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孟鲁司特咀嚼片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

范静兰;康沙

关键词:孟鲁司特, 儿童支气管哮喘,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9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例患者,治疗组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治疗方式:糖皮质激素加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的显效人数30例,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的显效人数22例,总有效率为64.7%,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哮喘消失时间及急性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存在比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安全性高,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宽胸理肺汤联合三子养亲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预后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宽胸理肺汤联合三子养亲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价值。方法:将符合 AECOPD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选取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 A 组给予常规西医常规治疗;B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宽胸理肺汤;C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宽胸理肺汤合三子养亲汤。疗程为7天。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6分钟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评分(MRC)以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三组病例治疗前 MRC评分、6MWD、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治疗前后 MRC评分、6MWD、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均优于治疗前(P<0.01或 P<0.05);B、C组治疗后 MRC评分、6MWD、中医症状评分优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 C 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用宽胸理肺汤合三子养亲汤,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张李萍;薛经纬;姚玉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产房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产科产妇120例,均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日常护理中引入风险管理(观察组,n=60)与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n=60)实施成效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产妇护患纠纷投诉率、风险事件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风险因素认知率、综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房护理工作中引入风险管理模式,可显著降低风险事件率和护患纠纷率,提高风险事件管控水平和患者满意度,有非常积极的实施价值。

    作者:邓云秀;杨春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的有效对策探析

    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工作属于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管理即是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发现与解决问题的办法,科学掌控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的特征。近年来医疗工作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病患的法律意识持续提升,病历档案管理在医院经营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价值也越来越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展开深入的研讨。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开展相关工作提出了几点对策。

    作者:张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无创通气在一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

    心力衰竭是一种导致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的常见临床危重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常见,急性左心衰竭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心排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使得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和肺静脉压增高,导致肺间质和肺泡水肿常致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如缺氧不能及时改善,造成机体各重要脏器不可逆的损害,病情会迅速进展导致死亡。因此,保持患者正常的血氧浓度有重要意义。机械通气是目前治疗呼吸衰竭有效的方法之一而无创通气(non -invasive ventilation ,NIV)治疗,包括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以其方便及疗效可靠正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无创通气 NIV是指不经气管插管而增加肺泡通气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BiPAP呼吸机作为一种无创通气手段,多年来已成功的应用于各型肺源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宣秀园;鲍谢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分析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临床疗效。方法:把我院收治的58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29例研究组使用胺碘酮治疗,29例对照组使用慢性心律口服药物治疗,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66%较对照组的65.52%具备较高治疗效果,且 P<0.05。结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具备较高的临床疗效,能帮助患者有效改善恢复心律不齐等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王胜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和化学药物保守治疗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与化学药物保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异位妊娠患者共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在接受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再次异位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异位妊娠患者时,与化学药物保守治疗相比,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剖宫产术后发生寒战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发生寒战的原因以及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在寒战发生前采用术前心理护理、术中保温、胎儿娩出后心理安慰和控制环境温度等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在寒战发生后给予相应的护理。对两组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寒战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寒战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寒战发生率(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剖宫产患者术后发生寒战的原因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寒战的发生率,而且寒战的持续时间也能缩短,非常值得在临床得到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成人急性偏瘫运动功能研究

    目的: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成人急性偏瘫症状,使患者运动功能得到恢复,减少患者所遭受病痛。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内所收治主要由脑卒中所引起的急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154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针对实验组开展药物治疗基础上,伴以早期康复治疗;对于对照组仅使用药物治疗。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式之后,以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康复状况为判定标准,对治疗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采用早期康复治疗的实验组缺损评分较低、康复情况更好。结论:由脑卒中所引发的偏瘫极为不容易治愈,并且容易引发肢体功能性运动障碍。经试验可发现,早期康复对该患者拥有较好疗效,使用时间越早,越能够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起到有益作用。

    作者:曹林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病案管理工作中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分析在病案管理工作中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个科室,对比质量控制前及质量控制后病案管理工作的效果。结果:通过对病案管理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可将病案管理质量显著提高,甲级病案率不断上升,乙级病案率有所下降,丙级病案有效杜绝。结论:在病案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能将病案管理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郭红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加外洗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加外洗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以便探究糖尿病足更优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外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痊愈者18例,显效者13例,有效者2例,无效者1例,总有效率为97.06%;而对照组患者痊愈者14例,显效者7例,有效者3例,无效者10例,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在不良反应上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加外洗治疗糖尿病足效果确切,安全可行。

    作者:杜燕;王永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柳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比较2组患者在出院三年内的病情复发以及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以及出现肺动脉的高压、肺源性的心脏病以及阻塞性的肺气肿等多种并发症的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89,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孙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性鼻出血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性鼻出血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均占据40例。对常规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治疗方案,对实验组患者采取鼻内镜下治疗,比较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与77.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鼻出血患者建议采用鼻内镜辅助下进行低温射频与局部填塞止血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荐采纳。

