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孔树脂纯化五味子总木脂素及其体外还原能力研究

陈晓宇;田振坤;高翔;吴伦

关键词:五味子, 总木脂素, 大孔树脂, 还原能力
摘要:目的:以五味子为原料,以总木脂素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对总木脂素的提取、分离纯化及还原能力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静态和动态实验对5种大孔树脂进行筛选,以吸附、解析数据为指标,优选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并利用Fe3+法测定总木脂素体外还原能力.结果:确定AB-8型树脂优,佳工艺条件为:五味子总提取物上样浓度为1.5 mg/mL,流速为1 BV/h;终用50%乙醇(低浓度洗脱剂)和70%乙醇(高浓度洗脱剂)进行洗脱;体外还原能力结果显示:五味子总木脂素在50%和70%乙醇组分对Fe3+表现出较高的还原能力.试验结果显示,通过大孔树脂纯化五味子总木脂素及其体外还原能力的研究,五味子总木脂素的含量从11.68%提高到41.48%.结论:本实验的梯度洗脱法可显著提高五味子中总木脂素的质量分数,并且五味子总木脂素在50%和70%乙醇组分表现出良好的体外还原能力,为今后五味子总木脂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正骨手法联合骨伤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联合骨伤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暨南大学附属黄埔中医院骨科门诊诊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1 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正骨手法联合院内制剂骨伤膏治疗,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西乐葆)口服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32例、显效10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8例、好转1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2%,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MPQ疼痛评分及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配合骨伤膏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唐绍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黄芪药性功用考证

    黄芪作为一味常用中药,在古代时期就已经有记载和使用.黄芪在补虚方面有很多用法,以补虚来益气固表、利尿、生肌、托毒排脓.通过查阅本草古籍中关于黄芪的记载,选取含黄芪的方剂并对其功效及临床应用和应用范围进行归类总结,探讨黄芪的药性功用,对黄芪的科学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苌沛森;王辉;刘珮;王静;董彬;郑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干预控制肝火亢盛型高血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干预控制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患者时对于其血压值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中医辨证分型为肝火亢盛型高血压(HBP)患者16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成2组,即对照组(Control group,CG组)患者8 0例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Observation group,OG组)患者8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耳穴压豆干预控制,实时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压值变化,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表现改善状况结果:治疗4个疗程,CG组和OG组患者的血压值(SBP/DBP)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OG组干预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为80.0%,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耳穴压豆干预控制方法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郑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四妙散加味方含药血清对高糖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分化及胞外基质变化影响

    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味方含药血清对高糖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分化及胞外基质变化的影响,探讨中医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中药复方低剂量组、中药复方中剂量组以及中药复方高剂量组,以对应药物灌胃7d后取血清,运用各组合药血清对HMCs进行干预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上述3个时间点HMCs增殖分化情况,以qRT-PCR及ELISA法检测48 h FN和ColⅣ mRNA及蛋白活性表达.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MCs增殖分化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中药含药血清组HMCs增殖分化降低(P<0.01).(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48 h FN、ColⅣ mRNA和蛋白活性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48 h FN、ColⅣ mRNA和蛋白活性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1)高糖环境能够刺激HMCs及ECM增殖.(2)四妙散加味治疗DN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MCs胞外基质-FN、ColⅣ mRNA及蛋白活性表达,进而抑制HMCs异常增殖.(3)四妙散加味含药血清中剂量组抑制HMCs及胞外ECM增殖作用佳.

    作者:于洋;马进;李敬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顾武军教授运用吴鞠通“精确识证”观念治疗肺癌经验

    吴鞠通“精确识证”的观念就是要准确认识疾病过程中的症状、证候、体征、病因、病机、疾病和检查检验等多种证据,大程度地追求治疗方法和用药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以提高治疗疾病临床疗效.该文总结了顾武军教授运用“精确识证”观念为指导治疗肺癌的经验,首先应该精确识别正气在肺癌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在放化疗过程中以健脾益肺、扶助正气为主;其次要精确识别痰、毒、瘀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在放化疗后则以涤痰化瘀、抗癌解毒为要,祛邪与扶正兼顾,充分发挥中药的非特异性抗肿瘤作用;再次需精确识别胸腔积液和呼吸道出血等多种并发症,善用仲景《伤寒论》方剂,逐水与止血并举,可明显改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丁艳;郭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大孔树脂纯化五味子总木脂素及其体外还原能力研究

