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春生
目的:分析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4月-2016年04月期间在我院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终止妊娠孕妇10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终止妊娠孕妇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每一组患者有50例,在常规组使用依沙丫啶药物治疗,治疗组则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的情况。结果:治疗组产后2h 出血量以及24h 出血量都常规组低,比较差异明显(O<0.05);治疗组完全流产率明显比常规组高,而部分引产率和引产无效率明细比常规组低,比较差异显著(O<0.05)。结论:在妇产科疾病患者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可以降低引产患者出血量,提高终止妊娠的效果,具有应用的价值。
作者:吴红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牙齿修复中运用玻璃纤维桩处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6例为对照组采用金属桩处理,另46例为研究组采用玻璃纤维桩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修复成功率、治疗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牙齿修复中运用玻璃纤维桩处理,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孙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在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选取80例,由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我院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等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方面要好于对照组患者,O<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比对照组患者低,O<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止痛药使用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作者:缪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妇产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的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红光照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伤口的疗效。结果: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10.1±1.24)天,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1.35)天,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妇产手术后采用红光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显著,能有效加快切口愈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罗忠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严重出血的护理对策。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4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2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严重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40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后无显著效果,随后经过栓塞手术方法予以治疗,术后2天患者均止血。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严重出血患者在治疗后对其病情进行观察,并采用相关护理对策,能够缓解其出血症状。
作者:唐孝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细针吸取细胞学对涎腺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涎腺上皮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将细针吸取细胞学检验的结果与手术病理检验结果相对比,明确细针吸取细胞学在涎腺上皮性肿瘤诊断中应用的价值。结果:42例涎腺肿瘤组织病理学诊断良性肿瘤为35例,恶性7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验涎腺上皮性肿瘤良性诊断36例,良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7.22%;恶性6例,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85.71%,总诊断准确率为95.24%(40/42),手术病理检验结果与细针吸取细胞学检验结果之间的差异对比不存显著差异(O>0.05)。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在涎腺上皮性肿瘤检验中应用的价值较为突出,是一种有效的涎腺肿瘤检查方式,建议在涎腺上皮性肿瘤诊断中应用。
作者:陈昱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牙髓炎患者102例,依据门诊就诊序号进行排列,以奇偶数法则进行平均分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干髓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缓解,观察组显效38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5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治疗牙髓炎临床效果显著。结论: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治疗牙髓炎临床效果显著,疗效比较确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干髓术治疗,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口腔医生借鉴和推广使用。
作者:王逸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用于子宫肌瘤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月至今收治入院的子宫肌瘤患者59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子宫肌瘤大小的变化,分析治疗前后子宫及肌瘤大小及瘤体周边血供情况,同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参与随访。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子宫以及肌瘤的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O<0.05),经过治疗后本组患者肌瘤及周围供血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较大,且本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率较高,且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法治疗子宫肌瘤,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能缩小子宫以及子宫肌瘤的体积,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王朝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是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O<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比单纯西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更具有优势,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永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西药房退药的情况及原因,并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西药房退药的320例中分析退药原因,并探讨解决对策。结果:320例退药中的主要原因有不良反应、患者住院转院、医保原因、患者经济原因等。结论:通过加强医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开设药物咨询处、规范药品管理、简化完善退药流程等对策有效降低西药房退药事件的发生对医院的长久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淋巴瘤(primary lymphoma of the brain PLB)合并迟发性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和措施。方法:对1例 PLB 合并迟发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并给予对症治疗。结果:该 PLB 患者在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和颅高压的症状,经过全方面的护理,1周后患者恢复正常。结论:颅内淋巴瘤患者在手术后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止消化道出血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降低由于手术后消化道出血而导致的死亡。
作者:郑惠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青霉素 V 钾片与青霉素 G 注射剂共同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诊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70例患儿,参照组患儿进行青霉素 G 注射剂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青霉素 V 钾片实施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通过临床对比分析,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O<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霉素 V 钾片与青霉素 G 注射剂共同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但是同时极易出现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王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95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结合 LCP 固定治疗,研究组55例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1 a 时 AOFAS 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C 型臂透视时间比对照组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两组术后1 a 时 AOFAS 总评分及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髓内钉与 LCP 内固定术均能有效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但髓内钉内固定术在 C 型臂透视及手术时间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蔺新成;胡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优化护理流程在血液净化中心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血液净化中心血液净化患者130例,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优化护理,对比2组血液净化患者护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血液净化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液净化患者(O<0.05);实验组血液净化患者接受优化护理,其护理质量明显较对照组血液净化患者优(O<0.05)。结论:优化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血液净化患者中应用,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苏长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一次性根管资料在急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以及根尖周炎等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牙科收治的274例(328颗患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近,O>0.05,不具有可对比性。术后1d、1周、1年时两组患者的牙痛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疗效与对照组相似,且治疗后牙痛复发率相近,但一次性根管治疗可有效的减少患者往返复诊的次数,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故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潇;周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方法:从我院2012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普外科患者50例作为成员,分析其术后疼痛情况,探究疼痛的相关性因素。结果:通过对5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调查,发现手术时间、患者年龄、切口长度等是危险性因素,患者性别、有无手术史不会导致术后疼痛。结论: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由各种因素导致,故需优化手术方式、止痛方式,以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减轻疼痛度。
作者:赵代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收治的10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维生素 B12+腺苷辅酶 B12治疗,观察组采用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0%,对照组为36.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均加快,但是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采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并且没有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系数较高,是一种值得一试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国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输液外渗采用冰硝散外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42例输液外渗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加神灯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冰硝散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1.43%,两组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O<0.05;在 VAS 疼痛评分方面对比,观察组在12h、24h、48h 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冰硝散外敷治疗输液外渗加速了消肿的过程,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本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 AIRCAST 加压冷疗系统在跟骨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O 例 sanders 分型Ⅲ.Ⅳ型跟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 组(试验组)术后采用 AIRCAST 加压冷疗系统进行冷疗。B 组(对照组)运用自制冰块冰敷。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肿胀程度及引流量。结果:两组研究对象术后6、24、48 h VAS 评分及跟骨宽度减少值、术后6、24、48 h 切口引流量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Ⅲ.Ⅳ型跟骨骨折术后,AIRCAST 加压冷疗系统较自制冰块冰敷更能早期缓解关节疼痛,减轻肿胀,减少切口出血,防止切口裂开。使患者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及关节功能早期康复。
作者:陈爱国;樊世峰;宁惠明;李华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要点。方法:针对68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计划进行总结。结果:膝关节疼痛解除,功能改善,纠正膝关节畸形,膝关节长期稳定结论通过计划性护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膝关节症状缓解,功能改善。
作者:张倩;黎庆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