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研究分析

付映雪

关键词:消化内科, 不合理用药, 问题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分析解决的方法,为临床规范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三年来我院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分析其中不合理用药涉及的主要问题,并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966例消化内科患者中,共统计出发生不合理用药情况的患者240例,占12.21%。其中,重复用药患者71例,占29.58%;药物联合使用致不良反应患者51例,占21.25%;药物拮抗患者27例,占11.25%;药物连用致毒副反应患者20例,占8.33%;药物使用量过大患者71例,占29.58%。近三年患者总的不合理用药比例呈下降趋势。结论:消化内科具有用药量大、用药种类多、涉及人群广的特点,临床用药对于患者的身体康复、生命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分析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对用药的规范化、合理化有指导意义。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分型论治更年期综合症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分型论治更年期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更年期综合症患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服用更年安片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分型治疗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分型论治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贞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力衰竭病患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呼吸护理干预对急性左心力衰竭病患预防其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左心力衰竭的病患共计46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病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及一般的入院健康指导,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呼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体温、血液白细胞数、痰液细菌培养阳性、X 胸片炎变、感染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力衰竭住院病患经过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后,可较好的预防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亚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议98例胃出血患者使用凝血酶加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

    目的:对胃出血患者使用凝血酶加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4年6月治疗的98例胃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凝血酶加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87.8%,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在胃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在用药后迅速止血,减轻患者的胃黏膜损伤,为患者创面的愈合创造有利条件,无副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秀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对中暑昏迷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以为后期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3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昏迷患者共8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急诊护理干预方法。结果:80例患者中,经过急诊护理干预之后,其中有70例生命体征稳定,初步取得护理有效率为87.5%(80/70),其中有4例发现并发症率为5.0%(4/80),还有1例昏迷患者因抢救无效发生死亡,死亡率为1.25%(1/80)。结论:完善急诊护理能及时对昏迷患者采取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病人的生命体征,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作者:普俊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疗效。方法:将消化性溃疡穿孔13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腹腔镜下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和开腹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和肠粘连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具有创伤小,手术和住院时间短、肠道功能恢复快及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万先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病因分析哲学思维与对因治疗的关系

    医学是关于疾病和健康的科学,两者都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是客观实在,世界是由许多“客观实在”所构成,而人类对这些客观实在的认知,受到社会环境、个人经验、科技水平、哲学思维的影响,这种影响渗透在人们对客观实在的解释中。

    作者:梁群;刘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外科急性腹痛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外科急性腹痛的临床护理措施和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64例急性腹痛患者,通过治疗并配合护理,接受整体、规范化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并对患者疗效及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对护理措施表示满意的患者有64例,护理满意度为100%,所有患者均治愈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做好有针对性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急性腹痛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具有促进的作用。

    作者:马焕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剖宫产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方式的研究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的分娩方式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的剖宫产率呈迅速升高的趋势,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成为产科临床面临的难题日益突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综述了剖宫产瘢痕子宫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优缺点、分娩方式的选择、影响阴道试产的因素以及对促进合理选择分娩方式的期望。

    作者:曹潆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中 ABO 血型不合的供髓输注和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对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中 ABO 血型不合的供髓输注以及护理的要点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 HLA 相合的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的17例患者,其中11例 ABO 血型不合患者,对其中 ABO 血型主要不合的6例患者,提前一天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在进行移植手术,进行血浆置换手术;对其中 ABO 血型次要不合的4患者,采用血库专用离心机将供者血浆去除,设置温度为4℃,转速2000转/分钟,离心时间15分钟。对于采用 ABO 血型主、次要患者,主要通过将受者血浆进行置换,将供者红细胞去除。结果:11例 ABO 血型不合的患者,经治疗均重建造血功能,在2-3个月内血型转为供者血型;9例患者输髓过程顺利,没有发生溶血反应,经处理均好转。结论:对于 ABO 血型不合的患者,在输髓前、中、后各阶段均要密切观察病情,进行周密预防,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血型不合的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

