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洁梅
我国胰腺炎发病牟日益增高,长期反复发作的胰腺炎转为慢性,终会导致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使越来越多的惠者预后不良.因此,慢性胰腺炎的治疗及如何恢复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介绍胰腺干细胞的研究进展,来探讨干细胞治疗慢性胰腺炎的前景.
作者:白一彤;蒋贺宇;陈少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妊娠期肝病患者的药物治疗,需同时关注疾病本身及药物对胎儿的影响.肝损害较小的妊娠期肝病经过药物治疗预后较好.虽然对孕妇、胎儿没有绝对安全的药物,但药物致畸的概率毕竟较小,在遵循妊娠期用药原则的基础上,掌握药物的安全性,在疾病状况许可的前提下,权衡利弊用药,对确保母婴健康非常重要.
作者:易洁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莫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泌尿系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泌尿系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序贯组(60例)静脉点滴莫西沙星400 mg,1次/d.5~7 d后,予口服莫西沙星400 mg,1次/d,序贯治疗,总疗程14 d.对照组(60例)静脉点滴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液2.0 g,2 次/d,疗程14 d.结果 治疗结束后第1天序贯组、对照组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80.0%、85.0%,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7%、93.3%,细菌学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结束后第7天序贯组、对照组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83.5%、83.3%,临床有效牟分别为93.2%、91.7%,细菌学有效率均为100%.两组临床痊愈率、有效率及细茵学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组不良反应轻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莫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泌尿系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经济、方便,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世煜;樊生生;李德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到的231例抗茵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1例抗茵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涉及7类36个抗茵药物.其中头孢茵素类89例(38.5%),喹诺酮类55侧(23.8%),青霉素类42例(18.2%).药物不良反应所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51.0%)、消化系统(12.2%)、神经系统(8.6%).222例(96.1%)药物不良反应由静脉给药途径所致.结论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高发生率与多种因素有关,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保障人民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滕永和;吴婷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处方用药交代是医院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医务人员及患者提供的药学服务形式之一.目的 是帮助惠者正确地认识、使用药物,保证药物发挥应有的疗效.笔者通过总结在发药窗口服务的工作经验、体会,通过收集药品说明书、参看有关学习工具书,收集整理患者想了解的用药知识,以方便药师在用药指导时主动告知患者,做好处方发药工作,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朱新昌;张霞;吴小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我院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 对2005-2007年我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门诊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进口药品及甲亢灵的用量逐年增多.结论 门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巯咪唑为首选.
作者:凌国华;沈勤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莪术油注射液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形态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的药物浓度作用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后,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卵巢癌SKOV3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光镜下可见莪术油低浓度组部分细胞体积开始变大,细胞胞浆空泡化,胞浆内出现致密颗粒,细胞核开始变形.细胞胞泉出现大面积的空泡,细胞核变形明显,细胞质出现颗粒脱落,出现细胞质空泡,核内染色质分散.高浓度组细胞肿胀,胞浆减少,核浆比例增加,细胞质大量颗粒脱落,细胞质空泡明显,有胞膜崩解、细胞核溶解;电镜下可见卵巢癌SKOV3细胞胀亡,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莪术油注射液诱导SKOV3细胞胀亡是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机制之一.
作者:杨美春;方刚;张奕梅;钟振国;龚享文;汤红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并确定羟乙基淀粉200/0.5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旋先法.取供试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 mL中含60 mg的溶液,测定羟乙基淀粉200/0.5的旋光度,进一步测定羟乙基淀粉200/0.5的含量.结果 用测定旋光度折算后与比旋度[α]20D℃的比值计算含量,限度制订为97.0%~102.0%.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羟乙基淀粉200/0.5的含量.
作者:杜连文;黄志萍;杨淮英;张书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通过对我院门诊药局12个月退药处方进行分析,发现患者退药原因复杂,不同的退药原因退回药品的时间也不相同,退回药品质量难以保证,存在很多医疗安全隐患.笔者建议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尽量减少退药,确保医院用药安全.