    目的:以五味子为原料,以总木脂素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对总木脂素的提取、分离纯化及还原能力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静态和动态实验对5种大孔树脂进行筛选,以吸附、解析数据为指标,优选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并利用Fe3+法测定总木脂素体外还原能力.结果:确定AB-8型树脂优,佳工艺条件为:五味子总提取物上样浓度为1.5 mg/mL,流速为1 BV/h;终用50%乙醇(低浓度洗脱剂)和70%乙醇(高浓度洗脱剂)进行洗脱;体外还原能力结果显示:五味子总木脂素在50%和70%乙醇组分对Fe3+表现出较高的还原能力.试验结果显示,通过大孔树脂纯化五味子总木脂素及其体外还原能力的研究,五味子总木脂素的含量从11.68%提高到41.48%.结论:本实验的梯度洗脱法可显著提高五味子中总木脂素的质量分数,并且五味子总木脂素在50%和70%乙醇组分表现出良好的体外还原能力,为今后五味子总木脂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陈晓宇;田振坤;高翔;吴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

    目的:对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性评价.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及其他中医药相关期刊中检索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提取并汇总纳入研究的原始数据;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客观评价其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OR=3.92,95%CI(3.04,5.06)];治疗后试验组ST大下移幅度低于对照组[MD=-0.48,95%CI(-0.54,-0.42)];治疗后试验组ST下降的导联数(NST)少于对照组[MD=-1.07,95%CI(-1.2,-0.95)];治疗后试验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MD =9.21,95%CI(6.06,12.37)];治疗后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MD=-2.01,95%CI(-2.9,-1.13)1.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好,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但本研究纳入文献总体质量不高,且发表偏倚可能存在,所以仍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作者:伍新诚;马晓聪;卓小媛;张新春;郑景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药对TGF-β1和CTGF在肾脏纤维化中作用文献综述

    肾脏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病进展到肾衰竭阶段共同的病理过程,肾间质纤维化与慢性肾病预后密切相关,TGF-β1和CTGF在肾脏纤维化的发展过程中作用至关重要,研究表明许多中药中成药通过对肾脏纤维化TGF-β1和CTGF进行干预发挥抗纤维化作用.该文将对近年单味中药在肾脏纤维化的体内外研究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庄丽华;胡家才;吴昊;周甜;邓巧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疗效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综合护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护理观察组患者大部分结局良好(69%),其中对照组患者中、重度残疾比例较高(分别为26.2%和20.2%).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护理前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并且较对照组患者评分高,差异显著(P<0.05).护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较高,与其对照组相互比较差异显著(P<0.0 5).并且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较对照组的心理状况良好,差异显著(P<0.0 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

    作者:赵鸣月;李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五味子水提取液对APP/PS1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五味子水提取液(SWE)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Tg)和给药组(Tg+10、30、50 mg/kg的SWE,灌胃40 d);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Nissl法检测各组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形态;TUNEL法检测各组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硫代巴比妥酸检测丙二醛(DM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灌胃SWE明显提高Tg小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改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形态;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显著降低MDA的含量以及增强SOD的活性.结论:SWE对Tg小鼠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造成的损伤来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靳艳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师承、家传、院校、书院讲学和自学模式等,不同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及一定条件下,对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均可以起到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其中尤以师承、院校及自学模式为.通过全面深入探究,综合分析各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不足,结合中医药人才培养历史渊源和根本规律,提出了“院校—师承—自学”三位一体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培养目标及培养内容做了初步探索.

    作者:闫海军;傅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煎煮方法麻杏石甘汤含药血清体外抗A型流感病毒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煎煮方法的麻杏石甘汤含药血清体外抗A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进行狗肾细胞(MDCK)培养,通过3种不同的加药方式,检测不同煎煮方法的麻杏石甘汤含药血清对A型流感病毒直接灭活、干预吸附、抑制增殖的作用 结果:在直接灭活作用中,浓度为12.5%的麻黄先煎30 min组、先煎35 min组、先煎40 min组比同浓度四药同煎组具有更强的灭活流感病毒作用(P<0.05),其中麻黄先煎30 min组灭活能力强(P<0.01);在干预吸附作用中,浓度为12.5%的麻黄先煎20、30、35 min组比四药同煎组对病毒吸附的干预作用强(P<0.05),其中麻黄先煎20、30 min组效果突出(P<0.01);在抑制增殖作用中,浓度为25%的麻黄先煎10 min组、20 min组、25 min组、30 min组、40 min组与四药同煎组相比较,对流感病毒的增殖抑制效果明显(P<0.05),其中先煎10、20、30 min效果突出(P<0.01).上述3种作用都未体现出量效关系.结论:麻杏石甘汤煎煮方法的不同可以导致其抗流感病毒效果的差异.

    作者:童骄;葛资宇;王小玉;戴冰;李玲;张波;肖子曾;那婧婧;邹莉;卢芳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胰岛素抵抗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分析国内三大中文数据库中医药治疗胰岛素抵抗文献用药规律.方法:使用病例信息采集表对纳入的194篇文献进行信息采集和录入,建立数据库,同时进行频数统计及聚类分析.结果:通过频数统计发现频数在40次以上中药13味.对此13味中药进行聚类分析,终发现黄芪、黄连为治疗胰岛素抵抗主药,陈皮和半夏、葛根和山药以及生地和泽泻为基本药对,白术、陈皮、半夏、茯苓、苍术作为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基本方.结论:以药测证发现脾虚、痰湿、瘀血、热毒,以及气阴两虚为胰岛素抵抗的基本病机.痰湿内阻尤为值得重视.

