通方式、沟通时机、沟通能力影响良性护患关系的建立、发展和保持。

    作者:杨巧芳;吕欢;刘纬华;张洁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南京市某医院住院患者就医关键接触点分析与管理

    目的:通过调查住院患者关注的就医关键接触点和对各接触点的感受,为提升患者的就医满意度,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树立良好的医院品牌形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4年4-6月江苏省南京市某医院共280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主要通过亲友介绍、亲身经历了解医院,通过媒体了解的比较少;治疗费用的性价比、床的舒适和床单等用物的整洁、各项检查安排的合理性是患者关注度高但满意度较低的关键接触点。住院患者的总体就医感受程度与医护人员对病情的关注程度的相关性高,变量重要性为17.37%。结论:整合传播媒体,加强品牌宣传力度;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提供人性化服务;优化病房环境,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发展;合理安排检查项目,维护患者健康权益;关注术后护理,保障身心康复。

    作者:谈佳佳;赵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武汉市某医院青年管理人员能力导向型轮转培养方式的实践与思考

    我国部分大型公立医院对新入职行政管理人员实行轮岗培训。本文结合国内部分医院的管理实践,分析了现行的轮转培养方式特点及其局限性:培训规范性不够、职业生涯发展缺乏规划等。在此基础上,参考总结武汉市某公立医院实践经验:设计轮转制度及内容、整合院内外优质培训资源、规划职业生涯等,提出“能力导向型”青年管理人员轮转培养方式,以供参考。

    作者:丁宁;南京辉;彭义香;张进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社会资本办医探析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日渐深入,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社会办医疗机构的5大利益相关方即公立医院、卫生行政部门、内部医务人员、出资方以及广大患者出发,深入分析来自各方的动力和阻力,有利于落实政府责任,明确社会资本办医的市场定位,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并从明确功能、优化格局、落实政策、强化自身等方面提出改善对策。

    作者:李哲颖;上官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探析

    乡村医生在维护广大农村居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乡村医生队伍发展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如医生总量不足、流失严重,医疗技术水平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医疗需求,结构不合理。其主要原因是乡村医生工作任务重、收入低,面临的医疗风险高,养老保障不完善等。建议将乡村医生逐步纳入卫生技术人员队伍,提高乡村医生的福利待遇,加大乡村医生培养力度,从而确保农村居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作者:姚小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测算中的应用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是国外新兴的成本测算方法,在国外卫生领域中的应用已较为成熟。目前国内利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测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为弥补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本文借鉴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其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测算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将时间作为主要的成本动因,通过管理人员估计产能成本率和作业单位时间,来测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成本,以期为卫生领域引入一种新的成本测算理念。

    作者:方玉凤;闫晓娜;王健;张丽;黄飞;吴树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于估时作业成本法的医院全成本核算研究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医院规模不断扩大,服务项目日益增多,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不能提供准确信息,无法进行事前控制,也难以为绩效奖励提供有效的信息。另一方面,医院内部的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小,医疗服务流程相对固定,使得估时作业成本法能够适应医院成本核算的要求。该方法通过归集与分配成本数据,确定核算单元,计算出单元的全成本;再以时间作为成本动因,把科室全成本分摊到各个医疗服务成本对象上。

    作者:陈利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武汉市某医院开展商业健康保险直付服务的实践及思考

    医疗机构与商业健康保险机构开展直付服务合作,是国际通用的商业健康保险理赔方式。本文通过分析武汉市某医院开展直付服务的实践,探讨当前医疗机构开展直付服务受限的原因:商业健康保险规模过小;医院成本控制总结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即存在医疗费用拒付和过度医疗的风险、增加医疗机构成本、有违医疗服务均等化原则,并就医院开展直付服务提出建议:加强风险管控、参与“大数据”健康管理、联合商保机构改造HIS系统、调整直付服务价格体系。

    作者:杜巍巍;胡弘;朱嘉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慢性病健康促进策略对南京市社区居民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健康促进前后社区居民(包括健康群体和慢性病群体)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南京市2个社区1130名25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慢性病健康促进干预前后的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干预5个月后居民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27.14%提升到46.08%,对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20.21%提升到33.33%。结论:慢性病健康促进策略能提高居民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并能促使整个人群的健康行为更加规范。

    作者:纪娇;王高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分阶段达标管理模式对陕西省铜川市某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模式( Staged Diabetes Target Management ,SDTM))对陕西省某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分析2012年10月体检后确诊的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SDTM追踪管理模式的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66例的基线状况,比较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FBG)的变化。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其进行心理测评,分析SDTM追踪管理前后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管理后HbA1 c及FBG分别降至(6.75±1.20)%和(6.64±1.39)mmol/L(P<0.01), HbA1c≥9.5%组(n=21)降至(7.52±1.54)%,改善患者比例达88%。干预后患者SAS、SDS得分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SDTM追踪管理可以调整老年空巢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显著改善葡萄糖代谢水平。

    作者:赵红梅;程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公立医院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重中之重,其终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满意度。现有的公立医院运行模式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例如补偿机制不完善、公益性缺失等。公立医院改革需要在总结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完善顶层设计并创新管理体制。

    作者:叶青跃;杨杨;程鹏飞;张明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生态文明视角下健康管理模式的思考

    文章以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健康观为基础,提出生态文明视角下健康管理的特点,即健康管理不仅关注个人的健康状况,而且综合考虑个人、家庭、社会与环境等因素,使人类健康与环境健康协调发展。以此为基础运用健康管理的基本原理构建了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健康管理模式。从建立基本信息档案、评估环境风险因素、进行生态健康教育与健康干预、进行健康管理评价等方面,综合考虑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建立起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

    作者:金英子;郑毅;赵红梅;李力力;杨爱荣;李树森;陈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南京市某医院门诊患者就医等候时间分析及网络化流程再造设想

    目的:通过分析门诊流程与患者就诊时间的关系,将门诊流程再造,从而减少患者无效等待时间、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方法:对南京某三甲医院某一天门诊患者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同时运用文献检索分析法和流程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有95.8%的患者以现金支付,62.5%的患者未咨询直接挂号,患者在挂号处的平均等待时间为6.96分钟,划价和交费次数多;医生问诊时间不超过15分钟;患者平均门诊总时间为88.13分钟;门诊过程较繁琐。结论:对门诊流程进行网络化再造和优化,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无效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静;缪轶;肖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与社会杂志

医学与社会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