作者:裴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倍他乐克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 选择93例心功能分级(NYHA)2~4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治疗1年.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压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前后2次LVDd、LVEF位,并观察心串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5%,对照组总有效率7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65.治疗后两组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朔;王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阿司匹林是应用为广泛的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的药物之一,临床上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但阿司匹林抵抗(AR)却使得部分个体对阿司匹林反应不良,限制了其疗效.笔者对阿司匹林抵抗的概念、分型、发生机制、发生率、检测方法、临床意义和应对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黄小红;李碧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应用的时间和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8年6月我院48例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1 次/d)口服,3个月、6个月后各行1次血常规及凝血检查;3个月后行DSA检查,评价动脉瘤形状及患者神经功能情况.结果 3个月内,口服阿司匹林较未口服阿司匹林患者发生神经功能缺失明显减少,P<0.05;口服阿司匹林6个月的患者发生神经功能缺失情况与口服3个月组比较,P>0.05.口服阿司匹林患者血常规及凝血、动脉瘤形状无明显变化.结论 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口服阿司匹林3个月可达到防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作用,不增加术后动脉瘤复发的发生危险或引起动脉瘤破裂.
作者:温志锋;孟庆萍;臧培卓;梁传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为促进药物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应用,我院实行临床药师查房制度,以协助医师合理化用药.笔者列举18例典型干预病历分析得出结论,临床药师查房制度能及时发现并解决不舍理用药的问题,预防潜在的药物不良事件.
作者:王飞;李毅;匡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类泛素蛋白SUMO对靶蛋白的修饰已被证明与癌症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介绍了SUMO生化反应过程及其靶蛋白的共同特点,以及SUMO对蛋白的修饰与肿瘤的关系的3座桥梁,并据此提出了治疗癌症的新途径.
作者:钟颖;江将;韩昱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分析波依定与心痛定治疗高血压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服波依定,开始剂量5mg,1次/d,如未达到治疗目标血压,则增至10 mg,1次/d.对照组给予心痛定10 mg,3次/d.两组疗程4周,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血压平均从治疗前(161±19)/(99±10)mmHg降至疗程结束时(121±10)/(75±8)mmHg,P<0.05;对照组血压平均从治疗前(160±18)/(100±11)mmHg降至疗程结束时(127±11)/(82±7)mmHg.两组间对比,治疗组降压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91.5%)优于对照组(6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差异.结论 波依定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较小的降压药物,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多丽娟;李高凯;贺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测定当归龙荟片中阿魏酸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 μm)分离,以甲醇:0.1%磷酸(体积比为120:280)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16 mm.结果 阿魏酸的线性范围为0.3136~6.271 mg/L(r=0.9995),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RSD=1.0%).结论 本实验为当归龙荟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作者:王进;崔宇姣;王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造影荆在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造影荆肾病已成为医院内获得性急性肾衰竭的第三大原因,逐渐引起更多医务工作者的关注.本文主要对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杜敏;马淑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兰索拉唑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血浆样品经二氯甲烷和乙醚的混合提取液提取后,以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氨溶液(pH7.0,35:65)为流动相,经PAPCELL PAK-C18色谱柱分离,于285 nm波长处检测.结果 兰索拉唑浓度在0.025~2.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检测浓度为0.025 μg/mL;低、中、高3个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均大于74%,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低于8.22%.结论 本方法准确、快速,可满足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求.
作者:何晓静;菅凌燕;孙亚欣;肇丽梅;邱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抗菌药物继发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发病率和疾病谱,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5月我院出院患者真菌培养的阳性病例.结果 应用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占同期真菌感染的45.74%,白色念珠菌是院内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占44.19%.继发真菌感染多发于老年患者,占感染病例的52.6%.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多.诱发真菌感染的药物以头孢菌素类为主.结论 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及时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为依据,尽量减少多联抗菌药物的使用,防止频繁更换品种和连续长期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余泽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对我院2007年药物咨询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我院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对我院药物咨询窗口2007年1-12月的951例药物咨询记录进行分析.结果 咨询者身分以惠者居多,占88.12%;患者主要针对抗感染药、消化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进行咨询;咨询内容主要为药物的基本信息、药品通用名或成分、不良反应、用法用量及疗效等.结论 药物咨询工作可以提高药学人员业务能力,有利于医院药学部门开展全面优质服务.
作者:汪宇;梁旭东;刘英;姚岚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