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在胸心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王宏丽

关键词:胸心外科, 健康教育, 外科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胸心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300例行胸心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均分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论:对胸心外科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可以有效防止肢体运动障碍、静脉血栓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车祸伤患者现场急救与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研究车祸伤患者现场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出诊救治的595例交通事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现场急救与护效果。结果:595例患者中,有590例患者安全入院,成功抢救率为99.16%,有5例患者在入院途中死亡,死亡率为0.84%。结论:科学有效的现场急救与护理能够将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降低其死亡率与致残率。

    作者:岳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外阻内排调节治疗鼻鼽(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鼻鼽(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自创的“外阻内排调节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口服抗过敏药及鼻部局部应用皮质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58例,治愈24例,好转30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3.1%;对照组54例,治愈17例,好转22例,未愈15例,总有效率72.22%。结论:“外阻内排调节法”治疗鼻鼽(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吕彩凤;孙永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静脉尿激酶溶栓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后静脉尿激酶溶栓临床疗效观察。方法:AMI 并发呼吸心跳骤停CPR 成功患者1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例,心肺复苏后即刻静脉给予尿激酶150万U,30分内静脉注射;对照组6例,在心肺复苏后予除静脉溶栓外的积极抢救治疗。结果:治疗组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恢复例数,24小时存活例数和出院存活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A MI患者心肺复苏后进行溶栓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恢复率、24小时存活率、出院存活率,缩短自主循环、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且不增加继发出血发生率。

    作者:饶廷斌;李红尧;黄国锐;贾云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维生素D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维生素D对于人体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钙磷代谢和骨质钙化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经过试验论证对,维生素D对于全身各组织细胞也有广泛作用,甚至密切关系到各种重要疾病。其中,国际医学界高度重视维生素D缺乏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经过许多个观察性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与高血压、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呈负相关,维生素D 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因此越发地引起关注。此外,对于以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事件是否可以通过额外补充维生素D来解决,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将通过论说维生素D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并介绍维生素D在人体内的作用原理,进一步阐述维生素D如何参与调节心血管疾病,以及额外补充维生素D对调节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作者:陈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声带小结手术致喉痉挛一例

    在日常生活中,声带息肉及声带小结这种耳鼻喉的常见疾病常有发生,也是声嘶患者的常发病的其中之一,主要是患者过度的用声,噪声环境下持续过度用声,也有发声不当,过度烟酒等造成,主要是声音嘶哑为临床表现。在以往的治疗中,往往采用直接喉镜,纤维喉镜,支撑喉镜,间接喉镜等的治疗措施,但是在自从2001年采用电子喉镜在局部麻醉的情况实施手术,而且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了术后的治疗效果确实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在通过本院患者总结手术中的并发症及临床体会进行总结。

    作者:蒋乾芬;曾纪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用于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妇产科的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6月-2016年0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妇产科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每一组患者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比参照组高,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妇产科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方式,可以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胜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糖尿病足溃疡伤口护理进展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患病率高、危害性大、治疗难度大,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从伤口的评估、护理管理、治疗的护理配合三方面着手,从伤口的冲洗方法、伤口的清创、内皮祖细胞移植、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应用、湿性愈合疗法等方面的研究展开探讨,进而将各种有利于糖尿足溃疡的方法更完善的联合运用,促进其愈合。

