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玻璃酸钠联合得宝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李阳;吴雪华;吴昶;周越远

关键词:玻璃酸钠, 得宝松,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联合得宝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应用玻璃酸钠联合得宝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以往单纯应用玻璃酸钠和得宝松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对比分析三种用药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及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玻璃酸钠组和得宝松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值明显高于玻璃酸钠组和得宝松组(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平均值明显低于玻璃酸钠组和得宝松组(P<0.05或P<0.01);全部病例未见全身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三组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酸钠和得宝松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在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老年UAP患者血流变学、hs-CRP及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流变学、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探讨其对老年UAP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06例老年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根据指南给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15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s-CRP、血流变学及血脂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30%、82.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均较治疗前下降,血流变学及血脂代谢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UAP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与其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并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及血脂代谢状况等有关.

    作者:蔡莉莉;李敬会;徐剑刚;李德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老年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及血清hs-CRP和MMP-9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老年冠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本院诊治的90例冠脉综合征老年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45例,采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方案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阿托伐他汀常规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血脂水平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用药24周后,实验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4周、24周后,实验组的血清hs-CRP、MMP-9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老年冠脉综合征与常规治疗相比,疗效更佳.

    作者:王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丙泊酚与七氟醚麻醉在肩关节脱位复位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比较丙泊酚和七氟醚麻醉在肩关节脱位复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骨科进行肩关节复位治疗的患者共8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丙泊酚麻醉组28例,七氟醚麻醉组28例,臂丛神经麻醉组26例.比较三组患者疼痛评分、麻醉效果、复位期间生理指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丙泊酚和七氟醚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与臂丛神经麻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丙泊酚和七氟醚对患者的麻醉效果优于臂丛神经麻醉,对呼吸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需要临床加强监控,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泊酚和七氟醚对肩关节脱位复位患者的麻醉效果优于常规麻醉方法,但是临床使用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作者:郭弘理;王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溶栓治疗的早期疗效与ABCD2评分的关系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ABCD2评分与溶栓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40例接受溶栓治疗的TIA患者为观察组,给予50万U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后1周TIA发作次数、急性脑梗死和出血性疾病发生率,并与40例未溶栓治疗的TIA患者对照分析.采用ABCD2评分法将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比较各亚组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TIA发作次数为(1.16±0.34)次,急性脑梗死发生率为2.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2±1.86)次和15%(P<0.05),而出血性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亚组间TIA发作次数和急性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内随危险度升高,TIA发作次数明显增加(F=10.406,P<0.05),且高危组急性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和中危组(χ2=8.550,P<0.05).结论 TIA患者早期溶栓治疗能减少发作次数,降低急性脑梗死风险,尤其是对于高危患者,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王孝良;许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74张门急诊处方超适应证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性分析

    目的 对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的超适应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我院2011年11月12日-15日期间含PPI的门、急诊处方,分析PPI超适应证使用情况,并对PPI在消化与非消化内科间超适应证使用的合理性进行比较.结果 超适应证处方174张,其中合理处方134张(占77.0%).超适应证处方中的PPI以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为主(76张,占43.7%),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次之(40张,占23.0%).非消化内科超适应证使用PPI以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为主(占67.1%),消化内科以其他PPI为主(占62.2%),两者的品种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56,P<0.01).消化内科超适应证使用PPI的合理性优于非消化内科(χ2=6.788,P<0.01).结论 超适应证使用口服PPI,消化内科处方更合理.

    作者:苏银法;杜乐燕;吴积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国产伊立替康联合替加氟静脉滴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国产伊立替康联合替加氟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4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49例,给予国产伊立替康180 mg/m2,d1,静脉滴注;替加氟15 mg/kg,d1~d5,静脉滴注,以21 d作为1个周期.结果对49例患者进行疗效评价,CR 1例(2.0%),PR 24例(49.0%),SD 10例(20.4%),PD 14例(28.6%),总有效率为51.0%,临床获益率为71.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8.1个月,中位患者生存期为14.5个月.主要的不良反应有:白细胞减少23例(46.9%)、腹泻20例(40.8%)、恶心呕吐16例(32.6%)、肝功能异常15例(30.6%),主要是Ⅰ~Ⅱ度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伊立替康联合替加氟静脉滴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获益率较高,并且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是一种较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马娟;莫波;闵春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玻璃酸钠联合得宝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联合得宝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应用玻璃酸钠联合得宝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以往单纯应用玻璃酸钠和得宝松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对比分析三种用药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及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玻璃酸钠组和得宝松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值明显高于玻璃酸钠组和得宝松组(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平均值明显低于玻璃酸钠组和得宝松组(P<0.05或P<0.01);全部病例未见全身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三组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酸钠和得宝松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在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阳;吴雪华;吴昶;周越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抗糖尿病治疗对骨组织的安全性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都是代谢性疾病,患病机制有着密切联系.糖尿病能引起骨质疏松,而抗糖尿病治疗从分子水平和能量代谢的角度也会对骨组织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抗糖尿病治疗对骨组织影响的相关证据和可能的病理机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安洪亮;程敏;马宗强;时友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我院164例住院患者中药制剂与地高辛合并用药分析

    目的 促进中药制剂与地高辛的临床合理配伍使用.方法从我院2011年1-12月期间的住院病历中随机抽查164例给予地高辛(0.125 mg/d)治疗的病历.根据中药制剂的药理作用以及相关文献报道中所提到的不宜与地高辛合用的相关中药制剂,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有39例合用了不宜予地高辛合用的中药制剂.结论临床医生对给予地高辛治疗的患者在合并应用中药制剂时需多加注意.

