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和娟;金春燕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干预一类的措施运用到PICC置管型肿瘤患者内的成效.方法:抽取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PICC置管型肿瘤患者44例并分为两组,试验组22例予以人性化护理干预一类的措施,对照组22例予以常规一类的护理,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前后的SCL-90量表评分状况、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比较表明了,试验组经过护理以后的SCL-90量表评分状况、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好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一类的措施运用到PICC置管型肿瘤患者内具备十分明显的成效,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作者:张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对感染性腹泻患者强化饮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位感染性腹泻住院病患,随机分组后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强化饮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速度以及护理效果差异性.结果:强调了饮食干预的观察组腹部疼痛、腹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效果达到92%,对照组仅为78%.结论:对感染性腹泻病患强化饮食干预有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不适程度.
作者:杨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放化疗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使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措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5.6%,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来说,通过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的措施相对于单纯使用放化疗治疗来说,具有更高的治疗有效率,并且能够有效抗恶病质,增加患者的体重,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提高和生存时间的延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户海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比较靶控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气管插管前后对麻醉深度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全身麻醉的患者60例,按靶控舒芬太尼输注效应室浓度0.lng/ml(Sl组,n=15),0.2ng/ml(S2组,n=15),0.3ng/ml(S3组,n=15),0.4ng/ml(S4组,n=15)随机分4组,所有患者免术前用药,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后实施麻醉,麻醉诱导按各组剂量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在舒芬太尼达到目标剂量后靶控丙泊酚,以0.5ug/ml递增直至CSI值在45-50之间,给予肌松剂行气管插管,记录各组气管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和CSI值.结果:各组血压波动范围(插管后平均血压减插管前平均血压)S1组与S3和S4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率波动范围S4组与S1组、S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CSI波动范围(插管后CSI值减插管前CSI值)S4组与S1组、S2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靶控舒芬太尼0.3ng/ml以上时可明显减轻全麻下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可以减弱伤害性刺激在大脑皮层的反应.
作者:王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中医康复护理与常规内科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行中医康复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活动程度等功能康复的效果a结果:经护理,观察组的患者肢体活动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认知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可改善脑梗死患者肢体活动能力,提高认知恢复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孟信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救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特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数字分成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抢救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而言,将临床护理路径于其急救过程中应用,可有效的缩短患者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也可以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可于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李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初产妇分娩中责任制助产护理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分47名初产妇为2组,22例展开常规助产护理为一般组,25例展开责任制助产护理为责任组,对比2组分娩方式、产程进展的情况.结果:责任组96.00%自然分娩,相较于一般组的81.82%显著较高,且责任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显著较一般组短,P<0.05.结论:对初产妇展开责任制的助产护理可促进自然分娩率的提升,并使产程缩短,使产妇痛苦得以减轻.
作者:高淑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骨科术后病人出现失眠症状时,应用中医护理的科学性.方法:依照随机原则,抽取68名严重失眠的骨科术后病人,将其均分为2组,一组进行普通的术后护理,为普通护理组;另一组采取中医助眠的手段,为中医护理组,对2组病人护理后产生的创口疼痛感和护理满意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应用中医助眠手段的病人,其失眠的状况得到有效的缓解,创口的疼痛程度大大降低,其对护理的满意率明显的上升,中医护理的应用效果良好.结论:时骨科术后出现严重失眠症状的病人,采取中医护理的手段,能提高其睡眠的整体质量,有助于病人的痊愈和康复.
