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比较

田茂松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 开胸手术, 自发性气胸, 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具体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录的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资料,采用分析法讨论,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于术后3个月回访调查,按照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等4个标准,详细统计2组患者具体的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的差异性。结果:自发性胸痛以呼吸困难、胸痛、刺激性咳嗽等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心悸、血压低、四肢发凉等,多数患者存在2种或2种以上症状。本次观察组治愈26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22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2例;两组对比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可检查出气胸的具体病因,可对叶间裂、肺尖、肺门等详细检查,无盲区,治疗效果优于开胸手术。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替硝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急性肠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替硝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替硝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2.5%少于对照组12.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硝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良好,同时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张翠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糖尿病足溃疡伤口护理进展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患病率高、危害性大、治疗难度大,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从伤口的评估、护理管理、治疗的护理配合三方面着手,从伤口的冲洗方法、伤口的清创、内皮祖细胞移植、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应用、湿性愈合疗法等方面的研究展开探讨,进而将各种有利于糖尿足溃疡的方法更完善的联合运用,促进其愈合。

    作者:周思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试论胃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应用中药、三联疗法联合治疗的有效性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肠胃科2015.2~2016.2收治的胃部幽门螺旋杆菌患者80例,依据治疗药物分组,其中对照组(n=40)采用三联疗法,观察组(n=40)基于对照组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明显低于观察组97.5%,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82.5%,明显低于观察组95.0%,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药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疗效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索出更有效的应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感染并发症的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试验观察对照方法,把本院在2014年6月到2015年5月这段时期中的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100例进行临床分析,利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100例病患平均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通过采取联合预防治疗的治疗措施,来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病患在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抗生素预防和心功能变化这些因素上的表现来进行详细分析。结果:通过治疗观察,在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联合预防治疗的措施之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甚至避免发生并发症,加快患者出院的速度,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借鉴。

    作者:唐建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胸心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胸心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300例行胸心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均分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论:对胸心外科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可以有效防止肢体运动障碍、静脉血栓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王宏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疗效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疗效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对30例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采用高压氧和临床常规治疗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高压氧治疗压力为0.2Mpa,患者吸纯氧40min,一共2次,中间进行吸空气10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12天。结果:30例患者经过高压氧综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67%年龄越小,越早治疗,治疗次数越多,疗效越显著。结论: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能让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程宇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在牙列稀疏患者整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共收录了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50例在我院接受口腔修复的患者资料,均为牙列稀疏患者,通过口内检查及X线片检查,掌握患者口腔内牙列稀疏的具体情况。所有患者均采用正畸治疗法,按照实际病况调整整修修复方案,提前采取针对性的治疗预案。参照中华医学会口腔修复标准,将本次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等4类,详细记录每一位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对比治疗前后症状差异性(P<0.05)。结果:牙列稀疏主要以大小不一、间隙过大、排列错位等为主要表现,影响了口腔部位的整齐与美观,经过正畸治疗后症状得到有效康复。本次50例全部手术成功,无并发症。结论:正畸治疗用于口腔修复效果好,无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丁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骨科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措施在预防伤口感染的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为率6.7%,对照组患者伤口感染率为21.1%,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3.3%高于对照组患者76.7%,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时候,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对预防患者伤口感染,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心律平)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究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在阵发性房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阵发性房颤患者120例,分为2组,分别给予患者普罗帕酮治疗以及普罗帕酮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对比2组阵发性房颤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阵发性房颤患者疗效较对照组阵发性房颤患者优(P<0.05);实验组阵发性房颤患者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阵发性房颤患者不良反应几率相比,基本无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联合应用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高峻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讨不同水源水与处理工艺对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影响

    现阶段,供水的形式多种多样,水的来源也各不相同,不同的水厂处理的方式也存在差异,基于此,本文就随机抽取了五个不同的地区的饮水设施进行调查和监测,以便选用更为优质的水源以及处理工艺,将水中的有机污染去除,以便为水质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作者:田维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并对急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急诊科收治的56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用药治疗,总结评价胺碘酮的治疗效果。结果:56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7%,不良反应4例,对应治疗后改善。结论: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用药效果确切,且安全可靠,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自主导向学习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探究

