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耳鼻喉手术患儿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措施

尹静

关键词:耳鼻喉手术, 心理特点, 针对性护理
摘要:目的:对进行耳鼻喉手术患儿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1月~2013年3年收治的200例进行耳鼻喉手术的患儿,并随机将其分为100例观察组与100例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儿采取个性化护理,给予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在护理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疗效与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结果:(1)观察组患儿在护理后的不良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2)观察组护理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结论:对进行耳鼻喉手术的患儿采取心理与专业护理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患儿产生的不良情绪,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阴置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流中的时效性研究

    目的:探讨早孕妇女在进行无痛人流手术前的不同时间阴置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和副反应。方法:挑选自愿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早孕妇女120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2个实验组分别在进行无痛人流手术前1-3h(实验1组)和3-6h(实验2组)阴置200μg 的米索前列醇,而对照组在手术前不使用米索前列醇,对术前腹痛和阴道流血情况,术中进行扩宫难易程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异丙酚用量等进行观察。结果:2个实验组的宫颈扩张率和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得到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时间和异丙酚的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同时实验2组比实验1组术前出现阴道流血和腹痛的几率增加,术中的出血量增多,手术的时间增加,异丙酚的用量增多,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三组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进行无痛人流手术前阴置米索前列醇能够有效扩张宫颈,减少手术时间和降低异丙酚的用量,但是阴置米索前列醇的时间不断增加时会增加副作用。因此,无痛人流手术前阴置米索前列醇1-3h内进行手术为宜。

    作者:张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长顺县2010-2012年急性传染病流行态势及防治对策

    目的:分析某地2010-2012年间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发病特征和趋势走向,并评价该地区这3年来的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对流行病学描述的方法来分析不同时间段里各急性传染病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2010-2012年间急性传染病的总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肺结核的顺位一直是第一名,呈平缓上升趋势,痢疾与肝炎的发病率在呈减少趋势,但手足口病却出现了逐步递增的趋势。与之类似的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病,2012年,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增加迅猛,顺位排列第二。痢疾的发病率在2012年下降一位,由第三变为第四位,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一直处于低发病率水平。结论:本地区2010-2012年以来对免疫规划疫苗针对急性传染病的对策卓有成效,应继续抓紧进行肠道类传染病的治疗与防疫,争取进一步地降低各类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并加强性病预防方面的相关教育,尽快控制住性病的高发病率。

    作者:郑照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杭州市下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中小学阶段学生视力状况现状,分析产生视力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辖区1所中学、6所小学共5168名学生开展视力检查,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受检学生总视力不良率为46.44%,小学生视力不良率37.65%,中学生视力不良率71.48%;男生视力不良率45.16%,女生视力不良率47.78%。结论:杭州市下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男女生无明显差异。

    作者:吴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糖尿病病人对社区护理的需求以及相关影响原因。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社区收治的400例糖尿病病人,对其相关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病人对整个社区的总体需求在一般水平,其中促进健康方面的需求排在首位,并发症预防护理的需求排在末位。其中对糖尿病病人对社区护理各个方面需求的影响原因包括有并发症、治理模式以及年龄等,尤其是并发症是造成病人对社区护理需求的关键原因。结论:一定能够要根据病人的需求来大力实施糖尿病社区护理,同时根据影响需求的原因来做好相关方面的护理服务,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李仕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选择减压短节段钉棒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减压短节段钉棒实施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短节段钉棒实施内固定治疗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对治疗后患者 ASIA 分级情况进行统计,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依据 ASIA 分级方法,12例属于B级,28例属于C级,80例属于D级;治疗后,3例B级患者转为D级,10例C级患者转为D级,其余107例患者转为E级。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钉棒实施内固定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颜福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如何规范护理老年呼吸疾病患者

    近年来,各种老年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尤其是呼吸疾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如何加强老年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诊治和护理,成了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本文针对日益趋增的老年呼吸疾病,简要论述了一些规范化的护理措施。

    作者:喻华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对心理的影响。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尿毒症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50)与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对照组。 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经统计示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评分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高于对照组84%。观察组心力衰竭、高血压、呼吸困难、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明显低于对照组18%。结论:加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心理舒适度,消除负面情绪,保障临床安全,对改善预后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进一步研究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护理对策,为患儿提供更佳护理对策。方法:收集了2010年3月-2011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为患儿提供全面的心理护理、科学喂养、合理用药指导、密切关注患儿病情等护理干预。结果:上述80例患儿,60例治愈,16例好转,4例自动出院,治疗有效率为95.0%。结论:为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提供全面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家长对此疾病的认识程度,从而通过多种有效措施,提高治愈率,预防疾病的发生。

