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知信行干预对人工流产青少年生殖知识及行为的影响观察

林淑红

关键词:知信行干预, 青少年, 生殖知识, 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知信行干预对20岁以下青少年人工流产女性生殖知识掌握程度及行为情况的影响. 方法 将2011年11月- 2012年4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门诊人工流产的158例青少年女性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知信行干预护理,通过医院专业人员自拟人工流产青少年性和相关生殖健康知识问卷方式进行调查,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对生殖避孕知识的知晓程度和行为情况,及两组患者的心理焦虑评分. 结果 在调查的158例来诊流产的青年女性中,初次性行为人数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而增多,初次妊娠人数以16~岁年龄段多;知信行干预后,患者的避孕知识知晓率和采取避孕措施率分别为91.46%和85.37%,显著高于对照组知识知晓率68.42%和采取避孕措施率85.37% (P<0.05);干预组知晓STD、HIV的占比分别为64.63%和71.95%,显著高于对照组15.79%和31.58% (P<0.05);入院时两组的心理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进行知信行教育之后在术前1d、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心理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知信行干预有助于大大提高青少年人工流产女性生殖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行为情况,医务人员、学校、家庭等应对青少年常进行知信行教育,以减少对青少年女性的伤害.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DNA同源性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邵阳市中心医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DNA同源性与耐药性,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该院的流行状况. 方法 DNA同源性分析:收集该院2009年1-6月份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4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采用肠杆菌科间一致重复序列PCR方法;药敏试验:采用VITEK -2细菌鉴定仪器法与KB法确定药敏结果.结果 DNA同源性分析结果:4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检测出4种电泳条带数目位置完全相同的克隆株,其中A型11株,B型11株,C型9株,D型9株.菌株分布在该院外科、内科、ICU、新生儿科四个病区,10个科室.普通病室与ICU病室均存在A、B、C、D4种型别克隆株感染.药敏试验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仅为5%,4种克隆株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阿米卡星耐药率为17.5%,A、B、C型克隆株对阿米卡星较敏感,但D型克隆株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明显降低;4种克隆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已达75.0%,显著高于文献报道的耐药率.4种克隆株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7种抗生素耐药率均达60%以上,较多克隆株的耐药率已达100%. 结论 A、B、C、D4种克隆株在该院未见明显集中流行趋势,呈散在分布特点.4种克隆株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严辉;王磊;刘友生;覃艳玲;李媛媛;曲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预防及治疗

    目的 探索运用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 方法 研究选取2010年1月- 2011年12月期间本院90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妈富隆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倍美力合安宫黄体酮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从出血控制时间、出血停止时间、止血失败案例数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出血控制时间、出血停止时间以及止血失败案例数方面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1.1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观察组患者应用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更佳,具有快速止血,恢复月经规律效果好,且治疗安全性较高,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信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新型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作用

    目的 研究新型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67例早产低体重儿.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2组,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儿在静脉营养和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采用新型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分析两组早产儿的胃残留及呼吸暂停情况、喂养相关时间的比较. 结果 在进行护理干预之前,两组早产儿在体重等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早产儿在胃残留及呼吸暂停情况、喂养相关时间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新型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党爱玲;郭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糖尿病患者血浆糖化血红蛋白与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方法 选取本院2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空腹血糖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并检查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统计分析HbA1c水平与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 结果 ①208例患者中有眼部视网膜病变者(DR) 31例,无视网膜病变(NDR)者177例,DR组HbA1c值为(6.539±1.377)%,NDR组HbA1c值为(5.588±0.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HbA1c水平的升高,DR检出率呈增高趋势.②208例患者中有微量蛋白尿(UMA)的患者27例,无微量蛋白尿(NUMA)患者181例,UMA组HbA1c值为(6.276±1.191)%,NUMA组HbA1c值为(5.696±0.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HbA1c水平的升高,UMA检出率呈增高趋势. 结论 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血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关,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对于预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桂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心律失常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心律失常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唐山市第八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4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患者的感染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本组心律失常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6.1%(20/124),以呼吸道感染常见,G+菌感染7例,占35.0%;G菌感染11例,占55.0%;经过药敏试验发现病原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等敏感性较高.医院感染的发生受到患者年龄、有器质性心脏病以及有创性治疗的影响(P<0.05). 结论 临床医师应该了解并掌握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为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振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家属健康教育需求与实施方法

