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栓栋;柴栋良;何丽华
本文总结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旨在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其外科实践能力,以促进外科教学的发展.
作者:丁波泥;陈道瑾;赵于军;聂华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了保证槟榔产品的卫生质量,选择两家槟榔生产厂家,作为HACCP研究对象,在GMP、SSOP的基础上,通过危害分析,确定原辅材料验收和贮存,辅料称量和配制、包装等为关键控制点,对关键控制点分别制定了适宜监控的关键限值,采取了纠编行动,由于实施HACCP管理系统后,槟榔生产单位的产品卫生质量得到了提高(保障).
作者:王友水;蒋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稽留流产作为流产的一种特殊类型,在临床上处理较为棘手,因为孕10~12周稽留流产者可致孕妇凝血功能障碍及胎盘、胎膜组织机化,与子宫腔壁紧密粘连,造成刮宫困难,损伤较大.而传统治疗方法多采用口服己烯雌酚后行钳刮术,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及宫颈扩张效果不好,钳刮困难需反复清官,增加了发生并发症的机会.我院自2001年1月~2005年10月选择60例稽留流产患者,分别采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及己烯雌酚+刮宫术两种方法治疗稽留流产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向春;刘春芳;邓新粮;肖松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基本消灭疟疾后的地区简化监测措施,对疟疾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开展发热病人血检,抓好现症病人根治和流动人口管理.结果近10年来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虽有散在的本地病例和较多的输入病例,但未出现继发病例,巩固了灭疟成果.结论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地区,在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病例以输入性为主的地区,主要抓好病原学监测、现症病人根治和流动人口管理,其他监测措施可以简化.
作者:李灯华;李军;段良松;周一平;黄健;邹亚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文对长沙市1995~2004年食物中毒情况进行分析,十年中全市共发生食物中毒71起,中毒2 738人,死亡24人,病死率0.88%,平均年发病率4.70/10万.食物中毒的特点为:高发季节为第3季度,占46.48%;食物中毒的人数以食堂就餐为主,占48.61%,其次为餐饮服务单位,占29.47%;食物中毒起数和死亡人数以家庭就餐为主,分别占总数的36.62%和95.83%;食物中毒的原因以微生物污染食品为主,占中毒总人数的48.39%.毒蕈中毒是引起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占83.33%.建议加大预防食物中毒知识的宣传,加强对食堂、餐饮单位的卫生监管,严格农药等化学性物品的管理,以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颜丹红;周丽君;张锡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自1984年实施计免-冷链运转以来,长沙市麻疹发病率同国内文献报道[1,2]一样有了大幅度下降,但近年来在城乡仍有局部流行,并有所上升.为掌握全市近5年麻疹流行特征及其原因,给制订控制措施提供依据,遂对2000~2004年流行特征作一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静;王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40只,喂以高糖高脂饲料2月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对照组大鼠30只,喂以普通饲料2月后,腹腔注射等体积的枸橼酸缓冲液.两组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1月、2月、3月和6月每组各处死6只,取血测定血清HGF、胰岛素水平,并制备视网膜病理及电镜切片.结果实验组大鼠血HGF于注射STZ 1月后即明显增高,至2月时达高值,以后逐渐降低,但始终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验组大鼠血清H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HGF可能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
作者:赵跃斌;李兴;王志慧;刘美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影响城市居民就医倾向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2 100名韶关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层定量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居民认为影响就医因素中第一考虑因素有930人认为医药费太贵,占45.1%,461人认为无经济支付能力,占22.4%;居民就医选择医院时,优先考虑的因素中有1 350人选择医院的技术水平,占65.5%;逐步回归分析中医疗机构类别和个人月收入进入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分别是0.348及0.208.结论个人经济支付能力和医疗服务质量是影响居民就医的主要因素.
作者:彭奕华;徐新;高凌俊;黄幸青;龙桂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根据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2005年食品监测实施安排,对全区范围内各类餐饮服务场所进行油炸食品中含铝量抽样调查,共采集样品61件,经检测铝含量高值为405.6 mg/kg,平均值为225.1 mg/kg,超标率达82%.
作者:沈成钢;张向明;魏巧爱;王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原子荧光光谱测定聚合氯化铝中As、Hg含量的方法.方法以盐酸直接溶解聚合氯化铝,以连续流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结果 As、Hg的低检出限分别为0.05μg/L和0.01 μg/L.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便,适于推广使用.