    作者:张浩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心肌梗死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实施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分别按常规急诊护理流程与急救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2.5% vs77.5%),且在患者的抢救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上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救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抢救效果,促进患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娜;王淑娟;位兰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00例全身麻醉留置双腔气管插管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全身麻醉留置双腔气管插管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期间,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从我院抽取100例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分别进行全身麻醉留置双腔气管插管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各项指标参数,把握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结果:在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12例在保留支气管导管过程中发生了低氧血症,其中3例是发生在通气情况下,6例子双腔气管退至气管部位,3例纠正完毕,3例重新辅助纠正,3例发生气管移位情况;观察组50例患者仅有8例发生低钙、低钾现象,无其它不良反应发生,我院对上述出现情况已经及时进行处理,患者在手术麻醉期结束后被安全送回病房。结论:通过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双腔支气管的位置,科学设置参数,保持患者呼吸和通气量,科学检测患者血液含氧量、心率等情况,得出全身麻醉留置双腔气管插管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34例低龄产妇现状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勐腊县低龄产妇现状,探索护理对策及干预措施。方法:对本院2014年~2015年分娩登记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及低龄产妇产后护理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2014年~2015年共有产妇855人,20岁以下低龄产妇134人,占15.67%,其中农村低龄产妇121人,占90.3%。城市低龄产妇13人,占9.7%。少数民族低龄产妇107人,占79.85%,汉族低龄产妇27人,占20.15%。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低龄产妇85人,占63.43%,初中文化程度低龄产妇49人,占36.57%。18岁以下未成年产妇53人,占低龄产妇的39.55%,其中农村未成年产妇是48人,占农村低龄产妇的39.67%。城市5人,占城市低龄产妇的38.46%,少数民族未成年产妇是47人,占少数民族低龄产妇的43.93%,汉族未成年产妇是6人,占汉族低龄产妇的22.22%。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未成年产妇是39人,占小学文化程度低龄产妇的45.88%,初中文化程度未成年产妇是14人,占初中文化程度低龄产妇的28.57%。结论:勐腊县低龄产妇占有一定比例,而未成年产妇又占低龄产妇很大比例,低龄产妇或未成年产妇以少数民族、居住农村、小学文化层次居多,在产后护理上存在着语言、文化程度及交流沟通障碍,应广泛培养及广招少数民族护理人员,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降低低龄产妇尤其是18岁以下未成年产妇的发生,以降低高危孕妇及新生儿低体重的发生率,进一步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的风险,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作者:蔡明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ICU 临床常见致病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我院IC U 临床分离病原菌种类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8日至2015年1月7日 IC U 临床分离的283株病原菌,并对分析其药敏结果。结果:临床分离的常见致病菌有G -菌(革兰阴性菌)、真菌、G+菌(革兰阳性菌)。其中 G -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G+菌主要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G+菌对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G -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其他细菌耐药程度各不一样。真菌感染超过 G+球菌,对各类抗真菌药的耐药率均不高。结论:需高度重视IC U 细菌耐药状况,真菌感染比例较高,且耐药率较低。应针对细菌分布及特点,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感染的同时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和蔓延。

    作者:傅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癌症患者知情程度影响其身心健康的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癌症患者知情程度影响其身心健康的机制。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癌症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在充分了解自身病症的情况下进行化疗,对照组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化疗,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身心健康的临床效果,包括抑郁、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癌症患者在充分了解自身病情的情况下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荣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影响儿科护患沟通因素及对策

    儿科护理人员面对的是特殊群体,儿童表现直率,对社会还没有很高的认识,并且不善于将自己表达出去,儿童的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护理人员的护理,在现实的护理中,儿科的护士扮演着多种角色,一方面直接扮演者儿童的护理人员,另外一个方面扮演着儿童的代言人,还扮演着儿童的教育者,所以,儿科护士在工作中,要掌握多方面的技巧,提高儿科护理的质量。

    作者:赵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目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行奥美拉唑以及泮托拉唑治疗,观察资料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5年2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2例,按照数字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奥美拉唑组与泮托拉唑组,每组各41例。对奥美拉唑组患者行奥美拉唑治疗,对泮托拉唑组患者行泮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奥美拉唑组患者与泮托拉唑组患者在症状缓解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方面的数据比对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方面,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并无明显区别,但相对而言,泮托拉唑不会对患者的肝细胞色素酶活性造成不良影响,不会阻碍人体内其他药物的代谢,且成本相对较低,总体应用性能更为显著。

    作者:袁志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