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荣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护患沟通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6月-2015年1月对6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资料,随机分为两组,甲组给予护患沟通护理,乙组给予一般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比较,甲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3.8%显著高于乙组的86.7%,P <0.05;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的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并且甲组的分值更低,P <0.05。结论: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高,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护理的推广。
作者:刘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重症监护病室镇静阵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例重症监护病房需要镇静镇痛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8例采用右美托咪啶,对照组28例采取咪达唑仑。观察并分析两组镇静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症状。结果:观察组唤醒时间(0.16±0.07)min 显著短于对照组(1.56±0.3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VAS 评分(2.88±0.75)分及机械通气时间(5.25±1.62)min 与对照组 VAS 评分(2.92±0.57)分与机械通气时间(5.28±1.26)min 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减弱等不良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 ICU 患者采取右美托咪啶进行镇静镇痛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黄宇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紫外线光疗配合中药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白癜风患者20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采取紫外线光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3月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 <0.05),而不良反应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 <0.05)。结论:紫外线光疗配合中药治疗白癜风疗效较好,治疗总有效率高且较少发生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付合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讨论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尿道吊带术,在治疗女性出现压力性尿失禁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4例,其中男性35例,女29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各32例。TVT 组采用 TVT 手术进行治疗,TVT -O 组采用TVT -O 手术治疗。对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指标,以及控制尿液溢出、增加腹压、术后咳嗽情况方面的康复情况进行记录。结果:TVT 组与 TVT -O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但是 TVT -O 与 TVT 组比较,在术后住院时间、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明显要少。TVT 组总有效率为96.8%与 TVT -O 组总有效率90.6%。两组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TVT 和 TVT -O 手术,在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的疗效确切,并且 TVT -O 手术相比较之下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在手术时间上存在优势,效果更佳明显。
作者:周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改良塞丁格技术与套管针穿刺行 PICC 置管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总结自2012年12月开展塞丁格技术与同期采用套管针穿刺行 PICC 置管的9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比较两组的置管静脉、导管末端的位置、置管时疼痛的程度、置管后患者的舒适度及各类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的置管的成功率、导管末端位置、置管24 h 后穿刺点渗血、导管堵塞、破损、感染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置管静脉、置管手臂部位、置管时疼痛程度、患者舒适度以及静脉炎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的赛定格技术行PICC 置管能减少静脉炎发生,减轻患者穿刺时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置管后舒适度。
作者:王蓉;唐英姿;彭一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精神病住院患者伴有低钾血症的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13.12-2014.12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0例精神病合并低钾血症患者,回顾性探析其具体的临床表现,分析有效的治疗、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精神病伴有低钾血症的表现:行走不稳或四肢乏力者82例,约为41.0%;软瘫者27例,约为13.5%;恶心、腹胀者44例,约为22.0%;肠麻痹者4例,2.0%,无症状者43例,约为21.5%。通过适宜的治疗及护理,全部患者的血钾水平均已恢复正常,预后效果较好。结论:精神病患者的低钾血症表现常被精神症状所掩盖,因此临床应该定期检测器各项生化指标,及时控制治疗,避免低钾血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琳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国产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即"安列克"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9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臀部或三角肌肌注或宫体注射安列克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产后2h 出血量及产后24h 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35.42%),且需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安列克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量,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许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全球新发传染病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对不同的新发传染病进行了讨论,并对新发传染病的消毒隔离措施的进行讨论。旨在为医院的传染病监管提供可参考依据,加强监管力度。
作者:王世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心理体会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60例老年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 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骨折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护理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42例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42例患者都如期拔除"T"管,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胆总管结石术后护理,特别是"T"管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对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翠兰;谢继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白三烯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14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炎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孟鲁司特。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液、尿液中白三烯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78.6%),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三烯水平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结论:孟鲁司特能够显著改善肺炎支原体患儿临床症状和白三烯水平,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田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生和患者不仅仅关注的是手术的成败与否,也更加关注术后防护与恢复,但是在术后,可能会引发各种意料之外的情况,针对防护以外情况的发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采用抗菌药物来达到防护的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妇产科围手术期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本文,不仅仅给医学药物的使用提供理论分析,也为广大女性的健康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
作者:周金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医学价值。方法:选取60例2013年3月-2014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疾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有45例患者治愈,10例患者有所好转,还有5例患者没有效果,总体治愈有效率为75%;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白蛋白指标都具有显著的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内科保守治疗措施和手段,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疾病治愈率,终有助于患者身体康复水平的加快。
作者:钱卫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产后出血是危害产妇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回顾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和报道,总结产后出血的防控和护理措施,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参考。根据研究资料,临床对产后出血主要护理方法有健康教育、综合护理、优质护理、人性化护理、循证护理等。
作者:李秀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 CD62p、GPⅡb -Ⅲa 的变化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作用机制。方法: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复方丹参组30例,非复方丹参组3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测定 CD62p、GPⅡb -Ⅲa 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复方丹参组较非复方丹参组在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明显改善(P <0.05)。CD62p 及 GPⅡb -Ⅲa 含量降低更明显(P <0.01)。结论:通过抑制血小板 CD62p 及 GPⅡb -Ⅲa 的表达水平,降低其活化,可能是复方丹参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周家龙;盛文化;姚海燕;姚广燕;张慧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调查现阶段口腔内科的治疗内容、治疗特点和治疗病例,总结出患者在口腔内科治疗疾病的注意事项,帮助口腔内科疾病患者顺利康复。方法:为保证样本的随机性,采用随机抽样法对病人进行样本抽取,资料收集之后采用 meta 分析方法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样本的病情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患者男性居多,未成年儿童患病人数也较多,样本患者病情均顺利康复。结论:人们提高对口腔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人们应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合理的进行口腔问题的治疗和防护。
作者:吕少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诊治的8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3例予以常规操作,研究组43例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并分析两组患儿护理期间病症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后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儿护理后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促进患儿症状改善与机体功能恢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朱素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肿瘤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其中血管及淋巴管形成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寻找有效的方法调控恶性肿瘤血管及淋巴管的生成是治疗肿瘤的关键环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 -C)是一种特异性淋巴管生长因子,目前的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VEGF -C 在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 VEGF -C 在妇科肿瘤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王惠芬;毛熙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产褥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产褥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参照组则进行常规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65%)明显较参照组(80.43%)高,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产褥感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于颖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对血液净化中心,观察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自2012年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选择2012年01月-2014年01月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 B1组(观察组);针对所有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针对护理人员自身岗位职责有效明确,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进行有效强化训练等;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12月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 B2组(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在环境满意度以及服务态度满意度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在患者的服务态度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健康教育满意度以及生活护理满意度等方面,B1组明显高于 B2组患者(P <0.05)。结论: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在实施护理过程中选择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社会满意度,并能够显著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终有效促进护理学科的快速发展。
作者:郑力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