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红
目的:探讨心理及行为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切除术中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按妇科子宫肌瘤围术期的护理常规,干预组根据患者围术期各阶段不同的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及行为护理干预和指导,两组按评估标准项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取得痊愈率为60.94%,总有效率为94.53%;对照组分别为35.16%,84.16%,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满足了患者的术前身心需求,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结论:心理及行为干预可解除子宫肌瘤围术期病人紧张、恐惧的心理,促使病人术后躯体的恢复,明显缩短住院天数,同时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魏霞;魏书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实验教学是护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对于培养实用型的护理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找出某皮革制造企业通风系统在设计、安装及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改进办法,完善通风排毒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调研分析方法,按规定方法测定整改前后罩口风速和作业场所空气DM F浓度。结果:整改后罩口风速明显比整改前增加,并能够达到1m/s的要求,作业场所空气DM F浓度整改后合格率明显上升。结论:通风排毒系统的设计、安装和应用对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有害因素的控制起关键性作用。
作者:徐波;肖卫;江海;米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走罐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5例门诊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面部针刺取穴、体部针刺取穴、走罐法对其进行治疗。结果:通过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结论:针刺结合走罐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23例外伤性结直肠破裂的患者进行术后临床观察。方法:随机选取已完成手术的23例外伤性结直肠破裂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均进行急诊手术,其中16例单纯肠管修补术、5例破裂结肠部分切除吻合术、2例乙状结肠双腔造口及局部引流术。术后共发生切口感染5例、吻合口漏2例。结论:充分认识外伤性结直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掌握结肠手术或修复的适应证、了解直肠损伤处理的特殊性,能够有效减少结直肠术后并发症,进而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雷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5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结果:采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0级、1级、2级、3级分别为12例、7例、3例、1例;对照组则分别为5例,4例,10例和3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作者:全初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人性化护理干预体会。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78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急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人性化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评价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人性化护理干预体会。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4%,其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会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产后大出血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我院接受急救的产后大出血患者60例,对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结果:6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经过急救护理,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结论:对于产后大出血,需要及时的诊断,并对患者加强监测,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开莲;张培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机械性静脉炎是 PICC穿刺置管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患者计划外拔管,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不利于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影响治疗效果。目的:探讨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对32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在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的科学护理及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后的及时处理,保证导管的使用安全。结果:在护理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规范操作,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后,有效避免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充分发挥 PICC导管的优越性,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延长置管时间。
作者:金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择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24例高热惊厥患儿,并给予优质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24例高热惊厥患儿,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随访1-3个月期间,仅2例患儿再次发作。结论: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惊厥的急救措施,密切配合医生急救。并做好患儿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积极预防,避免惊厥的再次发生。
作者:毛恩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结果后,发现进行人性化护理后,医院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与开展人性化服务前相比,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侯成荣;王德福;胡永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取多西他塞联合顺铂进行联合放疗治疗,对照组取多西他塞进行单独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入院后,采用联合化疗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旺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肠梗阻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肠梗阻患者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的护理。结果:本组39例肠梗阻患者,通过短4天,长16天的治疗和积极有效的护理,有效率达到95%,优于传统治疗组,疗效满意。结论:护理干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采取禁食、胃肠减压、中药灌肠、大黄敷脐、静脉营养、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心理护理等积极的对症支持护理,有利于肠梗阻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雅梅;刘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再次胆囊手术原因以及并发症预防办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31例再次胆囊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对31例再次胆囊手术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后,效果很好,患有胆囊变异的患者共有12例,其中4例为副胆囊患者,6例为胆囊管畸形患者,2例为葫芦形胆囊患者;解剖层次模糊的患者共有15例,其中7例为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患者,8例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患者共有2例,同时胆囊形态正常术者出现操作不当的患者有2例。结论:再次行胆囊手术的患者主要是由于首次胆囊切除不全,导致症状复发,其中胆囊变异以及胆囊局部解剖层次不清是其中为关键的因素,因此要不断完善术者解剖基础,在术前,要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在术中,要详实解剖胆囊三角,避免再次手术现象。
作者:尉金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奥曲肽、血凝酶三药联用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兰索拉唑、奥曲肽、血凝酶三药联用治疗的观察组和血凝酶单药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止血效果、应激状态和肾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时间、血压稳定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胃管引流量、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兰索拉唑、奥曲肽、血凝酶三药联用治疗能够增强止血效果、缓解应激状态、改善肾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钟生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作为一名IC U 护士,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技术操作和高尚的医德之外,良好的沟通能力在 IC U 这样特殊的学科中有着异于其他学科的重要作用。而现在我国护理一线上,并没有形成体系化的沟通方法,这为后续的治疗暗藏了不可预料的因素。本文将综合现有沟通方法,开创性建立“三段式沟通法”体系,来弥补这一空白。
作者:庞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行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评价。方法:从2012年2月到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当中抽取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患者自愿的基础上随机分成治疗组和比较组两组,每组34例,治疗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组行开腹阑尾切除术,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住院、手术和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手术当中的出血量上,治疗组要显著优于比较组(P<0.05);治疗组无一例出现并发症,而比较组有5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4.7%,其中手术之后切口出现感染的有3例,腹腔引流物出现轻微血性的有2例,口服止血药之后症状好转。结论: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上有着显著的效果,其融合了诊断与治疗双重功能,有着较广的手术视野,安全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学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乳酸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II评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恢复效果的评估作用。方法:从2010年1月~2013年1月这段时期内我院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选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并分析患者血液中乳酸浓度及 APACHE II评分结果与患者预后效果的关系。结果:乳酸正常患者、APACHE II评分结果低的患者的预后效果明显优于乳酸偏高患者及 APACHE II评分结果高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液中乳酸浓度越高或 APACHE II评分结果越高均提示患者的预后效果差,将这两项指标应用于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指导性的临床意义。
作者:范强;党宗彦;何再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耳穴埋针治疗黄褐斑及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1例黄褐斑患者和46例寻常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针进行常规消毒,取患者单侧耳穴进行耳穴埋针治疗。结果:经治疗,黄褐斑临床总有效率95.2%,经1-3年随访,复发率为14.3%;寻常痤疮总有效率93.5%,经1-3年随访,复发率为26.1%。结论:皮质下穴有调节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机能、调节机体和镇静作用,治疗黄褐斑及寻常痤疮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份-2013年3月份收治的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实际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高血压控制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高血压控制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人高血压护理干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高血压控制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建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