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囊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治疗探析

才让当知;卓玛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后, 并发症, 治疗
摘要: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和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胆囊切除术后出现的一些并发症进行了探析,研究结果表明: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常见胆汁渗漏、残留胆囊管结石、术后出血、胆管动力障碍等并发症。指出针对不同并发症而进行具体治疗的措施和养护办法,以期为大限度地保全患者的脏器功能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胸乳路径不分离胸前皮瓣甲状腺手术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下胸乳路径不分离胸前皮瓣甲状腺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34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内镜下胸骨前路径,套针直接穿刺到胸骨上窝不分离胸前皮瓣手术治疗措施进行肿瘤的摘除。结果:本组研究对象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95.3±10.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0.3±9.6)ml,术后患者没有明显的瘀斑和麻木感。结论:在治疗甲状腺肿瘤疾病时采用内镜下胸乳路径不分离胸前皮瓣手术方式能够避免和缓解皮下瘀斑和局部组织麻木的情况,因此非常值得推广。

    作者:王仲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方法:92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6例,对照组予米非司酮12.5mg,1次/d,口服,观察组予米非司酮,6.25mg,1次/d,口服。结果:两组的 E2、FSH、LH、P 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均显著下降(P <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 >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

    作者:林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探究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手术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患者76例,根据患者胃及十二指肠穿孔原因,选择胃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分切除术等不同手术方式,观察各类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患者总有效率为98.68%,除了恶性肿瘤所致的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患者外,其他的患者在随访结束时均已基本恢复健康,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针对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不同穿孔原因和不同穿孔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赵国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呼吸功能锻炼对改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肺功能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方法:调查我院普外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老年腹部手术患者58例。术前重点训练加压式腹式呼吸、胸式深呼吸运动及有效咳嗽排痰训练,观察锻炼前后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锻炼后患者呼吸频率明显减慢,大通气量、每分通气量、指脉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第1秒肺活量较锻炼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 <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功能锻炼能改善老年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手术的耐受性。

    作者:范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论开放式护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护理专业作为一个为国家培养专业护理人员的重要课程专业,其教学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实验教学是护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传统护理实验教学的封闭性弊端非常明显,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开放式护理实验教学的提出和应用乃是必然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开放式护理实验教学的基本概念,并就其实施重要性和实施策略进行了浅要探讨,以期能够对我国护理专业的教学工作有所助益。

    作者:陈资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沟通技巧在门诊咨询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沟通技巧在门诊患者咨询中的应用方式及应用效果。方法:对门诊就诊患者在咨询中应用沟通技巧,采用问卷方法调查咨询效果。结果:患者对咨询效果的满意度达96%。结论:运用沟通技巧可以改善门诊患者的就医流程,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张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膑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本院所收住髌骨骨折的病人23例进行护理干预,提供相关的护理服务,并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术后回访病人,观察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3个月完全恢复的患者共13例,半年恢复的患者6例,1年内恢复的患者3例,有1例病人未按医护指导进行锻炼,未恢复功能。结论:对髌骨骨折的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及功能锻炼指导,可以有效的恢复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卫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识别标签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引流管护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识别标签用于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引流管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50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75例,分别采用术后引流管常规护理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识别标签辅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引流管护理缺陷发生率,引流管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试验组患者引流管护理缺陷发生率和引流管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识别标签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引流管护理中应用可有效预防护理缺陷发生,提高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并有助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崔艳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研究进展探究

    2型糖尿病由于发病年龄一般在35岁以后,所以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临床发病率占总糖尿病人群的90%,该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相对缺乏,所以在临床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内分泌问题。目前,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杀手,糖尿病患者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近些年,我国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我国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预防、治疗水平,降低该病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特对近些年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总结性陈述,希望可以为今后临床治疗、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宋洁;张永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治疗、预后。方法:对2005年-2013年收治的20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的诊断、治疗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手术后病理证实输尿管移行细胞癌17例,腺癌2例,鳞癌1例。G1级5例、G2级8例、G3级7例。A 期5例、B 期6例、C 期6例、D期3例。15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行患侧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口状切除术,5例行保留肾脏姑息性切除。17例随访患者中,术后生存<2年3例,2-5年7例,≥5年7例(41.2%)。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生存期的关键。

