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霞
目的:分析Barrett食管(BE)中采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经胃镜诊断为内镜Barrett食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普通内镜观察,观察组患者予以内镜窄带成像(NBI)观察,比较两组不同检查方法对BE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E检出率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rrett食管中采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进行诊断,检出率和准确率较高,减少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使用意义。
作者:陈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二次胆道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二次胆道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5例,显效8例,占32%,有效16例,占64%,无效1例,占4%,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25例,显效5例,占20%,有效14例,占56%,无效6例,占24%,治疗总有效率为76%,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肝胆管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二次胆道手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志刚;陈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120例断肢急诊创伤患者的术前护理体会。方法:随机对120例断肢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对照组术前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术前行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结果:比较对照组60例、研究组60例手术效果、护理满意率,研究组手术成功率显然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护理对断肢患者的手术效果可起到优化作用,有助于患者断肢恢复,可提升断肢再植成功率。
作者:来立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应用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患者的近期疗效,为后期临床化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期间门诊收入的 LACC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紫杉醇与顺铂进行化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顺铂与氟尿嘧啶进行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一般情况。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在近期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各分期骨髓抑制及消化道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应用治疗 LACC的近期疗效显著,可作为后期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
作者:曾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下眼袋整形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总结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行下眼袋整形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中以下睑外翻,下睑疤痕显露,眶下区凹陷,下眼睑两侧不对称,血肿,复视,感染及欠矫为常见,其原因多由于手术操作不当引起,经处理后全部痊愈。结论:下眼袋整形术后的并发症,大多可针对其病因进行提前预防,大限度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邓传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文章探讨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和护理途径,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他们进行内科护理,并观察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及护理总有效率为90.00%,在这40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是显效,有10例患者是有效,有4例患者是无效。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常规治疗之后,在对其进行内科护理,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马春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层流洁净手术室是医院高成本中心,我们要充分提高手术间的使用率十分重要,并且要做到避免人为的加班,第一台手术准时开始是一个高效率手术室应具备的特征1。利用PDCA循环提高我院首台手术准时率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安宏涛;甄雪敏;马红;李少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自闭症(Autism)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疾病,其病因复杂,病程长,治疗手段多样化,预后不理想,甚至会有终生障碍,给患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本文将对该病之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张小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消化内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措施和效果,为其临床要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2月期间,在本院选取8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综合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等,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不同时间以及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措施,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两组患者临床期间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82.5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0.0%、70.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方式治疗效果明显,疗效迅速,能够有效的清除幽门螺杆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关注和推广。
作者:尤忠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和探讨第二产程剖腹产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产科进行第二产程剖宫产手术的孕妇20例,即实验组,同时选择非第二产程剖腹的孕妇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情况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产妇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新生儿的影响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要完善产前检查,严密观察产程,掌握剖腹产的指征,尽量减少第二产程剖腹产的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祁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28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再次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28例再次胆道手术患者进行特定的心理护理措施和充分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健康教育。结果:28名患者均顺利安全的实施再次手术,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对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术后的顺利康复。
作者:朱丽萍;刘彦莉;曾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瑞芬太尼用于妇科外科短时间手术麻醉维持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择本院于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进行短时间手术的患者6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七氟醚维持麻醉,再对两组方法应用于妇科外科短时间手术麻醉维持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瑞芬太尼的观察组患者在麻醉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应用芬太尼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短时间手术麻醉维持中时,具有操作简单、麻醉诱导快、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诸多特点,值得于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冯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依据医院在疾病治疗中抗生素的相关管理问题,本文针对大多医院在抗生素的使用和管理的现状进行阐述,且对其不合理的使用现状和主要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强调加强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必要性。其首要任务则是对抗生素的应用和管理提出合理有效的基本对策,以达到使院方药剂管理人员能够正确认识抗生素应用和管理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的目的。
作者:龙加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幼儿接种卡介苗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并研究探讨其预防方法和处理措施。方法:收集2000年~2010年国内相关医学期刊报道的幼儿接种卡介苗所致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125例幼儿接种卡介苗后出现不良反应中主要的为淋巴结异常反应,有35例,占总例数的28.0%,其次为器官系统损伤为主,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有28例,占总例数22.4%。不良反应潜伏期长,预后较差。结论:由于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均可能引发卡介苗接种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临床上应特别警惕患者淋巴结异常反应。
作者:熊玉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镜像偏瘫疗法结合运动想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7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病例。对照组为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镜像偏瘫疗法与运动想象疗法相结合。比较两组患者的BI评分、FTHUE-HK评分、Brunnstrom分期。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的 Brunnstrom分期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的BI评分与 FTHUE-HK评估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镜像偏瘫疗法与运动想象疗法相结合,有利于使患者上肢功能得以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符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评估与分析右叶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病理类型。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200例右叶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①I型与II型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肝叶切除上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I型患者与III型患者在肝叶切除、出血量、残留结石、胆肠吻合、优良率上对比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IIIa型患者与 IIIb型患者在肝叶切除、出血量、并发症、手术时间上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b型患者与IIIc型患者在并发症、出血量、肝叶切除上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管结石病理分型非常合理,且具备科学性,它是一种有效的分型方法。
作者:胡小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行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行 CSEA,余者60例行硬膜麻醉(EA),比较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麻醉用量及麻醉效果与松肌效果。结果:CSEA组起效时间显著快于 EA组,麻醉用量显著小于 EA组,麻醉效果优例数59例,显著高于EA组,松肌效果优例数58例,显著高于EA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不良反应率为6.67%,EA组不良反应率为20%,CSEA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 EA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作用快、麻醉用量少、麻醉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永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子宫捆绑式缝合治疗剖宫产时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74例剖宫产产时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子宫捆绑式缝合方法止血,对照组采用宫腔填纱等常规方法进行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阴道流血时间、止血有效率及术后感染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阴道流血时间及术后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上述四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止血方法,子宫捆绑式缝合治疗剖宫产时难治性大出血的效果更优,不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还能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几率,提高止血成功率,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吴爱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本文主要对甘草酸二铵如何在肝病临床治疗中产生作用以及其机理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我国肝病治疗的手段和技术。方法:通过对相关的资料文献进行分析,简述肝病临床治疗中如何使用甘草酸二铵。结果:通过对甘草酸二铵如何在对肝病毒进行治疗以及机理进行分析,从而为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使用提供各类详实的参考资料。
作者:董亚娟;杨文翠;敦义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治疗学习困难儿童的更好更快途径。方法:对多媒体技术在学习困难治疗中观察及分析。结果:对不同类型的正常智力的学习困难儿童效果均显著。结论:多媒体技术在学习困难儿童治疗是一个便捷、有效的方法。
作者:郭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