作者:龚纯英;鲁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为临床快速、准确提供血细胞检测结果,备受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病人的欢迎.但由于操作环节中某些因素可影响血细胞分析的准确度,导致其结果与临床不符.因此,尽可能控制这些因素已成为临床检验人员的当务之急.本文采用自行改装的血液混匀仪对血标本混匀前后的血细胞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以寻求保证血细胞计数结果准确的佳混匀时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莫丽亚;邓永超;李先斌;蒋姣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0年6月30日~9月11日,江西省婺源县境内所属的9个乡镇发生了一起恶性疟疾的暴发疫情,患者均为赴海南省造林返乡人员,遂对此次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疫区进行了处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詹漫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索结核病人归口管理途径与方法,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率,规范病人治疗管理.方法结合湖南省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结核病人归口管理实施办法与措施;对全省2003年未实施结核病人归口管理与2004年实施结核病人归口管理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全省2003年初诊病人为108 734例,2004年为159 534例,2004年比2003年增加50 800例,增长46.7%.其中全省2003年因症就诊、医疗单位转诊、和其他方式(集中推荐和因正推荐等)分别为80 150例、10 988例和17 596例,2004年分别为108 515例、27 116例和23 903例,2004年比2003年分别增长了35.4%、146.8%和35.8%.2001~2003年各年登记的涂阳病人数为20 000例左右,新涂阳病人登记率在23.6/10万~24.6/10万之间;2004年发现涂阳病人35 455例,比2003年增加了15 052例,增长率高达73.8%.新涂阳病人登记率增长至44/10万.其中,因症就诊、转诊和其他分别为20 403例、10 794例和4 424例,分别比2003年增加6 552例、6 883例和1 617例,分别增长了47.9%、176.0%和239.7%;分别占43.5%、45.7%和10.7%.2004年涂阳病人的增多和新涂阳病人登记率的增高,主要是医疗单位的结核病人转诊病人数增加的结果.结论 <湖南省结核病人归口管理工作规范>的实施方法与措施是一个可行的结核病人归口管理办法;做好结核病归口管理是提高病人发现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华林;白丽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果蔬发酵液(VFFL)的抑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ICR小鼠建立移植性肝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VFFL16.6、33.3、66 6 ml/(kg.d)三个剂量组,观察小鼠的瘤重、脾指数、胸腺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MTT法检测VFFL对SMMC 7721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用吖啶橙染色于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形态学变化并检测淋巴细胞转化能力、NK细胞活性.结果 VFFL各剂量组对H22肿瘤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49.1%、35.0%和25.7%并可显著诱导细胞凋亡;VFFL作用3 d后呈剂量依赖性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5 d后作用显著,荧光显微镜下细胞核固缩、凝聚,呈浓染致密的颗粒块状并明显提高小鼠NK细胞活力(P<0.01).结论 VFFL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及提高小鼠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卢明;蔡云清;户岛裕司;赵岩;许娟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两种常规分离流感病毒方法的比较,对流感病毒分离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467份咽拭子标本同时采用MDCK细胞培养法和鸡胚双腔培养法分离.结果细胞培养法分离流感病毒10株,而鸡胚双腔培养法只分离到1株.10株病毒株,其中甲3型8株,乙型2株.10株病毒株全部从第一医院所采标本中分离到,而儿童医院227份标本中全部未检出阳性.结论流感病毒分离中,细胞培养法比鸡胚培养法敏感,同时用两种方法培养,可明显提高流感病毒分离率.同时也可看出,标本采集对能否分离到病毒至关重要.
作者:陈明春;郑有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时代在发展,职业道德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医学生是十分宝贵的医学人才,他们的职业道德如何,事关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人类的健康、人民的安危,党和人民对医学生寄予厚望.因此,加强新形势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关系到医学人才的成长和祖国的未来.
作者:甘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利用电子地图实行传染病预警预测的方法.方法应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的原理,建立<南宁市常规疫情辅助分析系统>,<南宁市疾病防控预警系统>.结果可根据用户选择的条件,进行各种比较查询,查询的结果用不同的颜色在地图上显示,以及将疾病的(发病或死亡数/率)和预期数据相比,如超过预期数据,则该区域立即显示红色,实现预警.结论该系统利于及时对疫情进行汇总、分析与评估,预测疫情的走向趋势,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作者:葛利辉;徐斌;梁红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教学切片是医学形态学课程的重要教学工具,许多医学主干课程,如组织学、胚胎学、病理学、法医学和寄生虫学等皆需要大量的教学切片进行实验教学.因而教学切片的制作是教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切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效果,而教学切片制作的管理则是教学切片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制作出优质的教学切片,需从动物或人身上取大量的新鲜组织来一一制作样片,通过在显微镜下对样片的认真观察,来筛选出符合教学要求的组织蜡块(一种教学切片可能有几个符合条件的样片),再来成批制作成教学切片.
作者:邹鹰;黄河;陈庆林;李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颈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提高彩超对不同疾病所致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应用彩超观察共62例124个颈部肿大淋巴结(分良、恶性两组)的长径与短径之比(L/S),内部回声及CDFI血流特征.结果良性肿大淋巴结形态呈椭圆形,L/S比值>2,内部回声多为髓质增强、增宽,皮质相对变窄,门部回声规则存在.恶性肿大淋巴结形态呈类圆形,L/S比值<2,内部回声以皮质低回声为主,或强弱不等或非均匀性增厚,髓质及门部强回声变形偏移、不规则或消失.CDFI示良性肿大淋巴结内多呈门部规则血流,呈低速低阻型,部分未见血流.恶性肿大淋巴结内多呈不规则血流及周边包绕血流,血流速度Vmax及阻力指数RI显著高于良性组(P<0.01).结论根据彩色多普勒血流及二维声像图特点、结合病史等,超声检查对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作为首选方法.
作者:孙可英;李卫湘;李俊;何永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5年4月8日,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发生一些不明原因的畏寒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厌油的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证实为一起甲型肝炎暴发,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荣华;何湘斌;卫学丰;申厚明;李艳芝;杨正美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