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葫芦素B 通过激活线粒体途径诱导人肺癌NCI-H460细胞凋亡

张萌;边志刚;何平

关键词:葫芦素B, 肺癌, 凋亡, 线粒体途径
摘要:目的:探讨葫芦素B 对人肺癌NCI-H4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CI-H460细胞,MTT 法观察葫芦素B 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罗丹明123(Rhodamine 123)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ψm),采用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线粒体内和胞浆内的细胞色素C。结果葫芦素B 对NCI-H460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葫芦素B 处理组细胞形态发生显著改变,细胞皱缩、变圆,可见胞核染色质浓缩;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葫芦素B 诱导NCI-H460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葫芦素B 处理后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细胞色素C 由线粒体释放到胞浆中。结论葫芦素B 可以抑制人肺癌NCI-H460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参与葫芦素B 诱导的NCI-H460细胞凋亡。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眼科处方适应证不适宜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和分析眼科处方适用证不适宜情况,为眼科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17-20日门急诊处方进行全样本点评,了解眼科处方适应证不适宜情况。结果共抽取处方26189张,共51052条药品信息,适应证不适宜药品信息共3787条,占7.42%,其中眼科适应证不适宜药品信息1731条,占总抽取药品信息条目数的3.39%,占总适应证不适宜药品信息条目数的45.7%,涉及的药物主要包括诊断或检查用药、门诊手术/处置局麻用药、针对不良反应的用药、抗菌药物、针对并发症的用药、术后抗炎用药、营养角膜药、维生素类药物、抗病毒药等。结论为确保医疗质量安全和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针对门急诊处方的适应证不适宜情况应加强管理,眼科处方点评结果及时反馈临床,并提示医师补充、修改诊断或提交超说明书用药申请,提高眼科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韩芙蓉;赵环宇;李荔;王家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水飞蓟素和维生素E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血红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和维生素E对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水飞蓟素组、维生素E组、联合组和对照组。水飞蓟素组口服水飞蓟素140 mg,3次/d;维生素E组口服维生素E软胶囊400 mg,1次/d;联合用药组口服水飞蓟素140 mg,3次/d,维生素E胶囊400 mg,1次/d;对照组予以安慰剂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血检测血清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血红蛋白(HGB)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4周后,水飞蓟素组和联合组血清MDA、CRP和ESR水平明显降低,HGB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水飞蓟素或水飞蓟素联合维生素E可以减轻MHD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水平,提高血红蛋白浓度。

    作者:周小平;王园;何继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枳朮宽中胶囊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枳朮宽中胶囊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F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枳朮宽中胶囊组)及对照组(多潘立酮联合路优泰组),分别口服用药,疗程4周。用药前后分别进行 FD 临床症状评分、Hamilton 焦虑量表评分( HAMA评分)及Hamilton 抑郁量表评分( HAMD评分),用药期间记录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D临床症状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用药后FD临床症状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较本组用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间用药前后FD临床症状评分改善率、总有效率、HAMA 及 HAMD 减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枳朮宽中胶囊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状态FD患者的疗效与多潘立酮联合路优泰相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关霜霜;李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红净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红净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鉴别本制剂中的冰片和三七;采用薄层色谱法( TLC)鉴别丹参、冰片和三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沙利度胺的含量,色谱柱为Inertsustain C18(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15∶85,v/v);检测波长为237 nm。结果在选定的薄层色谱条件下,斑点显色清晰,分离效果良好。沙利度胺浓度在40.32~141.1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27%,RSD为1.44%(n=9)。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红净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康玉霞;雷丸;王莹;郭飞燕;王晓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羟考酮和吗啡对中晚期癌痛患者镇痛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目的:比较羟考酮和吗啡对中晚期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EBMR、PHMC、ScienceDirect、CENTRAL ( 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linicalTrials. gov registry和the Current Controlled Trials等数据库中有关比较羟考酮和吗啡对中晚期癌痛患者镇痛效果的相关文献和研究,发表时间为2013年1月至今。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并提取数据资料,对符合标准的研究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项临床对照研究纳入分析( n=859),羟考酮组429例,吗啡组430例。羟考酮组的镇痛效果优于吗啡组(OR=1.29,95% CI:0.88~1.88,P=0.19),羟考酮组手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组(OR=0.14,95% CI:0.08~0.25,P<0.001),两组用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OR=0.95,95% CI:0.60~1.45,P=0.77)、嗜睡并发症发生率(OR=0.99,95% CI:0.65~1.51,P=0.96)和便秘发生率(OR=0.87,95% CI:0.58~1.30,P=0.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对中晚期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优于吗啡,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琴;徐继前;陈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葫芦素B 通过激活线粒体途径诱导人肺癌NCI-H460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葫芦素B 对人肺癌NCI-H4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CI-H460细胞,MTT 法观察葫芦素B 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罗丹明123(Rhodamine 123)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ψm),采用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线粒体内和胞浆内的细胞色素C。结果葫芦素B 对NCI-H460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葫芦素B 处理组细胞形态发生显著改变,细胞皱缩、变圆,可见胞核染色质浓缩;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葫芦素B 诱导NCI-H460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葫芦素B 处理后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细胞色素C 由线粒体释放到胞浆中。结论葫芦素B 可以抑制人肺癌NCI-H460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参与葫芦素B 诱导的NCI-H460细胞凋亡。

