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猛
目的:观察比较胞磷胆碱与脑活素治疗脑血管疾病和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72例脑血管疾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6名对照组患者采用胞磷胆碱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脑活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为97.22%,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11.11%,观察组患者无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管疾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脑活素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发应发生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靖;陈德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实施保温护理对麻醉复苏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保温护理,对比两组体温变化与麻醉复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体温(36.21±0.67℃)、关腹时体温(36.30±0.52℃)、术毕体温(36.43±0.42℃)均高于对照组(34.42±0.59℃,34.62±0.86℃,35.35±0.45℃)(P<0.05);观察组患者寒战、躁动发生率(7.89%,13.16%)低于对照组(42.11%,36.84%)(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17.25±5.45 min)、麻醉清醒时间(46.92±6.28 min)、出室时间时间(45.78±6.69 min)均短于对照组(22.67±5.93 min,73.88±9.72 min,73.67±8.75 min)(P<0.05)。结论:实施保温护理能够保持体温稳定,减轻手术应激,促进麻醉复苏。
作者:李艳朔;王秀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血气分析能反映出机体的呼吸功能和代谢功能,是诊断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紊乱可靠的指标和依据。因此,血气分析对于各种急、危重症,尤其是呼吸衰竭的诊断、抢救和治疗以及低氧血症的判断、指导氧气治疗和机械通气等均有重要意[1]。因此动脉穿刺技术成为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的护理操作技术,目前新生儿的血气标本采集途径主要是股动脉、桡动脉、肱动脉。我科从2015年6月至2015年9月随机选择120例患儿,分为三组,分别采用股动脉、桡动脉、肱动脉进行采血,对三组的结果进行对照,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葛丽雅;李莉;郑丹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以及给予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随访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6个月后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所有患者血糖控制明显改善。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给予糖尿病护理小组临床护理,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控制情况,提高糖尿病患者以及糖尿病家属对糖尿病相关护理知识的掌握,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相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与介入性溶栓治疗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溶栓治疗方法;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与介入性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以及总体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与介入性溶栓治疗方法,效果显著,该方法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云峰;合媛杰;张雄军;杨亚平;柏魏;马睿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莫沙必利与泮托拉唑在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抽选6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患儿入院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莫沙必利、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比较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痊愈的16例,对照组患儿痊愈17例;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的15例,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的15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有2例腹泻病例,观察组有1例腹泻、1例皮疹病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莫沙必利与泮托拉唑均能够对本病进行治疗,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孙凤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具体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录的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资料,采用分析法讨论,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于术后3个月回访调查,按照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等4个标准,详细统计2组患者具体的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的差异性。结果:自发性胸痛以呼吸困难、胸痛、刺激性咳嗽等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心悸、血压低、四肢发凉等,多数患者存在2种或2种以上症状。本次观察组治愈26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22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2例;两组对比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可检查出气胸的具体病因,可对叶间裂、肺尖、肺门等详细检查,无盲区,治疗效果优于开胸手术。
作者:田茂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丙泊酚与七氟醚在小儿麻醉维持中对脑代谢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治的90例小儿外科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与七氟醚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下脑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七氟醚组较丙泊酚组相比,SjvO2水平较高,Da-jvO2、CERO2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与七氟醚在小儿维持麻醉中均会对脑代谢指标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后者较前者相比更加稳定。