    目的 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法. 方法 总结87例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经验,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儿家属了解相关健康知识的比率以及总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儿家长对患儿所患疾病了解情况、对药物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对预防知识的知晓比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护理干预后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较干预前提高(P<0.05). 结论 有效地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患儿所患疾病以及所用药物的了解,增加其相关的预防保健知识,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莫瑰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标准化和基于移动平均法的趋势季节模型在流行性腮腺炎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 运用标准化和基于移动平均法的趋势季节模型对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进行预测,并进行评价. 方法 利用襄阳市2005 - 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监测资料,将粗发病率按2011年当地人口的年龄等因素进行标准化,建立基于移动平均法的趋势季节模型,预测2011年发病情况并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评价. 结果 采用标准化法和基于移动平均法的趋势季节模型,对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突发事件和聚集性病例报告均进行了提示,灵敏度100%,特异度84.62%. 结论 基于移动平均法的趋势季节模型用于流行性腮腺炎疫情预测实际可行,对预防控制有实用意义;在预测分析时,既往资料按预测时间的人口学特征进行标准化是必要的.

    作者:邱兴庆;刘敬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武汉市部分医学生营养KAP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武汉市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现况,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KAP问卷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医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较高(71.3%),性别、生源、家庭人均月收入和父母文化程度均对营养知识有一定影响.两因素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相关性. 结论 医学生有较好的营养态度,可以进行相关的高级营养健康教育.

    作者:赵海月;朱蕾蕾;王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VEGF在乳腺癌组织与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不同组织学类型乳腺癌组织中VEGF水平;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VEGF水平. 结果 1) VEGF表达阳性率随着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增高而逐渐增高,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92.86% (26/28),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81.82%(18/22);2)正常对照组和良性乳腺癌组血清VEGF水平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恶性乳腺癌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乳腺癌组与恶性乳腺癌组比较,其VEGF的浓度较恶性乳腺癌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VEGF在乳腺癌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与乳腺癌的恶性进展有关;VEGF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检测VEGF含量对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畅;曹仁贤;陶松桔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某电源科技公司铅作业工人健康水平和职业健康教育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某电源科技公司铅作业工人健康水平和职业卫生防护知识及相关行为,为预防铅中毒提供科学保护措施. 方法 对深圳市龙岗区某电源科技公司494名铅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卫生健康检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494名铅作业工人的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认知态度及职业卫生行为进行调查. 结果 494名铅作业工人各项体检指标中有一项以上异常者为328人,异常检出率为66.4%;各项体检指标全部正常者仅166人,正常率为33.6%.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为专业培训、职业卫生宣传手册和广播电视;73.3%的铅作业工人知道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等知识. 结论 定期对工人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健康教育,提高铅作业工人自我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铅危害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丽英;于碧鲲;陈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生活方式干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人群的主要疾病模式已由原来以传染性疾病和营养缺乏病为主,转变为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病发病、死亡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日益上升[1].

    作者:楼君芳;丁元林;宋平;孔丹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贵州省2007-2010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及病原分析

    目的 了解贵州省2007- 2010年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和菌型分布,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以2007 -2010年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菌痢疫情为资料,分析菌痢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特征,并对146株菌痢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和药敏试验. 结果 2007 - 2010年贵州省共报告菌痢48 222例,平均发病率为31.92/10万,病死率为0.049%,总体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主要集中在0~5岁组,发病率为151.76/10万,其次为65岁以上组,发病率为36.66/10万.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5∶1;职业分布以农民多占46.04%,其次为散居儿童和学生分别占29.73%、11.06%;年均发病率高的地区是黔东南州,发病率为49.06/10万,其次是黔南和黔西南;贵州省菌痢有明显的季节性,5-9月为发病高峰.菌型分布以宋内为主,其次是福氏志贺菌.菌株的多重耐药严重,84.93%的菌株存在多重耐药. 结论 菌痢是贵州省主要的传染病之一,2007 - 2010年贵州省菌痢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以婴幼儿和农民为主,流行菌株以宋内和福氏志贺菌为主,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作者:韦小瑜;田克诚;游旅;马青;刘英;唐光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衡阳市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保护性社会机制研究

