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俊芬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营养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共8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之上,再采用营养护理,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12d 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护理之后,血清白蛋白含量(37.8±3.8)g/L,血红蛋白含量(123.2±11.6)g/L,血浆总蛋白含量(64.5±4.6)g/L,并发症率为9例(22.5%);对照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34.2±3.3)g/L,血红蛋白含量(112.3±17.3)g/L,血浆总蛋白含量(54.3±1.2)g/L,并发症率为31例(77.5%)。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血红蛋白含量、血浆总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在护理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急性重症脑卒中时,可以实施营养护理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率,获得非常理想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肖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关节僵硬是骨折后期常见的多发的合并症。40岁以下的病人,因组织弹力纤维较多,一般在发生关节僵硬后可自动恢复或经过活动可完全恢复其关节功能,但所需时间较长。笔者采用自拟中药方剂加醋外用熏洗配合手法治疗骨折后期僵硬70余例,显效49例,占70%;有效18例,占25.7%;无效3例,占4.2%。总有效率95.8%。
作者:张鹏;许红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骨科开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0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骨科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优质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的效果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优质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的效果与患者的满意率,在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作者:周树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功能训练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武汉市十一医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50例患者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人,实验组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进行普通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的康复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患肢功能训练为优的患者达到80%,而对照组的患者患肢功能训练为优的患者为60%。结论:术后施行功能训练对预防术后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医院感染控制。方法:对本院2011-2012年间本院消毒供应中心未实施集中管理的各项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并将分析所得数据作为对照组;对本院2013年-2014年间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实行集中管理后的各项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并将分析所得数据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医院感染率以及医疗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结果:观察组医疗器械合格率为100.0%,对照组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5.9%,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院感染率为2.1%,对照组医院感染率为8.8%;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行集中管理可以显著降低医院的感染率、提高管理水平以及工作质量,因此值得各大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周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重症肩周炎行臂丛神经阻滞肩关节松解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的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确诊为重症肩周炎的患者162例,按1∶1分成两组,各81例,研究组行臂丛神经阻滞肩关节松解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行臂丛神经阻滞肩关节松解治疗,比较两组症状、体征评分及有效率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有效率98.8%高于对照组82.7%(P<0.05)。结论:重症肩周炎行臂丛神经阻滞肩关节松解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有效率高,利于患者手臂恢复。
作者:丁新波;伍书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过程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护理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回顾分析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p>0.05),其中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以现代优质护理手段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观察组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比发现,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远远低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而观察组的患者相对恢复较快,疗效显著,其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6.07,p<0.05)。结论:观察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过程中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因此其研究意义深远,值得更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丽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通过我科收治的一例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经所有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取得了满意结果,现得出:精心的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
作者:王绪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是关于疾病和健康的科学,两者都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是客观实在,世界是由许多“客观实在”所构成,而人类对这些客观实在的认知,受到社会环境、个人经验、科技水平、哲学思维的影响,这种影响渗透在人们对客观实在的解释中。
作者:梁群;刘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中轻度烧伤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自2009年8月值2011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6例烧伤患者,按照严重性和烧伤面积进行分型吗,中、轻度烧伤的病例16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护理组100例,对照组有67例,对照组按照医院处理中、轻度烧伤的方法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组还包括了全身清洁和整顿,剔除毛发、更换衣服,定时对病房进行消毒、对烧伤部位和环境之间的感染进行阻断,进行心理辅导、减少因烧伤后的抑郁症的发生。结果:护理组完全康复率为96.5%,平均康复时间80天,抑郁症发生率10.5%,对照组完全康复率为89.6%,平均康复时间108天,抑郁症发生率33.8%。结论:处理中、轻度烧伤病例时,除按照常规治疗步骤外,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加快创伤康复时间,减少创伤后抑郁症的发生[1]。
