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和治疗进展

郭鹏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 不孕, 免疫, 腹腔镜手术
摘要: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妇科常见多发病,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现代医学治疗多以药物和手术为主,但效果均不够理想。本文统计分析了我院近年来临床诊治的42例病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总结综述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和治疗进展,进而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后给出了相应的治疗手段发展方向。以期对日后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有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我院早产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早产儿由护士完成相关护理工作,实验组早产儿由护士及家属共同完成护理工作,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早产儿的护理效果更佳,实验组家属早产儿基本护理知识评分为(82.36±2.56)分,护理技能评分为(86.35±5.55)分,主观幸福感评分为(85.62±3.69)分,早期干预执行率为86.0%,回院随访率为82.0%,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曹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76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76例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不适感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不适感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为92.1%(35例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6例满意)。结论:在急性阑尾炎术后加强护理有助于患者减轻疼痛,减少不适感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广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五官科工作中存在的护理记录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五官科护理记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针对现阶段五官科护理记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结果:旨在提高五官科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工作的认识,以解决五官科护理工作中的问题。结论:护理工作是五官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因此,研究五官科工作中存在的护理记录问题及改进对策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预防和控制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研究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成为了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有较多重大的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生流行,包括非典型肺炎 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流感 H1N1等。人群对急性呼吸道疾病有普遍易感性,很容易引起大范围的流行,甚至导致社会的恐慌,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

    作者:姚元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存储和重组模型的问答收录

    文献[1-9]提出了血液循环在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具有时序控制作用,并用量化模型结合结构风险小化相关理论说明时序控制作用的意义。文献[10-24]汇总介绍量化模型中的一些细节。为方便同行阅读,我们在2013年也整理发表了系列综合报告[25-28]。本文将整理收录一些同行询问的问题、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答复;或者我们从同行所提问题中,觉得有部分同行未清楚的地方;以期对同行理解论文[1-28]有所帮助。

    作者:谢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1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其中观察组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对照组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产妇,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分娩成功率、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分娩成功83例(88.3%),中转剖宫产11例,对照组分娩成功率为100%。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时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均为出现子宫破裂等症状。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在严密监护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临床上可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以降低分娩损伤和并发症。

    作者:张国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我国药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分析

    这篇文章就是用一般的方法对于我国的药品的安全的监管制度论证。为了让人民用安全的药,能够保证他们更加的健康用药,也为了让这个监管的体系能够更加的健康,对于我国用药的体制问题进行了讨论,下面就是讨论出的建议。

    作者:张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探究脊柱胸腰段骨折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到我院就诊的7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治疗组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参照组给予前固定术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手术和住院情况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且其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参照组(77.78%),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均较少,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何小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处坠落伤的急救与诊断

    目的:总结处理高处坠落伤所需要进行的必要的急救措施以及对其进行的诊断评级。方法:回顾分析自2009年12月到2013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与抢救的高处坠落伤患者35例。结果:35例患者中,颅脑损伤17例;胸部损伤15例;多发性骨折24例;不明原因性休克13例;肾功能衰竭3例。多数坠落者同时发生了2种-3种损伤。除2例抢救无效以外,其他33例高处坠落者均得到及时的抢救和处理,终生还痊愈。结论:高处坠落伤的急救和诊断是一个多线程、多方位需同时进行的动态施救过程,应同时进行评定、观察、抢救、治疗等的多个环节,不过在诸多环节中,对伤员的抢救则应高居首位,其次是对伤情的评定和观察,后才是治疗和护理。只有尽快的完成早期的急救与诊断才能为后续成功的施治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高平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感染率、护理工作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1例出现感染,占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9例出现感染,占2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评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能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司爱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孕期健康教育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并在我院分娩的孕妇5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对照组孕妇在怀孕期间没有接受规范教育,观察组孕妇在怀孕期间进行了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孕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和顺产率。结果:观察组孕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为20%,顺产率为80%,对照组孕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为33%,顺产率为47%,观察组孕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妇怀孕期间给其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可以丰富孕妇的分娩知识,降低孕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提高顺产率和新生儿存活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杨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太极拳对促进慢性颈腰椎病康复的原因分析

