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玟艳
目的:分析研究呼吸内科重症病人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临床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之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病人采取优质护理,可以取得显著临床疗效,使合并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使病人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玟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宫外孕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方法后的效果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一段时期内就诊的宫外孕患者3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18例患者为普通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另外1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方式,即为特殊组,从各项自制指标中对比护理后的疗效。结果:护理后,两组在 SAS 和 SDS 指标评分中显示下降,其中普通组指标变化不明显。比较两组护理后满意结果,普通组满意率达到61.11%;特殊组满意率达到100%。两组数值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外孕患者应用人文关怀的方式后有助于消除患者负面影响,让患者对治疗增加信心和满意度,加快患者早日康复的速度。
作者:王勤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及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06月~2013年05月存在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脑血管病患者50例,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实验组,选择同时期无认知障碍的脑血管病患者100例,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体年龄分布高于对照组(P<0.05),底节损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66.0% VS 45.0%,P<0.05),两组脑血管病面积、损伤半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病变及双侧大脑半球病变的脑血管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较差,可将大面积病变及双侧大脑半球病变看成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永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行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评价。方法:从2012年2月到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当中抽取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患者自愿的基础上随机分成治疗组和比较组两组,每组34例,治疗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组行开腹阑尾切除术,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住院、手术和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手术当中的出血量上,治疗组要显著优于比较组(P<0.05);治疗组无一例出现并发症,而比较组有5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4.7%,其中手术之后切口出现感染的有3例,腹腔引流物出现轻微血性的有2例,口服止血药之后症状好转。结论: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上有着显著的效果,其融合了诊断与治疗双重功能,有着较广的手术视野,安全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学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旨在探讨创建优质护理模式下如何做好护生临床实习带教,提出创优护理模式下的临床带教改革思路。依照改革思路,通过加强临床带教师资队伍建设,更新带教理念,对进入临床实习护生进行的岗前培训,强化护生创优质护理理念,指导护生积极参与管床,在带教中加强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期望通过实践,找出适合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习带教模式,提高护生实习质量,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
作者:黄师菊;周雪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友会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资料和方法:76例新发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按糖尿病病友会模式和常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实验前进行糖尿病知识积分调查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实验后6个月进行糖尿病知识积分调查和遵医性调查,同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结果:患者实验后遵医性、糖尿病知识积分提高;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P<0.05)。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后遵医性、糖尿病知识积分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的变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糖尿病病友会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新发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水平和行为遵医性,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作者:李施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对急性重症哮喘实施规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急性重症哮喘患者46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46例患者中,39例患者病情完全缓解,占84.78%,5例患者病情出现缓解,占10.87%,2例患者出现死亡,占4.35%,其中因肺部感染导致死亡1例,因呼吸衰竭导致死亡有1例。结论:重症哮喘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对患者病情准确评价、使用合理的药物治疗以及采用呼吸机通气。重症哮喘患者采用规范综合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大大缩短。
作者:王顺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内科临床治疗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采用注射用尿激酶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疗程为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的心脏功能指标都要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尤其是观察组采用注射用尿激酶进行治疗后,生命体征提高较比对照组更加明显,而且对患者的心脏功能也起到改善的作用。
