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在减少预防接种一般反应中的作用探讨

马富兴

关键词: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 一般反应,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减少预防接种一般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间,在卫生院选择需进行预防接种的120例儿童作为作为研究对象,将儿童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n=60)和常规组(n=60),给予健康教育组儿童及家长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给予常规组儿童及家长不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儿童预防接种后一般反应发生状况及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了解状况、满意度状况。结果:健康教育组儿童预防接种后一般反应总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健康教育组家长对预防接种接种时间、接种目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处理方法知晓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健康教育组儿童家长满意度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率,减少儿童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发生率,提高家长满意度,可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推广运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术前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剖宫术后母乳喂养中术前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取医院剖宫产孕妇126例,利用常规护理方式的63例被划入对照组,采用术前护理干预的63例纳入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孕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效果,包括喂养成功率、乳房胀痛发生率以及乳头皲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产后1~3天内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产妇哺乳期乳房胀痛、乳头皲裂发生率,观察组乳房胀痛1.59%(1/63)低于对照组19.05%(12/63),观察组乳头皲裂率6.35%(4/63)低于对照组15.87%(10/63),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护理敢于的引入,可使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得到提升,且在乳房胀痛、乳头皲裂等发生率上明显降低,可将该干预方法在实践中推广。

    作者:田汶;汪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早期护理干预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然分娩产妇40例,时间在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并将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35.00%,观察组产妇恶露量(4.02±0.54)ml、子宫底高度(7.13±1.15)cm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产褥期妇女尽快康复。

    作者:魏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3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血糖、血脂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其血糖、血脂指标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观察组血糖、血脂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情感指数及健康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礼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痔疮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围手术期疼痛护理对痔疮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与效果。方法:收集痔疮患者共12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则加强疼痛护理,将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的疼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痔疮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疼痛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手术患儿在麻醉复苏室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手术患儿在麻醉复苏室时心理护理的必要性。方法:选取多个术后手术患儿,将其分成两组。第一组手术患儿在进入麻醉复苏室后由复苏室护士全程陪同照顾,对其进行心理安慰,同时让其亲人待在患儿身边;第二组则没有护士及亲人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对二组患儿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论:第一组患儿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第二组,由此可见,麻醉复苏室的心理护理对患儿尤为重要。

    作者:杨秀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对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收集分析实验法,对2016年3月~2016年4月筛选出的1626例中药饮片处方,根据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中的用药次数、药物属性、处方分布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在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中用药次数多的为当归、甘草、金银花、太子参、白术等,处方分布多科室为内科与妇科,其中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对当前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用药临床应用研究效果显著,发现其研究意义深远,值得更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丁晓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观察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

    目的:观察临床上口服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中心收治的35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给予奥硝唑口服治疗,每次用药为500mg,2次/天,5天为一疗程,观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7.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复发率为3.2%。结论:口服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邓学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

    目的:分析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接收并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总结康复护理中的要点。结果:本组58例患者经手术和康复护理后,通过对患者3~6个月内进行随机回访而实施的Harris评估,其中34例患者Harris评估达到优,23例患者Harris评估达到良好,1例患者 Harris 评估达到及格,没有 Harris 评估不及格患者。患者的康复恢复良好率达到了98.28%。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9±1.5)天。结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髋关节置换恢复率,同时对于髋关节尽快恢复正常活动以及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苏玉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前列地尔在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对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前列地尔在神经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研究。方法:抽选98例神经损伤患者,将患者平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予以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的23例,对照组患者疗效显著的15例;观察组患者病情缓解的24例,对照组患者病情缓解的18例,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平均为(31.58±3.94)m/s,尺神经传导速度平均为(55.79±5.85)m/s,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平均为(40.25±5.13)m/s,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前列地尔在神经损伤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欧阳业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及其药物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5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全部15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心功能评估情况、治疗药物以及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入院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Ⅰ级2例(1.27%),心功能Ⅱ级18例(11.39%),心功能Ⅲ级93例(58.86%),心功能Ⅳ级45例(28.48%),主要以Ⅲ、Ⅳ级为主;158例患者的主要病因包括冠心病、高心病、风心病、扩心病、肺心病以及其他疾病;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药物主要包括硝酸酯类(96.08%)、利尿剂(71.52%)、洋地黄类(56.9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44.94%)、β受体阻滞剂(22.15%)、醛固酮拮抗剂(20.89%)、钙通道阻滞剂(16.46%)、多巴胺类(5.70%)、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4.4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0.63%);16例患者死亡,10例泵衰竭、3例猝死、1例脑梗死、2例其他并发症死亡、无患者出现死因不明的情况。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主要以括冠心病、高心病为主要病因,治疗需缩小临床与指南的差距,有效降低死亡率。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社区育龄期妇女多发病、常见病防治健康管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育龄期妇女多发病、常见病防治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社区280例18-45岁2011年度妇检结果完整的女性做为研究对象,统计其发病率。每组各140例,对照组女性给予社区保健指导;观察组女性给予全面的社区护理干预。结果:2项健康行为实施率均显著提高,P<0.05比较差异显著。且观察组女性健康保健知识掌握率显著较高,妇科疾病防治意识加强,P<0.05比较差异显著。终观察组和对照组女性来年妇科检查后常见病发病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明显,观察组和对照组生育期女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满意度差异明显且观察组女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全面的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社区育龄期女性的健康意识和行为、降低妇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机率、提高社区育龄女性对健康和疾病的认知掌控能力,对于有效改善社区育龄期女性的健康管理效果具有显著的应用意义。

