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丽波
目的:分析研究农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体控制机制实施的效果。方法:以2008年3月-2012年3月本地1000名农村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n=500)和对照组(n=500),其中非传染性疾病具体控制机制实施前的资料为对照组,非传染性疾病具体控制机制实施后的资料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实际控制成效。结果:研究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率10.4%显著低于对照组18.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559,P<0.05)。结论:在农村实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合理控制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农村慢性病控制整体工作水平,给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保障。
作者:李继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使用电动吸乳器纠正凹陷、平坦乳头,促进乳汁分泌,促进婴儿正确含接乳头,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2015年1-12月对45例凹陷乳头、30例平坦乳头,在产后6小时内开始使用电动吸乳器吸乳,20分钟/次,4-6次/日,并协助婴儿哺乳。结论:30例平坦乳头,43例凹陷乳头均成功进行母乳喂养,2例失败,母乳喂养成功率97%。
作者:罗丽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循证护理的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88例肾囊肿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4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配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情况,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和心理状态等,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肾囊肿患者,给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配合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肢的恢复,缓解患者的疼痛,提升患者的心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余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儿童在输液过程中,因为儿童手部随意移动而照成针头的移动,因此人们发明了输液固定板作为输液辅助设备,然而现有的输液固定板均为单一整体,而输液的儿童手型大小不一,此外,现有的固定板表面还是木板、塑料结构,无法达到舒适注射的效果,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我们制作了一种儿童输液收缩型固定板,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文丽娜;罗飞云;李灵;蒙凤;覃秋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人类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有一个灵活聪明的头脑,还要有一个健康的身心,更要有一种拼搏向上的精神。因此要提高人类的自身素质和生活质量,延长人类的生存时间,就必须对孕妇的营养膳食和保健进行研究探讨。因为孕妇肩负着孕育新一代的特殊任务,直接关系到未来国计民生的兴衰,甚至影响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与发展。因此,合理、科学的饮食,对孕妇及胎儿的健康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武汉市妇幼保健站100多位孕妇的营养饮食及保健的调研随访,我初步掌握制定了孕妇营养膳食和保健的方案及原理,结合国内相关这方面的资料和实践经验,初步提出了对女性怀孕期间的膳食营养保健方法,以期更好地保障女性怀孕期间的营养摄入,促进孕妇身体健康及胎儿发育。
作者:唐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在阵发性房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阵发性房颤患者120例,分为2组,分别给予患者普罗帕酮治疗以及普罗帕酮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对比2组阵发性房颤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阵发性房颤患者疗效较对照组阵发性房颤患者优(P<0.05);实验组阵发性房颤患者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阵发性房颤患者不良反应几率相比,基本无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联合应用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高峻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急性胃穿孔手术治疗的措施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64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按照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2例,采用的是单纯穿孔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共32例,采用的是胃大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以及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治疗后的一年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8%、21.9%,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一年后的术后复发率要远远大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胃穿孔时,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穿孔缝合术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与劣势之处,因此在进行治疗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并及早的进行治疗,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张伟东;常继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的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观察2010年9月到2015年5月在我院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的上尿路结石的571例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81例患者取石成功78例,一次取石成功71例,双通道取石共6例,2次手术4例,3次手术3例,平均住院时间(8.14±2.14)d,平均手术时间(92.33±23.47)min。结论: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可靠,创伤程度低,取石成功率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克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肝硬化疾病诊断中实施生化检验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另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检查的体检者168例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学血液生化项目检查。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直接胆红素显著较高,P<0.05.总蛋白,白蛋白和胆碱酯酶显著较低,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者实施生化检查,可在短时间内知晓患者肝脏部位病理改变情况,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程蕊;王聪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妇科宫颈癌护理中的人文关怀、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妇科宫颈癌患者108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下降幅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科宫颈癌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压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蒋清华;何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3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45例,A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组患者采用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A 组患者 Harris 评分情况优于B、C两组,B组优于C组;A、B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不明显,但均多于C组;A、B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但均低于C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身体条件较好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手术方式;对于身体条件欠佳的老年或高龄患者应综合考虑,谨慎选择。
作者:郭入军;李雷波;房志栋;刘霞;侯宝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耐药现状,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本院感染的标本中分离的12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14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然后进行分析。结果:12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有57株,占44.2%;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有72株,占55.8%;129株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MARS对利福平和多西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6.1%和37.9%;余下1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大于50%。结论:MSSA 对大部分抗生素仍保持校好的敏感性,而MRSA 表现为多重耐药性,万古霉素是理想的药物,其耐药率为0。
作者:陈淑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颌面外伤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颌面外伤患者96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7例)和实验组(49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情绪SCL90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t=5.44,5.39,6.1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面外伤患者大多存在程度不同的负面情绪,将心理护理应用于颌面外伤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梅侠;于娅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干预用于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间妇产科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急救患者40例,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在急救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以及失血量和患者生活质量,并评价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中抢救成功率以及失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也明显较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用于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
作者:陈云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片辅治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进入临床路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予匹多莫德片口服,一次0.4g,每日2次,共14天。结果: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嗽、肺部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入院3、7、14天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5.2%、80.6%、9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5.8%、61.3%、7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片辅治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佳,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超;徐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然分娩产妇40例,时间在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并将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35.00%,观察组产妇恶露量(4.02±0.54)ml、子宫底高度(7.13±1.15)cm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产褥期妇女尽快康复。
作者:魏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析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实施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应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区别分成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效果,配合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姚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后患者遗留有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其中严重的步行障碍是影响患者康复的主要方面,因此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纠正异常的步行模式是康复的主要目标。踝足矫形器作为一种辅助器具,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
作者:潘虹;王超兰;章代亮;戴方骏;金荣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10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差异,并对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 角变化进行观察,另外对两组患者治疗后VAS、BI评分高低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率88.0%与对照组64.0%比较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和BI 评分显著上升,后凸Cobb 角和VAS评分显著下降,分别为(34.1±4.2)mm、(92.86±9.88)分、(5.1±1.3)°、(1.86±0.32)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利用骨水泥填充物对椎体进行强化,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在相对较短的治疗周期内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具有创伤小、手术风险小、患者耐受性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杨留志;曹景雷;喻溪;杨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分析X线透视下食管癌活动度检查在评估食管胸上段癌T分期及切除率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行食管癌根治术的221例食管胸上段癌患者,术前患者常规行X线透视下食管癌活动度检查判断肿瘤T分期及是否可切除,对比术中实际T分期及外侵情况,分析术前判断与术中实际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活动度好的患者中仅2例术中发现外侵,判断准确率为98.7%,活动度一般患者中有9例发生外侵,判断准确率为85.2%,活动度差的5例患者术中均发现外侵,准确率100%,总体判断准确率为95%。术前判断可根治性切除患者中共11例患者出现外侵,9例为侵犯气管。结论:X线透视下食管癌活动度检查可准确判断食管胸上段癌的可切除率,是CT等检查的有益补充,但在判断病变与气管关系方面尚存在一定不足。
作者:曹建伟;耿明飞;朱东山;黄晓宇;周福有;胡崇明;李剑;付东宏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