    作者:肉先古丽·米吉提;海比拜·阿合买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母婴床旁护理措施对产妇产后焦虑和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床旁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对产妇产后焦虑与遵医行为的临床影响。方法:随即选取于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280例,根据住院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40例。对对照组产妇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床旁护理。护理过程中总结床旁护理具体方法以及两组产妇产后焦虑与遵医行为情况。结果:通过焦虑自评量表测试发现,两组患者入院时、产后 SAS得分相差不大(p>0.05),出院时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产妇入院时、产后SAS得分明显高于出院时,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产妇入院时、产后SAS得分与出院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遵医行为方面观察组产妇洗浴、抚摸、游泳、母乳喂养、臀部护理等行为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床旁护理是在母婴床旁实施,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升级转变的以母婴为中心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改护理模式在产科实施能有效降低产妇产后焦虑状况、提高产妇遵医行为,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尤玲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普外科护理中的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探索

    目的:研究普外科护理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并探索降低护理风险的对策。方法:以我科2012年1月-2013年9月64例外科护理缺陷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每位患者护理缺陷的描述及整个事件的调查,分析其客观原因。结果:教育培训、沟通、工作任务等是护理过程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结论:分析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尽可能避免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作者:周仕丽;张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58例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58例肺炎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炎琥宁静脉注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治疗效果及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治愈19例,总有效率达到96.67%(29/30),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14%);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儿肺炎治疗中,炎琥宁静脉注射联合常规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虞忠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呼吸内科重症病人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临床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之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病人采取优质护理,可以取得显著临床疗效,使合并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使病人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玟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头位难产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在早期识别头位难产中应用循证护理,对其护理方式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回顾我院于2010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120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依照抽签的方式随机将产妇分成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每组60例,对两组的分娩结局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循证护理组21例为自然分娩,占35%,20例为阴道助产分娩,占33.3%,19例为剖宫产,占31.6%,有4例新生儿窒息,占6.67%;常规护理组有12例为自然分娩,占20%,16例为阴道助产分娩,占26.7%,32例为剖宫产,占53.3%,其中18例新生儿窒息,占30%,另有3例新生儿死亡,占5%。在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死亡上,循证护理组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给予产妇循证护理能够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使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得到减少,可早期识别头位难产,对于确保母婴的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云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诊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急诊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2例急性胃出血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62例患者中,59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2%。另外,有2例患者治疗无效,有1例由于出血过多而死亡。结论:急诊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效果显著,且费用较低,适用范围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礼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厄贝沙坦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40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厄贝沙坦片对高血压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和治疗作用。方法:将2010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厄贝沙坦片150mg/天;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 ,一日2次,疗程均为8周。结果:(1)两组降压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为90.8%,对照组为89.2%,P>0.05);(2)治疗后,厄贝沙坦胶囊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血尿酸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厄贝沙坦片能同时有效降压和降低血尿酸水平。

    作者:赵隆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分析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体现医院管理的水平和发展方向,利于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都不是很理想,存在一些问题,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提高产生一定影响,阻碍了医院向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本文针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现状,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文德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肠梗阻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肠梗阻患者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的护理。结果:本组39例肠梗阻患者,通过短4天,长16天的治疗和积极有效的护理,有效率达到95%,优于传统治疗组,疗效满意。结论:护理干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采取禁食、胃肠减压、中药灌肠、大黄敷脐、静脉营养、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心理护理等积极的对症支持护理,有利于肠梗阻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雅梅;刘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析儿科医生压力增大的原因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在医生解决人们身心健康问题的同时,却很少有人了解,医生自身存在的压力正日益增大,尤其是儿科医生。遗憾的是,对于儿科医生压力增大的问题,社会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本文将从工作量、工作难度以及医患关系三方面入手,对导致儿科医生压力增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帮助儿科医生减轻压力。

    作者:姚固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豁痰开窍胶囊的制备及对血瘀大鼠、小鼠药理学实验研究

    目的:该研究的目的就是观察豁痰开窍胶囊对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及凝血因子的影响;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进行药理学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寒冷刺激加肾上腺素造成血瘀模型等方法,观察豁痰开窍胶囊(主要药物:胆南星、三七、麝香、石菖蒲、土鳖虫、冰片等)的药理作用。结果:①模型组血液中TT、PT、APTT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功能明显缩短,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增高;豁痰开窍胶囊0.20g/kg、0.40g/kg、0.80g/kg均能明显降低血瘀高凝大鼠模型Ⅱ因子活性,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抑制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降低血液高凝状态,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②豁痰开窍胶囊0.50g/kg、1.00g/kg给药14d与正常组比较,能延长小鼠存活率(P<0.05或P<0.01)。结论:豁痰开窍胶囊能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显著降低血瘀大鼠的血小板聚集作用。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

    作者:李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眼外伤15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造成眼外伤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探讨治疗眼外伤的方法及预防。方法:选择我院眼科2008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52例眼外伤患者,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整理,讨论起防治方法。结果:本组152例患者中,以眼球穿通伤多,约占65%,根据外伤的不同种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之后,均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其中89例视力已恢复到0.5-0.8,治愈率为85.0%。结论:眼外科已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了负担,及时的显微手术治疗是决定终治疗效果的关键。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可减少眼外伤的发病率,并提高眼外伤终治疗效果。

    作者:胡建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