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观察与生活质量评价

刘志刚;宁冬梅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 缺血性脑中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7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观察两组NIHS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凝血功能及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NIHS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及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及血脂水平也有重要影响.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利奈唑胺治疗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评价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2例耐药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病症改善情况、影像学改变情况以及痰菌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控,可以用于耐药结核病的治疗.

    作者:戴建义;苏菲菲;黄墨荷;杨守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全身麻醉后不同药物的催醒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应用于全麻后催醒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5例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术后催醒给予氟马西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观察两组催醒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 观察组BIS评分、OAA/S评分、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等催醒效果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平均脉动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潮气量、血氧饱和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显著提高全麻术后催醒的临床效果,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春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

    目的 探讨防范差错重复发生的有效措施,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方法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中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结果 各种类型差错中,排药差错、医嘱审方差错、配置差错为主要因素;复核失误为次要因素,退药差错、打包归箱差错等为一般因素.其差错可以通过多种措施进行防范.结论 通过制定严格的操作和配置规范,并加强管理等防范措施,能将差错降低,保障患者输液安全.

    作者:罗利雄;范红玲;陈健;彭宣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羟苯磺酸钙治疗Eales病

    目的 观察羟苯磺酸钙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Eales病)的效果.方法 配对比较缺血期Eales病患者经激光治疗(21例,对照组)和激光治疗配合羟苯磺酸钙治疗(21例,观察组)的效果;同时测定两组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素-1(ET-1)水平,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激光治疗配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激光治疗(P=0.02),经羟苯磺酸钙治疗后,患者血浆NO水平升高(5.33±8.78,P=0.011 5),而ET-1水平下降(-4.40±3.59,P=0.000 0).结论羟苯磺酸钙有助于提高Eales病患者视力,可作为治疗Eales病的有效辅助用药.

    作者:冀向宁;王志学;王文英;李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我院药品超说明书用药

    目的 探讨临床用药超说明书使用情况,促进临床药学的发展,做到规范用药,避免药物滥用.方法 通过在各临床专科的药品监管与沟通学习,结合临床用药实践及专业药学知识对临床各专科常见药品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归纳整理.结果 庆大霉素注射液+注射用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注射液雾化吸入,病毒唑雾化吸入,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入,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利福平注射液进行灌肠及尿道灌注,维生素B1片+维生素B12片、消旋山莨菪碱片(654-2片)封包消碱片,红霉素眼膏治疗鼻炎等均超说明书使用并达到满意效果.结论 在临床使用药品中,个别超说明书使用的药物安全效果应被临床医疗专家关注.

    作者:雷龙;刘俊;汪炜;周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盐酸纳美芬联合清开灵注射液在急性安眠药中毒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盐酸纳美芬联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安眠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例急性安眠药中毒的患者并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确诊后均给予安定中毒常规治疗,包括输液、利尿、维持电解质平衡、吸氧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纳美芬0.5 μg/kg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1~2 mg/kg清开灵注射液滴注,qd.治疗期间严密观察两组患者意识、呼吸及各种反射,监测生命体征,并进行疗效评定.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意识清醒时间,详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2.2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意识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04±2.35)h、(4.56±1.58)d,对照组分别为(7.56±2.85)h、(6.87±2.05)d,观察组意识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纳美芬联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安眠药中毒,两药协同,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

    作者:李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免疫抑制剂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进展

    免疫抑制剂是治疗重症紫癜性肾炎(HSPN)的主要药物,糖皮质激素作为基础用药,对急性期HSPN效果明显,大剂量冲击治疗时疗效更佳.环磷酰胺疗效较肯定,其他免疫抑制剂包括硫唑嘌呤、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咪唑立宾、来氟米特,在治疗肾病水平蛋白尿、激素抵抗以及其他重型HSPN有一定疗效.雷公藤多苷有减少蛋白尿和降低激素用量的作用.目前,HSPN尚缺乏公认的特效治疗方法,新型免疫抑制剂为治疗HSPN提供了更多选择,但尚需更多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孙智才;杨华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右旋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右旋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老年高血压拟施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定1组(D1组)、右旋美托咪定2组(D2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10 min,D组泵注右旋美托咪定0.8 μg/kg,然后D1组、D2组分别以0.4 μg/(kg · h)和0.2 μg/(kg · h)持续泵注至术毕,同期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常规诱导,术中用七氟醚、瑞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维持麻醉.分别记录进入室时(T0)、给药后5 min(T1)、插管即时(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5 min(T4)、手术切皮时(T5)、手术开始30 min(T6)、拔管即时(T7)和拔管后5 min(T8)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术中血压>180/100 mmHg给予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25 mg,心率>110 bpm给予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20 mg,同时观察苏醒期躁动评分和镇静评分以及苏醒时间.结果 三组入室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D1组和D2组在给药后5 min、插管即时、插管后1 min、插管后5 min、手术切皮时、手术开始30 min、拔管即时和拔管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显著低于C组(P<0.05);C组拔管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仍显著高于D组(P<0.05);C组的躁动评分显著高于D1和D2组(P<0.05);C组的镇静评分显著低于D1和D2组(P<0.05);D1组的苏醒时间显著高于D2组和C组.结论 右旋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能够减轻老年高血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诱导期和苏醒期的不反应,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0.2 μg/(kg · h)复合瑞芬太尼持续泵注是较理想的选择.