    作者:吴希;刘铜华;孙文;王海炎;侯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FibroScan肝脏硬度值与舌象变化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FibroScan肝脏硬度(LSM)值与舌象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门诊就诊行FibroScan检查的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清学资料、舌象及FibroScan检查结果,并进一步分析LSM值与舌象变化的相关性.结果:160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平均(13.58±9.85) kPa;舌色上,以黯红舌及黯淡舌(44.4%,36.9%)出现率为高,舌形上,齿痕舌(65.6%)多见.紫黯舌LSM值高,且大于淡红舌(P<0.05)、黯淡舌(P<0.05)及黯红舌组(P<0.05).齿痕舌组LSM高于无齿痕组(P<0.05):瘀点/瘀斑舌组及舌下络脉增粗组均高于无瘀点/瘀斑舌组及舌下络脉无增粗组(P<0.05)结论: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LSM值与舌脉象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紫黯舌、有瘀点/瘀斑、舌下络脉增粗的患者,LSM值越高,说明肝硬化病情越重,血瘀越重.

    作者:刘乐鑫;池晓玲;林姗姗;陈沿任;余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足部健康行为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足部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综合科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足相关知识评分、足部健康行为、血糖水平、遵医自护行为评分、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糖尿病足基本知识、足保护性护理知识、肢体功能锻炼、自我足部检查等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正确选择鞋袜、正确洗脚、正确修剪趾甲、合理足部保健运动等足部健康行为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控制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饮食控制、规律用药、适量运动、血糖监控、低血糖预防、情绪管理、定期复查等遵医行为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疾病维度、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维度、满意维度等DMQLS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足部健康行为有积极的影响,可提高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增强患者自护意识及遵医依从性,正确规范足部健康行为,使血糖控制更为平稳,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刘彩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扶正固本方加减联合放化疗对脑额叶胶质瘤患者术后预后影响

    目的:探讨扶正固本方加减联合放化疗对脑额叶胶质瘤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格法将88例脑额叶胶质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放化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扶正固本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KPS评分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同时随访6~12个月,统计两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88.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45%(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CD4+、CD4+/CD8+均显著上升(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00%、84.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91%、6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固本方加减联合放化疗治疗脑额叶胶质瘤安全有效,能明显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显著提高其1年生存率.

    作者:杨建权;赵斌杰;汪林涛;王恒;潘泰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辨证分期治疗肺脾气虚型鼻鼽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期治疗肺脾气虚型鼻鼽100例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治疗的100例肺脾气虚型鼻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根据中医理论对肺脾气虚型鼻鼽分期论治,初期选用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加减,中期选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后期选用玉屏风散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比较两组患者2周、6周治疗效果、主症、体征及兼症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治疗有效率为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周后治疗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6周后鼻痒、喷嚏、流涕、鼻塞、体征、总分等各项症状、体征及总体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6周后怕冷、咳嗽、纳呆、便溏、乏力、总分等兼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期治疗肺脾气虚型鼻鼽效果显著,体现了中医标本缓急治则理论在临床的良好应用,效果持久稳定,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甜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温针灸联合肩关节松解术在肩关节周围炎中应用

    目的:分析温针灸联合肩关节松解术在肩关节周围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自2013年7月-2015年10月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84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研究对象42例.对照组仅仅使用肩关节松解术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肩关节松解术的同时使用温针灸疗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比较,联合治疗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8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4.3%;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相比,治疗后联合治疗组VAS评分(2.17±1.9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VAS评分(3.59±2.02)分,以上结果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联合肩关节松解术可以有效地促进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疼痛,这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心理负担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赵敏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是中国文化中具实践性和济世精神的一种,五千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为中医药的复兴和拓展提供了契机,顺应时势,近年来中医药发挥其独特优势得到了更多的发展,不仅发展了一批优势病种的治疗及相关研究,而且为很多慢性病、疑难杂病给予了希望,运用于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也收效突出,该文对其运用中医药治疗发展概况进行了综述并给予了展望.

    作者:谢欢来;余惠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便秘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发腹胀便秘的患者共150例,按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78例、对照组72例.在常规医疗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口服吗丁啉(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组采用服用增液承气汤加减煎剂治疗.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肛门排气总正常率分别为55.6%、84.6%,临床通便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2.5%、91.0%,两组之间比较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服用增液承气汤加减可通过改善肛门排气、大便性状明显改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症状,且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能较快、较好地恢复胃肠功能.

    作者:陆洋;周临东;谢林;陶永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