    作者:张萌;边志刚;何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浓百精简合剂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浓百精简合剂的质量标准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浓百精简合剂中黄芩、五味子2味中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RP-HPLC法测定浓百精简合剂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 ×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65∶3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94 nm。结果薄层色谱法能检测出浓百精简合剂中的黄芩、五味子,特征明显,专属性强;RP-HPLC可测定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厚朴酚在0.0508~0.355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9993),和厚朴酚在0.02515~0.17605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9993)。厚朴酚加样回收率为98.28%, RSD =1.25%;和厚朴酚为98.62%,RSD=0.76%。结论通过制定该质量标准,确保对浓百精简合剂进行快速地定性及定量分析,实验重复性良好,结果稳定、可靠,能够控制浓百精简合剂的质量。

    作者:姜清华;刘莉;孙箫;李嫄;赵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VEGF多态性与吸烟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交互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VEGF-1154C/T(rs157036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遗传易感性关联性及与吸烟交互作用。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方法分析298例ACS患者和636例对照进行rs1570360基因分型,非条件Logistic分析rs1570360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易感性之间关联性;利用非条件Logistic分析rs1570360与吸烟的交互作用。结果与VEGF rs1570360位点非T基因携带者(CC)相比,T基因携带者(TT/CT)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罹患风险明显增加(OR=1.64,95%CI:1.48,1.86,P =0.003;校正 OR =1.61,95%CI:1.44,1.81,P =0.001)。用非条件 Logistic 校正腰围、BMI、TG、LDL-C、HDL-C,分析表明,携带rs1570360 TT/CT基因型有吸烟史个体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罹患风险是携带CC基因非吸烟个体的3.33倍(OR=3.33,95%CI:2.01,5.39,P<0.001)。结论 rs1570360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病罹患风险紧密相关,rs1570360与吸烟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中具有协同效应。

    作者:叶鸿;周青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被国外数据库收录情况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二氧化碳气腹对大鼠肝脏造成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异丙酚促进HO-1表达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实验室二氧化碳( CO2)模拟腹腔镜高气腹压力对大鼠肝脏造成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异丙酚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选用280~320 g的Wistar成年雄性大鼠,实验前各组大鼠禁食12 h,可自由饮水。选取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对照组( A组)、缺血组( B组)、再灌注组( C组)、异丙酚组( D组),观察各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MDA)以及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变化。结果 B组、C组与A组比较,MDA逐渐增高,而SOD逐渐降低,HO-1表达反应性逐渐增加,HE染色和免疫组化提示损伤逐渐加重;D组与B组、C组比较,MDA指标明显降低,SOD明显增高,HO-1表达继续增加,HE染色和免疫组化可见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CO2气腹可以造成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和再灌注是不同的损伤过程,即:缺血状态解除后,对大鼠肝脏损伤并未停止,反而由于再灌注过程而进一步加重;异丙酚可通过促进HO-1的表达机制而发挥其保护性作用。

    作者:邹海波;杨竹;王颖;孙晓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980例老年患者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特征,为临床治疗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老年患者病例98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感染性状及耐药性分析,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和CLSI 2013年版判断标准进行耐药性检测,并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美罗培南耐药率低,厄他培南其次,耐药率高于60%的抗菌药物分别为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唑喃钠、头孢噻吩、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结论大肠埃希菌在老年患者中感染较为广泛,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多重耐药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作者:周潇;张毅;陈立恒;成海娟;徐小嫚;李芳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于连作障碍条件下穿山龙皂苷类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连作条件下穿山龙中的皂苷类活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探讨不同连作条件对于穿山龙皂苷类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 RP-HPLC,色谱柱:Agilent TC-C18(4.6 mm ×250 mm,5μm);乙腈( A)-水( 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03 nm,计算皂苷类成分含量,并采用SPSS等软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吉林通化种植基地的穿山龙中,除了甲基原薯蓣皂苷为连作一茬3年时含量高,其他三种皂苷类成分原薯蓣皂苷、纤细薯蓣皂苷、薯蓣皂苷均为正茬4年时高,而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含量逐渐减少,并且原薯蓣皂苷与薯蓣皂苷含量呈正相关。结论穿山龙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其皂苷类活性成分的含量也随之下降,说明连作障碍对其皂苷类活性成分的含量积累造成了影响,但正茬4年时其皂苷类成分总含量高,提示正茬4年为采收佳时间,这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及GAP规范种植提供了依据和示范。