    传统的临床护理带教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的现象,导致实习护士并没有从根本上掌握护理的相关技能。自主导向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实习护士的思维、沟通、自主学习等方面的能力,从实践的角度发展临床技能,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从以上情况出发,探讨了目前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对自主导向学习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希望能够为提高临床带教的综合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唐孝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于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自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在骨科围手术期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骨科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基础之上采用加速康复护理方式。以此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第6个月恢复情况得分为82.9±7.5分;对照组术后第6个月恢复情况得分为70.2±6.6分。比较观察发现,实验组患者手术后总体恢复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好(P<0.05);实验组患者在术后发生并发症概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针对骨科患者围手术期过程中,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快速有效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症状,并且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也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加快关节恢复速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马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3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血糖、血脂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其血糖、血脂指标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观察组血糖、血脂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情感指数及健康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礼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无瘤技术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为减少癌细胞在手术过程中的转移,无瘤技术是指在恶性肿瘤手术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或减少癌细胞脱落、种植和散播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1],可有效减少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术后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方法:介绍术中无瘤技术的操作及配合要点结果手术中要严格遵守无瘤技术操作程序,避免了肿瘤医源性传播。

    作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参松养心胶囊对缺血心肌交感神经芽生抑制作用及心室重构影响

    目的:分析参松养心胶囊对缺血后大鼠心肌交感神经芽生的抑制作用及心室重构影响。方法:利用4-甲基邻苯二酚诱导心脏交感神经芽生大鼠动物模型80只,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美托洛尔组、观察组与联合组各20只。对照组模型制作后未给予特殊处理。美托洛尔组给予配制为0.15g/L的混悬液,以10mg/kg体重灌胃。观察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药粉15g加入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混悬,给药体积为10ml/kg/d 灌胃给药。联合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与美托洛尔混悬液灌胃。每组患者连续灌注治疗4周,末次给药后禁食12h进行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左心室心肌匀浆中去甲基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酯酶(CHAT)、生长相关蛋白(GAP-43)、络氨酸羟化酶(TH)含量。专用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结果:对照组、美托洛尔组、观察组与联合组左心室心肌匀浆中 NE 水平分别为[(168.92±23.17)ng/L 比(125.38±25.61)ng/L比(122.95±26.06)ng/L比(101.32±16.39)ng/L,F=3.281]、GAP-43水平[(632.16±43.28)ng/L 比(641.09±41.07) ng/L比(650.90±40.85)ng/L比(547.23±38.59)ng/L,F=2.894]、TH 水平[(48.21±3.78)U/L比(37.12±4.09)U/L比(36.86±4.29)U/L比(30.17±4.26)U/L,F=3.095]逐渐减低,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匀浆中 CHAT 水平[(573.27±23.21)U/L 比(569.03±24.28)U/L比(570.43±25.09)U/L比(543.17±23.37)U/L,F=0.9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HYP)[(356.90±22.28)ug/mL比(318.58±20.63)ug/mL比(319.06±21.43)ug/mL 比(289.76±41.09)ug/mL,F=3.913],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可以抑制缺血心肌交感神经芽生作用,对于缺血心肌坏死后心室重构具有预防作用。

    作者:徐良;胡占军;王利清;薜润成;黄大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妇科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治疗手术室护理配合研究

    目的:探讨对妇科不孕症患者实施宫腹腔镜治疗过程中给予手术室护理配合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6月~2016年06月收治的妇科不孕症患者71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35例以及对照组36例妇科不孕症患者的分组依据为宫腹腔镜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的不同;观察组: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照组:基础护理;通过对比护理总有效率以突出手术室护理配合的临床干预价值。结果:在护理总有效率方面,同对照组妇科不孕症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提高程度显著(P<0.05)。结论:对于妇科不孕症患者,临床在实施宫腹腔镜治疗过程中研究有效方法给予手术室护理配合,可以将患者表现出系列手术并发症的概率显著降低,针对妇科不孕症护理总有效率的提高表现出显著的价值。

    作者:蔡桂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影响探讨

    目的:分析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白血病患者中随机抽选实施PICC导管护理的18例作为常规组,实施PDCA护理管理、PICC导管护理的18例作为干预组,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结果:干预组并发症率11.1%,低于44.4%的常规组,P<0.05。结论:临床于白血病患者PICC中实施PDCA护理管理作用突出,可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预防并发症,值得学习。

    作者:余粉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院药房管理相关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随着医院内部用药品种的多样化发展,药房管理工作显得格外关键,不仅决定了内部药品流通与分配导向,也对临床药物治疗效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基于质量管理系统指导下,本文介绍了医院药房管理的基本原则,提出切实可行的药房管理改革对策。

    作者:吴家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的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下降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78.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血压降低明显,临床症状得到改善,适合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徐兴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