作者:子光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研究学生感冒后发生持续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择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校医务室接受治疗的42例感冒后出现持续咳嗽的患者,根据治疗用药的不同随机性将其分成两组,每组患者各有21例。一组应用罗红霉素、复方甘草片以及酮替芬联合用药治疗设为对照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泼尼松加以治疗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21例患者的痊愈率、总有效率显著性大于对照组,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对比,差异 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泼尼松应用于学生感冒后引起的持续咳嗽的治疗具有显著性效果,并且对学生的学习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作者:贺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耳穴埋针治疗黄褐斑及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1例黄褐斑患者和46例寻常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针进行常规消毒,取患者单侧耳穴进行耳穴埋针治疗。结果:经治疗,黄褐斑临床总有效率95.2%,经1-3年随访,复发率为14.3%;寻常痤疮总有效率93.5%,经1-3年随访,复发率为26.1%。结论:皮质下穴有调节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机能、调节机体和镇静作用,治疗黄褐斑及寻常痤疮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结果后,发现进行人性化护理后,医院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与开展人性化服务前相比,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侯成荣;王德福;胡永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采用甲氨蝶呤配合米非司酮辅以中草药实施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42例观察组和42例对照组,仅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配合甲氨蝶呤并辅以中草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盆腔包块消失的时间、血液β-HCG恢复正常的时间、患者的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88.1%,对照组为71.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盆腔包块消失时间、血液β- HCG 恢复正常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宫外孕患者采用甲氨蝶呤配合米非司酮辅以中草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许红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采用三普红景天胶囊联合己烯雌酚片对80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进行了治疗分别1个月、三个月、半年复查血细胞分析治疗前后的观察。结果表明,三普红景天胶囊联用己烯雌酚片降低红细胞效果显著。
作者:李万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本地区妇女的宫颈癌筛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宫颈癌的发病特征并总结其发病规律,推进宫颈癌筛查项目在更大范围内的开展。方法:在盘县13个乡镇的相关政府部门的配合下,对20007例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20007名参加了宫颈癌筛查项目的妇女中,共发现CIN45例,其中有15例CIN1,17例CIN2以及13例CIN3,发病率约为0.24%;共检查出微小浸润癌2例,浸润癌6例,发病率为0.04%。结论:宫颈癌筛查能够有效预防宫颈癌,本次项目的开展达到了预期效果,同时也为它在更大范围内的开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作者:张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进行靶控静脉麻醉与传统的静吸复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 ASA(美国麻醉师学会)Ⅰ-Ⅱ级择期手术的150例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行麻醉时的数据显示,三组患者的SBP、DBP和HR在诱导时的低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一,三组的插管反应率高于B组(P<0.05);对3组患者术后的OAAS评分情况比较,三组的 OAAS评分情况明显高于一组和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静吸复合麻醉比较起来,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靶控静脉麻醉更稳定,患者更易于恢复意识,应当在临床上给以推广使用。
作者:奚可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药物双冲击治疗红斑狼疮性肾炎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强的松和环磷酰胺药物双冲击治疗,治疗期间 A 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B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患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发现,B组明显低于 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患满意率发现,B组明显高于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双冲击治疗红斑狼疮性肾炎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和谐护患关系,对康复进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密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子宫疤痕妊娠护理的患者60例,均已婚已育,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经临床护理干预后,术后并发症率为0,30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100%,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率为16.7%,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创面恢复时间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是患者刨宫产手术过程的风险系数大大降低,术后护理效果良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寸小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实施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6例 CSP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对16例患者均实施彩超项目检查,诊断明确的有14例,其余2例中,有1例患者被误诊为先兆流产,有1例患者被误诊为稽留流产;在治疗时有6例患者实施清宫术和栓塞术的联合手术,有9例患者在进行 MTX 治疗后实施清宫术,有1例患者实施子宫切除手术,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彩超检查项目是诊断CSP的有效方法,而子宫栓塞联合清宫术是治疗CSP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孙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术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行羊膜移植术治疗的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34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2.5±5.5)min ;术后角膜炎症均得以控制,视力得以改善,均获得治愈。结论:羊膜移植术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配合严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指导等,可确保手术成功、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谢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临床泌尿科微创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效果。方法:抽取44例2011.1.1~2012.1.1之间在我院泌尿科进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个小组,每组22人,分别为观察组(即腰-硬联合麻醉组)和对照组(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期、中期以及后期SPO2、BP以及 HR等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前期、中期以及后期各项生命指标进行对比,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将两组患者在术中静脉注射麻黄碱的例数与SPO2、BP、HR进行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且组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泌尿科患者时,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要明显的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故而应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高林;胡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