    作者:孙鹏;尹海波;姚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联合酞胺哌啶酮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低剂量酞胺哌啶酮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MM患者53例,进行酞胺哌啶酮联合VAD方案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整体评估。观察治疗前后骨髓增生情况以及骨髓瘤细胞数量,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卡氏评分等各项检测指标的变化,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53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02%,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卡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红蛋白:t=7.465,P=0.000;卡氏评分:t=12.082,P=0.000)。骨髓浆细胞百分比、β2-微球蛋白、肌酐、血清球蛋白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髓浆细胞:t=22.747,P=0.000;β2-微球蛋白:t=14.442, P=0.000;肌酐:t=2.928,P=0.004;血清球蛋白:t =20.894,P =0.000)。25例轻度嗜睡(47.17%)、6例头晕(11.32%)、38例便秘(71.70%)、30例四肢麻木(56.60%)。25例轻度纳差(47.17%),13例轻度恶心呕吐(24.53%),但均可耐受。结论低剂量酞胺哌啶酮联合 VAD方案治疗 MM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给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茜;陈旭;焦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喜树碱及其衍生物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抑制与凋亡的研究

    目的:探讨喜树碱(CPT)及其衍生物10-羟基喜树碱(HCPT)、7-乙基喜树碱(SN22)、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在体外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抑制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对数期生长的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将4种药物配成浓度梯度0.01、0.1、1、10、100μmol/L的药物溶液。将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作用于肝癌细胞48 h,MTT法测定HepG2细胞的增殖情况,A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MTT法显示,4种药物对肝癌细胞 HepG2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呈量效依赖关系,其中7-乙基-10-羟基喜树碱抑制效果好,10-羟基喜树碱、7-乙基喜树碱次之,喜树碱抑制效果差。不同浓度的喜树碱及衍生物处理肝癌细胞HepG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药物浓度的变化,细胞凋亡也呈现梯度变化,结构修饰后的SN38比SN22、HCPT及CPT作用更强。结论喜树碱及衍生物对肝癌细胞HepG2有抑制作用,并且能够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陈琴华;余飞;李鹏;朱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思美泰对同种异体1/2原位肝脏移植大鼠P450及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采用改良双袖套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1/2原位肝脏移植动物模型,观察术后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细胞色素P450亚型酶活性及肝功能的影响,探讨药物干预机制,为临床治疗肝移植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思美泰组及丹参酮组,思美泰组经尾静脉注射思美泰2 mg/( kg·d),丹参酮组在此基础上经尾静脉注射丹参酮ⅡA 磺酸钠5 mg/( kg·d)治疗14 d,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治疗前后肝微粒体细胞色素 P450亚型酶( CYP2E1、CYP1A2、CYP3A4、CYP2D6、CYP2C9),生化检测肝功能中胆汁酸(TBA)、总胆红素(ST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谷氨酰转移酶( GGT)水平,并计算肝移植术大鼠存活率,评价丹参酮ⅡA 磺酸钠对大鼠同种异体1/2原位肝脏移植的影响。结果经丹参酮ⅡA 磺酸钠及思美泰药物干预,丹参酮组CYP2E1、CYP1A2、CYP2C9、CYP3A4酶活性及TBA、GGT、ALT、AST、STB均明显降低,存活率达60%,与模型组及思美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丹参酮ⅡA 磺酸钠抑制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亚型酶活性,减轻过敏反应,提高同种异体1/2原位肝脏移植大鼠存活率,恢复肝功能,与思美泰联用可增强Na+/K+-ATP酶泵功能,同时,活血化淤、增加肝脏组织供氧相关。

    作者:崔明华;雷尚芳;郭俐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应用Beers标准对一例冠心病合并多种疾病老年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应用Beers标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多种疾病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以1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为切入点,应用Beers标准,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实施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通过优化药物治疗方案,实施药学监护,避免了潜在的药物治疗风险。结论应用Beers标准的药学监护提高了临床药物治疗水平,减少了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了药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性。

    作者:姜东莉;马海明;尹鹏;刘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ICU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其耐药性,分析ICU住院患者发生HAP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HAP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405例ICU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菌分布、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U住院患者发生HA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05例ICU住院患者发生HAP 146例,感染率为36.05%,共检出病原菌18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阳性菌、真菌各125、48、11株,各占67.93%、26.09%、5.98%;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应用镇静药物、入ICU时间>7 d、入ICU前后进行手术是ICU住院患者发生H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U HAP患者感染病原菌较广,发生HAP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需采取相应措施,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降低耐药率及医院感染率。

    作者:汤琳民;楼娟花;胡瑱臻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阿片类药物所致呼吸抑制与基因多态性

    阿片类药物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中度至重度疼痛以及大多数术后疼痛的治疗多依赖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治疗指数范围窄,个体差异较大,而且常常伴随着严重的耐受性和成瘾性,甚至呼吸抑制( RD)等严重不良反应。研究阿片受体的基因多态性有助于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个体间对阿片类药物反应存在的差异。确定基因特异性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降低其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姜楠楠;席宏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作者在投稿时,应在研究方法中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对于符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应采用 M( QR )方式表达,不应采用x ± s方式表达。对于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前者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者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要避免用直线回归方程描述有明显曲线变化趋势的资料。不宜用相关分析说明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吻合程度的高低。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