    目的 对确证的长期不进展HIV感染者(LTNP)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试图发现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保护性社会机制发挥的作用. 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数据库筛选出2007年10月- 2011年10月在衡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CD4+T细胞的HIV感染者中LTNP者40例,同时随机选取快速进展者47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HIV感染者性行为近五年满意度、心理因素、经济状况、健康情况及主动参加社会活动等方面,通过卡方检验分析相关性. 结果 共调查87例HIV感染者,平均47.4岁,其中40~ 50岁占45.98%.通过卡方检验,两组之间经济因素、社会活动、心理状况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本研究得出HIV长期不进展者相对HIV感染组的生活质量较好,诸多因素中工作及经济收入、防艾知识、医疗保障、社会活动和AIDS耻辱等是保护因素,可应用于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作者:吴剑阁;李桀;罗小成;邓荣婧;于坤平;郑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深圳市福田区2005-2011年妊娠梅毒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研究妊娠梅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对深圳市福田辖区2005 -2011年通过免费梅毒筛查发现的妊娠梅毒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Epidata录入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5 - 2011年共检出孕产妇梅毒患者891例,年平均检测阳性率0.35%,患者平均年龄为(28.51±4.61)岁,以20~30岁为多,小18岁,大43岁,患者多为无业/待业,其次为干部职员,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学历为主,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占90.22%,76.09%患者在<28周即发现并确诊梅毒,98.99%患者为隐性梅毒患者,血清滴度多低于1∶4.结论 为及时、有效阻断梅毒母婴垂直传播,应加强对文化程度低、无业/待业的暂住孕妇人群的健康教育,提倡在孕早期即进行梅毒筛查.

    作者:邱莉霞;胡瑞娟;许宗严;赵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50株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NDM-1基因的筛查

    目的 检测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NDM-1基因,了解本院NDM-1超级细菌的流行情况. 方法 从2011年3-9月期间分离的1 430株细菌中挑出耐亚胺培南50株非发酵菌(34株鲍曼不动杆菌,16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卫生部推荐产NDM -1酶细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操作,包括K-B法、改良Hodge试验、PCR扩增法. 结果 通过K-B法,50株菌株亚胺培南抑菌圈直径≤10 mm;经改良Hodge试验后得出50株待测菌为碳青霉烯酶阴性;PCR法得到的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未显示目的基因条带. 结论 产NDM-1酶的超级细菌在本院暂不流行.

    作者:李先平;周秋菊;王敏;郑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治疗依从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管理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94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均经营养医师配制糖尿病食谱,64例患者遵医嘱定期到营养门诊复诊为观察组,30例患者未复诊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产时产科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复诊组GDM妊娠时间比未复诊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复诊组GDM者(P<0.05). 结论 加强GDM的饮食管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可以显著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母儿生活质量.

    作者:杨桂莲;刘建建;龚灿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恩度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r,YH- 16)联合GP(吉西他滨+顺铂)治疗老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72例老年性晚期NSCLC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应用YH- 16联合GP方案,对照组(32例)予以常规GP方案化疗.两组患者均至少完成2个周期. 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RR)为42.5%,临床获益率(CBR)为80.0%;对照组有效率(RR)28.13%,临床获益率(CBR)为56.2%.两组毒副反应相似,患者的主要毒副反应有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等. 结论 恩度联合GP方案治疗老年性晚期NSCLC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案.

    作者:何嵘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皖南地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

    目的 调查皖南地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病率现况,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基础资料,为制定针对该疾病的预防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2个社区和5个乡镇的共1 908名65岁以上老年人分别进行问卷、体检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结果 老年人MS患病率为10.29%,男性患病率为9.9%,女性为10.6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岁以上老年人MS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与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皖南地区老年人MS患病率较低,但高血压患病较高,是预防重点.

    作者:王智化;彭美玲;童家荣;龙道庆;王维军;苏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也被称为生活质量、生存质量、生命素质等,是在新的健康观念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健康测量技术.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生命质量研究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而农村老年人相对城市老年人数量较多,收入较少,生活环境较艰辛,因此,对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研究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查阅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文献与资料,来分析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评价所采用的量表、研究进展及影响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因素,从而为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韩羽楠;伦施斯;陆超楠;曲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初产妇妊娠晚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对本院2011年1- 12月间初产妇共150例进行妊娠晚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研,以作为有效防治初产妇营养不良、提高母婴健康的有效依据. 方法 对照组70例初产妇仅定期进行检查;研究组80例初产妇均采用营养干预方法. 结果 研究组初产妇营养知识、营养行为调查平均分和及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初产妇营养态度平均分和及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初产妇妊娠晚期有较好的营养态度,但多数孕妇在营养知识和营养行为方面欠缺,影响母婴健康,营养干预有助于改善初产妇营养知识结构和行为.

    作者:刘运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