    作者:张楠栋;吉日嘎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双虎清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双虎清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旨在探讨佳治疗方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予恩替卡韦片治疗与治疗组40例,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虎清肝颗粒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第4周时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乏力、口苦口干、食欲不振、腹胀、肝区不适);通过血液检测来比较两组患者 ALT 复常及HBV-DNA水平下降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第4周时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治疗后 ALT 复常率、HBV -DNA 水平较基线下降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双虎清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且安全。

    作者:李和祥;时玉华;张宝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固定方法的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9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组(对照组)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组(实验组),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 Harri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 Harris 评分比较发现,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尽管二者 Harris 评分差异不明显,但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法,值得借鉴。

    作者:罗晓东;卢勤龙;庾盛平;何山;彭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71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总结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其中 Y 形钛板固定肘关节优良率为75.7%,克氏针加螺钉固定肘关节优良率73.5%;Y 形钛板固定患者中共有8例患者出现肘关节疼痛,克氏针加螺钉固定仅有1例患者出现肘关节疼痛,P <0.05。结论: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主要手术方法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内固定方法,并保证手术操作过程科学合理,能够促进患者骨折愈合。

    作者:肖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农村计划免疫定点接种优势、问题及解决办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逐步提高,对自我健康的需求和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积极主动地进行健康投资已成为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志。"预防为主,防病治病",提高和维护人民健康水平是防疫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而疫苗是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有效、简便、经济的防病措施。定点接种疫苗的方式正是适应这一新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由被动接种转为主动接种观念改变,是免疫接种工作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必然结果。

    作者:任科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60例克罗恩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系统责任性护理措施对克罗恩患者病情的影响程度,为临床更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4~2014.12来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克罗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传统一般护理和系统责任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结果:研究组处理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系统责任性护理方式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顾芳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黔产莪术和郁金规范化种植摸索

    目的:摸索黔产莪术和郁金规范化种植技术要点。方法:分别对黔产莪术和郁金种植的产地环境、引种试验与分析、生产管理措施和适时采收要求等进行研究。结果:种植环境质量总体要求是Ⅱ类土地,达到2级质量标准。种子属于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种。播种时间5月上旬至5月下旬为宜。收获时间时间12月下旬至元月上旬为宜。结论:黔产莪术和郁金规范化种植有规律可循。

    作者:潘年松;刘英波;罗俊;朱诗国;许政旭;潘文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对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72例肝胆结石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精准肝切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患者有1例疾病复发状况,占比例的2.7%;对照组患者有6例疾病复发状况,占比例的16.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效果要好于常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明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手术室高频电刀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设备。它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生物肌体组织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实现对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达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1]。高频电刀的正确使用不仅可以减少手术中创面渗血、缩短手术时间及麻醉期,而且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减轻对病人的创伤,有利于病人恢复;但如果使用不当,手术中因此而引发的电灼伤和伤口脂肪液化的机会也随之增加,则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所以必须在手术中安全使用高频电刀,这样才能减少给患者带来的额外痛苦,也可以提高手术的质量。

    作者:于凤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盐酸多西环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临床研究

    目的:对盐酸多西环素对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治疗效果进行简要探究。方法:在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中,随机抽取52例,根据抽签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平均为2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使用药物阿奇霉素,观察组患者接收治疗期间使用的药物为盐酸多西环素。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76.92%、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80.77%(P <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总例数为1例,明显小于对照组的4例(P <0.05)。结论:在对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使用盐酸多西环素,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且缩短治疗时间,减轻负担,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潘娅娅;栾泽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临床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病例为基础的新式教学法。通过分析案例中的实际问题,将临床实践与理论基础相结合,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兴趣,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体会,从临床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必要性、主要实施措施等方面分析了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心科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反馈信息结果表明案例法教学是培养合格医生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

    作者:沈长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