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6例脑疝的急救与护理干预临床分析

郝秋玲

关键词:脑疝, 急救,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发生脑疝病人的急救与护理经验.方法:对136例脑疝围手术期患者进行优化急救流程,尽早解除脑疝症状,术后密切监测并有效控制颅内压,加强基础护理,减少各种并发症. 结果:恢复良好28例(20.59%);中残49例(36.03%);重度致残26例(19.12%);死亡33例(24.26%).结论:脑疝持续时间与预后呈相关,对脑疝病人应争分夺秒进行救治,并在术后进行有效的观察与护理,才能降低病人的致残率及死亡率.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临床中药的合理运用分析

    临床应用中药是祖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中成药的品种繁多,剂量复杂,在临床使用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如何使中药应用更合理更安全有效是中药临床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李芝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计算机训练与人工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康复的比较

    目的:通过对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和认知障碍的恢复方法研究,对比人工训练和计算机训练两种方式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2例患者进行治疗,将这些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6人,其中对照组进行人工训练,观察组进行计算机训练.两组患者在训练的内容上没有区别,有视知觉、定向感、思维运作等几个方面.而人工训练方法是根据治疗师采用的仪器和图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训练;计算机训练方法是使用OT-SOFT软件代替人工操作,并进行每天1次,每次半小时的训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LOTCA评分和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均优于治疗前数据(P<0.05),从总体上来看,计算机治疗的效果要远远好于人工训练.结论:对脑损伤患者进行人工训练和计算机训练,能够明显改善脑损伤患者的认知障碍,且计算机训练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优于人工训练疗效,能够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耐多药肺结核中分析与应用.方法:将8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工作,即随机的健康教育;研究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对照组健康教育知晓程度、遵医行为、满意度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

    作者:刘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60例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护理的措施.方法:对我院在2006年4月至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产后抑郁症病人的病情、临床资料以及发病原因进行研究,采取了对应的措施:开展药物治疗护理、情绪放松护理、生活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方法.结果:病人的抑郁症状况都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全部安全度过围生期且痊愈出院.结论:仔细分析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地缓解产后抑郁症的症状,产妇可以痊愈出院.

    作者:徐艳;李瑞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的重症患者该如何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对护理后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1月到2012年11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200名神经外科的重症患者,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各100名.结论:肠内的营养护理可以高效的提供病人所需的营养,而且过程较为安全,经济实惠,将其与肠外护理作比较,场内护理更有利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神经系统的恢复,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一种护理疗法.

    作者:永利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方法

    对稳定性型主动脉夹层治疗方法的选择进行探讨,并且分析主动脉夹层的死亡危险因素.总结主动脉夹层术后复发的病因及外科治疗经验.分析稳定性Stand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药物与腔内修复治疗的效果,并探讨导致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

    作者:郑志鹏;于文福;关善义;汤继全;王淑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的风险分析及护理管理对策

    目的:研究探讨血液透析室的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及其引发原因,以及针对引发风险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降低风险的措施.为医护工作者对于血液透析护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于我院血液透析室的成功案例以及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我院实行的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的降低风险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患者的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实行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后,我院血液透析室各项工作秩序井然,风险事件发生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降低了患者的治疗风险.实行护理质量管理前,我院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46%,实行护理质量管理后,我院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36%,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实行护理质量管理前,血液透析室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85.6%,实行护理质量管理后,血液透析室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97.4%,患者的满意程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实行护理质量管理,对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人员工作流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制定,加强安全方面的管理工作,医院重视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其业务水平的提高,对于血液透析中心发生的风险事件设定必要的奖惩措施用以督促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水平的提高、护理责任心的加强.上述种种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血液透析中心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避免发生医患纠纷事件.