    作者:陈建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前米非司酮预处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在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先采用米非司酮进行预处理,即在术前采用12.5 mg/d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比较观察组米非司酮预处理前后及对照组术前肌瘤直径大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血红蛋白及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在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肝肾功能,并观察患者有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观察组预处理前肌瘤直径为(5.6±2.5)cm,预处理后肌瘤直径为(3.2±1.5)cm,对照组术前肌瘤直径为(5.7±2.6)cm,观察组预处理后较预处理前及对照组术前均明显缩小(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5例(6.67%)在服药早期有轻度恶心症状,3例(4.00%)天冬氨酸氨酶轻度升高,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米非司酮预处理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可明显缩小肌瘤体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

    作者:胡惠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

    目的 探讨防范差错重复发生的有效措施,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方法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中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结果 各种类型差错中,排药差错、医嘱审方差错、配置差错为主要因素;复核失误为次要因素,退药差错、打包归箱差错等为一般因素.其差错可以通过多种措施进行防范.结论 通过制定严格的操作和配置规范,并加强管理等防范措施,能将差错降低,保障患者输液安全.

    作者:罗利雄;范红玲;陈健;彭宣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氯氮平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目的 研究氯氮平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氯氮平、阿利哌唑治疗,测量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6、24周体重指数(BMI)、腰围、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24周后,氯氮平组、阿立哌唑组的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分别为43.33%、1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BMI、腰围、FPG、HbA1c、TG均升高,治疗24周后达到高峰期;氯氮平组治疗8周后BMI、腰围、FPG、HbA1c、TG水平均高于阿立哌唑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较氯氮平小,阿立哌唑是一种安全性更高的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倪飞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冰毒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甲基苯丙胺(冰毒)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诊断为冰毒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奥氮平组49例和利培酮组49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奥氮平组有效率为93.8%,利培酮组有效率为89.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在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及镇静.结论 奥氮平、利培酮均能有效改善冰毒所致的精神病性症状,疗效显著.但奥氮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作者:潘建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盐酸纳美芬联合清开灵注射液在急性安眠药中毒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盐酸纳美芬联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安眠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例急性安眠药中毒的患者并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确诊后均给予安定中毒常规治疗,包括输液、利尿、维持电解质平衡、吸氧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纳美芬0.5 μg/kg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1~2 mg/kg清开灵注射液滴注,qd.治疗期间严密观察两组患者意识、呼吸及各种反射,监测生命体征,并进行疗效评定.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意识清醒时间,详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2.2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意识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04±2.35)h、(4.56±1.58)d,对照组分别为(7.56±2.85)h、(6.87±2.05)d,观察组意识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纳美芬联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安眠药中毒,两药协同,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

    作者:李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京万红软膏治疗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京万红软膏用于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接受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组除常规护理外,从第1次放疗后开始涂抹京万红软膏.结果 对照组发生放射性皮炎49例,发生率87.5%,治疗组31例,发生率55.4%.两组放射性皮炎发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80.4%(45/56)放射性皮炎出现于照射40 Gy以前,治疗组为28.6%(16/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放疗开始时使用京万红软膏保护皮肤,能明显降低乳腺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减轻皮肤损伤程度,推迟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时间,对乳腺癌放疗所致皮肤损伤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杨学岩;关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氯解磷定联合序贯消化道净化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氯解磷定联合序贯消化道净化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2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氯解磷定联合序贯消化道净化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氯解磷定配以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治疗24 h后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的持续情况与发生感染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24 h后,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昏迷的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入院后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颅内感染例数及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解磷定联合序贯消化道净化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安全有效.

    作者:朱彩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生长抑素引起低血糖症一例

    本文通过对一例生长抑素引起低血糖症病例的分析,提示在临床应用生长抑素时,应加强对血糖的监测,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秀宝;赵明沂;赵庆春;孙滢;盛天骄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应激状态下血压升高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应激状态下血压升高的非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34例行冠脉造影的非高血压患者,但术中监测血压均≥140/90 mmHg.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冠脉无狭窄者分为正常组,将冠脉存在狭窄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正常组术后不予任何治疗,对照组常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及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在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连续治疗6个月.所有患者均于冠脉造影前及药物治疗后6个月行超声检测肱动脉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结果 三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及服药治疗6个月时,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中血压均≥140/90 mmHg,显著高于本组其他时刻血压;对照组与治疗组狭窄<50%和狭窄>50%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显著低于正常组,且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药物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内皮舒张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内皮舒张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应激状态下血压升高的非高血压患者,其冠状动脉狭窄与内皮功能障碍有关,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可显著改善其内皮功能.

    作者:杨瑞金;史锋庆;于军;肖扬;温煜;白玲强;陈万强;吴西娟;李永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康惠尔透明贴预防肿瘤患者短期TPN治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TPN治疗引起静脉炎的原因,观察康惠尔透明贴预防TPN治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科行肿瘤介入术后接受TPN治疗的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贴膜覆盖留置针,观察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覆盖留置针,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静脉炎2例,发生率为4%;对照组发生静脉炎9例,发生率为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P<0.05).输入TPN第10天,观察组发生静脉炎1例,发生率为2%;对照组发生静脉炎7例,发生率为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P<0.05).结论 采用康惠尔透明贴可以预防和减少静脉炎发生,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秀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观察与生活质量评价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7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观察两组NIHS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凝血功能及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NIHS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及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及血脂水平也有重要影响.

    作者:刘志刚;宁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