作者:钟友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如何提高脑梗塞的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5期间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接受药物治疗和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四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8.7±3.6和25.3±6.7,81.2±9.3和55.5±8.2,两组数据间差异均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塞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侧枝循环建立,从而提高预后效果,患者康复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严志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总结供应室消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供应室硬件中存在的问题,手术完毕后已污染的器械运送过程中的污染风险,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匮乏,学历偏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强化供应室消毒管理以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如加强供应室环境卫生,切实做到“四分开”,做好器械清洗工作,严格控制灭菌质量,加强对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强化规范消毒技术,改善供应室硬件不足的现状是预防感染的重要保障,定期进行岗位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认为通过对供应室护理人员的有效管理,强化供应室消毒质量,大大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工作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满足了各专科发展的需要的同时,降低了医院的成本,供应室消毒是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合理的供应室布局、严格的质量控制、完善的人员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前提。
作者:陈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为确保鱼洞峡水库(龙里)库区蓄水后,库区水质卫生与安全。方法: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对库区1075m 淹没线以下的所有林木、建筑物、生活垃圾、污染物等全部清除或焚烧;对一般污染源、传染性污染源、生物类污染源进行卫生学清理;对库区淹没线下进行灭鼠。结果:共清理粪池45个,牲畜栏35个;消毒处埋生活垃圾6.75吨;搬迁处理坟墓6座;灭鼠二次。结论:库底卫生清理是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和鼠传疾病发生和流行,确保人民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温同安;谢勋祥;罗正文;卢欢;罗贤俊;平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投诉率和护理并发症发生率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其显著比对照组好,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并发症和护理投诉率均为0。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提高了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雷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在腹部 B 超监护下行无痛高危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进行无痛高危人流术的50例妇女,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无痛高危人流术,治疗组在腹部 B 超监护下行无痛高危人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发现治疗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部 B 超监护下行无痛高危人工流产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减少手术的盲目性,增加手术的精确度,而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等,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技术。
作者:张维丽;孙传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研究小儿预防接种要点。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9月-2013年5月来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200例小儿的临床档案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研究对象均接受了计划免疫接种,接种期间,对小儿家属加强了计划免疫成功接种的要点指导和培训,系统评价本组研究对象的接种成功率以及接种情况。结果:本组200例小儿中,成功接种199例,成功率达99.5%,接种满意190例,满意度达95.0%。结论:切实加强小儿计划免疫接种要点的探讨和掌握,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儿童接种的成功率,从而不断提高临床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余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分析解决的方法,为临床规范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三年来我院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分析其中不合理用药涉及的主要问题,并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966例消化内科患者中,共统计出发生不合理用药情况的患者240例,占12.21%。其中,重复用药患者71例,占29.58%;药物联合使用致不良反应患者51例,占21.25%;药物拮抗患者27例,占11.25%;药物连用致毒副反应患者20例,占8.33%;药物使用量过大患者71例,占29.58%。近三年患者总的不合理用药比例呈下降趋势。结论:消化内科具有用药量大、用药种类多、涉及人群广的特点,临床用药对于患者的身体康复、生命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分析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对用药的规范化、合理化有指导意义。
作者:付映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气管切开手术后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气管切开手术治疗的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颅脑损伤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实施护理;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颅脑损伤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气管切开手术后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邓兴华;谭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了解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病理,研究其临床治疗的问题,制定相关治疗方式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进行抽样,选取100例患儿对比观察,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后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等结果展开临床研究。结果:在对100例患儿进行护理后,效果很好,其中观察组显效18例,好转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显效26例,好转2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在临床上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过程中,根据患儿病情,予以匹多莫德药物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儿呼吸道症状,提高其治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住院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病几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崇和应用。
作者:王立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在神经外科中的治疗意义及临床实践。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营养支持的神经科患者32例,按照自愿、公开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由肠外营养支持转为肠内营养;观察组患者在入院1天后由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转为全肠内营养。两组患者治疗是均遵守少到多、由稀到浓、由慢到快的原则。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常规、血生化、腰穿颅内压力检测,用 GCS 评分进行检测并记录相关的数据,对患者术后的感染和治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1周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数量、GCS 评分、腰穿颅内压力检测结果分别为(34.2±4.3)g/L,(12.9±0.7)g/dL,(11.3±0.7)109/L,(5.2±0.1)分,(254±30.5)mm 水柱,淋巴数量百分比为(18.7±1.3)%;观察组患者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数量、GCS 评分、腰穿颅内压力检测结果分别为(34.7±4.3)g/L,(12.5±0.7)g/dL,(10.5±1.3)109/L,(6.3±1.1)分,(253±23.4)mm 水柱,淋巴数量百分比为(23.8±1.5)%。P<0.05,具有明显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进展合理地安排静脉营养与胃肠道营养不仅能够满足患者自身的营养需求,还能够为胃肠道提供所需要的营养,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新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