    作者:李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心得体会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心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两年以来收治的6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病情,采用艾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结果:治愈的患者有38例,占59.4%;显效的患者有20例,占31.3%;好转的患者有4例,占6.3%;无效的患者有2例,占3.1%,总的有效率为96.9%.结论: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取穴容易,疗效可靠,无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雪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方法的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探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方法,减轻患者人工流产时的疼痛.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09月~2013年03月接收的27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在人工流产术前分别给予不同种类镇痛药物,实验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使用,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氧化亚氮麻醉,观察各组患者镇痛效果并进行组间比较,得出结果与结论.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出院时间以及患者疼痛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异丙酚与舒芬太尼联合用于人流手术中,其镇痛效果明显,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短,无毒副作用,减少了早孕妇女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疼痛,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顾加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28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治疗规律.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间进行诊治的28例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文所选的患者中有2例出现误诊现象,分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通过肾上腺皮质激素、H2受体阻滞剂以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均治愈.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在临床上虽然比较常见,但是一些患儿在出现皮疹前常常表现出消化道症状,临床医生容易出现漏诊及误诊,要对其进行高度的重视.

    作者:王相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整体护理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一年内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中,选择40例产后妇女.然后,把她们平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恢复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身心恢复都很迅速,护理效果也较好.其中,治疗组护理有效率高达98%;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8%.对比患者满意度,对照组(75%)明显低于治疗组(100%).P<0.05,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整体护理应用到产后护理中,能明显提高护理有效率,产妇满意度也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1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分析治疗后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情况.方法:采取分组方式分析我院收治的1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中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期间同时进行综合疗法治疗,其中包括对患者进行自主功能训练、心理训练、生活方式及饮食训练、患者家属辅助功能训练等.结果:对比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结果显示,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62.5%;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综合疗法的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通过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的比较发现,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能够带来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而这也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的佳方式.

    作者:张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综合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是人群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患病率高,可引起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对人体危害较大.

    作者:宝音其其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人所为困扰的一种疾病.而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出现,我国各大医院的老年人住院率也在不断地提高,免疫力功能低下等,使得我国医院中感染状况逐渐加重,心血管疾病内科是医院感染状况较为严重的科室,所以,为了改善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感染现状,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医疗质量,加强其感染的控制,本人将在此对这方面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作者:伊力扎提·地力木拉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疼痛控制对开胸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疼痛控制在开胸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心胸外科收治的8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疼痛控制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疼痛控制干预有利于减少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长期卧床病人压疮护理的研究进展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它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降低生活质量,而且一旦发生感染,严重者会导致死亡.因此对压疮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已有压疮的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本文通过分别对压疮的护理分期以及压疮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希望对压疮的护理工作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作者:倪诗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基层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已在大小型医院普遍运行,后勤保障做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部份,对后勤服务专业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后勤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而如何加强与后勤管理公司的沟通,如何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也成了医院管理人员头疼的难题,结合近几年医院后勤管理的经历,对现今的基层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工作提出几点问题和思考.

    作者:陈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24例不合理处方用药分析

    目的:在对24例抗高血压不合理处方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该类药物常见的用药误区.方法:对24例处方中不合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4例处方按照不合理因素进行分类可分为5类,其中药物联用搭配不合理是造成处方不合理的首要因素.结论:经过药师干预,处方中不合理因素得到纠正,使患者得到了恰当、有效的治疗.

    作者:熊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甲强龙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研究甲强龙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18只小鼠被随机分为甲强龙组和对照组,甲强龙组9只,对照组9只.甲强龙组按15mg·kg-1的剂量药物腹腔注射,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的纯水.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小鼠寻找水下平台的游泳路程作为评价其学习记忆功能的指标.结果:定位航行实验第1天,甲强龙组小鼠游泳路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但其余各时间点2组小鼠游泳路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间探索实验阶段2组小鼠穿过平台位置、SE象限的频率及游泳时距离平台的平均距离三项指标均无统计显著性差异(P>0.05).反向学习各时间点2组小鼠寻找水下平台的游泳路程也无统计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剂量为15mg·kg-1的甲强龙对小鼠空间学习能力没有影响.

    作者:李成长;王然;訾丹丹;葛校永;张云鹏;徐国川;李朴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自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确诊治疗的3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加西药降糖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结果:治疗组16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丽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