    作者:李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性乙肝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对慢性乙肝合并心理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探讨护理效果及价值。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7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5例)和采用心理护理的观察组(35例),对比并分析两种护理手段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乙肝患者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合适剂量。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在应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案的基础上,A组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口服,B组同时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次,1次/d)口服,疗程均为12周。结果:B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49.24±8.35%)、左室舒张末内径(52.92±4.35 mm)、左室收缩末内径(39.82±5.29 mm)均优于A组(56.46±8.22%,47.52±4.78 mm,34.45±4.85 mm)(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3% VS 9.38%)无明显差异(P>0.05);B组复发住院发生率(6.25%)低于A组(25.00%)(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更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王秀娟;李艳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来氟米特联合波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分析研究来氟米特联合波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狠疮性肾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0%(22/25);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2.0%(18/2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24h 尿蛋白定量、肌酐检测结果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24h 尿蛋白定量、肌酐检测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4h 尿蛋白定量、肌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2例患者出现轻度胃肠反应,对照组治疗期间3例出现白细胞水平下降,3例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均予以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狠疮性肾炎的效果良好,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试析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0.4~2012.4收治的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50例,均行手术治疗,探讨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1~4年行GOS评分70.0%恢复良好,12.0%轻残,10.0%重残,8.0%植物生存或死亡。结论:手术治疗开放性颅脑损伤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戴成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并研究循证护理的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88例肾囊肿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4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配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情况,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和心理状态等,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肾囊肿患者,给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配合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肢的恢复,缓解患者的疼痛,提升患者的心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余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耐药现状,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本院感染的标本中分离的12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14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然后进行分析。结果:12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有57株,占44.2%;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有72株,占55.8%;129株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MARS对利福平和多西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6.1%和37.9%;余下1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大于50%。结论:MSSA 对大部分抗生素仍保持校好的敏感性,而MRSA 表现为多重耐药性,万古霉素是理想的药物,其耐药率为0。

    作者:陈淑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全麻维持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全麻维持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科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B、C、D四组,每组患者30例,A组给予3μg/(kg·h)芬太尼维持麻醉,B组给予0.3μg/(kg·h),C组给予0.43μg/(kg·h),D组给予0.6μg/(kg· h),对四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性的研究分析。结果:C、D两组在T0、T1、T2、T3、T4这几个时间点的 MAP、HR 和B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B、C、D三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优于A 组。结论: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全麻维持的麻醉效果各不相同,其中0.6μg/(kg·h)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好。

    作者:珠娜;郝在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药理作用及序贯疗法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本次共收录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所有患儿接受X线影像学检查,对肺部组织病变进行统计分析。均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按照14d为一个周期进行分阶段治疗,主要分为第一阶段(2-3d)、第二阶段(4-7d)、第三阶段(7d以后),按照阿奇霉素使用标准对患儿合理用药;统计具体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小儿支原体肺炎病症复杂,常包括:发热、厌食、持续剧烈咳嗽、头痛等症状,此次40例患儿全部以多发病症为主,均是2种以上症状的病态。选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效果显著,治疗前后对比,患者症状变化差异明显(P<0.05),对安全评分系数高,患儿及家属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结论:阿奇美术序贯疗法按照支原体肺炎发生情况进行分阶段治疗,增强了抗生素使用的针对性,效果理想。

    作者:胡黔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声带小结手术致喉痉挛一例

    在日常生活中,声带息肉及声带小结这种耳鼻喉的常见疾病常有发生,也是声嘶患者的常发病的其中之一,主要是患者过度的用声,噪声环境下持续过度用声,也有发声不当,过度烟酒等造成,主要是声音嘶哑为临床表现。在以往的治疗中,往往采用直接喉镜,纤维喉镜,支撑喉镜,间接喉镜等的治疗措施,但是在自从2001年采用电子喉镜在局部麻醉的情况实施手术,而且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了术后的治疗效果确实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在通过本院患者总结手术中的并发症及临床体会进行总结。

    作者:蒋乾芬;曾纪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