    目的:对太极拳促进慢性颈腰椎病康复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1年5月~2011年11月本院接诊的92例慢性颈腰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意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针灸推拿等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太极拳辅助治疗,通过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与复发情况,对太极拳促进慢性颈腰椎病康复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明显高于对照组69.6%,治疗3、6个月之后复发率分别为39.1%与26.1%,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太极拳运动对慢性颈腰椎病康复患者予以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减少代谢产物的堆积,强化患者脊柱稳定性,达到纠正颈、腰椎畸形的功效,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冉福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议98例胃出血患者使用凝血酶加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

    目的:对胃出血患者使用凝血酶加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4年6月治疗的98例胃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凝血酶加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87.8%,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在胃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在用药后迅速止血,减轻患者的胃黏膜损伤,为患者创面的愈合创造有利条件,无副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秀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消化不良采用复方阿嗪米特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消化不良采用复方阿嗪米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88例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乳酶生和复发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结论:给予消化不良患者采用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罗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结肠造瘘,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联合肠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直肠癌探讨

    直肠癌为临床常见性与多发性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为临床常用方法。对于中晚期直肠癌患者而言,手术的风险以及术后复发率比较高,所以,近年来,采用手术联合放疗、化疗的综合方法治已成为晚期直肠癌的首选方案。本文就晚期直肠癌的治疗现状,常用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晚期直肠癌提供借鉴。

    作者:张弼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脑外科重症病人气道开放后持续雾化吸入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脑外科重症病人在气道开放后采用持续雾化吸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脑外科重症患者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35例患者气道开放后采用持续雾化吸入进行临床应用,对照组35例患者则采用间断雾化吸入。对两组患者的痰液粘稠度、痰痂形成情况、肺部感染率以及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与对照比较。结果:痰液粘稠度、痰痂形成情况以及肺部感染率方面,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高,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外科重症患者在气道开放后采用持续雾化吸入方法进行临床应用,能够有效加强湿化气道的效果,并能起到降低痰液粘稠度、减少痰痂形成率的作用,能够有效抑制肺部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陈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在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并为社区糖尿病病人的日常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对本社区64例糖尿病患者建立信息档案;其次,对6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以下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糖尿病等健康知识宣传教育、饮食及心理护理干预、运动干预、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血糖水平、合理使用糖尿病药物。结果:与护理措施干预前相比,护理措施干预后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降低,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护理措施干预后,糖尿病病人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合理饮食知识、合理用药知识、运动锻炼知识、自我监测血糖水平等知识的了解率要明显升高,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中,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万帮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特点以及发病因素进行讨论。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68例糖尿病患者,对其一般情况、疾病史进行收集,并对疾病特点以及诱发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糖化蛋白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 logistic 回归分析可见患者糖尿病肾病发病情况与患者血压、总胆固醇水平、血糖、糖尿病病程、家族史、吸烟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因素与患者自身血压、血脂、遗传、长期高血糖等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李步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常规显露保护喉返神经探讨

    目的:探讨在实施小切口甲状腺手术过程中,选择喉返神经常规显露保护措施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6月-2014年06月甲状腺手术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 A1组与 A2组。A2组(对照组60例):在手术过程中未显露喉返神经;A1组(观察组60例):在手术过程中显露喉返神经;对比两组甲状腺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喉返神经受到损伤的概率。结果:A1组患者中,共3例患者出现了单侧喉返神经损伤的情况,属于暂时性损伤,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的概率为5.00%;A2组患者中,出现暂时性损伤的患者7例,出现长期性损伤的患者4例,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的概率为18.33%。A1组与 A2组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比较发现,A1组低于 A2组甲状腺手术患者极为明显(P<0.05)。在手术时间、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患者术后引流量以及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实施小切口手术过程中,喉返神经常规显露保护较为普遍,能够有效降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的概率,有效表现出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本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麻醉探讨

    目的:探讨在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所得到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期间曾在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86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所有患者为两组,分别当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以芬太尼对其进行麻醉,观察组中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选择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其麻醉效果。结果:在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观察组基本未发生变化,对照组患者变化较显著;观察两组患者的镇静评分,观察组中患者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所发生并发症,观察组中患者共有3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中患者有8例发生并发症,两组患者差异较明显。结论:在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所得到临床效果较理想,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比较小,并且具有较好的镇静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彭亚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