    作者:芮淑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控制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患儿的原发疾病与相应的急救护理对策,为临床急救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0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本组患儿的原发疾病、相应急救情况及复发率,总结相关经验。结果:16例(53.33%)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原发疾病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3-7d 均痊愈出院,随访期间复发6例(20%),均经对症治疗与护理后痊愈。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高热惊厥的主要原发疾病,通过密切的病情变化与急救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圆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剂量卡培他滨单药治疗高龄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小剂量卡培他滨单药治疗高龄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7月到2014年6月间的76例高龄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小剂量卡培他滨单药治疗,每次卡培他滨的给药量为750mg/m3,每日2次,连续使用14d 后停止给药7d,21d 一个疗程,直至疾病进展为止,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中部分缓解(PR)的有17例,稳定(SD)的43例,病情进展(PD)的16例,总有效率为18.4%,肿瘤控制率为78.9%;其中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5.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1个月;不良反应主要有手足综合症发生率为11.8%,均为 I-II 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9.2%,恶心发生率为10.5%,腹泻发生率为14.4%。结论:小剂量卡培他滨单药治疗高龄恶性肿瘤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着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吴丽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如何合理选用小儿腹泻的治疗与药物

    目前,在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中,口服补液与静脉补液的疗效差别明显,继续饮食可减少康复时间。而治疗小儿腹泻的关键是,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在治疗与药物选择中,应坚持“预防与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的原则,可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廖跃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阑尾外科手术27例治疗分析

    目的:通过总结27例阑尾外科手术经验与教训,探讨分析开腹手术治疗在阑尾外科手术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我院接收的27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术前均通过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同时记录相关临床数据以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阑尾切除手术,术后腹腔切口无感染,无并发症发生。其中开腹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55.7±6.7)min,拔管时间(3.6±0.9)d。康复患者(11例)、明显好转患者(12例)、无效患者(4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4%。结果:采用开腹手术治疗阑尾,可使手术更加高效、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痛苦,在临床用上值得推广。

    作者:魏春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麻黄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麻黄作为一种著名的中药药材,其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类、黄酮类、挥发油、有机酚酸类以及多糖类物质,具有活血降压、利尿消肿、发汗平喘、促进血液循环、抗氧化、抗病毒的作用。本文将对麻黄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做详细的分析。

    作者:李佳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常规的临床检验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血常规的临床检验结果,从而提高血常规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随机收集12个月内进行血常规临床检验患者的资料,对患者的检查过程和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血常规临床检验效果的因素。结果:通过深入分析患者的血常规临床检查过程和效果,发现影响血常规检查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血液标本的类型、人为因素、仪器因素等。同时,进行血常规临床检查可以为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结论:血常规临床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十分必要,同时在进行临床检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人为及仪器造成的误差,提高血液标本的治疗,尽量提高血常规临床检查结果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作者:陈华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5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9例,1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2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组患者治疗痊愈的为8例,占比例的27.6%;治疗有效的患者为13例,占比例的44.8%;治疗无效的为8例,占比例的27.6%。2组治疗痊愈的为21例,占比例的72.4%;治疗有效的为7例,占比例的24.2%;治疗无效的为1例,占比例的3.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葛永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无痛分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无痛分娩能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的剖宫产指征变化的临床资料,发现无痛分娩时降低因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有效措施。结果:随着社会发展,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剖宫产率上升。结论:无痛分娩的开展,有利于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宫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按摩手法在产后尿潴留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中医按摩手法在治疗产后尿潴留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4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按摩手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尿潴留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87%(14/23),观察组为95.65%(22/2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仍有9例出现尿潴留,占该组患者总数的39.13%,观察组仅有1例出现尿潴留,占该组患者总数的4.3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按摩手法治疗尿潴留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同时还可降低尿潴留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杨海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及治疗

    慢性咳嗽指的是咳嗽连续持续3周以上,经过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慢性咳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科疾病[1]。慢性咳嗽不仅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慢性咳嗽还会影响工作,患者来医院就诊,想要找到一个能够马上治疗咳嗽的方法,但是因为导致慢性咳嗽的原因比较复杂,加上在诊断的时候也比较容易误诊,从而延长了治疗的时间,给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困难和经济负担,现代意料中欧美和很多国家都开始为慢性咳嗽制定相应的诊治指南[2-5],但是目前很多指南大多数是在解剖的基础上做出的,根据我国国情,许多医院尚未开展关于慢性咳嗽的一些诊断检查项目,解剖学也并不适合在临床上推广,目前需要的是符合我国医疗条件,能够不使用解剖学[6]就能进行慢性咳嗽的诊断是当务之急需要寻找的方法。文章从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及治疗方面来探讨关于诊断和治疗慢性咳嗽的佳方式。

    作者:吴振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人便秘的防治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人便秘的防治措施。方法:随机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老年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以及腹部按摩等干预防治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7%,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几率为91.1%明显优于对照组66.7%,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便秘复发几率为4.4%明显优于对照组26.7%,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人进行一定程度的健康教育并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是防止老年便秘复发的重要途径,而腹部按摩以及温水洗足法治疗老年便秘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患者滥用药物,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普国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