    作者:周思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紫衫醇毒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研究紫衫醇治疗恶性肿瘤的毒副反应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75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紫衫醇进行化疗,观察患者出现的毒副反应情况。结果:中性粒细胞减少58例(77.33%)、胃肠道反应37例(49.33%)、感觉障碍54例(72.00%)、肌肉关节痛41例(54.67%)、脱发71例(94.67%)。结论:紫衫醇在恶性肿瘤的化疗中,虽然毒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但是严重的毒副反应较少,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毒副反应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保秀;严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及护理进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建设和交通的高速发展以及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多,多发性创伤也随之逐渐增多。本文介绍了严重多发伤的伤情变化快,各部位损伤相互影响,病死率高,伤势重,休克发生率高,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率高,诊断困难,易漏诊,重点阐述了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作者:叶凤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新的,探索临床治疗的佳途径。方法:对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使用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均获得成功。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平均时间(73.5±5.3)min,且出院时切口愈合均全部达到甲级标准,平均住院时间(8.1±1.2)d。术后切口感染2例,肠梗阻3例,腹腔脓肿1例,并发症发病率为11.5%。结论:当前手术治疗扔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佳临床治疗方法,但是手术应该充分的考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把握手术时机并选择合适的切口,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常继业;张伟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学校卫生在新型公共卫生体系建立中的作用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卫生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学习卫生属于公共卫生的一部分。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需要加强对学校卫生的管理,保证学生身体的健康。本文中介绍了目前学生在学校面临的健康问题,阐述了学校卫生的重要性,针对学生的健康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本次研究,终提出了学校卫生在新型公共卫生体系中建立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实现学校卫生的新局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作者:胡永玲;李功;马秋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细节护理模式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实施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模式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实施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6年1月我院采用深静脉留置导管予以血液净化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净化护理模式维护留置导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模式维护。结果:研究组留置导管时间要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留置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是6.1%,对照组是30.6%,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实施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实施细节护理模式,对维护留置导管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赵红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全身多发性脂肪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全身多发脂肪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根据多发脂肪瘤的特殊性,通过为患者设计的因地制宜的特性护理方案,术前术后对其进行评估,给予对症的心理护理、专科护理、生活护理、疼痛护理。结果: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良好,伤口无感染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通过周密细致的整体护理,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洪男;倪晓威;耿建超;李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干预对无偿献血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健康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制定合理完整的健康教育方案,对无偿献血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总结对比干预前后无偿献血的情况,统计无偿献血者人数;一次性献血400ml 人数及比率;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再次献血率。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的无偿献血者的人数明显增多,献血反应发生率减少,再次献血率提高,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无偿献血者进行献血前、献血时、献血后的健康教育干预,具有积极的影响,可有效的减轻无偿献血者的顾虑,缓解紧张情绪,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增加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意愿,从而壮大无偿献血者的队伍。

    作者:杨凤春;杨慧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药理作用及序贯疗法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本次共收录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所有患儿接受X线影像学检查,对肺部组织病变进行统计分析。均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按照14d为一个周期进行分阶段治疗,主要分为第一阶段(2-3d)、第二阶段(4-7d)、第三阶段(7d以后),按照阿奇霉素使用标准对患儿合理用药;统计具体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小儿支原体肺炎病症复杂,常包括:发热、厌食、持续剧烈咳嗽、头痛等症状,此次40例患儿全部以多发病症为主,均是2种以上症状的病态。选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效果显著,治疗前后对比,患者症状变化差异明显(P<0.05),对安全评分系数高,患儿及家属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结论:阿奇美术序贯疗法按照支原体肺炎发生情况进行分阶段治疗,增强了抗生素使用的针对性,效果理想。

    作者:胡黔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肌肉注射甲氨蝶呤与口服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肌肉注射甲氨蝶呤与口服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方法:抽选58例宫外孕患者,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肌肉注射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的15例,对照组13例;观察组患者病情改善的13例,对照组14例,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有1例治疗初期疼痛加重病例,对照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比较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肌肉注射甲氨蝶呤与口服米非司酮均能够针对宫外孕进行治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汪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到2016年6月我院门诊接收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43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不同支原体抗体分为a、b、c三组,a组支原体抗体阳性,b 组支原体抗体阴性,c未查支原体抗体,所有患儿均采用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三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a 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1.67%,b 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4.12%,c 组治疗总有效率是100%,比较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当门诊无法及时检查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抗体时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效果具有可靠性。

    作者:吴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10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差异,并对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 角变化进行观察,另外对两组患者治疗后VAS、BI评分高低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率88.0%与对照组64.0%比较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和BI 评分显著上升,后凸Cobb 角和VAS评分显著下降,分别为(34.1±4.2)mm、(92.86±9.88)分、(5.1±1.3)°、(1.86±0.32)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利用骨水泥填充物对椎体进行强化,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在相对较短的治疗周期内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具有创伤小、手术风险小、患者耐受性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杨留志;曹景雷;喻溪;杨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及体会分析

    目的: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讨论,并对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间59例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调查,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状况,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护理前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高的10例,生活质量评价一般的22例,生活质量差的27例,评价有效率为54.2%,护理后生活质量评价高的11例,生活质量评价一般的35例,生活质量差的13例,评价有效率为78.0%,护理后明显好于护理前。患者治疗后CobbS角为(5.7±2.1)度,治疗前为(25.4±5.8)度;患者治疗后椎体高度为(94.3±5.8)mm,治疗前椎体高度为(43.6±11.2)mm,患者治疗后状况也明显好于治疗前。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潘涛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理咨询对怀孕早期情绪抑郁的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对怀孕早期情绪抑郁孕妇进行心理咨询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于我院住院并接受保胎治疗的孕早期先兆流产且抑郁孕妇100例,按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0例,前者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后者给予心理咨询干预,比较两组的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患者的评分值均降低,但观察组的降低幅度远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怀孕早期抑郁患者实施心理咨询干预可减轻心理压力,缓解或消除抑郁情绪,帮助其调节心态,保障母婴健康,效果理想。

    作者:龙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