    作者:郝建礼;黄泽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硫辛酸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和评价硫辛酸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6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日给予苦碟子注射液40 mL,硫辛酸60 mL,治疗14 d;对照组每日给予硫辛酸60 mL,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症状和总体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感觉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使用硫辛酸和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杨海波;张一诺;胡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喷他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喷他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喷他佐辛复合芬太尼方式进行麻醉,观察组采取喷他佐辛复合舒芬太尼方式进行麻醉,比较两组麻醉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喷他佐辛复合舒芬太尼适合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俊强;施伟民;殷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临床药师参与救治万古霉素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案例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患者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万古霉素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救治,对用药情况和肾功能衰竭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结果 成功救治了1例万古霉素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患者症状改善明显,血清尿素氮和肌酐下降,肾功能恢复正常,痊愈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使患者获得优良的药学服务,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作者:陈旭丽;王金明;王石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我院164例住院患者中药制剂与地高辛合并用药分析

    目的 促进中药制剂与地高辛的临床合理配伍使用.方法从我院2011年1-12月期间的住院病历中随机抽查164例给予地高辛(0.125 mg/d)治疗的病历.根据中药制剂的药理作用以及相关文献报道中所提到的不宜与地高辛合用的相关中药制剂,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有39例合用了不宜予地高辛合用的中药制剂.结论临床医生对给予地高辛治疗的患者在合并应用中药制剂时需多加注意.

    作者:陈建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玻璃酸钠联合得宝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联合得宝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应用玻璃酸钠联合得宝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以往单纯应用玻璃酸钠和得宝松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对比分析三种用药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及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玻璃酸钠组和得宝松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值明显高于玻璃酸钠组和得宝松组(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平均值明显低于玻璃酸钠组和得宝松组(P<0.05或P<0.01);全部病例未见全身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三组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酸钠和得宝松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在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阳;吴雪华;吴昶;周越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和脑组织水肿的影响

    目的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对脑缺血后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健康的SD大鼠,线栓法阻断一侧大脑中动脉血流2 h,再灌注24 h,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治疗组分别予缺血再灌注前后经腹腔注射EPO 3 000 IU/(kg · d),或缬沙坦40 mg/(kg · d),评价大鼠神经功能,测定其脑梗死体积占全脑体积的百分比、脑组织的含水量.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EPD处理组可改善神经功能缺失,减少脑梗死体积,降低梗死组织含水量,且经EPD预处理,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ARB处理组可减少脑梗死体积,降低梗死组织含水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D和ARB可减少脑梗死体积,降低梗死组织含水量,EPD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失,经EPD和ARB预处理改善更为明显,具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刘慧丽;梁丽贞;吴春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前米非司酮预处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在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先采用米非司酮进行预处理,即在术前采用12.5 mg/d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比较观察组米非司酮预处理前后及对照组术前肌瘤直径大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血红蛋白及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在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肝肾功能,并观察患者有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观察组预处理前肌瘤直径为(5.6±2.5)cm,预处理后肌瘤直径为(3.2±1.5)cm,对照组术前肌瘤直径为(5.7±2.6)cm,观察组预处理后较预处理前及对照组术前均明显缩小(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5例(6.67%)在服药早期有轻度恶心症状,3例(4.00%)天冬氨酸氨酶轻度升高,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米非司酮预处理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可明显缩小肌瘤体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

    作者:胡惠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老年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及血清hs-CRP和MMP-9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老年冠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本院诊治的90例冠脉综合征老年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45例,采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方案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阿托伐他汀常规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血脂水平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用药24周后,实验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4周、24周后,实验组的血清hs-CRP、MMP-9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老年冠脉综合征与常规治疗相比,疗效更佳.

    作者:王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74张门急诊处方超适应证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性分析

    目的 对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的超适应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我院2011年11月12日-15日期间含PPI的门、急诊处方,分析PPI超适应证使用情况,并对PPI在消化与非消化内科间超适应证使用的合理性进行比较.结果 超适应证处方174张,其中合理处方134张(占77.0%).超适应证处方中的PPI以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为主(76张,占43.7%),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次之(40张,占23.0%).非消化内科超适应证使用PPI以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为主(占67.1%),消化内科以其他PPI为主(占62.2%),两者的品种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56,P<0.01).消化内科超适应证使用PPI的合理性优于非消化内科(χ2=6.788,P<0.01).结论 超适应证使用口服PPI,消化内科处方更合理.

    作者:苏银法;杜乐燕;吴积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抗糖尿病治疗对骨组织的安全性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都是代谢性疾病,患病机制有着密切联系.糖尿病能引起骨质疏松,而抗糖尿病治疗从分子水平和能量代谢的角度也会对骨组织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抗糖尿病治疗对骨组织影响的相关证据和可能的病理机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安洪亮;程敏;马宗强;时友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溶栓治疗的早期疗效与ABCD2评分的关系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ABCD2评分与溶栓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40例接受溶栓治疗的TIA患者为观察组,给予50万U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后1周TIA发作次数、急性脑梗死和出血性疾病发生率,并与40例未溶栓治疗的TIA患者对照分析.采用ABCD2评分法将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比较各亚组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TIA发作次数为(1.16±0.34)次,急性脑梗死发生率为2.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2±1.86)次和15%(P<0.05),而出血性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亚组间TIA发作次数和急性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内随危险度升高,TIA发作次数明显增加(F=10.406,P<0.05),且高危组急性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和中危组(χ2=8.550,P<0.05).结论 TIA患者早期溶栓治疗能减少发作次数,降低急性脑梗死风险,尤其是对于高危患者,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王孝良;许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生长抑素引起低血糖症一例

    本文通过对一例生长抑素引起低血糖症病例的分析,提示在临床应用生长抑素时,应加强对血糖的监测,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秀宝;赵明沂;赵庆春;孙滢;盛天骄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