作者:汪艳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在牙列稀疏患者整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共收录了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50例在我院接受口腔修复的患者资料,均为牙列稀疏患者,通过口内检查及X线片检查,掌握患者口腔内牙列稀疏的具体情况。所有患者均采用正畸治疗法,按照实际病况调整整修修复方案,提前采取针对性的治疗预案。参照中华医学会口腔修复标准,将本次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等4类,详细记录每一位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对比治疗前后症状差异性(P<0.05)。结果:牙列稀疏主要以大小不一、间隙过大、排列错位等为主要表现,影响了口腔部位的整齐与美观,经过正畸治疗后症状得到有效康复。本次50例全部手术成功,无并发症。结论:正畸治疗用于口腔修复效果好,无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丁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骨科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骨科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作为考察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应激障碍患者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数据相差较大,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激障碍患者针对性护理更有助于帮助骨科创伤后应激障碍病人的恢复,其有效率高,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宫内外同时妊娠的基础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治疗的1例宫内外同时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宫内外同时妊娠的患者是发生在两个不同部位的双卵双胎妊娠,是一种病理妊娠疾病。结论:临床医师在收治异位妊娠患者及先兆流产患者时,既要考虑宫外妊娠也要慎重考虑宫内妊娠,避免发生漏诊误诊,产生不良后果。
作者:刘梅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儿童在输液过程中,因为儿童手部随意移动而照成针头的移动,因此人们发明了输液固定板作为输液辅助设备,然而现有的输液固定板均为单一整体,而输液的儿童手型大小不一,此外,现有的固定板表面还是木板、塑料结构,无法达到舒适注射的效果,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我们制作了一种儿童输液收缩型固定板,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文丽娜;罗飞云;李灵;蒙凤;覃秋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现阶段,供水的形式多种多样,水的来源也各不相同,不同的水厂处理的方式也存在差异,基于此,本文就随机抽取了五个不同的地区的饮水设施进行调查和监测,以便选用更为优质的水源以及处理工艺,将水中的有机污染去除,以便为水质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作者:田维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健康体检工作既是贯彻落实军委、总部首长关于保健工作关口前移指示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有效的保健方式,可变被动看病为主动检查,变消极治病为积极防病。方法:医护人员要正确认识健康体检是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参加健康体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离休干部参加体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论:干休所卫生所位于保健工作的第一线,既是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前哨阵地,也是贯彻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要求的直接体现。
作者:马居峰;邵安龙;王利民;王志敏;毕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后患者遗留有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其中严重的步行障碍是影响患者康复的主要方面,因此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纠正异常的步行模式是康复的主要目标。踝足矫形器作为一种辅助器具,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
作者:潘虹;王超兰;章代亮;戴方骏;金荣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效果。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需要进行静脉注射儿童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静脉注射成功率,调查患者家属的满意情况,并使用FLACC量表和 Wong-Baker笑脸量表调查儿童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一次静脉注射穿刺率观察组组较对照组组提高了30%,家属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由FLACC量表和 Wong-Baker笑脸量表数据评分分别为(1.28±0.13)分、(2.15±0.23)分,相比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注射过程中,加入护理干预有利于帮助小儿减少痛苦和恐惧,提高一次静脉注射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所以应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余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科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产科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产妇护理的效果好。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浓度和餐后2h血糖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优质产科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干预的效果,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分娩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忠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妇科宫颈癌护理中的人文关怀、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妇科宫颈癌患者108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下降幅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科宫颈癌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压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蒋清华;何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使用电动吸乳器纠正凹陷、平坦乳头,促进乳汁分泌,促进婴儿正确含接乳头,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2015年1-12月对45例凹陷乳头、30例平坦乳头,在产后6小时内开始使用电动吸乳器吸乳,20分钟/次,4-6次/日,并协助婴儿哺乳。结论:30例平坦乳头,43例凹陷乳头均成功进行母乳喂养,2例失败,母乳喂养成功率97%。
作者:罗丽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用于硬核白内障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共收录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眼科收治的110患者资料,共146眼;所有患者均选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于术后6个月回访调查,对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相关统计,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变化的差异性。结果:本次110患者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所有患者眼视力得到显著康复,总有效率100%;具体来说,佳视力矫正≥0.5,共124眼,占84.9%;视力矫正0.1-0.5,共18眼,占12.3%;视力矫正≤0.1,共4例,占2.8%;仅有少数患者出现了虹膜损伤、角膜水肿、炎症反应等,经过临床处理后并发症得到控制。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效果优越,符合临床手术预定标准,值得推广。
作者:张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