作者:赵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用于儿童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从病例库调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录的80例儿童肺结核药物患者资料.采用分组法讨论,每组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普通CT扫描,观察组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诊断,于6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按照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等4个标准,统计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统计2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儿童肺结核以低热、盗汗、消瘦、乏力、咳嗽、咳痰、咯血、胸闷等为主要表现,本次患者均采用CT诊断治疗.对照组痊愈显效30例,痊愈显效率75%,观察组痊愈显效39例,痊愈显效率97.5%;观察组并发症8例,发生率20%,对照组并发症1例,发生率2.5%;以低热、咳嗽、咳痰、胸闷等为主要并发症.结论:儿童肺结核会引起多种症状,用药后治疗是临床康复重点,针对性治疗可促进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荣嵘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指手术切口处脂肪细胞无菌性变性坏死过程中细胞破裂后脂滴流出,在切口内形成的一定量液态脂肪,并伴有局部细胞反应,属无菌性炎症反应[1].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及高频电刀在外科手术领域的广泛应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脂肪液化不仅增加了切口感染机会,还会显著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花费,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痛苦;同时还增加医护人员工作负担,造成潜在的医疗纠纷风险.而很多临床研究表明,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同时,在脂肪液化发生后采取合理的治疗、护理方法可显著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目前多内对于脂肪液化的治疗方法多样,疗效各不相同,本人拟就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做一综述.
作者:刘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品管圈对眼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管理质量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耳鼻喉科护理人员20名展开品管圈活动,参与患者为50名,对比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护理效果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实施品管圈前护理合格率为68.00%,显著低于实施后的96.0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后护理人员各项分值平均分显著由于实施前,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耳鼻喉科病区护理工作较为繁杂,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助于集中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同时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陈仁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血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其防范策略.方法:在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实施血糖检验的患者中选取80例,分析血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并探讨其防范对策.结果:血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包括;采血时间段、样本放置时间、血糖监测仪器设备正确使用情况.结论:在血糖检验中,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必须要针对影响因素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以提高血糖检验准确性.
作者:费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管能否促进妇产科手术切口愈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中抽选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术中常规缝合切口,不留置引流管;观察组51例,术中缝合腹壁切口之后,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管,术后进行持续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更高,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更低,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皮下留置引流管能够有效促进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愈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杜怀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与可行性.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3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入院的7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组实施PCNL术,观察两组一般性手术指标,同时进行术后随访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手术安全性较高,能够加快术后康复,结石清除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张志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护理标准化工作流程(SOP)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与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纳入标准组与参照组(n=100).标准组实施护理标准化工作流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工作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参照组,标准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相对较高,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标准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与参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10%对比差异显著,数据资料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护理标准化工作流程(SOP)能够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临床护理中各类不良问题发生率,为患者带来全新的临床护理体验.
作者:蔡焕兰;曾凡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耳郭软骨在鼻整形与鼻再造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鼻整形与鼻再造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硅胶假体进行隆鼻手术,观察组采用自体耳郭软骨进行隆鼻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整形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7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0%,观察组的整形效果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小于0.05.结论:耳郭软骨在鼻整形与鼻再造术中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李振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分析基层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相关对策.方法:参照国内相关文献报道以及笔者的工作经验,对基层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基层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中普及率较低,依从性差,在临床检验技术操作方面缺乏规范化,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人员数量有限.结论:针对基层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全面落实生产责任,不断提高职业检查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作者:王威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母婴同室1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安全管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溢奶误吸、意外伤、捂被窒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明显提升,投诉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做好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管理及防范工作,可减少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确保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杨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医“治未病”思想早源于《黄帝内经》.早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其含义主要有三层:一是未病先防,强调摄生,预防疾病发生;二是已病早治、既病防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瘥后防复,痊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后遗症.“治未病”思想是具有中医特色的理论,从古至今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预防、诊疗、康复等实践中.尤其在儿科的预防保健方面,《小儿药证直诀》《幼科发挥》传承并发扬了《黄帝内经》《伤寒论》的“治未病”思想,对儿科临床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治未病”思想之所以对儿科临床有巨大的指导意义,是与小儿自身的生理病理特点密不可分的.
作者:刘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 CISS分型A-S-C-O分型,比较二者分型差异性,探讨不同分型在评估患者病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01月-2016年12月在新疆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住院患者43例,由2名经过培训的神经内科医师依据患者病史、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CISS分型及A-S-C-O分型诊断,比较两者在病因学上差异.结果:CISS分型中,穿支动脉疾病型18例(41.86%);A-S-C-O分型中,病因等级为1的病例,S1所占比例高为27例(62.79%).结论:两种分型法亚型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构成比中有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有利于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因治疗措施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
作者:赵海燕;白鹤;张媛媛;金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